第255章 倭寇!!

第255章 倭寇!!

竟然着了陳惠的道兒,暴怒的常茂當即起身讓人將陳惠又拖出了牢房。但卻果然如朱肅擔心的那樣,再在陳惠面前斬殺那些死士,陳惠只是哈哈大笑,如同瘋魔,卻再無動搖糾結之態。

“朱肅小兒,你休想!休想!”她大聲叫囂着。

辦砸了……

“那女人竟然冷血至此,只怕她心裡,早沒了什麼惻隱之心。”朱肅搖頭道。

冷血,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強大。

他感覺分外棘手。

“……那鳥女人,怕不是已經瘋了。”常茂一身血污,微微喘着粗氣,回過頭去看身後陳惠的牢房。連續那樣虐殺數人,饒是素來五大三粗的他,心理上也不禁膈應的慌。

他是真沒想到,那女人竟然能受得住……

也不是毫無收穫。這惡毒女人寧願忠於自己的死士全部枉死,也要維持住那支張家所謂大軍的神秘。可見,那支大軍是確有其事。

而且,可能規模還不小……

“還是讓我去吧。”朱樉狠咬着牙。“這時候,哪還顧得上什麼上刑不上刑。從那瘋婆娘嘴裡把話拷出來,纔是正事!”

“實在不行,只能這樣了。”朱肅也是點頭。“除此之外,也該散出人去,捕拿那些逃出城的漏網之魚,還得遣快馬警示東邊的太倉衛,讓他們準備馳援。”

“這蘇州城有蘇州衛的萬餘兵丁駐守,應該用不上太倉衛吧。”朱棣道。“一萬人駐守此城,便是有數萬大軍來攻,也能憑藉城牆守他個個把月的。”

“況且真有什麼大軍來了,看我來給他殺一個七進七出!”朱老四明顯有些躍躍欲試。

“敵暗我明。我擔心的是,他們在城中還留有內應……”朱肅摸了摸下巴。四哥說的沒錯,要攻蘇州這樣的大城,就算有內應,至少也得有萬餘人的大軍。

這羣潛藏在陰暗處的餘孽,怎麼可能拿的出這等數量的大軍來?

他煩躁的抓了抓頭髮。只覺得一籌莫展。

“殿下。”朱肅正在懊惱,前方轉角處,一位吳王衛不知何時竟尋了過來。

“殿下,姚先生正在尋您!有要事要與您相商。”

“姚和尚?”朱肅眼睛一亮,突的一拍腦袋。

怎麼忘了還有這個智囊在?

“姚和尚在哪兒?快帶我去尋他!”朱肅連忙快走幾步,踏完幾步之後,這才反應過來。

“對了,他有什麼要事找我?”

“稟殿下。”那衛士連忙拱手。“是沈家。”

“沈家的那個瀋海,被姚先生捉住了。”

……

……

“什麼?那馬奉孫舉事之前,曾經來找過你?”

沈園之中,沈家一衆人等,全都戰戰兢兢跪伏在地上。那個沈旺的兒子瀋海跪在最前,渾身抖得如同篩糠,面對朱肅的詢問,他渾身顫抖,半天也吐露不出一個字來。

見他被嚇得傻了,姚廣孝只得再次無奈站了出來。“殿下,據方纔此子與小僧所說,正是如此。”

“那扮做鹽商的馬奉孫知道瀋海也被您繳去了囤積的存糧,平日在外也是對您多有怨言。”

“他便偷偷找上了瀋海,意圖讓瀋海在沈園之中伺機作亂,能刺殺您最好。”

此言一出,瀋海的父親沈旺“啊”的一聲,直接暈死在堂下。朱肅只瞥了他一眼,無暇去理會這位平日裡頗爲無間的“合作伙伴”,繼續道:“所以,和尚你是看出了沈家的異樣,故而今夜故意坐鎮在這沈園,捉住了這沈家的馬腳。是吧?”

“這沈家人好大的狗膽!”朱樉厲聲道。

“刺殺親王?本王今日便讓你等九族,在這大明煙消雲散!”

沈家人頓時大聲喊冤起來,被朱樉一身蟒袍所懾,多有人經受不住朱樉威壓,也直接暈了過去的。更有人起身大罵那瀋海不止,場面一度紛亂。

“那馬奉孫對他這麼說,這蠢貨就這麼傻傻照做了?”朱肅捏住了鼻子,嫌棄的看着那個之前還敢對自己叫囂,此時卻已經被嚇出一灘不明液體、冒出騷臭味道的瀋海。“馬奉孫又不是他的親老子,他這麼聽那廝的話幹嘛?”

“瀋海自然不會那樣乖乖聽話。”見底下一片悲歡百態,姚廣孝雙手合十。“是馬奉孫爲他準備妥了後路。”

“馬奉孫告訴他,他有海面上的門路。無論是成是敗,只需瀋海往海上一鑽,我等自然沒法奈何他如何。”

“若是事成,沈家便可獨吞玻璃生意,從此飛黃騰達。”

“若事敗,所牽連的,也不過是沈家嫡系正支而已。他瀋海卻是旁支,正支是死是活,反正他漂流海上,與他也無涉。”

“他瀋海自可以尋一處海外之地,另起爐竈……”

“呵,倒是打的好算盤。”朱肅冷笑。原來是打算偷渡跑路,從古至今這些罪犯蛀蟲打的倒都是一般的算盤。

“馬奉孫說的海面上的門路,是什麼門路?”他一旁的朱棣順口問道。

“阿彌陀佛,回四殿下,是倭寇。”姚廣孝道。

“……是什麼?”朱肅感覺腦子裡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忍不住一怔。

“回殿下,乃是倭寇。”姚廣孝淡然回答。

“倭寇!”

朱肅只覺得腦海之中豁然開朗,一直緊緊關閉的某一扇門,此時已驟然間打開了。

“老五,你是想說……”看到朱肅的模樣,朱棣也反應過來了什麼。

“那些餘孽所說的所謂‘大軍’,指的就是倭寇?”

“必然如此!”朱肅斬釘截鐵。

從前些年老朱建立大明開始,有明一朝,南方倭寇之亂,便始終不曾斷絕。

明史記載,洪武年間“倭寇出沒海島中,數侵掠蘇州、崇明,殺傷居民,奪財貨,沿海之地皆患之。”。

洪武二年,“倭人寇淮安”;洪武三年,“倭夷寇山東,轉掠溫、臺、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縣。”;此後沒有一年,大明沿海不被倭人入寇劫掠的。

乃至於之後的洪武七年,日本國僧人入明貢馬及方物,明朝卻之不受之事,老朱反而下國書指責日本天皇“內損良善,外掠無辜”,命其即日整治倭亂,卻並無迴音。

但是真較真起來,其實所謂的倭寇,並非全是來自於日本的“倭人”。元末之時,倭亂其實並沒有如今這般劇烈。那麼爲什麼明初之時,老朱整頓民生、設立衛所,沿海倭亂反而加劇,幾乎蔓延東南全境呢?

史書上有答案:“張士誠、方國珍等餘黨導倭出沒海上,焚民居,掠貨財,北自遼海、山東,南抵閩、浙、東粵,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

是的,明初之時,倭亂之所以驟然加劇,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因爲老朱徹底擊潰了以張士誠、方國珍爲首的諸多武裝勢力。

這導致了部分仍忠於張、方的地主豪強,多亡命於海外,竊居海島,僞稱倭寇,而爲東山再起。

這無異於給本就嚴峻的東南倭患,又打了一支“強心劑”。

也就是說,這些張陳餘孽,其隱藏在他們背後的真正力量,他們所仰賴的所謂“大軍”,壓根並非是什麼天災,也不是什麼難民。

而是那些漂流在海外,對大明虎視眈眈,始終打算伺機而動的“倭寇”!

(本章完)

第145章 帝王之術,皆在這一句話之中第134章 金大腿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561章 元都告破!第383章 “你們的遼王其實是我們的人”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760章 太子難斷家務事第413章 明哲保身劉伯溫第801章 再送大禮第1067章 殺敵!立功!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81章 開宗立派第296章 凌亂的tengyuan第395章 收復遼東第740章 囚於孤城的蘇丹第130章 找你借一樣東西第224章 爾等是要試試本王寶劍是否鋒利嗎第69章 騙子來意第755章 天家血脈第483章 朱棣公審第632章 哈密圍城第292章 華夏一心,一統宇內第1145章 朱肅消息第1018章 三面間諜第1099章 風雲已起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498章 倭國 高麗,兩面爲難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457章 杯茶收鐵券第777章 放手一搏第1129章 反攻西征第1085章 釣魚亂黨第618章 金山堡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1084章 洪武離京第168章 爲非作歹的勳貴子弟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313章 海上無敵張赫!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768章 吃瓜吃到自己家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827章 飛躍天塹第208章 誠王餘孽!第671章 朱棣論戰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257章 備倭!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793章 將門虎子李景隆第378章 不斷汲取養分的朱棣第446章 劉伯溫懇切問未來,朱老五口吟燒餅第889章 拒不開城第336章 仁德二連第370章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第902章 面陳黔事第1115章 金殿泣血第221章 負荊請罪第534章 萬戶故事第770章 沈森第430章 李善長的打算第928章 我敢殺你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206章 羅貫中與《水滸》第118章 黑衣僧第1051章 盼敵來攻第150章 小公爺們,接客啦第884章 再入貴州第718章 轉守爲攻第582章 成親之日第1135章 城牆血戰第784章 貿易制裁第270章 聚是一坨翔,散是滿天星第67章 朱鐵柱第390章 徐達真的來了?第637章 守城第564章 破金帳,擒元主!第1099章 風雲已起第368章 好大的官威啊第693章 火馬陣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353章 乃兒不花的不詳預感第1114章 決議第1018章 三面間諜第624章 大漠孤煙直第344章 依然乏糧第783章 西夷作亂第2章 不裝啦,其實我是穿越者第73章 朱肅昏迷第81章 開宗立派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286章 三樁事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494章 織機出世第437章 寶鈔之弊第1154章 好大條魚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289章 寺廟裡那居士就是張定邊?第590章 呂本的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