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禮不可廢

第27章 禮不可廢

“上天啊,我大明究竟是犯了什麼錯!”一向溫文爾雅的朱標,此時竟忍不住咬牙切齒起來。“父皇與各位叔伯含辛茹苦,驅逐蒙元,這才重振了我漢家河山。”

“爲何要送來這‘小冰河’,讓我大明蒙受此等苦楚?”

“大哥何必怨憤。”朱肅道。“先賢有言‘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上天又哪裡是針對我大明朝一個?”

“我剛剛說了,‘天道輪迴’。這不過是上天運轉的一種規律罷了。”

“後世曾有學者,總結出了一個規律:氣候的變化,往往是以百年甚至千年爲單位,週期性變動的。”

“往往溫度適宜多長時間,之後就會冷多長時間。如此周而復始。”

“而且,這個週期,和我們中原王朝的變遷,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朱肅放低了聲音,明明還只是十來歲的孩童,此刻給朱元璋他們的感覺,卻彷如一個深沉的智者。

“便由遼東來說。隋末天下大亂之時,遼東尚屬苦寒之地。”

“但等到唐朝開元盛世之時,遼東已有了萬頃良田。”

老朱眼神看向了朱標,意思是是否有此記載。朱標看着他徵詢的眼光,十分艱難的點了點頭。

昔日先生們教到此節時,只說是韃虜不事生產,浪費了好地方。等到唐時據有了遼東,這纔將這些良田開墾了出來。

他也便這麼信了。

哪裡又曾想過,這是氣候的緣故!

真當那些遼民都是懶漢,寧願餓死,也不懂得開荒種地嗎?

還不是因爲天氣寒冷,根本種不活!

“……肅兒,你的意思是說,盛世,往往是在氣候溫潤之時。”

“而亂世,則多有氣溫驟降?”

一直默默聽着的馬皇后,突然總結道。

“是,就是這樣的道理!”

朱肅道。“也正是因此,所謂‘三百年魔咒’,其實就是因爲氣候變化的週期,往往就是三百年。”

“不信的話,大可以去查閱史書。但凡神州有難,大都是氣溫驟降之時。”

“氣候引起災難,災難引發饑荒,同時也導致了外敵的入侵。”

“很少有王朝,能在這樣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存續下來。”

“……怪不得每逢盛世,史書上總有‘風調雨順’之說。”朱標搖頭自嘲道。“可笑我以往從未在意,以爲只是套詞,卻未曾想過,這四字,竟是與王朝興衰息息相關……”

“聽五弟一席話,卻是更勝讀十年書!”朱標突然一振衣袖,竟起身畢恭畢敬的對朱肅鞠了一躬。“五弟,還請受爲兄一拜!”

“大哥你這是幹什麼?”朱肅趕緊躲開。這大哥可是老朱的心尖尖。自己受了他的禮,老朱又要打自己屁股可咋辦。

“老五,你就受着吧。”卻是老朱在一旁發話了。“莫說是伱大哥,咱做皇上這麼多年,也從沒想過,區區天候,田土,竟然有如此大的學問。”

聽完朱肅所說的這兩個論斷,他感覺一刻都坐不住了。心直接飛到了東閣,恨不得立刻擬出辦法,破了這兩個在未來束縛大明的“魔咒”。

他素來是個急性子,心裡這麼想,身體便也站了起來。“咱這就去東閣,尋大臣們議一議,看看能不能想出個妥善的法子。”

“老五,老規矩,今兒的在這談話,除了咱們這四個,誰都不許說。”

“妹子,咱先去了。中午的午膳,就不回來吃了。”說着,風風火火就往外走。

“爹,等等我,我同你一道去!”朱標忙也站起身,跟在老朱的身後。

“啊,等等……”朱肅也站了起來。“父皇,大本堂……”

說了快一早上,嘴都說的幹了,剛要提點要求的時候怎麼就走了?

小爺我不想再去大本堂受罪了啊!

“肅兒,先莫去擾你爹爹。”馬皇后拉住了他。“他就是這樣,想到什麼就要做什麼,一刻也不能等。”

“更何況,昨晚他情緒不佳,摺子尚沒批完。今兒只怕謹身殿的摺子更堆成山了。”

“先讓他把事做完吧。”

“可是,母后……”

“什麼母后。”馬皇后起身拍了拍他的腦袋。“叫娘!都是自家人,不興這些繁文縟節。”

她早發現了,在標兒面前,自己的這些孩子,都是叫自己和重八“父皇,母后”的。

雖說禮不可廢。但這樣,總讓她覺得膈應。

她又何嘗沒發現,方纔朱肅剛進殿時,眼角的那一份不自在?

重八什麼都好,就是對標兒,確實是偏心了些。

雖然,對其他兒子,他也並非全不關心,但面上,也確實比對大兒子朱標,更嚴厲了數倍。

這是取禍之道啊……

馬皇后眼中閃過幾分憂慮。

日後,確認了自己在意的那件事之後,還當找機會,問問自己這些孩子們的事……

……

老朱剛出幹清宮,便大聲喚來了二虎,要他親往韓國公、誠意伯二人府上,將李善長、劉伯溫喊來。

然後便帶着太子,父子兩風風火火的奔往東閣。

“陛下。”很快,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便到了。可憐這兩老兄弟,一大早被老朱叫起來進了宮,氣喘吁吁的回到家剛吃了頓飯,還沒來得及躺下補會兒覺,就又被二虎火急火燎給請了來。

他兩可是文官啊,可不像老朱這種粗漢,身體又強又猛,火力還大,一宿不睡也不帶困的。

他們老胳膊老腿的,哪兒經得起這樣折騰?

但人家現在是皇帝,且這些年來,越發深不可測了。兩人自然也不敢怠慢,見二虎親自來召,勉強按耐住一顆惶恐的心,緊趕慢趕就進宮來了。

生怕是因爲自己犯了什麼事,被老朱抓住了辮子。

幸好,老朱的態度倒挺和善,見了二人,便向二人招手。“哦,兩位先生來了啊。”

“快來,咱這裡,正有東西要給你兩看!”

此時的東閣御案,已經密密麻麻擺滿了書籍典冊。書冊之多,幾乎把老朱和太子父子兩埋在了典籍裡。要不是太子起身向他們兩行禮,他們兩都沒發現太子也在這裡呢!

“太子殿下也在啊。”聽老朱用私底下的稱呼叫自己,兩人知道這算私下會晤,不屬於正式朝見,便也放鬆了些。李善長疑惑道:“不知上位呼喚老臣前來,是有什麼吩咐嗎?”

“話先莫說,兩位先生,快來。”

“這些,是宮裡存着的,從大唐神功年間,到我洪武年間各地的地方誌,以及其他各種史料。”

“你們來幫着查查,從唐時到現在,這天下的氣溫,是否真的降低了!”

“氣溫?”李善長和劉伯溫對視一眼,都有些懵逼。

咱們的皇帝陛下,早上的時候剛整出個什麼建州女真,這纔過去幾個時辰,就又關心起天下氣溫變化的問題了?

是生活太安逸了,還是下面遞上來的奏摺太少了?

(本章完)

第702章 帖木兒之軍略第419章 乾脆搞個大新聞第306章 爹早就在惦念倭國金銀礦呢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404章 老朱家易溶於水,竟然被發現了?第88章 父慈子孝第393章 徐達的動向第723章 牽制第582章 成親之日第678章 求助國內第249章 朱棡鍊鋼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藝匯演第7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10章 畜生!唯恨不能盡數殺之!第331章 一觸即發第239章 亂事將起第630章 以彼之道第871章 貴地諸官第63章 勸誡朱樉第594章 天花第1084章 洪武離京第222章 鴻門宴第494章 織機出世第246章 撈魚收網第94章 議定婚約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220章 商人重利輕大義第26章 小冰河第221章 負荊請罪第583章 帖木兒帝國第1100章 絆腳石第538章 東施效顰第79章 毛驤!第192章 圖窮匕見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728章 疑兵減竈第1107章 移風易俗第1089章 治國顯學第855章 口子已開第278章 盤門襲城第795章 黃雀在後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919章 渾水摸魚第881章 暗潮洶涌第28章 三百年!第10章 馬皇后的憂慮第907章 朱標之志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130章 找你借一樣東西第7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5章 老四啊,時代變了第497章 倭國來使!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511章 修築租界第84章 醒轉第416章 真正的儒家第491章 馬皇后勸夫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90章 狼子野心第1055章 慫恿黎利第372章 張玉歸心第25章 天道輪迴第369章 奪權第910章 我們成了仁義之師?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相親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779章 冥頑不靈第137章 殿中遭劾第923章 計劃失算第931章 貴州建制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627章 曼古歹戰術第514章 少年華夏,其心可用!第522章 黃雀在後第507章 本王沒想到世間有如此矮小之人第772章 敗絮其中第833章 異變陡生第548章 倭人能做什麼?自然是爲奴了第690章 不擇手段,亦可稱聖賢第77章 暴怒!第1007章 範淮是誰第528章 以卵擊石!第1003章 如何收服第136章 修莊第595章 老朱的宿命第709章 侵略如火第730章 五勝五敗第719章 世界征服者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500章 能打倭國,頭香都是我的!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287章 天下第一猛將,張定邊!第607章 敲打第618章 金山堡第194章 洪武四大案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145章 帝王之術,皆在這一句話之中第614章 興建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