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沐英將歸

第428章 沐英將歸

“痛快!痛快!”

太子府中,衆人舉樽暢飲,慶賀這一次文會的大獲全勝。先是朱肅駁倒分宜儒生黃子澄,接着又是熱氣球橫空出世,這一連串下來簡直和戲文一般,讓朱棣朱樉等人連呼過癮。

“你們這一回可鬧出大事了。”這邊廂,太子朱標一臉頭疼,揉着太陽穴對歡慶的幾位弟弟道。“那熱氣球一路飄飛,百姓驚以爲神,沿途叩拜追逐者無數。周邊諸地都亂了套了。”

“更兼此物自空中入城,引起京城大亂,兵馬司彈壓不住,都上達天聽了……如今一大堆的官員勳貴,都在奉天殿外跪請其罪,言其防備不力,引起滿城大譁。爹爲了穩定京城局勢,都快焦頭爛額了。”

“還有那平陽三老,上天了一趟,就跟失了魂似的。如今尚在臥牀不醒。據爲兄所知,至少有數十名御史要聯名彈劾你等,不遵賢人,草菅人命諸般罪狀……”

“彈劾便彈劾去唄。”朱肅捻起一瓣香瓜塞進嘴裡,無所謂的道:“彈多不壓身,那羣文人正面說不過我,也只能在背後弄這些小伎倆了。”

“再說了,最好他們能讓爹罷了我的職纔好。這幾日鼓搗那熱氣球,我都好幾宿沒睡好覺了……”

“……你這小子。”朱標無奈的戳了戳這個弟弟的腦門,他如何不知道,這位五弟其實是有恃無恐。不論他此時捅了多大的簍子,歸根結底那都是爲了自家老爹辦事。那些人此時彈劾的越兇,對這位弟弟來說就越有好處。畢竟越是替皇帝背鍋頂雷,反而越是大功。

更何況,早些日子其實他已經請示過父皇了。父皇也早已有了心理準備。

只要能打掉理學的根基,掘塌舊儒學的牆角,些許動亂,不值一提。

“自此之後,只要爹與大哥您在科舉之時推行實學,嚴厲打擊清談務虛之風,兩代之後,理學之中的糟粕想來就會徹底煙消。”

“至於接下來需要何種學問,還需我們仔細參詳。總之,儒學的解釋之勸,可以算已經收歸皇帝了。”

“不意程朱之學竟有今日。”朱標嘆道。他昔日所讀之書籍,亦是以程朱居多,此刻竟然要做爲程朱掘墓的幫兇,他心懷不免感嘆:“五弟,程朱之學亦有教人明理崇德之處,朝廷棄用程朱,會不會反而導致道德淪喪,人心浮動?”

朱肅放下手中香瓜,肅容道:“大哥擔心的確有其理。但是要知道,我們棄用的並非是道德,而是程朱。”

“程朱一味將道德人倫等,與高高在上的天理相等同,然而世上之事豈又是那麼容易?只尊朱子,所有未曾探明的事物全都用一個‘理’字概括,說所有學問盡在故紙堆中。世人只知閉門讀書求功名,不去探知、研究這個世界。如此學問,留之何益?”

“鄙薄實學、限制女流,種種做法,看似是爲了維護道德禮教,實際上卻是在固化階層、僵化世人之思維,使得我華夏自此往後,再無勃勃生機。”

見朱標若有所思,朱肅繼續道:“正所謂‘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道德禮儀,乃是我華夏始終具備的一種內心準繩。這種準繩並非是用所謂的‘天道’‘天理’約束出來,而該是大部分人於內心之中深信、並善加遵循的事物纔是。”

“取締天理並非取締道德。草莽中人並未讀過理學,卻也出了許多義氣純孝之人。若是因爲取締了理學就導致道德淪喪,那也只能說明,那些讀書人內心的道德準繩,也就是那樣而已了。”

“爲兄懂了。”朱標點點頭。“自宋以前,並無理學,卻也亦有有德之人。日後朝廷依然能廣修德政,導人向善,不過不必以天理爲幌子就是了。”

“正是。”朱肅笑道。

“其實爹也曾教誨過爲兄,所說的話,倒是與五弟你相類。”朱標道。“爹說,董仲舒與朱子之流,其實都是先有的自家定見,然後從聖賢話語之中尋章摘句,註釋佐證自家之言罷了。”

“爲兄彼時還不大相信,今日與五弟你談過之後,才覺確實是我迂腐了。”

朱肅一愣,心想不愧是朱元璋,其見事之明,並不亞於自己這個後世的穿越者。他勸慰朱標道:“這並非是大哥您的錯,只是您從小就被這般教育,讓您深信程朱理學就是所謂的治國良方。”

“這不,如今您親自着手理政,自然就發現了此言之謬誤。這何嘗不是大哥您的聰慧呢?”

“須知天下之間,哪有什麼萬金良方。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無論是遵循理學,還是佛學、道學,縱使眼下用起來可以藥到病除,但長久之後,必然會成爲限制國家發展的一道限制的枷鎖。”

“法無定勢皆可行,從一國的角度出發,所要遵循的始終就只有一個準則,那便是……”

朱肅還沒說完,朱標便插言道:“那便是‘一切以國家的利益爲先’,是吧?”

“……對。”朱肅怔了怔,隨後與朱標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這位大哥果然並非他自己所說的迂腐之人,縱然受到了諸多儒生的洗腦教導,卻依然能體悟出真正準確的治國之道。

不愧是華夏史上最牛太子。

朱肅與朱標在這裡探討,那邊廂,朱棣、徐允恭二人不知何時,也早已放下了吃食在旁靜靜聆聽。先不說這二人一臉的若有所思,卻是一旁的朱樉先聽得膩了,出言道:“話說我們和五弟做成了這麼大的事,爹怎也不宣召我們進宮誇讚幾句。”

“如今我們都出了宮開了府,沒他宣召,我都不好貿然進宮,去尋娘和雄英了。”

“大哥,爹最近在忙活什麼呢?這些日子在鼓搗那熱氣球,都忘了有好些日子沒看見他老人家……”

朱標白了這位不着調的二弟一眼,什麼叫忘了他老人家,有你這麼會說話的嘛?不過他還是回答道:“爹最近忙着籌措國用的事呢。去年嶺北戰敗就挪了興建鳳陽中都的銀子,現如今南北交戰,雖然都勝了,但國庫也被打出了一個大窟窿。”

“這不再過幾日,徐叔叔和英哥兒的南北兩路大軍也要回京了……”

“沐英哥要回來了?”朱肅一下聽到了重點,精神不由得一振。

(本章完)

第248章 匯合朱樉 朱棣!第1058章 胡季犛的豪賭第921章 朱肅回城第877章 貴陽立城第291章 我張定邊願北上抗元!第652章 老朱開盲盒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28章 三百年!第74章 陰雲遮月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1061章 天兵來了第1148章 到達非洲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681章 萬事俱備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350章 元軍攻城(下)第381章 狼子野心的瓦剌第1章 一本論語,愣是被你解釋成掄語了?第983章 攻營第692章 先人故智第1042章 戳破窗戶紙第54章 武器代差第232章 黃巢故事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647章 也速迭兒的結局第180章 方子泄露第959章 暗流第614章 興建聚居地第618章 金山堡第392章 納哈出的身價第473章 你竟然是鐵鉉!第115章 求詩第393章 徐達的動向第1044章 安南事變第591章 朱雄英第8章 爲何不再問問肅兒?第722章 當斷則斷第1108章 遷都順天第591章 朱雄英第1067章 殺敵!立功!第481章 空印案!爆發!第807章 功虧一簣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596章 小小孩童的心胸第1104章 新的綱常第568章 高麗來師第667章 僞造國書第809章 申斥李景隆第745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934章 朱標的目標第896章 說服水東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925章 跪下第770章 沈森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441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上位第1067章 殺敵!立功!第944章 無人可用第476章 朱肅授徒第839章 劉伯溫遺奏第1113章 決意西征第513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喜不喜歡?第840章 潛在危機第555章 各懷心思第155章 與姚廣孝的談話第292章 華夏一心,一統宇內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相親第890章 狼子野心第330章 兵將離心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188章 狼狽爲奸第290章 策反張定邊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933章 左右爲難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779章 冥頑不靈第98章 論高麗將亂與安南之隙第481章 空印案!爆發!第466章 開恩科,取稅吏!第814章 革囊渡河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1049章 離心離德第66章 惱羞成怒第549章 籌建銀行第48章 沐英第288章 張定邊劫牢第245章 復仇的火焰燒遍朱明江山?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909章 聖人馮勝第1143章 約翰的大逃亡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98章 論高麗將亂與安南之隙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268章 萬衆一心!第488章 鷹視狼顧第613章 黃帝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