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

普利特最終還是走了,但他並不是什麼都沒留下。

最終他還是沒能接受來自朱由檢那張他之前所說的薄薄的一張紙背後的利益誘惑,因爲朱由檢給他開出了每年10%,五年期的定向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債券。

這張國家債券,由大明朝廷發行,由大明皇家銀行負責承兌,而定向的目標只有荷蘭東印度公司。

並且兌換人也只能夠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每年一億兩白銀的巨大訂單,匹配這些債券只會購買荷蘭人的商品。

最後普利特留下了高達八千萬兩白銀的認購書。

這讓朱由檢都不禁在一旁感慨荷蘭人的富裕,而一旁戶部的郭允厚更是對此嘖嘖稱奇。

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能爲大明帶來價值高達八千萬兩白銀的糧食。

而今誰不知道這海外來的糧食,有時候的質量甚至要高於本地生產的糧食,甚至就連這海外來的大米,從南洋飄入大明之後。

一斤南洋白米,就可以在福建兌換一斤半的本地大米。

而就算是更加缺糧的北方,也能換一斤一兩的大米,對於準備將糧食用來面對崇禎元年不斷爆發的自然災害的朱由檢。

可以說這一次的債券發行是極大的幫了朱由檢一把。

事情到這裡,都和詐騙扯不上關係,似乎只是朱由檢代表大明帝國和荷蘭人做了一筆生意,直到...

見普利特轉身出了殿外,朱由檢直接將手中剛剛與普利特簽訂的債券認購書投入了宮殿內用以取暖的火盆之中。

衆人見狀,不由一驚。

而此時只有魏忠賢露出了別樣的笑容,心中暗道:“果然...”

是的,沒錯。

朱由檢壓根就沒準備還錢這一說,因爲熟讀歷史的他知道,要不了多久歐洲就會大亂,此刻雖然東亞、南亞、東南亞等地的貿易都牢牢的把握在荷蘭人手中。

可歐洲之上,另一個即將崛起的國家——大不列顛,又名大英帝國的英國國會,將正式通過一條叫《航海條例》的法案。

將與荷蘭的貿易摩擦正式升級成爲武裝對抗。

而荷蘭人的下場也牢牢的記在了歷史書上,那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敗了,敗的一塌糊塗,敗的根本找不到北。

被大英打的頭都擡不起來,縱使他們已經竭盡所能的將遍佈全國的軍事力量全部收攏回國來應對英國人的襲擊。

最後還是輸了,荷蘭人就此一蹶不振。

到那時候,別說來找朱由檢還錢,能夠不被朱由檢兩棒敲死都算是好事。

只見朱由檢偏頭一笑,對着魏忠賢說道:“魏卿,這下有錢了。”

魏忠賢用力的點了點頭,迴應道:“有錢了!”

“你們說,這種好心人要是能夠多一些,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啊!”

“自今日起,無論荷蘭東印度公司以什麼樣的理由試圖收回這筆債券中的款項,一律以沒有到期爲由拒絕,如果他們從中嚐到甜頭還願意購買更多的債券...”

“那就多賣他們一點吧!哈哈”

在場的大臣無不是朱由檢,或者說是擁皇黨的心腹,怎能看不穿此刻眼前的這位皇帝打的是什麼樣的算盤。

一邊慨嘆這些紅毛番子是真有錢,一邊高興這困擾大明最嚴重的糧食問題終於有了解決的辦法。

八千萬兩白銀實際上對於眼下的大明並不能顯得多麼重要,不可或缺。

但是價值八千萬兩白銀的糧食對於大明可謂是久旱遇甘露。

而白給的價值八千萬兩白銀的糧食!

更是對於大明來說是意外之喜!

而荷蘭人能怪誰呢?怪只能怪自己被利潤衝昏了腦子。

要說這荷蘭人對於財富有多麼瘋狂,他們居然能夠對於眼皮底下大英的崛起熟視無睹。

居然能夠爲了利益,利用自己的造船廠和碼頭,爲大英造船。

這一點真的是讓朱由檢撓破頭皮都想不出原因來。

難道他們就沒有想過,自己周圍多了這麼一個強盜起家的鄰居,在利益分配上面出現明顯失衡的情況下。

會用什麼樣的手段來攫取更多的利益嗎?

真是...奇葩。

...... wωw▪TTKΛN▪C O

大明,天津港。

隨着對外貿易的開放,大明天津港已經成爲了大明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爲了迎接更多的糧食,朱由檢一口氣開放了數個沿海城市作爲通商口岸。

只不過眼下大明似乎對海外的一切東西都不感興趣,唯獨對於糧食有着極大的熱忱。

原本依河而建的天津城,繁華靠的是運河和離京師更近的地理位置。

而現在不斷髮展的海外貿易,讓天津城最重要的碼頭從北運河碼頭變成了天津港碼頭,商鋪林立,無比繁華。

衆多的商鋪之中,裝修最爲繁華的可謂是眼下正火熱的大明皇家銀行。

爲了在對外貿易結算中佔到更多的好處,朱由檢直接下旨,一切結算業務都必須到大明皇家銀行。

同時通報所有來到大明的海外商船,如果敢私自與大明的民間商賈進行結算貿易,那麼恭喜你。

一旦被抓,大明皇家海關總署的工作人員,會一邊站在你的船上刷大明海軍的底漆,同時一邊搬走你所有的貨物。

查抄你所有的所得,並且還要把船上的所有人都扣下來,等待着背後的金主或者國家來贖人。

要是時間到了,沒人來贖?

海關旁邊就是碼頭區,那裡對於相較於眼下的大明百姓更加強壯的金毛番子可是更爲稀罕。

到那搬運糧食,卸貨賺錢吧,什麼時候用你這條命。

賺夠了贖你這條命的銀子,你就可以自由了。

而在這樣的政策之下,海外的商人們反而更加興奮,雖然大明皇家銀行只會給他們更多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票。

可是用不了多少工夫就可以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換到銀子。

而逐漸擴大的貿易規模,讓荷蘭東印度公司一邊捨不得這裡裡外外的貿易收入,一邊咬碎了牙不斷的收下這些商票。

因爲那八千萬兩白銀,正兌換了八千萬兩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票。

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