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

戚家軍刀法名爲《辛酉刀法》,乃抗倭名將戚繼光結合華夏刀法、槍法、拳法和東瀛三大劍道之一的影流劍道猿飛劍術所獨創的一種刀法。

《辛酉刀法》看起來有點像當時流傳的倭刀之術,實際上卻比倭刀之術更爲博大精深,因爲倭刀之術僅限於單人步戰,而《辛酉刀法》結合了槍法特點,更能用於騎戰。

切磋開始,戚元功派出了小隊長戚長風,張斌派出了自己的親隨張差。

戚長風剛一出場,張斌便是一愣,因爲他佩戴的明顯是腰刀,長度總共才一米一二左右,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刀壓根就沒有御林軍刀那麼長。

他不由好奇的問道:“戚老將軍,我好像聽說戚家刀就是御林軍刀,你們用的怎麼是腰刀?”

戚銀聞言,微笑着解釋道:“長風所持並非普通腰刀,而是戚家刀,戚家刀分爲三種,刀盾手所用爲短刀,長約三尺,小隊長所用爲平刀,長約三尺五,領兵將領所用爲長刀,長約四尺。你所說的御林軍刀正是長刀,元功他們用的纔是長刀。”

兩人說話間,張差和戚長風的比試已經開始,兩人用的都是刀,但是,張差用的是普通腰刀,戚長風用的卻是明顯窄一點,長一點的戚家刀。

他們握刀的姿勢也不一樣,張差是單手持刀,而戚長風卻是雙手持刀。

一開始,在張斌看來,戚長風所使的刀法貌似與他二哥張冠差不多,都是明顯帶有倭刀術特點的直劈橫掃,又快又急,又穩又狠。

不過,他的刀法對張差貌似沒什麼用,因爲大金所的御林軍刀手使得也是軍中流傳的戚家刀法,張差可謂熟悉無比,戚長風的每次劈砍他都能輕鬆躲開,並時不時還擊一下。

雙方你來我往互砍了一陣,戚長風貌似被逼出真火了,他的刀法瞬間一變,速度更快了,劈砍也更連貫了,場中甚至出現了一段一段的刀影,可見戚長風運刀速度之快。

這下輪到張差手忙腳亂了,好在他對戰經驗還算豐富,雖然有點措手不及,還是沒有出現太大的破綻,左擋右閃間倒是勉強能維持個不勝不敗之局。

場中刀刀相擊的聲音慢慢變得密集,一陣火花四射之後,戚長風慢慢喘開了。

很明顯,要維持這種連貫的刀法相當耗費體力,不一會兒,他終因體力不支,被張差找了個破綻在他胸口的衣服上掃了個小口子。

這明顯是張差刻意收手所致,第一戰結束,戚長風敗。

緊接着,戚元功相繼派出了小隊長戚長林、戚長山、戚長火,張斌則分別派出了趙如、王二和孫標,結局都差不多,戚家衆人最後都因爲體力不支而敗下陣來。

這下,在旁邊看熱鬧的戚芳華不幹,吵着嚷着要上場,戚銀這次還是沒有縱容她,要知道雙方用的可是真刀,要一不小心把人給砍了,那可就不好了。

最終,戚元功派出了二弟戚元輔,而張斌則派出了趙興。

這下可明顯不一樣了,戚元輔用御林軍刀使出的《辛酉刀法》簡直快若疾風,張斌只能看見片片刀影,連真刀在哪裡都看不清楚,很快,趙興便敗下陣來。

看來這纔是真正的《辛酉刀法》刀法,明顯帶有影流劍道的影子,卻又連綿不絕,威勢驚人,不過,貌似也只有戚元輔他們才掌握了這種刀法,戚長風他們還是差了一大截。

四勝一敗,張斌這方貌似佔據了絕對優勢,戚銀卻是一點都不在意,他竟然微笑着道:“要不單人比試就到這裡吧,以將對兵,勝之不武,張大人手下果然人才濟濟,看樣子,我方的小隊長都不是你手下親隨的對手。”

張斌連忙謙虛的道:“戚老將軍過獎了,他們是對《辛酉刀法》比較熟悉,佔了點便宜,再說,您這都是從平民百姓中挑選出來的,他們卻是屯衛中挑出的好手,算不得數,算不得數。”

戚家堡的確不是什麼都司衛所,裡面住的大多都是平民百姓,戚長風他們原本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有點差距也算正常。

戚銀卻是大度的道:“敗了就是敗了,沒什麼,戰場上比的又不是單挑,要不開始比試陣法吧?”

戚家軍的鴛鴦陣那可是威名赫赫,張斌也早就想見識了,他連忙點頭道:“好,好,我正想見識一下鴛鴦陣。”

戚銀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張大人準備派多少人上,五個、六個還是七個。”

張斌不由好奇道:“多少人都可以嗎?”

戚銀自信的道:“當然,鴛鴦陣變換無窮,隨便多少人都可以。”

張斌想了想,隨即對身邊的謝正剛道:“小六叔,要不你帶他們上去試試吧。”

謝正剛點了點頭,直接帶着張差他們下了場。

他們這邊是七個人,很快對面也出來七個人,帶隊的就是剛剛首戰敗給張差的戚長風。

這七個人,連他們最厲害的小隊長都打不過張差,在個人武力上明顯比謝正剛他們差了一大截,但是,他們卻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冷靜的布了個陣型。

陣型看上去很簡單,戚長風站中間,持令旗指揮,左右各三個人,站成兩列三排。

第一排兩人手中拿着兩根足有三四米長毛竹,就是去了葉子的毛竹,連前面的小枝條都沒去掉!

張斌知道,這東西的名字已經不叫毛竹了,而叫狼筅。

不過,《紀效新書》上描述的狼筅好像又不是這個樣子的,他不由好奇的問道:“戚老將軍,這就是狼筅嗎?”

戚銀搖頭笑道:“這還不能算是狼筅,真正的狼筅,頂端裝有鐵槍頭,兩旁枝都削尖了,而且還要用火熨燙的有直有勾,而且還要灌入桐油,敷上毒藥。他們光是操練而已,不能用真正的狼筅,不然傷到了就麻煩了。”

張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繼續往後看去,第二排兩人手中拿的是足有三四米長的木棍,不過,前面帶點紅纓,應該是代表長槍,只是沒帶槍頭而已。

第三排則是拿着兩三米長的三角叉,就是那種中間略長,兩邊呈圓弧型的三角叉,在戚家軍的鴛鴦陣中,這種武器叫钂鈀。

張斌也曾在《紀效新書》見過鴛鴦陣和各種武器的介紹,但是,卻始終不明白這鴛鴦陣到底有什麼作用,今天,終於要見識到鴛鴦陣的威力了,他心中不由充滿了期待。

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六十章 猜忌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