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

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

“嘿嘿……”陳景恪信心滿滿的道:

“大明的未來,定將遠邁漢唐。”

他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在漢唐之時,這些地方要麼還未納入中原王朝,要麼還只是羈縻地。”

“而現在,這些地方盡皆爲大明國土,湖廣亦成爲富庶之地。”

“大明立國就有六千餘萬人口,超過唐朝巔峰時期……”

“再有數百年積累的經驗和生產力……我們現在就是踩在先輩的肩膀之上。”

“若還無法超越漢唐,那也太愧對華夏列祖列宗了。”

此情此景,朱標也被他說的熱血沸騰,大笑道:

“哈哈,景恪好志氣。”

“我等後人定然要開創遠邁先輩的功績,如此才能對得起他們。”

隨行人員聽到馬車裡的動靜,都詫異不已。

不知道什麼事情,讓太子殿下如此失態。

開創遠超歷代的功業?

太子殿下果然志向高遠、胸懷四海啊。

朱標很快就冷靜下來,繼續方纔的話題:

“你剛纔說,走一步看兩步。”

“第一步應當是遷都洛陽,第二步是什麼?”

陳景恪用筆在北平畫了個圈:“重點建設北平,甚至可以將這裡當做陪都來打造。”

朱標不解的道:“爲何?”

陳景恪依照地形一一爲他講解:

“北部戰線離我們太遠,想要更好的經營,就需要一個支撐點。”

“爲北方提供糧草、物資等等各方面的支持。”

“北平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是最適合做支撐點的地方。”

“首先它腳下是一片巨大的平原,足以承載巨量人口。”

“交通也非常便利,有發展經濟的條件。”

“其次,它的北方就是燕山山脈,既是抵禦北方外敵的防線,也是主動出擊的橋頭堡。”

“對中原王朝來說,燕山就是生死線,絕不容有失。”

“再次,就是遼東,未來朝廷經營遼東也需要一個大後方……”

“有了北平作爲支撐點,可以強化朝廷對遼東的掌握。”

“如此纔有機會,徹底消化遼東。”

“最後,就是渤海灣,這裡太適合發展海軍了……”

“如果大明有一支無敵海軍……”

陳景恪接連畫了七八條線,都是從渤海灣出發,抵達各個地方。

“高麗、遼東、倭國……乃至更北方的國家,都將處在我們的打擊範圍內。”

朱標也不禁連連點頭,確實如此。

他更重視的是遼東,如果在渤海灣有一支強大水師,就可以直接震懾遼東。

不論是出兵,還是運送糧草,都將更加靈活。

雖然安全性不如陸路,但勝在迅速便捷。

“還有倭寇,總數加起來也就幾千人。”

“可我大明堂堂天朝上國,竟然被他們打的閉關鎖國。”

“將沿海百姓,從賴以生存的家園遷走。”

朱標很是尷尬,強行解釋道:“此舉也不全是因爲倭寇,也是爲了剿滅張士誠殘部。”

陳景恪只是笑了笑沒反駁。

什麼張士誠殘部,大明都一統天下多少年了,就算當年有,這會兒也早就死心了。

不過也不能總是揭老朱的短不是,只能裝作就是如此。

他再次拿起筆,在北平北部畫了個半圓:

“北平打造好,就可以輻射這一大片區域……”

“大明將從被動變成主動。”

“我們想開戰,這片區域內的敵人,都將成爲打擊的對象。”

“若我們想防守,就可以收縮兵力,依託燕山關隘抵擋。”

“有北平這個戰略支撐點在,大明就可以無限和敵人打消耗戰。”

“就算不能一次性打垮他們,也能慢慢拖垮他們。”

“而如果沒有北平,想要達成這樣的戰略目標,就需要花費數倍的代價。”

將北平作爲陪都,大明將獲得一塊富庶的戰略要地。

既能盤活整個東北方向的局勢,又能減少對國力的消耗。

可謂是一舉多得。

朱標看着這張畫滿線條的地圖,許久才讚道:

“景恪胸中之溝壑,今日我總算窺探到一些了。”

“若大明真能完成這番佈局,功業就可比肩漢唐了。”

陳景恪輕呼一口長氣,謙虛的道:

“殿下過獎了,不過是一些妄想罷了,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朱標說道:“幫助很大,讓我對天下的認識更加清晰,對未來的規劃也有了許多新的想法。”

“咱們先去洛陽實地考察,看看這裡能不能作爲新都。”

“至於北平的計劃嗎……先將遷都之事完成再做也不遲。”

朱標此行並不是返回應天,而是去考察洛陽。

此舉自然是和朱元璋溝通過的。

即便遠隔千里,兩父子依然保持着密切聯繫。

對陝西的考察結果,早就已經走水路送回應天。

老朱自然是很失望,他可是太喜歡關中了。

但他是個很務實的人,既然長安不合適,那就抓緊去考察洛陽。

可以說,經過陳景恪那一番解說之後,朱元璋遷都的決心更加堅定。

這一次是打定了主意,讓朱標將目標確定之後再回去。

太子車駕再次進入河南,當地官員的態度比上一次還恭謹。

布政使、按察使率領數百人的隊伍,跑到了河南和陝西的交界處迎接。

畢竟朱標在陝西廢了一個親王,還將秦王黨羽清理了一遍,身上是帶着血腥味兒的。

朱標當場將河南布政使等人訓斥一頓,如此勞師動衆,實在不該。

並警告日後再不聽命令,擅自出迎,就以違逆君令罪論處。

這一下可將河南布政使等人,嚇的腿腳發軟。

這下馬屁真的拍到馬腳上了。

之後朱標就勒令無關人等,返回自己的轄區,只留下了布政使、河南府知府等人。

帶着他們前往了河南府洛陽縣。

別誤會,河南府只是河南布政司下轄的一個府,洛陽是河南府的府治所在。

至於河南布政司的省會,在開封。

也就是說,此時的洛陽已經淪落爲一個州府級別的縣。

再不復當年東都的輝煌。

看着蕭條破敗的洛陽城,陳景恪不禁感慨。

真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啊。

到達洛陽之後,朱標經過簡單的修整就開始投入工作。

先從紙面上了解了一下當地情況。

只能說,地位降低後,帶來的弊端是非常明顯的。

人口、商業、耕地、交通等等方面,都遠不如當年。

不過總的來說,還算在水準之上。

至少在同爲府級治所裡,是相當優秀的。

這讓朱標很是滿意,果然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底蘊猶在。

除了這些,他們更關心的還是環境方面的優勢。

實地考察之後,得到的結果可以說是非常喜人的。

自然環境變化不大。 西北的太行、王屋二山,西面和南面的崤山、熊耳山,東面的嵩山。

這些山脈的主要通道,並未因爲地震等原因發生改變,稍加修整可以重新啓用。

它們也將構成洛陽的第一道防線。

就連最容易發生改變的河流,也變化不大。

伊水和洛水,這兩條伴隨洛陽數千年的河流,依然還在。

像是一雙張開的手臂,保護着這座城池。

這既是防線,也是天然的水源和漕運渠道。

耕地也不用多說,中原腹地很難出現荒漠化。

擁有充足的水源,這裡的土地產出還算不錯。

只是因爲戰爭導致的破壞,大片土地處在荒蕪之中。

這對朝廷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可以減少開發建設成本。

總之,考察過之後,朱標是非常的滿意。

就在他準備做進一步調查的時候,從山東來了幾名信使,說是山東布政使康叔卿有事密奏太子殿下。

朱標很是奇怪,你要是密奏幹啥搞的這麼大張旗鼓?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要不是密奏,又這麼神神秘秘的做什麼?

等到見到康叔卿送來的所謂密奏,他更驚訝了。

足足半尺厚的一摞紙。

這是啥?你的秘密也有點太多了吧?

最上面是一封奏疏,打開略過前面的恭維之詞,直接看後面的內容,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黃河改道之事。

誰最關心黃河改道?

不用懷疑,必然是河南和山東。

這兩地的農業可以說基本全靠黃河灌溉,沒黃河就只能看天吃飯了。

河南還好一點,黃河就算改道,還有一部分在其境內。

而山東就堪稱慘不忍睹了,直接失去了最大的水源。

別忘了這裡有大片土地靠海,鹽鹼化很嚴重。

沒有黃河水壓鹽鹼,會導致土地大面積鹽鹼化,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所以,當前最希望黃河回去的,就是山東。

自從上次突然傳出黃河改道的消息,當地人就開始關注。

只是當時他們並不抱希望,畢竟黃河改道前所未有,他們也認爲不可能。

直到朱標親自去考察,臨走還放出風聲,山東人就沸騰了。

皇太子不是需要更多的證據嗎,那我們就給伱整。

於是當地官員動員了所有懂水利的人,收集各種證據。

然後一個天才般的人物就脫穎而出。

此人自費考察了河南和山東的環境,規劃出了詳細的改道路線。

並且還拿出了兩種不同的改道方案。

他的方案獲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認可。

山東布政使更是不惜以身家性命作保,將這套方案上報給朱標。

看到這裡,朱標更加的驚訝。

竟然發生了這種事情?突然就冒出一個治水天才?

莫非真的是蒼天也想讓黃河改道?

還是說山東官吏在欺騙自己?

他放下奏疏,拿起下面的紙,是介紹黃河改道的好處的。

不外乎就是有黃河的時候,山東河南等地是多麼的富庶,現在是多麼的困苦。

附上了更加詳細的數據資料。

這些朱標早就知道了,所以只是掃了一眼就翻過去了。

再後面,就是改道方案了。

先是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面標註了密密麻麻的線條和文字。

只看線條就知道,這是新規劃的黃河河道。

拿起文字介紹,確實非常的細緻。

大意就是可以借用現有河道,減少改道的工作量。

並對具體可以借用哪些河道,做出了詳細講述。

對照地圖來看,更是一目瞭然。

不過朱標並不懂治水,看不出是否可行。

但至少這份規劃很讓他滿意。

新河道介紹完,就是兩種具體的事實方案了。

第一種比較快,但有危險性。

就是先弄好河道,然後趁枯水期直接進行改道。

第二種比較慢,但勝在安全。

就是在黃河上修一道水閘,先少量往新河道放水。

一邊放水一邊加固河堤,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漸加大放水量。

最終徹底完成黃河改道工作。

缺點就是可能要用幾年時間才能完成。

看到第二種方案,朱標大喜。

“好好好,我怎麼就沒想到,還能這麼做呢。”

“快,去叫陳伴讀來見我。”

很快陳景恪就趕來,看到這份詳細的規劃,也是驚喜不已。

“真是天才般的設計啊。”

朱標高興的道:“你覺得此法可行嗎?”

陳景恪點點頭,又搖頭道:“我並不懂如何治水,但只從紙面上來看,這個計劃可行性很大。”

“不過黃河改道事關重大,還需要多方驗證才行。”

朱標頷首贊同的道:“不錯,此事再謹慎都不爲過。”

陳景恪翻到最後,看到了製作這份計劃的人的名字。

白英。

嗯?白英?

這名字爲何這麼熟悉?

只是一時間想不起在什麼地方聽說過。

陳景恪很清楚,大概率是自己在前世聽過這個名字,但又不是很熟悉。

想到這裡,他不禁上了心。

能在史上留名的,沒幾個是簡單人物。

而且白英還是治水的,很可能是以治水留名史書……

治水,白英……

臥槽,不會是他吧。

陳景恪終於想起在哪聽過這個名字了。

這不是人……準確說,他活着的時候是人,死了之後成神了。

他是山東土生土長的水利專家,永樂年間協助朝廷治理大運河。

大運河‘汶上濟寧段’,這一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就是出自他的設計。

大運河修好,他也因勞累嘔血而亡。

運河沿岸百姓聞訊,自發修建神祠祭奠於他。

正德年間正式追封爲功漕神,滿清封其爲永濟神。

前世陳景恪多次聽過他的事蹟。

只是專業不一樣,他都是當做故事來聽的,並沒有放在心上。

所以一時間沒有想起了。

直到親眼見到這份方案,他纔想起這位明初的水利專家。

當確定了白英的身份,陳景恪心中就只有一個想法。

大事成矣。

(本章完)

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382章 魷人的祖宗之法:背刺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禪位大典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286章 意外之喜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97章 死有餘辜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418章 死亡名單第460章 久違的上課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410章 造體系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407章 蠹蟲傳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461章 無心之過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381章 屠魷令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461章 無心之過第397章 死有餘辜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100.第100章 廷議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289章 政變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91章 你是什麼人第400章 秦風無衣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84章 徐達還朝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433章 無題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100.第100章 廷議第370章 新大陸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1章 揭皇榜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54章 目標,倭國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57章 實踐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24章 奇藥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43章 呂宋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427章 奇觀加信仰第384章 兩極反轉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51章 無題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11章 鴕鳥朱標第268章 無題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253章 帝國時代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364章 高,太高了。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