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

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

終於有日本的詳細情報了?

陳景恪沒有興奮,只有感慨,這個時代效率太踏馬低了。

日本離大明的距離雖然不算近,但也稱不上遠。

從高麗出海,只有四百多裡。

大體的路線圖也都是現成的,爲啥這麼久了還沒有具體消息傳過來?

瞭解過後才知道,日本其實施行的也是閉關鎖國政策。

甚至可以說,從古至今這個國家就沒有真正對外開放過。

即便是最開放的時期,也基本只和中原王朝交流。

忽必烈派使節去日本,一來一回都要將近一年的時間。

大多數時間不是用來趕路,而是困在日本等待出海的船隻。

運氣好半年能趕上一趟,運氣不好就等去吧。

忽必烈兩次派軍征伐日本,也讓他們變得更加封閉。

尤其是,他們唯一願意主動交流的大明,也選擇了閉關鎖國。

日本也被動的進入了閉關鎖國狀態。

而且大明的探子還不是以官方身份過去的,無法得到日本官方的幫助,往返只能靠自己。

所以他們出海一年多,才傳回第一份消息。

也就是一張比較靠譜的航海圖。

接下來就是長達一年半的杳無音信,這次終於又有消息傳來了。

只看這厚厚的資料就知道,那些探子沒閒着。

陳景恪大致翻了一下,確實很詳細。

日本當前的具體行政劃分,家族分佈,各地統治者詳細信息等等,全都有。

甚至還有一些隱秘信息,也都記錄了下來。

這絕對不是普通探子能接觸到的,陳景恪不禁好奇。

老朱到底派了什麼人過去?竟然有這麼大能力?

朱元璋不無得意的道:“咱聽說日本尊崇佛教,就找了個幾個懂佛法之人,冒充得道高僧,假裝前去交流佛法。”

“果不其然,這些探子受到了日本佛教的追捧。”

“他們以交流佛法爲藉口,遊歷整個日本,收集各地信息。”

陳景恪也不禁感到敬佩,這一招確實很好用。

雖然他對日本瞭解不多,卻也知道佛教在那裡地位很高。

玄奘、鑑真兩位大師的事蹟,不只是在國內流傳,在日本佛學界也知者甚多。

冒充佛教高僧交流佛法,基本不會被懷疑,還能接觸到各種隱秘信息。

就算有人看到他們在記錄日本的信息,問題也不大。

我們準備效仿玄奘大師,回去寫一篇遊記,向大明介紹日本風俗情況。

即便是想象力再豐富的人,都不會懷疑大明準備對他們動武。

原因很簡單,除了忽必烈兩徵日本,中原王朝就再未對他們動過武。

而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國家,大明是漢人建立的國家。

在他們看來,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

接下來,陳景恪就開始仔細翻閱那些情報,詳細瞭解日本當前的情況。

前世他對日本的瞭解也非常有限,就知道長期處在幕府統治,天皇就是傀儡,地方分治非常嚴重。

然後就是,有個戰國時期,好像還有個叫織田信長的。

之所以能記住這個名字,是因爲他有個妹妹,被譽爲當時的第一美女。

好像這個美女被一個老的快死的牛給啃了。

他對日本真正有所瞭解的,就是明治維新之後……

至於原因,大家都知道,不說也罷。

所以,前世的瞭解並不能給他太多幫助,只能靠現在收集信息。

根據情報顯示,日本此時正處在南北分治的局面。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鎌倉幕府,讓王室重新掌握大權,然後雄心勃勃的推行新政。

只是他的新政只考慮到了公卿貴族,未考慮武士階層和新興的權貴,引起了後者的不滿。

於是,曾經的倒幕大將足利尊氏起兵,逼迫後醍醐天皇退位另立新君。

後醍醐天皇帶着象徵天皇的三神器,逃到南部的吉野復辟。

於是日本進入了南北對峙局面。

他們的南北朝很有意思,並非是以地域劃分的南北分裂。

而是以政治傾向來劃分的。

很多北方領主,支持的是南朝。

很多南方領主,支持的是北朝。

南北兩朝的地盤,不是楚河漢界那樣界限分明,而是下圍棋一樣相互交叉。

朱雄英就很是不解的問道:“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陳景恪根據前世今生的信息,總結了一下說道:

“日本自古以來就不是強中央政權,地方領主擁有極大的自治權……”

朱雄英說道:“周朝的分封制?”

陳景恪搖頭道:“不,這些地方領主並不是諸侯王,名義上他們只是君主的臣子。”

“只是他們的職務是世襲的,領地內的官僚也都是他們任命的……”

朱元璋不耐煩的道:“說半天不得要領,就類似於唐朝的藩鎮。”

陳景恪想了想,確實比較貼切,就說道:

“還是陛下總結的到位,確實類似於藩鎮。”

“只不過,藩鎮制度在他們那裡纔是常態。”

“像中原王朝這種大一統,反而比較罕有。”

“大到幾個縣,小到一個鄉,都可能是一個藩鎮。”

“大藩鎮內部也有小藩鎮,突出一個混亂。”

“哪一家藩鎮實力最強,獲得別的藩鎮認同就能組建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他們也只能做到這一步,誰要是想造反自己當王,就會被羣起而攻之。”

“情報裡的那個足利尊氏,實力非常強大,就想組建幕府。”

“只是後醍醐不同意,想要王室掌權。”

“於是足利尊氏就逼迫後醍醐退位,另立國主建立幕府統治。”

“從而導致了日本在政治上的分裂。”

朱雄英不禁點頭,說道:“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這一點,攪動日本的局勢,讓他們陷入無止境的內耗?”

朱元璋非常認同的點點頭,這也是他看到情報後,產生的第一個念頭。

而且以日本藩鎮割據的局勢,就算沒有南北朝也一樣可以挑撥離間。

哪個藩鎮不想做大做強?誰不想建立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

大明只要在背後支援錢糧武器,就可以坐享漁翁之利。

陳景恪笑道:“英雄所見略同,這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根據情報顯示,經過五十年的發展,南方政權日漸衰弱,北方日漸強勢。”

“而且現在南朝君主後龜山是個鴿派,想要和北朝和平相處。”

“他這個君主如此軟弱,下面支持他的藩鎮紛紛倒戈。”

“再這麼下去我怕用不了多久,南朝就沒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儘快行動起來。”

朱雄英問道:“可是後龜山軟弱,就算有我們支持,他們也很難打的起來吧?”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你再將後龜山的情報詳細看一遍。”

朱雄英很是疑惑,難道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不過他也沒再問,而是拿起情報再次翻看起來。

很快他就眼前一亮,說道:

“南朝的上任君主是後龜山的兄長長慶,此人是強硬派。”

“後龜山聯合鴿派奪權,逼迫其退位,才成爲南朝君主。”

“咱們可以扶持長慶復辟,讓他繼續和北朝對立。”

朱元璋高興的道:“不錯不錯,你能發現這一點,可以出師了。”

“先扶持長慶復辟,讓南北繼續對峙。”

“然後再從北朝的藩鎮裡選幾個野心大的,讓他們反抗足利尊氏。”

“這樣就能削弱足利尊氏勢力,還可以徹底將這潭水攪渾,減少我們征伐日本的阻力。”

大體的方略就是如此,至於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仔細斟酌。

陳景恪說道:“想打日本,就必須拿下高麗,否則很容易出現難以爲繼的局面。”

朱元璋很是認同,說道:“高麗那邊的輿論造勢已經完成,就等明年上元節之後出兵。”

之所以選在這個時候出兵,也是經過計算的。

遼東冬天氣候太冷,不適合作戰,必須趕在天冷之前結束戰鬥。

而且嚴寒時間特別漫長,適合作戰的季節只有半年左右。

也就是說,結束戰鬥的時間要在十月份左右,時間非常緊迫。

一二月份從大明出兵,走到地方天就暖和了。

略微休整幾天就可以作戰,利用好每一天時間。

陳景恪繼續翻看情報,很快就看到了銀礦的部分。

探子經過秘密偵查,確實發現了銀礦。

因爲不敢大張旗鼓的調查,所以不知道具體的儲量。

至於佐渡島金礦,因爲此地是日本流放權貴的地方,嚴禁其他人靠近,所以他們也無法登島探查。

不過現在金銀礦反而只是添頭,大明想要的是這塊地。

等地打下來了,什麼礦還不是隨便挖。

同時傳回的,還有元朝二徵日本戰敗的原因,季風。

每到夏秋季節就颱風頻發,尤其是九月份前後更是頻繁。

元朝遠征軍不懂季風,兩次出征都遭遇颶風,艦隊十之七八毀在天災裡。

朱雄英驚訝的道:“竟然如此嗎,元朝竟然都不做調查就出兵的嗎?”

陳景恪嘆道:“不是他們不做調查,而是根本就不知道,季風對海洋的影響有多大。”

陸地上冬天和夏天刮的風也不一樣,但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方,影響其實都不大。

海上可就不一樣了,不同的季節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都說百年才能建成海軍強國,原因就在這裡。”

“哪些航道是安全的,哪些航道不安全,都需要一點一點去探索。”

“還有季風,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季節風向、洋流等等都是不一樣的。”

“需要一點一點去了解去記錄,尋找最合適出海的季節。”

“還有海上補給站,就相當於是沙漠中的綠洲。”

“沒有這些補給站,再強的海軍都走不遠。”

“而這些,都需要大量時間來準備和建設。”

“就好比這次打日本,我們要將高麗作爲跳板。”

“僅僅如此還不夠,還要把對馬島打下來,將此地作爲前進基地。”

“同時還要考慮季風的影響,選風勢較弱的時間出兵。”

“如果戰事不能及時結束,就要小心颶風影響,輕易不要出海。”

朱雄英不禁咋舌不已:“真是複雜啊。”

陳景恪說道:“就因爲複雜,所以歷朝歷代都不太重視大海。”

“就算開疆拓土,也會下意識的往西域走,而不是從海洋出發。”

“大明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就不能只重視陸權,海權也不能忽略。”

“如果我們不重視,總有一天別人會開着戰艦,將大炮架在我們的家門口。”

朱雄英霸氣的道:“放心,你說的事情永遠都不會在大明出現。”

“只有我們的大炮,架在別人的家門口。”

陳景恪笑道:“我相信。”

他自然相信,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爲了不讓那種情況,在這一世出現嗎。

如果做不到,那他不是白穿越了。

之後朱元璋將徐達叫來,一起商議如何經略日本。

對此徐達一點都不奇怪,自從知道分封諸王的計劃,他就明白早晚會有這麼一天。

高麗只是第一步,不過他沒想到的是,朝廷竟然這麼快就確定第二步了。

“日本可不好打,其國內有一千萬人口,且和我們遠隔大海。”

朱元璋笑道:“天德莫非怕了?”

徐達正色道:“不是怕,未慮勝先慮敗,我們必須將所有困難都考慮到,然後一一解決。”

“等事到臨頭再去想辦法,就會增加不確定性。”

朱元璋滿意的道:“這就是我找伱來的原因,情報就在這裡,好好研究一下該怎麼打。”

然後他又指了指陳景恪說道:“他懂一點海上的知識,可以讓他參與進來,英兒也跟過去漲漲見識。”

徐達的動作很快,沒幾天就組建了一個參謀部,專門研究日本。

經過研究之後,衆人制定了第一步計劃,出海。

派遣海軍遠航,鍛鍊海上作戰能力。

“最遠到達對馬島,最好想辦法佔領這裡,初步在這上面建立據點和補給站。”

“日本官方不出面也就罷了,如果他們出面討要說法,正好藉此機會和他們搭上線。”

“藉口很好找,打擊倭寇。”

(本章完)

第469章 帷幕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第65章 組建海軍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97章 死有餘辜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第12章 大幕開啓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460章 久違的上課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86章 分封的深層次謀算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44章 這孩子,能處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100.第100章 廷議第487章 合縱連橫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253章 帝國時代111.第111章 出關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489章 王者之師第414章 穢亂宮闈第54章 目標,倭國第493章 有爲無爲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352章 你特麼想反皇權?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473章 時間是給所有人的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467章 殺戮,開始了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428章 歸來第60章 老狐狸第390章 太子長子第415章 最後一塊死角第384章 兩極反轉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第289章 政變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383章 傳統技能發動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第473章 時間是給所有人的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74章 問問我的艦炮第308章 新書構思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426章 大家都怕真相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472章 太聖皇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383章 傳統技能發動第362章 大明週報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430章 大洋彼岸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298章 無題第75章 竹書紀年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43章 呂宋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397章 死有餘辜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第481章 二楊相會第386章 分封的深層次謀算第11章 鴕鳥朱標第1章 揭皇榜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384章 兩極反轉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