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河西戰略

朝廷並沒有爲趙秩他們,舉行什麼盛大的歡迎儀式,就禮部和鴻臚寺派了幾名官吏前來迎接。

其餘來迎接的官吏,基本都是趙秩和耿子茂的親友。

當然,朱元璋也派了一名宦官過來,表示對此事的重視,順便直接傳幾句話給趙秩。

倒不是有人特意針對遠洋使節團,而是國家自有法度在。

什麼級別的人出使,出使的又是什麼級別的國家,回來的時候朝廷派相應的官吏去迎接。

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

尤其是朱雄英的外交法規頒佈之後,這方面執行的相當嚴格。

趙秩這一趟出使,別看規模很大,實際上規格並不高。

畢竟他這一趟沒有什麼明確任務和目標,只是出去看一看,順便賺點錢而已。

按照規定,朝廷不可能給出太高規格的迎接。

不過趙秩一點都沒覺得被冷落,進入大明後這一路受到的歡迎,皇帝派身邊宦官迎接傳話,已經完全足夠了。

就在他和親友敘舊的時候,城門樓上有三個人,正拿着望遠鏡往他們這邊看。

正是陳景恪、朱雄英和徐妙錦。

一邊看,朱雄英還一邊絮叨:“狻猊呢,怎麼沒看到狻猊。”

“趙秩太不懂事了,竟然不把狻猊放到最顯眼的地方。”

陳景恪下意識的往旁邊挪了幾步,示意這人我不認識。

跟在後面的蔣𤩽和牛二虎將頭轉到一邊,假裝沒有看到。

徐妙錦嫌棄的道:“那不是狻猊,是獅子。”

朱雄英連忙說道:“好好好,是獅子……快看快看,那是不是獅子。”

徐妙錦順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隻頭上長滿鬃毛的猛獸。

“老師,你看那是獅子嗎?”

陳景恪拿起望遠鏡看去,確實是獅子,一頭雄獅。

不過體型比較小,脖子上的鬃毛也不是很多,典型的亞洲獅特徵。

“確實是獅子,不過是獅子裡體型較小的那一類。”

徐妙錦驚訝的道:“還有比這大的獅子嗎?”

陳景恪回道:“有,在更遙遠的黑土大陸,生活有體型更大的獅子。”

“比這種獅子長三分之一左右,雄獅頭上的鬃毛也比這個多,就和炸開的毛球一樣。”

朱雄英插話道:“將來我派人去那黑土大陸,抓幾隻回來給你看。”

徐妙錦認真的道:“不行,豈能爲了自己的喜好,就如此勞民傷財呢。”

小小年紀,嚴肅起來竟也有幾分威嚴。

朱雄英被堵得說不出話。

陳景恪給他解圍道:“自然不會專門去抓,將來遠洋商隊路過那邊,順手抓幾隻就可以了。”

“就和這次一樣,本來是出使列國做做生意,順便抓一些當地獨有的動物。”

徐妙錦這才歉意的道:“原來如此,是我誤會太孫了。”

朱雄英連忙道:“嗐,你我何需如此見外……”

然後他轉移話題道:“長這麼大我還沒見過獅子呢。”

徐妙錦也說道:“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呢,很威猛。”

陳景恪說道:“獅子是喜歡炎熱偏乾旱的氣候,只有西域那邊才適合生存。”

“漢唐曾長期掌握西域,與極西之地諸國多有交流,西域藩屬國曾進獻過獅子。”

“自唐中晚期以後,不復對西域的掌控,中原人就再沒有見過這種猛獸了。”

朱雄英冷哼一聲道:“早晚有一天我大明要重新掌握西域,讓華夏的腳步再次踏入極西之地。”

這一次徐妙錦沒有再說什麼窮兵黷武之類的話,而是點頭表示支持。

陳景恪朝蔣𤩽看了一眼。

蔣𤩽立即命周圍站崗的人離遠一點。

就在他猶豫要不要也離開的時候,陳景恪說道:

“不是什麼大秘密,蔣指揮使聽聽也無妨。”

蔣𤩽這才恭敬的回來站好,心中也不禁好奇他們要說什麼。

陳景恪這才說道:“過了年晉王和燕王準備主動出擊,我以爲這樣做就是浪費兵力。”

見他們要談正事,徐妙錦就放下望遠鏡,乖巧的站在朱雄英身旁。

朱雄英不解的道:“這不是之前就商量好的策略嗎。”

“三叔去尋找也速迭兒的主力,四叔攻打咬住、乃兒不花、阿魯帖木兒等部。”

“兩路出擊,只要有一路能找到目標就算是成功,爲何你又改變主意了?”

陳景恪解釋道:“北元那邊又有新情報傳來,在南下劫掠行動失敗後,也速迭兒就帶領部族退入了漠北深處。”

“顯然他也知道大明會發起反攻,提前做出了準備。”

“若他有意避戰,晉王的軍隊是不可能找到他的。”

“如果晉王孤軍深入漠北,很容易會被他切斷糧道,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攻打。”

“當年魏國公和樑國公就吃了這樣的虧,幸得曹國公勇武,纔沒有釀成大禍。”

他說的是洪武五年第二次北伐,當時大明三路出擊,準備一舉殲滅北元主力。

分別是馮勝的西路軍,徐達和藍玉的主力中路軍,以及李文忠的東路軍。

可以說,大明精銳盡出,當時全國上下都以爲此戰必勝。

本來的計劃是,中路軍和東路軍齊頭並進相互照樣,防止被北元各個擊破。

然而徐達和藍玉中了王保保的詐敗之計,在沒有通知李文忠的情況下,加快了行軍速度。

最後孤軍深入被北元主力包圍。

力戰之下才勉強突圍,卻也損失慘重,作爲主力的中路軍失去戰鬥力。

李文忠的東路軍繼續北上,連續擊破北元主力,卻也因爲勢單力孤無法擴大戰果,只能撤回。

馮勝率領的西路軍,一路勢如破竹拿下了河西走廊。

但因爲唐末以及五代十國的動亂,代表河西漢人的勢力歸義軍得不到補充,逐漸勢弱。

最後被西夏李元昊所滅。

至此河西漢人徹底沒落,並逐漸消失。

等到馮勝打過來的時候,河西的漢人加起來也只有千餘戶。

這麼點人口,是無法維持大明長久駐軍的。

馮勝只能帶兵後撤。

不過他也不是徹底退出了河西,而是修築了嘉峪關,鎮守河西門戶,將主動權掌握在了大明手裡。

而陳景恪這次的目的,就是徹底拿下河西。

“前幾年調整人口布局的時候,大明往河西那邊遷徙了數千戶百姓。”

“又有許多百姓爲了謀生,自發遷徙過去。”

“再加上當地原有的人口,已經過了萬戶。”

“已經足以支撐大明在河西常駐一支軍隊。”

“有了軍隊的保護,我們就可以繼續往那裡遷徙更多百姓。”

“如此用不了多少年,河西走廊將再次回到大明的手裡。”

“掌握了河西走廊,西域乃至康藏,都不過是囊中之物罷了。”

朱雄英思索道:“所以,你想讓三叔去打河西?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大明之前封了五個蒙古王公爲關西衛所首領,如果現在攻打他們,恐怕會引起康藏王公的恐懼。”

現在大明對康藏和嘉峪關以西,採取的都是羈縻制度。

康藏冊封的是藏人王公爲衛所首領,關西那邊則是蒙古王公爲首領。

名義上遵從大明號令,實際上就是割據實力。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人都臣服大明瞭,也獲得了皇帝的冊封。

現在貿然出兵打他們,就是食言而肥。

朝廷一旦失信於人,後果是很嚴重的。

尤其是會讓康藏王公產生脣亡齒寒之感。

你們今天敢背棄盟約攻打關西,明天是不是就要來打我們?

到時候他們要是反叛,大明怎麼辦?

派人去高原上攻打他們?

別鬧了,眼下那裡對大明沒有什麼開發價值,只要保持名義上的所有權就足夠了。

派兵去打,得不償失。

等將來火器發展成熟再去打,會變得更加簡單。

陳景恪自然也考慮過這一點,說道:

“關西共有七個蒙古王公,臣服的有五個,還有哈密王和豳王兩部未臣服。”

“讓晉王出奇兵去打他們兩部。”

“同時,派大軍出嘉峪關,和晉王配合裡外夾擊,震懾關西五衛。”

“關西五衛是大明的臣子,河西走廊也是大明的疆域。”

“朝廷派遣流官去治理,完全是合乎禮法的。”

“而且大明已經廢除了衛所制度,關西五衛也該遵照朝廷法令廢除了。”

“如果他們配合,還能給他們一個善始善終。”

“如果不配合……想要收集他們和蒙古勾結的證據還不簡單嗎。”

根本就用不着僞造,作爲蒙古王公,雖然向大明稱臣,可依然保持着和北元的聯繫。

雙方之間的貿易往來更是頻繁。

朝廷不追究什麼事情都沒有,追究起來這些都是勾結敵人的罪證。

以前大明沒能力追究,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有能力了,隨時都可以收拾他們。

蔣𤩽很是震驚,沒想到他們要商量的竟然是如此重大的事情。

而且,他們是太孫和太孫伴讀啊,竟然已經能決定如此大事了。

想到這裡,他的腰不禁又彎了幾分。

牛二虎倒是習以爲常,而且他對真實情況瞭解更清楚。

這種大事真正拿主意的是陳伴讀,太孫不過是參與一下,提提意見而已。

朱雄英說道:“我擔心的還是康藏王公,朝廷可是在高原上封了三個衛所的。”

陳景恪胸有成竹的道:“只要師出有名,問題就不大。”

“他們肯定會受到驚嚇,只需派人去安撫即可。”

“就告訴他們,朝廷已經廢除衛所制,他們的也要廢除。”

“不過考慮到他們對朝廷的忠心,不會剝奪他們的權力,而是改封爲土司。”

“但也要警告他們,不可三心二意,不可與大明的敵人交好。”

“既然封了土司,就要完全按照土司制度來。”

“大明會往高原派遣宣政使,各部必須配合他們的工作,否則視爲反叛。”

朱雄英連連點頭,說道:“這個辦法好,如此恩威並施,高原上那些王公定不敢在生事。”

陳景恪話鋒一轉道:“就算他們生事也無所謂,現在的高原可不是唐朝時期了。”

唐朝時期氣候偏暖和,高原上的凍土融化,能種植更多的糧食,放養更多的牲畜。

人口也大量增加。

再加上又出了雄主和能臣,纔有了強大的吐蕃。

隨着小冰河期的臨近,高原受到的影響更大,農業和畜牧業都遭受了重大打擊。

再加上腐朽的統治階級內亂,造成的政局動盪,最終導致吐蕃滅亡,高原再次陷入四分五裂。

一直到現在,高原依然處在分裂狀態。

大明設立的三個衛所,就是三家比較大的王公勢力。

在這三家之外,還有很多別的勢力,一直想取而代之。

“如果他們真的敢反叛,都不用大明出兵,自有其他部落的人出手滅了他們。”

“然後拿着他們的頭顱向大明邀功,以求能取代他們的位置。”

話說到這裡,大的方針戰略就已經確定。

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具體的人去做了。

之後他們又在城樓上看起了熱鬧,畢竟今天是帶徐妙錦出來玩的,不能掃了她的興致。

一直到使節團返回城內,他們才意猶未盡的離開。

接着又在城內遊玩起來。

經過一年的發展,洛陽城的人口已經達到四十萬,正式超過了應天。

但絲毫沒有應天城的擁擠感。

除了部分人口區域人口較爲密集,大部分地方人還是顯得有些冷清。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百萬人的規模,不是那麼好填充的。

而且越往後人口增加的就越慢。

原因很簡單,最開始爲了快速填充人口,移民的標準很低。

只要身家清白,有一技之長就可以過來。

等人口達到一定數量,就會提高標準。

越到後面,想要在這裡落戶就越難。

陳景恪說道:“作爲京師,必然是人口匯聚之地,常住人口有五六十萬就差不多了。”

“要給流動人口留下足夠的空間。”

徐妙錦說道:“四十多萬的冗餘,流動人口有那麼多嗎?”

朱雄英自信的道:“你等着瞧吧,最多二十年,洛陽的總人口就會突破百萬。”

“到時候咱們就要發愁,如何才能裝得下更多人口了。”

陳景恪頷首道:“百萬人口是洛陽城的極限,不是大明首都的極限。”

“不過還好,在修築洛陽城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

“周圍預留了大片的空地,若有需要,隨時可以修建衛城分流人口。”

朱雄英說道:“這就叫提前量,直接將計劃做到了五十年後……”

徐妙錦敬佩的道:“老師高瞻遠矚,讓人佩服。”

朱雄英撇了撇嘴,早知道就不提這一茬了。

在外面轉悠了大半天,三人才返回皇宮。

徐妙錦去了坤寧宮,陳景恪和朱雄英則去幹清宮,找朱元璋和朱標商量調整戰略的事情。

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98章 南洋亂局第370章 新大陸第410章 造體系第435章 這是未來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33章 學問哪來的?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268章 無題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52章 解決之法第439章 無題第393章 新大陸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365章 滄海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43章 呂宋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488章 無間道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0章 預見能力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429章 無題第299章 繼續無題第435章 這是未來第412章 一票否決權第377章 無題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342章 無題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420章 官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第491章 大型pua現場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15章 太孫伴讀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399章 血債血償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456章 拿捏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431章 良種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8章 御下第398章 南洋亂局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52章 解決之法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466章 圍殺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82章 心眼真多啊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311章 用工荒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254章 何爲盛世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第482章 人權的二象性第54章 目標,倭國第237章 無題第460章 久違的上課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