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預見能力

第30章 預見能力

一個漏洞?一個必然會出現的惡果?

朱元璋表情凝重起來:“給咱說說,漏洞在哪裡,又是什麼惡果?”

陳景恪道:“先說漏洞,天下各地有窮有富,有的文教昌盛,有的文教不興。”

“若依現在的科舉制度,用不了多久,朝堂就會被富裕文教昌盛之地的士子佔據。”

“最怕的還是這些人結黨營私,打壓貧窮之地出身的人。”

“比如若朝堂皆是南人,必然會出現一科皆爲南人,而北人無一中舉的情況。”

朱元璋表情更加的凝重,不過他想到的不是南北矛盾,而是淮西派和江浙系。

科舉很可能會變成他們發展勢力的工具……不,是一定會變成這個樣子的。

到那個時候,他打壓淮西派和江浙系的計劃就更難實施了。

他開科舉一是官員不夠用了,二是選拔更多的人才稀釋淮西和江浙系官員,從而達到打壓兩派的目的。

現在很可能會爲他人做嫁衣。

想到這裡,他一度想要放棄重啓科舉。

但他馬上就想到,陳景恪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或許會有解決的辦法。

“你可有解決之法?”

“有一法。”

“快說,何法?”

陳景恪道出了最終之法:“按照地域分配錄取名額。”

說完之後他心中很是得意,等着老朱的讚美之聲。

然而朱元璋只是上上下下的來回打量他,一直看的他毛骨悚然纔開口:

“後生,你給咱說說,你還會些什麼?”

陳景恪鬆了口氣,還以爲他忌憚自己才華,想要弄死自己呢。

“其實吧……小子好讀書不求甚解,也不喜埋首故紙堆研究學問寫文章。”

“沒事兒就喜歡瞎捉摸,想的多了總會有所收穫。”

朱元璋說道:“伱是不是瞎捉摸咱不知道,但咱知道你的收穫很驚人。”

“今天這兩策,任何一個拿出來,都能將朝中羣臣比下去。”

陳景恪謙虛的道:“陛下過獎了,不過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罷了。”

前世洪武三十年,爆發了‘南北榜’案。

一科中舉者皆是南方人,北方士子無一中舉。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經濟差異和地域矛盾罷了。

南方處在大後方,沒有戰爭,經濟發達文教昌盛。

北方處在和蒙古人的一線,戰亂不斷,文教自然興不起來。

自洪武十五年科舉重啓,錄取的大部分都是南方士子,到了洪武末年朝堂上幾乎全是南人。

一開始大家都沒重視這種情況,南方文教興盛,錄取的士子多很正常。

可是洪武三十年,南方出身的官吏做了一件大事。

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

要說這其中沒貓膩傻子都不信。

朱元璋下令重新閱卷,然而禮部毫不客氣的回了一句,考試是公平的,北方人就是不行。

明眼人都知道,是那幫子南人欺負朱元璋年邁,朱允炆又太年幼,想要搶權。

然後他們就求錘得錘,老朱雖然老了,可照樣提的動刀。 主持科舉的官吏全部處死,涉案人員皆受嚴懲,複審官員更是被凌遲處死。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變,在之後的科舉考試中,南方士子的錄取比例基本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楊士奇提出南北榜制度,再加上京都轉移到順天府(北平)。

政治中心也隨之北異,這種南北差異才得到緩解。

到了清康熙年間,廢除南北榜施行按省分配名額制度,纔算解決了地域差異問題。

這項制度被執行了數百年,直到二十一世紀的高考,都還在使用。

前世很多人噴名額分配製度,他們不知道的是,真取消了分配名額,偏遠地區的人更沒機會讀重點大學。

可以說,名額分配是用來保護偏遠地區學子的最後一道防線。

除非有一天人類能做到消除貧困差距,實現教育資源平均。

否則分配名額就無法取消,也不能取消。

當朱元璋提出要重啓科舉,陳景恪第一想到的就是這件事情。

朱元璋確實被震驚到了,內閣制他只是覺得陳景恪有才能,但也僅此而已。

靈光一現的時候誰都有,且內閣制怎麼看都像是在四輔官制度上完善得來。

科舉制不一樣。

陳景恪先將古今選官制度,進行了梳理和剖析,這說明他懂史,還是非常懂的那種。

然後根據已有的制度,預見到了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並且還提出瞭解決辦法。

從歷史上總結經驗教訓誰都會,可舉一反三預見問題,就是很罕見的能力了。

擁有這種能力的人,纔是推動國家進步的核心。

陳景恪能不能有大成就還不好說,但至少他有這方面的潛力。

這樣的人才竟然出現在自己身邊,還是太孫的伴讀,實在是一件好事啊。

不過他並未忘記正事,又問道:“你說科舉會造成一個惡果,是怎麼回事兒?”

如果說,方纔他還覺得陳景恪太過誇張,現在則只有重視。

陳景恪並沒有直接揭曉答案,而是問道:“陛下,若您是讀書人,考中進士做了官,會如何對待家中親人?”

朱元璋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道:“自然是幫他們購置土地田產,讓他們安居樂業。”

陳景恪繼續問道:“天下的土地是有數的,尤其是良田更少,誰肯賣?”

朱元璋有些不明白他爲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但還是回道:“總會有遇到困難活不下去的人賣……”

越說他的聲音就越小,到最後更是閉口不言,臉色卻變得陰沉起來。

他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最好最快的辦法就是巧取豪奪。

陳景恪也不再拐彎抹角,直言道:“講究一點的,問活不下去的人買。可反過來說,爲何會有人活不下去?”

“不講究的,直接巧取豪奪,受害者更多。”

朱元璋寒聲道:“那就殺,咱組建錦衣衛就是爲了對付他們,發現一個咱就殺一個。”

“咱倒要看看,是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咱的刀利。”

陳景恪搖搖頭,嘆道:“最可怕的不是他們貪腐,而是會形成一個籠罩全國的士紳集團啊。”

(本章完)

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452章 明勳宗第351章 無題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73章 皇恩浩蕩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410章 造體系第482章 人權的二象性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419章 再補一塊短板第297章 建文?嘉文?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201.第200章 稅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283章 留聲機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201.第200章 稅第439章 無題第452章 明勳宗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第65章 組建海軍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366章 法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431章 良種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318章 洛下學宮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424章 土雞瓦狗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46章 回家231.第230章 無題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84章 徐達還朝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348章 屠殺繼續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461章 無心之過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298章 無題第481章 二楊相會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3章 學問哪來的?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42章 無題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422章 標題困難戶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463章 殺駙馬以正法令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482章 人權的二象性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82章 心眼真多啊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424章 土雞瓦狗第254章 何爲盛世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