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

bookmark

崇禎睡了幾個時辰,起牀穿上褚黃色龍袍,召開早朝。

今天的早朝,照例是朝議怎麼解決旱災,丹墀下方,站在琉璃琺琅鼎後面的文武百官,又開始吵個不停。

崇禎面無表情的看着吵來吵去的文武百官,準備讓王承恩宣佈退朝,聽他們吵來吵去還不如多批改一些奏章。

孫元化走出了朝班:“啓稟皇上,王恭局的朱大使找到了解決旱災的辦法,只是...只是....”

崇禎面無表情的看着孫元化,心裡激動的差點有損天子威儀的站起來。

換了其他任何一個人說有辦法治理旱災,還得考慮考慮。

朱舜說找到了,崇禎絕對相信。

崇禎面無表情的說道:“但說無妨。”

孫元化不留痕跡的掃了一眼東林黨的那些郎中,促狹的笑一聲,然後趕緊繃着臉說道:“只是朱舜希望京師大學堂獲得選拔生員的資格。”

這一句平淡無奇的話,瞬間在朝堂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五位閉目養神的尚書,立刻睜開了微眯的眼睛,左右侍郎們回頭看向了孫元化,臉上多了幾分震驚。

西法黨人一直成不了氣候的原因,就是學了西法不能當官,八股文把持了上升通道。

學了西法,不僅考不上秀才,還會像孫元化那樣崽賣爺田,大明的老百姓在心裡其實很牴觸西法,幾乎沒人讓孩子學習西法。

學了那些所謂的幾何物理,又不能當官,有什麼用處,哪裡有八股文有用。

難道去當個什麼發明家?這就更可笑了,孫元化這些發明家哪個不是把家產敗的差不多了,傻子纔會讓孩子學幾何物理。

京師大學堂只要獲得了選拔生員秀才的資格,那麼將會在東林黨牢牢把控的體制壁壘上,鑿開一個突破口!

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

東林黨不會同意這件事,就連崇禎也不會同意這件事,因爲八股文是大明控制天下讀書人的根本,一旦破壞了八股文制度,就相當於在挖大明牆角。

其中的危害,甚至超過了女真韃子。

孫元化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不過按照朱舜的話說,他們這是在做存量的博弈,只是爲了爭奪讀書人,讓更多的讀書人走上科技的道路,而不是去當官。

耗費大量的心血培養一批讀書人學了幾何物理,沒去搞科學研究,卻去當了一個不知五穀五體不勤的官員,建立京師大學堂就失去了意義。

孫元化按照謀劃,繼續說道:“京師大學堂選拔的生員,不叫秀才,叫做秀士,只需要朝廷承認他們的地位就行,不需要安排他們擔任地方上的主簿小吏。”

聽到這裡,崇禎內心有些鬆動,朱舜所求的一個秀士,其實就相當於文散官,只是名譽上的象徵,沒有任何權利。

一不發俸祿,二沒有權利,只是一個名譽頭銜,相當於多了一個沒有品秩的文散官。

只要西法黨人扛得住東林黨的抨擊,崇禎就準備恩准這件事,可以解決最讓他頭疼的旱災不說,也能還了朱舜的人情。

想到人情,崇禎突然明白了,在心裡笑罵了朱舜一句:朕說這小子怎麼不求官不要錢,原來是在這裡等着朕。

就算是一個散官頭銜,東林黨也絕不會開這個口子。

五位尚書很快又合上眼,繼續閉目養神,不再關心這件事。

孫元化說了也沒用,朝堂的局勢掌握在東林黨手裡,別說區區一個孫元化了,就算是徐光啓站出來也沒用。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卻讓幾位尚書皺起了眉頭,沒有心思繼續養神了。

考功司的魏郎中突然走出了朝班:“臣附議。”

如果說只有他一人站出來,有可能是被西法黨人所收買了,魏郎中走出朝班以後,各司郎中紛紛走了出來。

“臣附議。”

“微臣附議。”

“臣附議。”

六部各司郎中走出來一大半,附議了這件事。

這麼多郎中同意了這件事,五位尚書反倒是輕鬆了,朱舜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收買這麼多的郎中。

廟堂爭權奪利,說白了就是利益的交換,這麼多的郎中附議這件事,只能有一個解釋。

那就是有足夠大的利益,驅使他們這麼做。

一位侍郎故意往後站了站,低聲喊了一名郎中的名字,詢問他們究竟怎麼回事。

那名郎中就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粗略的說了一遍,着重說了水力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

那名頭髮花白的侍郎,在聽到水力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以後,長出皺紋的老臉,明顯出現了一絲笑意。

這位中樞重臣不出意外的也動心了,不動心不行,只要有了這兩種新式機械,宗族就有了一種十世富貴的手段。

侍郎把這件事轉述給了幾位尚書,他們深思熟慮了片刻,也覺得這件事可行,首先朱舜不可能解決旱災,也就不可能獲得選拔秀士的資格。

只要朱舜解決不了旱災,可以紡出一百錠的水力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就是他們的了。

空手套白狼,套來的還是十世富貴。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等了半柱香時間,始終沒見到一個人出來反對,全都是贊同,贊同的人還都是東林黨人。

這就讓崇禎感到詫異了,秀士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說服這麼多東林黨人,面無表情的說道:“孫愛卿,這個旱災如何治理?”

聽到皇上說出這番話,孫元化這些西法黨人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果然就像朱舜預料的那樣,這件事成了。

孫元化不留痕跡的擦了擦手心的汗水,輕鬆笑道:“微臣正要說這件事,怎麼治理旱災,微臣也不好解釋,皇上明天去一趟京師大學堂,自然就明白了。”

崇禎心想肯定是朱舜這小子又發明了什麼新式機械,可以用這種新式機械緩解旱災,至於徹底治理,估計是不可能的。

崇禎面無表情的說道:“就依愛卿說的辦,明日,朕擺駕京師大學堂。”

各司郎中覺的自己可以回去慶祝了,看這樣子,朱舜準備在京師大學堂搞一場求雨祭祀。

當前這個年月,旱災是註定的,求誰也沒用。

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