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

bookmark

真定府、廣平府、大名府.........北直隸的州府說了一遍,全部是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崇禎裝作震怒的樣子,猛的拍了一下金黃色龍椅的扶手:“你們是皇上,還是朕是皇上。”

滿朝官僚看到皇上震怒了,站在黑亮如洗的臨清貢磚上,不敢說話了。

孫元化踩出清脆的聲響,走了出來:“皇上,不如折中,把宋應晶官帽子上的權知去掉。”

聽到是已經推廣了土豆的順天府,滿朝官僚放心了,也沒人出來反對了。

東林黨的幾位白髮侍郎,卻是轉頭看了一眼孫元化。

徐光啓真是培養了一個好接班人。

看似是給了皇上一個臺階,也給了滿朝官僚一個臺階,實際真正的目的,就是這個順天府知府。

順天府推廣了土豆是沒錯,但這等於挖全天下官僚鄉紳的根基,肯定會想盡辦法破壞。

宋應晶倘若還有權知的名頭,有的是辦法,把他從順天府知府的位置趕下去。

只要把順天府的治理權拿到手,官僚鄉紳們有太多的辦法,讓土豆的推廣無疾而終。

現在宋應晶順利去掉了權知兩個字,只要皇上不點頭,誰也動不了這麼一位一方大員了。

結果,很多的官員還在沾沾自喜,以爲自己成功破壞了一場陰謀。

朱舜徹底放心了,當前最要緊的是把順天府這塊根基給穩定了,穩紮穩打,一步一步的推廣。

順天府還沒穩定,就想着去其他州府推廣,最後很容易兩頭落空。

有了宋應晶擔任順天府知府,加上皇上的支持,順天府就是實業家們的根據地。

固若金湯。

官僚鄉紳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沒了上層、中層、下層的支持,在順天府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了。

終於有了一塊穩固的根據地,朱舜緊繃的心情當場就輕鬆了,這段時間總算沒有白忙活。

敲定了一個舉人擔任順天府知府,崇禎繼續說道:“另外宋士慧授予國子監監生。”

大弟子宋士慧成爲了國子監監生,朱舜對於這個賞賜,更爲滿意了。

國子監作爲大明的最高學府,能夠進入國子監的人很少。

一是各地出類拔萃的舉人,叫做舉監。

二是三品大員的子孫,叫做廕監。

還有一種就是豪商巨賈花費重金,捐了一個國子監監生,叫做例監。

進入國子監並不是真的爲了學習,而是爲了積攢人脈,官場上的同窗,僅次於同鄉。

宋士慧成爲了國子監監生,對於接下來二十七座學堂的招生,有着極大的幫助。

這就是在告訴順天府的老百姓,想要進入國子監還有一個辦法,成爲京師大學堂的學生。

大明最頂級的權貴學府,誘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宋應晶去掉了權知兩個字,大弟子宋士慧獲得了一個監生身份,朱舜明白什麼叫做適可而止。

再讓皇上封賞,就有些得寸進尺的意思了。

朱舜打住了崇禎想要繼續賞賜的意思:“叩謝皇上。”

崇禎反倒是有些不滿了,本來還想讓他升官進入工部,又讓這小子躲過了過去。

賞賜完朱舜,在一聲退朝過後,早朝結束了。

朱舜沒回京師大學堂,去了永定河邊上的宋氏麪粉廠。

宋老太爺正在親自監督苦力們,把土豆麪粉運到小碼頭的平沙船上,通過永定河運往京城。

瞧見朱舜過來了,熱情的招呼一聲,兩人去了宋氏麪粉廠的正堂。

正堂裡很簡單。

幾張官帽椅和雕花茶几。

四壁掛着幾張字畫,放着幾隻青花瓷。

兩人坐在正堂主位的左右兩張官帽椅上,也沒關門,看着外面忙忙碌碌的苦力,心情很好。

喝了幾杯茶,朱舜開口道:“用不了幾天,順天府的鄉紳們就會來拜訪老太爺了。”

宋老太爺本身就是一位鄉紳,很清楚土豆的推廣,觸動了多大的利益:“朱先生是否知道什麼是鄉紳。”

朱舜做出了洗耳恭聽的樣子。

宋老太爺放下手裡的茶杯,少見的有些凝重:“鄉紳最大的能力,其實就是可以控制鄉民。”

“怎麼控制鄉民,就是依靠土地捆綁鄉民,控制鄉里。”

“說白了就是土地在鄉紳手裡,作爲佃戶的鄉民,不聽話也得聽話。”

“土豆推廣以後,只有咱們這個蒸汽磨坊,纔有能力把土豆從輔糧變成主糧。”

“間接的控制了糧食,所以說土地的控制權,落在了咱們手裡。”

“沒了土地的控制權,鄉紳還能是鄉紳?”

“哪裡還會有鄉紳拜訪咱們,接下來可是要面對整個天下所有官僚鄉紳的反撲。”

朱舜聽到宋老太爺說到整個天下的時候,沒有半點情緒變化,心想老爺子還真夠鎮定的。

換成其他人,估計早就嚇破膽了,畢竟面對的可是全天下的官僚鄉紳。

不過對於這件事,朱舜卻有不同的看法:“老爺子,咱們來算一筆賬。”

“順天府的下田,一畝地能產一石左右的糧食。”

“按照糧食的市價,一石一兩六錢銀子,這個銀子還要和老百姓平分。”

“落在手上的只有八錢銀子。”

朱舜從懷裡掏出來早就準備好的八錢銀子,放在了雕花茶几上。

放好銀子,朱舜繼續說道:“下田種植土豆,一畝地能產二十石的土豆。”

“咱們按照五分銀子一斗的價格回收,一石就是五錢銀子。”

“二十石就是十兩銀子。”

朱舜再次拿出來一錠十兩銀子,放在了雕花茶几上。

指着一個小點的八錢銀子,還有很大的十兩銀子,笑道:“同樣是一畝地,種植稻麥只能得到八錢銀子,種植土豆卻能得到十兩銀子。”

“八錢,十兩。”

“雖說失去了土地控制權,但是順天府的鄉紳也成了既得利益者,不上咱們這條賊船,也得上了。”

宋老太爺盯着八錢和十兩,盯了有很長時間,褐斑老臉上漸漸有了笑意:“這是你小子早就謀劃好了的吧。”

“只要能把順天府的鄉紳捆綁在一起,應晶這個小兔崽正式成爲了順天府知府,加上皇上的支持。”

“咱們在順天府的根基,誰也動搖不了了。”

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