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

bookmark

朱舜瞅着這條兵工線,心情極爲振奮,來到大明王朝這麼長時間,總算是有點成就了。

穿着鵪鶉補子綠袍官服的朱舜,喊來一名組裝線的小匠,讓他搬來一張太師椅。

大模大樣的坐了上去,手裡拿着公廨裡的粗瓷茶壺,喝着清茶,欣賞着熱火朝天的兵工線:“好在只是滑膛槍,對於精度的要求不是太大,他們這樣各憑感覺製造槍管,大差不差的就行了。”

“這要是換成線膛槍,就完全不一樣了,線膛槍要求彈丸和膛線緊密的結合,對於精度有着很高的要求。”

朱舜把嘴上的粗瓷茶壺放下來,開始思考線膛槍兵工線的建立:“這樣就涉及工業社會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了,標準化。”

“只有所有的鉛彈的大小都一樣,線膛槍的口徑都一樣,這樣才能讓任何一顆鉛彈適用於任何一支線膛槍。”

“鉛彈大了,塞不進線膛槍裡面,小了又不能有效的閉氣,造成啞火。”

“線膛槍的口徑如果不統一的話,也很容易造成塞不進或者啞火的問題。”

“有了這種水力鑽牀,槍管口徑的標準化就有了一定的保證,畢竟不是那種依靠人力去敲打了,而是固定住一點一點的鑽成一根槍管。”

“只是就算使用水力鑽牀,也有一定的誤差,嗯,應該打造出遊標卡尺和千分尺這樣的基礎測量工具,對槍管口徑進行標準化生產。”

“符合標準的就用來製造線膛槍,不符合標準的也不能浪費,用來製造滑膛槍。”

至於鉛彈的標準化就難了,沒有蒸汽機,沒有機械衝牀,很難對鉛彈進行標準化。

要是真的有了蒸汽機和機械衝牀,朱舜也不會用來標準化鉛彈,而會用來製造黑火藥火槍的巔峰之作,米涅式步槍。

這種使用圓錐形子彈的步槍,已經和近代槍械差不多了,裝填速度快,射程遠。

朱舜以前看過不少的歷史小說,裡面的主角竟然用手工作坊,製造了大量的高標準米涅式步槍。

簡直就是胡扯,這也是很多小說的硬傷,上來就開掛製造這種堪稱外掛的米涅式步槍,孰不知,米涅式步槍後面涉及的技術標準有多高。

別的不說,沒有機械衝牀,就連米涅式步槍使用的米尼彈都造不出來。

朱舜所說的一年交付三萬多燧發槍,只是滑膛槍,別說是米涅式步槍了,就是想要大規模製造線膛槍,以現在的工業水平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沒有愛荷華膛線機,單純依靠手工刻畫膛線,沒有個一兩個月根本不可能完成,中間要是有一點差錯,又得換一根槍管從頭再來了。

機械衝牀的製造方法,朱舜也都知道,只不過沒有蒸汽機這個工業的動力源泉,造出來了也沒用。

只要熬過去這個月,朱舜就要開始對這些年輕匠人們進行培訓,先把分米、釐米、毫米這些計量單位灌輸給他們,然後交給他們遊標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方法,爲以後做準備。

明代倒是有類似於遊標卡尺的東西,青銅刻線直尺,只不過精準度較低。

測量槍管的口徑容不得半點的馬虎,朱舜準備親自制作幾個精準度高的遊標卡尺,還有千分尺當做模板。

到了晚上,不用朱舜主動去安排,幾名年輕的匠人爲了能夠增加產量,主動跑到王恭廠儲存乾柴的棚子,抱來一堆乾柴放在自己所在的棚子旁邊,點燃了一堆篝火。

匠頭的誘惑力對於年輕的匠人們來說,比起青樓裡的頭牌還要大,現在有機會實現自己日思夜想的夙願,爲了超過其他人,肯定要多幹一些時辰。

有了這個幾名年輕匠人的帶頭,其他人也不走了,同樣是跑去抱來了一堆乾柴,用來照明。

匠頭們看不懂朱舜在搞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早在放衙的時間到了,跑到附近的集市,隨便吃點東西,就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照常是在王恭廠裡面賭錢,天黑了就回去睡覺,就這麼過了幾天,匠頭們突然坐不住了。

他們發現一支支製作完備的燧發槍,不停的送到庫房裡面,這纔過去半個月的時間,庫房裡面已經堆放了五百多支燧發槍。

要是放在過去,單單是這五百多支燧發槍,就是他們五個月的產量了。

匠頭再也沒有心情賭錢了,就連吃飯都沒味道,他們怎麼也想不通朱舜到底使用了什麼神仙手段,憑空變出來這麼多的火槍。

朱舜今天正好不在這裡,匠頭們就動了歪心思,想着趕緊把這個消息傳給黃貼廠,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賞錢。

至於那場京城百姓天天談論的賭局,誰勝誰負不重要,反正他們也沒下注。

負責王恭廠安危的總旗,家裡的長輩是東林黨的一員,他雖然沒能有幸進入東林黨,但他一直以東林黨成員自居。

看見了這個情況那還了得,不使點壞都對不起他的身份,總旗還想着憑藉這件事立個大功,好讓他能夠有幸加入東林黨。

要麼不幹,要幹就幹的狠一點,總旗讓手下的五十名軍士一人抱着一堆乾柴,堆放在了庫房旁邊。

總旗手裡拿着一個火把,笑着注視庫房,只要把這個火把扔過去,就立了一個大功。

“砰!”

就在總旗要扔出去火把的千鈞一髮之際,朱舜擡手就是一槍,正中後背。

“啊!”總旗痛苦的哀嚎着倒在了地上,沒有傷到要害,但是鉛彈穿透身體的劇痛,讓他無法忍受,躺在地上滿地打滾。

總旗手下的軍士們立即抽出了雁翎刀,當他們轉過臉來看到朱舜身後的那羣人,這羣沒上過戰場的軟蛋,手裡的刀全部嚇的掉在了地上。

飛魚服,繡春刀。

朱舜早就預料到今天的這一幕,知道王恭廠的軍士不可信,就去了一趟王承恩府邸。

線膛槍、廉吏、水力鑽牀,親眼目睹了這一件件事情的王承恩,知道朱舜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已經不輕了。

這位當朝的大紅人王承恩,再三交代,只要是朱先生來了,一定要服侍好了,誰要是敢怠慢了朱先生,就把他沉到永定河裡面。

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