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

曹鼎蛟當年在遼東的地位,比這兩名夜不收和塘騎高多了,但在這裡他只是個新人。

沒去爭奪什麼,只是沉穩的坐在老爹的下首,等着兩位老卒挑選完。

胡瞎子楊禿子兩人經過商量,決定由胡瞎子親自率領狙擊大隊,憑藉他比狗鼻子還靈敏的嗅覺,能讓狙擊大隊發揮更大的作用。

兇悍的楊禿子決定親自率領步兵營,說是步兵營,其實是一支馬上步兵,也算是楊禿子的老本行了。

戰場上爲了能讓士兵發揮最大戰鬥力,兩點很是至關重要,一是機動性,二是體力。

一來可以讓士兵儘快到達戰場,二來士兵可以保證充足的體力進行戰鬥。

如果是一天急行五十里,士兵到達戰場累的手臂都擡不起來了,哪裡還有戰鬥力可言,只是一羣待宰的羔羊。

朱舜的視線落在曹文耀身上:“遼東大馬買了多少了。”

一匹中等遼東大馬,在邊關只需要八兩銀子,到了京城就貴了很多,最少二三十兩。

朱舜安排曹文耀採買的就是中等遼東大馬,又不是用來衝鋒陷陣,只是當做步兵營和火箭營的機動性輔助,中等遼東大馬已經足夠了。

上等遼東大馬過於昂貴,飼養的成本又高,步兵營和火箭營暫時使用中等遼東大馬。

曹文耀拿出一卷書冊,翻開其中一頁遞給了朱舜:“我家大兄,這兩年倒是俘獲了不少遼東大馬,便私自做主從大兄那裡買了一批遼東大馬。”

“大兄給的價錢相對也比較低,七兩銀子一匹。”

“遼東大馬的採買倒不是很難,咱們在遼東聚攏了一股不小的勢力了,大兄那裡不夠,還可以從黃得功那裡採買。”

“不過馬匹的數量很多,算上拉着各種輜重鉛彈的騾馬,最少也需要一千三百匹遼東大馬,真正難的是飼養。”

“馬廄、馬場、草料等等,都要跟上,這些跟不上,買來的遼東大馬很容易變的瘦弱,喪失大半馬力。”

朱舜在手邊的一張宣紙上,寫下了馬場馬廄問題,蓋上工人協會的印章,交給了曹文耀:“這件事儘快辦法,需要多少銀子,直接去找經濟署去批。”

“嗯,經濟署署政暫時就由宋兄代領,各個蒸汽工廠捐納的自衛隊籌銀,由經濟署掌管。”

“另外,鄉勇的招募也要儘快完成,爭取在半個月以內招募全部的八百四十名鄉勇,這件事也勞煩曹兄了。”

曹文耀行事作風也乾脆利索,從來不拖拖踏踏,拿上朱舜給的批文就推着輪椅出去了。

宋應升站起來拱了拱手,走出了會首公舍,走進了兩旁的經濟署公舍,清點各個蒸汽工廠捐納的籌銀。

籌銀也不多,經過三人的商議,暫定爲一年收益的百抽一。

百分之一確實不多,但是架不住蒸汽工廠的體量大,單是宋家的蒸汽麪粉廠一年就能送來二萬兩白銀。

永定河岸邊又有五十多家各種蒸汽工廠水力工廠,算上各地的梳棉廠,一年少說也有個七八萬兩白銀。

供養上千名團練鄉勇暫時足夠了,不過如果真的有了戰事,這個銀子就遠遠不夠了。

火箭營的一波齊射就能燒掉一千兩左右的銀子,加上各種火槍鉛彈的消耗,一場戰事下來,少說也得上萬兩白銀。

朱舜現在能做的就是加快蒸汽時代的進程,最好先把金融體系搭建起來,這樣就能用一兩銀子槓桿十兩甚至一百兩銀子使用了。

曹文耀回到已經重建的家裡,寫了一封書信交給了親隨,讓他儘快把書信交給大老爺曹文詔。

接下來就是處理鄉勇的招募了,這件事對於曹文耀來說也是熟門熟路,讓家丁搬來一車的現銀,拉着一車白燦燦的雪花銀,招搖過市的去了鄉野。

秋收過後,老百姓忙着打穀米,打好穀米輸租給官僚鄉紳。

然後趁着難得的農閒時月,勤着做些別的生計,貼補家用。

順天府的老百姓不用這麼麻煩,直接把高產二十石的土豆賣給宋家,用銀子代替糧租,拉上自家留着吃的土豆,去蒸汽磨坊碾磨成麪粉。

шшш_ T Tκan_ C ○

順天府各縣的蒸汽磨坊每到秋收過後,也就成了最繁茂的地方,聚集了大量前去碾磨的鄉野百姓,逐漸形成了臨時的市集。

曹文耀拉着一車銀子來到良鄉縣的蒸汽磨坊,遠遠就看見這裡人頭攢動,到處堆滿了鄉野百姓。

“剛出鍋的炸秦檜呦,一文錢一根。”

“土豆餺飥——喝了身子熱乎,兩文錢一碗。”

“賣估衣嘍,賣估衣嘍。”

買賣土豆炸秦檜、土豆餺飥、土豆薑汁索餅等等各色小吃的支着一個個棚子。

針頭線腦,鐵器銅簪,布匹估衣,各種沿街叫賣。

曹文耀看到遠處喧囂熱鬧的一幕,不得不感慨,朱舜推動的蒸汽時代,對於大明的影響真是巨大。

就在三四年前,順天府到處都是食不果腹的流民。

蓬頭垢面,賣兒賣女,易子相食的都大有人在。

堂堂天子腳下的順天府,就像是一處人間地獄,每天都有人餓死,每天都有小孩子被吃掉。

誰能想到短短三四年時間,順天府就像是變成了人間天宮,老百姓從內到外煥然一新。

土豆麪粉的產生,把輔糧變成主糧,老百姓從此能夠吃飽飯了,手裡還能有一些餘錢。

紡織體系的初步建立,不僅把棉布的價錢降低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低價,還讓順天府的手工經濟得到了極大的旺盛發展。

過去全家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能穿上一整套棉布對襟了,只有很少的補丁。

不過衣服的款式有了很大變化,剪裁的方式多多少少都模仿了蒸汽工廠的工作服。

看來命名爲工人的蒸汽工廠工人,在大明老百姓心裡是一羣很有地位的人。

曹文耀走進近處,果然看到一些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挺直腰板很有自信的裡面走來走去,好像自己是一位鄉紳老爺。

相熟的人,也都熱絡給工人們主動打招呼,能夠得到迴應,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