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

bookmark

鬥米式步槍的消息封鎖的很嚴密,朝廷裡只有崇禎和王承恩知道鬥米式步槍的存在,以及鬥米式步槍的射程。

福王世子顯然是不知道,不知道也無妨,他從火箭穿甲彈開始就明白了一件事。

只要是朱舜發明的東西,準是好東西,還是天底下最好的東西。

福王世子接過來一張關於鬥米式步槍的報表,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何止是好東西,簡直是可以橫掃西洋所有火器。

西洋威力最大的火槍,應該就是擡槍了,可以做到四百步的距離射殺一匹戰馬。

威力是足夠了,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重量將近二十斤,裝填火藥的速度也慢。

鬥米式步槍的射程超過了擡槍,達到了驚人的510米,重量還輕便的讓人膽寒,只有八斤左右,還不到十斤。

射速更是達到了每分鐘5~6發,等到擡槍換好新的火藥鉛彈,鬥米式步槍已經發射了第五發甚至是第六發火藥鉛彈了。

這還不算完,福王世子真正在意的不是這些流於表面的東西,而是報表末尾一行不起眼的參數。

使用壽命:200~230。

連發壽命:8~10。

福王世子親自在南洋統兵作戰多年,很清楚培養一名合格的軍士,需要花費多少銀子和時間。

很多情況下,好不容易培養了一批合格的火槍軍士,就因爲炸膛的原因,這批火槍軍士只能回家了。

浪費了大筆的銀子不說,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重新培養。

在戰場上,一名新卒和一名老卒完全是兩碼事,一些南洋小國還沒打幾場仗就屈服了和蘭東印度公司,就是因爲在那幾場仗裡消耗光了老卒。

臨時召集的士卒,見了和蘭東印度公司的堅船利炮不逃跑已經很有膽氣了,想讓他們在沒有老卒的率領下進攻,幾乎不可能。

福王世子有了這種測試出使用壽命的鬥米式步槍,完全可以通過一場場戰鬥積累出大量的老卒。

快速拉近與和蘭東印度公司、佛郎機、大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些海上霸主的差距。

擊潰這些海上霸主,稱霸南洋,建立澳洲帝國,最多不會超過二十年了。

畢竟大明有着近乎不會枯竭的兵源,大不了就是多花些銀子罷了。

福王世子激動的伸出雙手,握住了朱舜的手臂,油紙傘掉在了地面冰冷的雨水淋在身上都沒了感覺:“朱哥,多少銀子一支。”

朱舜手裡油紙傘比較大,完全可以遮住兩個人,油紙傘遮住福王世子的頭頂:“不貴,十兩銀子一支。”

福王世子聽到十兩銀子一支,滿面紅光的伸出了三根手指,熱血沸騰的說道:“何止是不貴,簡直是太便宜了。”

“咱們親兄弟明算賬,三十兩一支,先給本世子來上一萬支。”

在這簡陋的靶場裡,張嘴就是三十萬的生意,比起坐在富麗堂皇宮殿裡崇禎更像個皇帝。

朱舜搖了搖頭,沒有因爲飆升到了十倍利潤而動心,雖然他現在很缺錢,平靜道:“十兩就是十兩,三十兩會壞了規矩。”

福王世子反倒是不高興了,繃着臉說道:“朱哥這是看不起本世子嗎,五十兩銀子一支。”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朱舜也不好再拒絕了,再拒絕的話,價錢估計都能漲到一百兩銀子一支。

真是比崇禎要爽快多了,賣給崇禎的鬥米式步槍,硬是被崇禎壓到了四兩七分一錢銀子一支,價錢低的令人髮指不說,還帶着零碎。

真是一點不像一國之君,反倒是像個摳搜的窮鬼。

價錢是不能拒絕了,朱舜可以從別的方面補償給福王世子,讓他也賺點錢:“小王爺明天去京師大學堂找勖兒要一張圖紙,上面有橡膠手套的模具圖。”

“小王爺以後倒模出來的橡膠手套,可以拿來這裡換鬥米式步槍專用的錐型鉛彈或者鬥米式步槍。”

在沒有擊潰和蘭東印度公司這些海上霸主以前,福王世子的貨物是不可能衝出東方海域了,橡膠園裡的橡膠目前只開發了一種用途,製造密封性很好的木桶,橡膠嚴重過剩。

沒想到朱舜又送給了他一樣用途,雖說不知道幹嘛用的,但還是那句話,朱哥發明的東西,準沒錯。

朱舜買來橡膠手套倒不是給自己使用,而是爲了給二弟子焦勖這些化學天才使用,用來製作簡易的防化服。

福王世子也不知道哪根弦搭錯了,走出了油紙傘的範圍。

站在寒冷的冬雨裡,鄭重行了一禮:“先生如果哪天受到了迫害,或者不想在京師待了。”

“洛陽和澳洲的大門永遠爲先生敞開。”

說完這句話,福王世子走在漸漸增大的冬雨裡,大步離開。

身上雖有一絲寒冷,卻高聲唱起了火熱的崑劇。

朱舜看着福王世子的背影,淡淡的笑了。

退路。

有了。

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