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

本來是想給他們每月十兩銀子,但是京師大學堂擁有數百名正在鑽研各種研究的天才學子,每人十兩,一年下來就是數萬兩。

以工業協會現在的能力,還供養不起這麼龐大的一筆數目,工業之城的建造需要錢,松江府的蒸汽機船研究也要錢。

這麼多的銀子,已經是從牙縫裡硬擠出來來的了,估計黃宗羲又要哭喊沒錢了。

只有等到工業協會走出順天府,把工業化延伸到北直隸的整個北方,賺來更多的銀子,才能讓這些爲了國家和民族的科學研究者,勉強過上小鄉紳的日子。

走出倒座,朱舜帶着二三十名天才學子們去了平時用來記錄數據的平房。

以大明現在的天氣,冬天都能凍死人,這些化學天才們的平房裡,居然連個火爐都沒有。

朱舜實在無法想象,面對這等艱苦的環境,還是少年的學子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並且在化工方面有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朱舜叫來了一名轎伕:“去通知李州橋,本伯爺不管他用辦法,就算是哪家修築的水泥工廠停工,也要抽調一批工人,修築一座新的硫酸乾餾實驗室。”

“火炕,火爐,煤炭加熱的高爐水塔,這幾樣基礎設施一定要有,至於其他關於防化問題也要拿出一個可行的設計。”

轎伕擡腳就要離開這間冷意逼人的平房,朱舜再次叫住了他,繼續說道:“另外告訴工業署的張燾,讓他給本伯爺一個解釋。”

“他這個工業署署政是怎麼當的,怎麼讓學子在這過這麼苦的日子,另外,找黃宗羲特批大量的鹽,每個月都要送過來,洗澡用的高爐水塔裡要加入適量的鹽。”

轎伕拱了拱手,騎上一匹遼東大馬,消失在了風雪裡。

朱舜交代完這些,耳邊出現了研磨的‘滋啦’摩擦聲,化學天才們一刻也不放鬆的又開始主動記錄一些數據。

朱舜在心裡感慨一聲,平靜道:“事情不急於一時,談談對於硫酸的防化,也就是防護問題。”

掉牙學子再次說道:“其實院長早就在考慮防化事宜了,翻閱大量的古籍,找了一種名叫火浣布的布料。”

“根據《列子》、《博子》、《後漢書》的記載,有一種火燒都燒不爛的火浣布,院長覺的火燒都燒不爛,應該可以避免硫酸的侵蝕。”

“只可惜漢代以後這種火浣布就失傳了。”

一種火燒不爛的布,朱舜想了想應該是石棉布。

石棉確實是一種很好的防化材料,可以用來防腐、隔熱、防火、保溫等等,使用範圍很廣。

只是一時半會也找不到石棉礦,朱舜倒是知道一些石棉礦的產地,但只知道某個縣產石棉礦,石棉礦的具體位置,還需要一批擅長勘探的地理學子去尋找。

石棉布暫時不用想了,只能另想辦法了。

防化服的問題,朱舜早就有了眉目,交給福王世子的橡膠圖紙,除了大部分實驗室都能用到的橡膠手套,還有專門爲硫酸乾餾實驗室設計的全身橡膠服。

一般的天然橡膠不防強酸強鹼,朱舜從福王世子手裡採買全身橡膠服,看中的是密封性。

織造的布匹,看起來再是緊密也只是看起來,還有很多看不見的縫隙。

全身橡膠服都能直接用來裝水,當然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再配上另一種大明就有的東西,就可以做到防硫酸燒灼了。

生漆。

大明軍器局用來刷制箭桿、槍桿的生漆,是一種天然的防化材料,除了耐風化以外,還不怕任何強酸強鹼的腐蝕。

生漆不屬於朝廷專營,倒是也能買到,畢竟很多打造官帽椅八仙桌的商賈,也要用生漆刷在桌椅上。

有了思路,朱舜寫了一封書信交給了一名轎伕,讓他去新寧伯府一趟,買來幾桶生漆。

第二天。

幾名建築學子先一步來到了硫酸乾餾實驗室附近,勘探地形,尋找修築新干餾實驗室的合適地點。

沒過多長時間,一名匠頭帶着幾名漆彩匠,趕着兩輛騾車停在了門口,騾車上全是生漆。

朱舜只要了幾桶,沒想到新寧伯命人拉來了兩騾車,看來新寧伯對於朱舜的話,很是重視。

生漆對於身體同樣是有危害,朱舜不會親自動手,叫來了匠頭:“去調製一桶生漆,把一塊布放進去浸泡。”

匠頭走過來趕緊給朱舜行禮:“小的見過伯爺。”

得到了朱舜的命令,匠頭也不囉嗦,開始調配生漆,他也不清楚工業伯需要的生漆是什麼稠度,便調配了七八種常見的稠度。

生漆的調配都是在寒冷的平房裡進行,朱舜瞧見七八種不同稠度的生漆,這纔想起來生漆晾乾的時間比較長,真要是一種一種的去試驗,肯定會浪費很多時間。

朱舜拿出一錠二兩銀子,賞給了匠頭:“做的不錯,賞給你的。”

匠頭趕緊行禮,露出一個諂媚的笑臉:“多謝伯爺。”

看見匠頭這副樣子,曾經也是一位匠頭的朱舜,心裡感慨良多。

幾天以後,浸泡過生漆的布匹基本上都幹了。

朱舜把浸泡不同稠度生漆的布匹,鋪在了硬木桌子上:“白鑞,去拿來一瓶硫酸。”

通過幾天的接觸,朱舜知道了那名掉牙學子的名字叫做張白鑞,名字比一般學子好聽多了,還挺有意境,多聊了兩句。

張白鑞的父親不是莊稼漢,是一名煉丹家,這是他自己說法,其實就是一名江湖術士。

平時煉製點汞丸從那些渴望長生不死的小鄉紳手裡騙些銀子,可惜常在河邊走溼鞋了,被鄉紳給打死了。

或許是有些家傳的淵源,張白鑞在二三十名天才學子裡,化學天賦僅次於焦勖。

朱舜接過來張白鑞手裡的硫酸,倒在了八塊生漆布的表面,開始觀察生漆布的變化。

前四塊生漆布的表面出現了輕微的滲透,這四塊生漆布便淘汰了,後四塊生漆布沒有任何的滲透,全部留了下來。

生漆乾透以後,對於身體沒了太大的傷害,朱舜拿起四塊生漆布,不停的捏來捏去,最後確定使用第六塊生漆布。

第五塊生漆布還是有些薄,第七塊和第八塊則是太厚了,穿戴起來會造成行動不便。

朱舜放下生漆布,囑咐道:“白鑞,記錄第六塊的數據,整理好了交到京師大學堂的專利處,專利銀你拿走二成,給這名漆彩匠二成。”

漆彩匠不知道什麼是專利銀,反正就是有銀子拿,趕緊給朱舜行禮了。

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十六章 衙蠹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