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

bookmark

宋應晶在歷史上倒不出名,他的兄長宋應星在歷史上卻是大名鼎鼎,尤其是在科學史上是一位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豐碑。

如果說徐光啓孫元化是明代最頂尖的實幹科學家,那麼宋應星就是科學家裡最厲害的戰略科學家。

宋應星的那本《天工開物》,不僅是華夏古代最偉大的科學著作,還影響了世界,在世界科學史上有着極高的盛譽。

就在朱舜愣神的片刻,宋應晶再次開口說話了:“這一次的唱賣,可能與諸位過去參加的不同。”

“以前都是價高者得,咱們這一次是誰家的價格低,份額就歸誰。”

在生意場上只要不涉及利益,大家都是有難同當的好兄弟,一旦涉及到了利益,絕對沒有有福同享一說。

進來以前,八大晉商就給其他中小作坊打過招呼了,這塊肉不是你們能夠吃下的,過來看看熱鬧就行了。

關鍵是這塊肉太肥了,誰不想成爲八大晉商那樣的龐然大物,一名中等作坊的東家立即喊道:“一錢五分銀子一錠。”

一錠紗線的價格,正常都在一錢九分左右,現在棉花的價格暴漲,紗錠的價格也跟着水漲船高。

一錠紗線最高已經賣到了二錢三分銀子,這名中等作坊的東家一開口就把價格壓到了一個極低的價格,簡直就是宋家的託。

熱情高漲的中小作坊的東家們,聽到這個價格,恨不得咬死這個胡亂開口的紗線作坊東家,價格給的也太低了。

坐在第一排慢悠悠喝茶的八大晉商管事,臉上自信的笑容,漸漸的不見了,變成了一抹子很難看的陰沉。

只有一個人例外,黃永貴。

黃永貴不惜得罪族兄黃永發,也要把這個紡紗作坊給私吞了,就是因爲這家江南紡紗作坊的成本價極低,只有一錢銀子。

而其他所有紡紗作坊的成本,全部都在一錢五分銀子以上,現在的價格已經不賺錢了,再往下壓價的話就賠錢了。

就算是不把女工當人看,極力壓榨女工的其他七家晉商,成本價也要在一錢四分銀子。

黃永貴只要把價格提高一分銀子,達到一錢一分銀子的底價,自己還是賺錢的,這個份額基本上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至於黃永貴的價格爲什麼比其他所有人都便宜那麼多,黃永貴就要忍不住感謝一直不對付的西法黨人。

因爲這家江南紡紗廠用的紡紗機,是隻有江南松江府纔有的大紡車,可以同時紡三十二枚紗錠。

一臺紡紗機相當於別家的三十二臺紡紗機,極大的減少了女工的數量,節約了成本。

紡紗作坊的規模越大,節約的成本就越多,別家需要幾百個女工,大紡車只需要幾十個就夠了。

黃永貴笑眯眯的看向了身邊的範家商號管事,範家管事不出意外的喊出了一個更低的價格:“一錢四分銀子。”

宋應晶對於八大晉商向來是沒有什麼好感,商人逐利那是天性,但也不應該出賣自己的國家,總得有一些底線。

一錢四分銀子的價格,確實很讓人動心,宋應晶卻期待其他人能喊出一個差不多的價格,就算是晉商也行,反正只要不是賣國求榮的八大晉商就都可以。

黃永貴沒有立即喊出最低價,自信滿滿的招了招手,讓其他七家的商號管事過來。

常言道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七家商號的大管事,掌管着京城大大小小的幾十上百家店鋪和作坊。

七大管事說是管事,其實是七大商號在京城裡的頭號人物,平時黃永貴見了他們,都得客客氣氣的先打招呼,請他們喝花酒都不一定賞臉。

今天可倒好,黃永貴就像是在呼喊家裡的家丁僕役一樣,招呼這七位達官顯貴家的常客。

要是在平時,這七位商號大管事肯定是拂袖而去,今天嘛,架不住形勢比人強,只能是窩着火乖乖的走過來。

家裡的東家已經交代了,只要能把這個份額拿到手,就幫他們的兒子脫了賤籍。

只要脫了賤籍,家中的兒子就能參加科舉了,憑藉他們在京城經營了這麼多年的關係,一個舉人肯定是跑不了了,還有可能高中進士。

迫於形勢,七家商號的大管事只能像個孫子一樣,老老實實的走到以前看都懶的看一眼的黃永貴面前。

黃永貴看着這幾位平時高高在上的大管事,一個個比兒子還聽話,老實巴交的站在自己面前。

此時此刻,就算京城十大名妓服侍他,也沒有這麼痛快。

黃永貴故意拿捏了一會兒架子,端着茶杯輕輕吹熱氣,當着這麼多商賈和官僚鄉紳的面,把這幾位大管事晾了有一盞茶的功夫。

這七位大管事可是七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笑面虎,都開始覺的丟人現眼,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黃永貴淡淡笑道:“宋家作坊的份額我是可以吃下,但是這後面代表的利益,單憑我一個人肯定是吃不消的。”

“小范啊。”

這些大管事都被家主給賜了家姓,在一般僕役看來那是一件何等榮耀的事情,但是在這些大管事心裡,卻是一件讓他們最痛苦的事。

祖宗的姓都給扔了,等到死了以後,哪裡還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這也是他們極力想要讓兒子脫籍的原因,起碼兒子可以恢復祖宗的姓氏。

範家大管事趕緊走進了幾步,弓着腰,謙卑的拱手道:“黃老爺請吩咐。”

範家大管事這麼卑微的表現,頓時在其他商賈和官僚鄉紳裡面,引起了一片譁然。

範家大管事的面子,今天算是丟盡了。

範家大管事在主人家活的已經夠卑微了,唯一讓他覺的還像個人的地方。

就是在其他所有商賈面前,甚至一些官僚鄉紳面前,那是人人見了都要拍馬屁的老爺,受到人人尊敬的大人物。

今天當着這些商賈和官僚鄉紳的面,卻變成了一個阿諛奉承的小人,範家大管事幾乎咬碎了牙齒,恨不得活活吃了黃永貴。

但是爲了兒子,爲了能讓兒子認祖歸宗的改回本來的姓氏,考上舉人光宗耀祖。

範家大管事只能是忍了。

這還不算完,黃永貴不知道是得意過頭了,還是五石散吃多了,竟然挨個喊了起來。

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