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

bookmark

他孫承宗在遼東浴血奮戰,沒敗在滿清的長刀下,卻敗在了東林黨的嘴皮子下。

弟子袁崇煥一生都在抗擊建奴,沒死在滿清的刀下,也是死在了東林黨的嘴皮子下。

這些憋屈還只能埋在心裡不能給任何人說,還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東林黨在朝堂上的勢力越來越大,直到成爲世人所說滿朝君子。

闖賊已經去攻打長安了,攻打這座造就了幾朝君王的帝王之基,東林黨還在朝堂上吵來吵去。

最爲可笑的是有些東林黨官員在這種艱難時刻還說留着軍隊沒用,只是在白白消耗大明的糧餉,應該全部裁撤。

孫承宗差點拎着一把刀衝進紫禁城,衝上那座大殿,指着滿朝君子們說上一句。

沒有遼東邊軍的浴血奮戰,你們連給建奴當包衣奴才的機會都沒有,只是一堆大塊人心的頭顱。

但孫承宗不能。

只能,把這滿腔的憤懣憋屈在心裡。

今日。

一掃而空了!

不配上一壺烈酒,怎麼對得起這道放聲大笑,這滿腔的痛快。

朱舜就站在孫承宗旁邊,但他沒給這位大明帝師遞過去一壺烈酒,而是踢了一腳滿丹臣。

這個憨厚少年雖然是蒙古人,卻比東林黨和晉商更漢人,父親滿桂一生都在抗擊建奴,幾位兄長全部戰死於抗擊建奴的大戰裡。

滿丹臣像很多蒙古少年一樣,喜歡烈酒、大馬、利刀,腰間常年懸掛着一個羊皮囊,裡面裝着很烈的馬奶酒。

滿丹臣被一腳踹在屁股上,踹到了孫承宗旁邊,撓了撓腦袋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羊皮囊就被鼻子很尖的孫承宗搶走了。

滿桂幼子的脾氣和他爹滿桂一樣,恩怨分明,朱舜救了滿丹臣老爹的命,那他的命比滿丹臣自己的命還重要。

朱舜一刀宰了滿丹臣,他都不會眨一下眼,還會認爲是自己做錯了,不過眼前這個不相識的老頭子搶了馬奶酒,就沒那麼好脾氣了。

滿丹臣惱怒的像頭蠻牛一樣衝了過去,準備搶回來自己的馬奶酒,還沒等他衝過去就被鐵塔漢子給拖住了。

滿丹臣的年紀不大,力氣卻真的像頭牛一樣,拖着鐵塔漢子向前挪了半步。

鐵塔漢子護衛恩公這麼多年了,從來沒像今天這麼丟臉過,臉色一紅,暗中加大了力氣卻還是有向前挪的勢頭。

皇上還在不遠處看着,朱舜擔心這個蠻小子被火器營的火銃手當成搗亂的青手喇唬給宰了,說了一句話:“丹臣,在老督師面前不得無禮。”

孫承宗仰頭灌了一口烈酒,眼睛大亮,喝到了很久沒嚐到的邊疆味道。

這種馬奶酒只有邊疆纔有。

聽到一句丹臣,孫承宗的視線落在這名壯實少年身上:“好名字,看來令尊也是個飽讀詩書的儒將。”

朱舜的嘴角忍不住扯了扯,勉強認識幾個字的滿桂要是飽讀詩書,那天底下的大儒還不得氾濫成災。

滿丹臣沒有迴應孫承宗,只是兩眼放光的盯着喝酒的老者。

整個大明能被喊上一句老督師的只有一個人,從小在遼東長大的他,怎麼會猜不到面前這位老當益壯的老者是誰。

孫承宗看出這個壯實小子要說話,拍了一下他的腦袋,笑道:“好戲還沒結束,先別說話,回頭讓你嚐嚐老夫親手做的麪條。”

坐在簡陋木臺子上的崇禎,因爲別人痛快了三次,還是意猶未盡的他決定親自上陣,讓自己再痛快一次。

崇禎掃視了一圈,想要尋找宋老太爺的長孫和朱舜的幼弟,可惜不認識這兩個對大明有大功的功臣,只能先把朱舜叫來了:“工業伯何在。”

朱舜略微整理了一下緋色麒麟服,走到了簡陋的鑾駕前:“臣在。”

塞滿整個穀場的東林黨成員,瞧見真正氣宇軒昂走過去的朱舜,全部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

完了,工業派的工業革命要衝出順天府了,東林黨數年來的心血將要毀於一旦了。

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銀打造的壁壘,剛剛開始發揮封鎖工業革命的大用就這麼崩潰了。

幾名爲了立功掏了大把銀子的東林黨骨幹,也崩潰了,崩潰的差點掉眼淚。

簡陋鑾駕上的崇禎也是幾乎落淚,不過崇禎是激動的幾乎掉眼淚,那可是畝產千斤的稻穀。

畝產千斤!

什麼祥瑞也比不上五穀豐登,這都不是豐登了,而是五穀登天了。

簡直是祥瑞中的祥瑞的祥瑞。

崇禎激動的無以言表,都不知道用什麼言語來形容,不過看到東林黨死了親爹一樣的表情,心情又差了不少。

這要是放在漢武帝唐太宗年間,臣子們還不得激動的落淚,高呼天佑大漢,天佑大唐。

君臣一條心的祭拜祖宗,叩謝天地,大赦天下。

少說也要歡騰一個月,以漢武帝和唐太宗的英明神武都會感覺荒廢一個月的朝政也是值得的。

到了他崇禎這裡,滿朝的君子們見了有利於天下黎民百姓的畝產千斤稻穀,如同見了仇寇,臉上的表情比死了親爹還難看。

崇禎莫名的有些難受,面無表情的說道:“快把愛卿的弟子宋士慧請來,朕要好好看看宋老太爺的長孫到底有多麼的英俊瀟灑。”

朱舜朝着田野的方向招了招手。

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孫承宗等人全都看了過去,東林黨也是伸長脖子看了過去,看看立下這等豐功偉業的年輕人是誰。

同樣是豐功偉業。

在東林黨心裡頂多就是個精通農學的儒生,連個孔廟陪祀的七十二先賢都算不上。

在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孫承宗等人心裡,不僅超過七十二先賢,還超過了十二哲,達到了四聖的層次。

在朱舜心裡,就要離經叛道的多了。

比肩孔聖人。

朱舜招手的同時,想到七年來的沉默寡言,想到研究成功的不悲不喜,想到那座小小的種子基因庫。

多年的苦功和堅持。

崇禎八年。

誕生了一位。

大明農業之父。

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十六章 衙蠹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