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

bookmark

工部尚書歷經三朝,在朝堂起起伏伏了幾十年,見識過太多的陰謀權變。

能在這一場場風波里一步一步的位極人臣,原因就在於工部尚書張鳳翔,把官僚兩個字看的很透。

官僚就是利己主義者,在廟堂裡攀爬,治國能力,吏治才能,刑名才幹,這些統統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四個字,察言觀色。

在朝也好,下野也罷,都是爲了混飯吃,只要能夠保住自己的地位,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趕緊裝孫子。

裝孫子是一門大學問,張鳳翔能從一名微不足道的進士爬到正二品中樞重臣的位置,歷經三十年風雨而不倒,顯然深得其中的三昧。

裝孫子尤爲重要的一點,在於謹慎,張鳳翔從王大使的嘴裡知道了這件事,也只是知道了。

要想讓這位歷經三朝的工部尚書親自動手,就需要把這件事徹底坐實,徹底到沒有一絲破綻。

張鳳翔放下手裡的仿製鬥彩雞缸杯,交代了兩件事:“王大使,你想辦法找來一根線膛槍的槍管。”

王大使最是擔心這位廟堂不倒翁不信任他,聽到這句簡直就是仙音的話,慌忙堆着笑臉拱手道:“老尚書請放心,這件事就包在下官的身上了。”

王大使火急火燎的離開工部尚書的府邸,張鳳翔叫來一名心腹管事:“去把湯若望給請來。”

在幾十年前的西學東漸時期,湯若望就是傳播西法的領軍人物之一,利瑪竇死了以後,湯若望更是成了西學東漸的領袖。

爲人謹慎的張鳳翔,得知了刻畫膛線這件事,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而是把西學領袖湯若望請過來。

只有這位西學裡的定海神針親自坐實了膛線刻畫一事,張鳳翔纔會真正放心,纔會謀劃一個縝密的廟算,一舉把朱舜和西法黨人踩在腳底。

把朱舜和西法黨人當做墊腳石,提升他在東林黨內部的聲望,成爲東林黨下一任的執牛耳者。

王大使離開工部尚書的府邸,冷冷的瞥了一眼門子,去了西瓦廠的牆根。

京城有兩處私妓匯聚的地方,一處是在西河沿,另一處就是在西瓦廠的牆根,這裡匯聚了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

王大使這一次前往西瓦廠的牆根,不是爲了找那幾個相好的娼妓,是爲了尋找一名綱頭。

這名綱頭是這一片地界負責銷贓的窩家,響馬、白龍掛、水老鴉、打布賊等等各種飛賊流寇,都在他這裡銷贓。

家產萬金的綱頭,卻住在一處破爛院子內,王大使路過院子磚牆的時候,都擔心斑駁的磚牆倒下來砸到他。

繞過門口的榆錢樹,王大使輕輕叩響了木門。

三輕兩重。

敲門的方式就是暗語,過了有半柱香時間,幾名穿着青綢對襟的壯漢,打開了木門。

領頭的那名壯漢正好認識王大使,去年王大使找過他們,皺着眉頭問道:“開條子?”

王大使有個癖好,喜歡豢養成過親的美貌娘子,去年找他們偷走了一戶良善人家剛過門的妻子。

王大使搖了搖頭,回答道:“尋。”

領頭的壯漢點了點頭,就把王大使帶了進去。

綱頭是名喜歡練武的中年漢子,正在院子裡耍着一口倭刀,餘光瞥見王大使過來了,收起了手裡的倭刀。

拿着汗巾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笑道:“我說今天怎麼有喜鵲叫,原來是王大使來了。”

“來人,趕緊給王大使上茶。”

面對這等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兒,王大使哪裡敢喝這裡的茶,誰知道里面有沒有下藥:“找你們尋個東西。”

綱頭揮了揮手,身邊的十幾名青綢對襟壯漢全部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說吧,想要什麼東西。”

王大使知道這種神通廣大的綱頭,消息極其靈通,應該知道膛線槍:“一支膛線槍。”

綱頭突然沉默了。

王大使知道偷走膛線槍比較困難,又加個一句:“槍管也行。”

綱頭伸出了一根手指頭:“膛線燧發槍這個東西,我倒是知道,京城裡只有兩個地方有。”

“一個是王恭廠的倉庫,一個是皇宮。”

“王恭廠的倉庫你就不要想了,把守倉庫的胡瞎子,過去是一名夜不收,那可是經常深入女真腹地刺探軍情的斥候。”

“能夠活過三年的夜不收,都少的可憐,活過五年的更是鳳毛麟角。”

“據我所知,胡瞎子足足超過了五年才從邊疆退下來。”

“京城裡飛檐走壁本事再是強大的神偷,面對這種敢深入女真腹地的夜不收,也都是白給。”

“所以說現在只能從皇宮入手,我和宮裡的一些公公倒是有聯繫,只是價格要高一些。”

“一百兩。”

王大使聽到這名綱頭獅子大開口的索要一百兩,簡直就是坐地起價的勒索,忍不住想要拂袖而去。

但是形勢比人強,沒了這支燧發線膛槍,以工部尚書謹小慎微的性格,根本不會出手,只能咬牙吃下這個悶虧:“幾時能把東西尋來。”

綱頭還是伸出了一根手指:“一天。”

聽到一天就能把東西拿來,王大使的心情好了一些,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銀子:“這是十兩銀子的定金。”

“明天我來取東西的時候,再把剩下的錢給你。”

綱頭看到王大使這麼爽快的就答應了,暗暗有些後悔,剛纔就應該多要一些銀子:“老三,送客。”

入夜。

已經快要到午夜了,崇禎還在是乾清宮處理奏章,感覺有些口渴,端起御案上的上等細瓷茶杯,喝了一口涼白開。

放下細瓷茶杯,崇禎揉了揉太陽穴,準備把最後十幾本奏章批完就回去歇息。

王承恩突然走了過去,手裡捏着一份線報,似笑非笑的遞了過去:“皇上,看看這個。”

崇禎奇怪的看了一眼王承恩,接過那份線報,也是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偷線膛燧發槍?”

“又是東林黨人乾的?”

王承恩點了點頭,實在是憋不住了,哈哈笑了出來,負責撰寫起居注的太監,嚇的把毛筆都給扔了:“皇上,給不給?”

崇禎猛的拍了一下御案,雙眼炯炯有神:“給!”

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