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

bookmark

朱舜說到一半就大致推算出了東林黨的想法:“東林黨現在應該把京畿所有的官僚鄉紳,都聯合到了一起,賣光北直隸所有的莊子田產。”

“就算是價格低到一兩、八錢、一錢,架不住北直隸的莊子田產足夠多,肯定能把八大晉商手裡的現銀給榨乾。”

“反正一百支以下,一百支以上,都是一賠二十,只要把這些現銀分別押下去一半,等到一個月以後就是二十倍的利潤。”

“手裡已經沒有現銀的八大晉商,到時候肯定破產,只能用莊子田產抵押債務。”

“到那時,東林黨這些官僚鄉紳就可以把價格壓的更低,賺了銀子,還能收割更多的莊子田產。”

想到這裡,朱舜忍不住一陣陣的頭皮發麻,東林黨和晉商雙方算計的都如此之深。

一步走錯,就會導致許多富貴家庭,家破人亡。

西法黨人全部停下了腳步,驚奇的看着朱舜,沒想到鄉野出身的朱舜,竟然會有這麼高深的見識。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只有坐的位置更高,才能看的更加高遠。

這個道理就像莊稼漢子說皇帝用的是金扁擔,朱舜的這份見識,哪裡還是一個鄉下窮小子,分明就是一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供奉。

如果說朱舜開闢一個新時代的才能,給了西法黨人希望,那麼他的這份見識,就有可能扛起西法黨人的大旗,徹底改變一個時代。

孫元化認真的看着朱舜,鄭重的問道:“現在看來,晉商應該是吃虧的,朱舜你覺的........”

朱舜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應該說是勢均力敵,雙方各有算計,誰也佔不到誰的便宜。”

“八大晉商也不傻,他們敢給出這麼高的賠率,肯定提前商量好了對策。”

“毫不誇張的說,賠率是多少,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結果,要不然也不會出現都是一賠二十的奇葩賭局。”

“八大晉商現在應該把山西所有的晉商聯合到了一起,倒不是爲了給出現銀,而是爲了一件事。”

朱舜等人走了這麼長時間,走到了京杭大運河旁邊,指着忙碌繁華的京杭大運河,目光深邃的說道:“控制糧價。”

“東林黨這些官僚鄉紳家裡的僕役家丁,少了上百人,多了幾千人,每天消耗的各種糧食果蔬都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茶可以不品,酒可以不喝,但是這個糧食是一定要吃的,不吃東西會死人的。”

“只要控制了糧食,就抓住了東林黨這些官僚鄉紳的命脈,耗光他們府邸儲存的糧食,八大晉商只要把糧價提升到二十兩一升,所有的現銀又都回來了。”

“北直隸所有的莊子田產,也都是八大晉商的了。”

“銀子和田產全部收入囊中。”

西法黨人大多數都是搞學術研究的科學家,能夠抽絲剝繭,剝開一層又一層陰謀算計,看到最後一層的人極少。

也就徐光啓孫元化師徒倆。

現在從朱舜嘴裡聽說這裡面涉及了這麼多的蠅營狗苟,都是感到了一陣陣的後怕,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研究火器比較好,真要是參與其中,被人賣了還在沾沾自喜。

不過西法黨人的後怕沒有維持多久,就被朱舜的話鋒一轉,逗笑了。

“各位贏了錢以後,準備怎麼花錢?”

剛纔還在那恐懼東林黨和八大晉商陰謀算計的西法黨人,全部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

“哈哈,這兩撥趴在大明王朝身上吸血的蛀蟲,算計來算計去,怎麼也想不到咱們有膛線機。”

“哈哈,是啊,他們再怎麼算計,最後贏的都是咱們。”

朱舜這個歷史上最年輕的三料博士,就是戰略研究所的一員,也就是傳說中的戰略科學家,戰略眼光遠遠不是一般人能夠媲美的。

朱舜只想踏踏實實的搞起第一次工業革命,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鬥來鬥去的陰謀算計上,要不然,朱舜完全可以把這一次的風波,攪得更加風譎雲詭。

西法黨人聽到朱舜問他們怎麼花錢,全部都只有一個答案,趁着這個機會多買些莊子田產,以後依靠這些莊子田產支持他們的研究。

朱舜又是搖了搖頭,走到京杭大運河岸邊,望着綿延千里的帝國命脈。

說了一句,他們不一定能夠聽懂的話:“掙小錢,靠的是勤奮。”

“要想掙大錢,就要跟着國家大勢走,大勢便是國運。”

國家大勢和國運,孫元化等人倒是能聽懂,只是這些詞放在一起,就不明白了。

朱舜知道他們不明白,不是不夠聰穎,還是那句話,眼界。

沒有任何人能夠看到看穿這個時代,觸及另一個時代。

朱舜回過頭來,看着滿臉困惑的西法黨人,鄭重的說道:“幾年以後,就會出現第一波工業化紅利。”

“這個第一波紅利,就是煤炭。”

煤炭的價格確實不便宜,每斤一錢銀子,倒是個賺錢的好來路。

但是就憑他們投了八萬兩銀子,就算是會翻上十番,變成八十萬兩,也買不了幾座煤礦,還都是一些小煤礦。

孫元化實在是不忍心打擊朱舜,爲了不讓他亂花錢,只能提醒道:“煤炭是不錯,但是以咱們這點錢,還是買下莊子田產掙錢。”

“畢竟過一段時間,莊子田產便宜的就像白撿一樣。”

朱舜點了點頭:“我知道,不過我說的不是無煙煤,而是煙煤。”

煙煤?

那玩意燃燒以後可是會產生劇毒,年年都會毒死不少買不起乾柴的貧苦百姓,價格極低。

本來價格就低,開採又困難,運輸沉重的煙煤耗費的糧食草料又多,就是個賠本買賣。

說句難聽的,煙煤還不如路邊的石頭值錢。

朱舜知道西法黨人在想些什麼,鄭重到隆重的說道:“煙煤不是給人燒的,而是給機器燒的。”

說完這句話,朱舜從懷裡拿出來十來張手繪的地圖:“各位如果相信我,就按照這張地圖上標註的地點,去買煤礦。”

“只要有了這些煙煤煤礦,各位未來就是躺在印鈔機上的大實業家。”

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十六章 衙蠹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