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

bookmark

太子朱慈烺等到老百姓聚集過來,調整了自身的情緒,讓自己的聲音更有感染力:“本官這次過來,就是爲你們做主。”

“本官知道本縣的某些官紳,巧取豪奪了你們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田地,讓你們沒了飯吃,世世代代當官紳家的佃戶奴僕。”

“只要你們告發這些官紳,本官就幫你們把田地討要回來。”

朱舜聽到太子朱慈烺這段鼓舞人心的話,很想說一句小同志沒有鬥爭經驗啊。

這句話聽起來確實很鼓舞人心,但檢舉揭發這種事只能私底下進行,哪有明目張膽說出來的,還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

在老百姓眼裡涼亭內的那個外鄉官,指不定哪天就走了,很有可能明天就走了。

本地的官紳可是把控地方不知多少代人,告發官紳?等到外鄉官走了,肯定會被官紳家裡的惡僕給活生生打死。

太子朱慈烺說完這番話,本以爲會有大批的老百姓羣情激奮的響應,這樣就有正當的理由把那些官僚鄉紳抄了家。

查抄的土地衝作國有,分給老百姓們耕種,只收取微薄的課稅。

打土豪,分田產,

可是都等了一炷香長時間了,老百姓只是嚇得往後縮的更厲害了,就是不見一個人站出來告發本地的官僚鄉紳。

太子朱慈烺不是沒有其他的手段抄了這些官僚鄉紳的家,讓曹鼎蛟率領一支衛所邊軍過來,裝成是流寇殺了這些官僚鄉紳。

請孫傳庭過來擔任密雲知縣,反正都殺了那麼多延綏鎮的官紳了,也不差密雲縣了。

但都不是解決根本的辦法,打土豪分田產只是一部分目的,真正的目的還是要激起老百姓的鬥爭精神。

培養老百姓敢於反抗貪官污吏,反抗各種欺壓的鬥爭精神。

兩河村的老百姓被欺壓了不知道多少代人,對官紳畏懼的程度比洪水猛獸還要更甚,就算百姓裡有不少的軍戶還是懦弱的不敢反抗。

太子朱慈烺這一次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些官紳的欺壓,徹底激起老百姓鬥爭精神。

爭取達到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最終目的。

畢竟,一句反抗說起來簡單,但又能有幾個老百姓敢和官紳鬥爭。

太子朱慈烺的想法很好,但這需要強大的威望,老百姓連外鄉官是誰都不知道,上來要就喊着告發那些本地官紳,他們瘋了纔會主動告發。

太子朱慈烺和老百姓就這麼堅持了大半天時間,始終見不到一名老百姓出來告發官紳,氣氛越來越是有些尷尬。

老是這麼僵持着也不是辦法,太子朱慈烺心裡不免就打了退堂鼓,看向了旁邊的朱舜:“先生,今天不如就到這裡,咱們回去從長計議。”

朱舜沒有沒贊同太子朱慈烺的想法,堅定的說道:“土改這種事就像打仗一樣,既然已經開始了就要一鼓作氣的徹底幹成。”

“要不然就會出現行軍打仗的再而衰,三而竭。”

“再者說了今天不把戶房掌案給處置了,等到這些老百姓回去,戶房掌案肯定就會知道有官員開始針對他了。”

“戶房掌案有了防備,可就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了。”

朱舜給太子朱慈烺堅定信念的時候,同時還看向了兩河村的方向。

一百多步外,出現了幾名家丁,想必是戶房掌案聽說老百姓都集中過來了,派人過來查看情況。

太子朱慈烺在朱舜的勸解下,堅定了信念,準備繼續說些鼓舞人心的話,爭取讓這些老百姓站出來告發官紳。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就算說的口乾舌燥,也不可能有人出來舉報戶房掌案。

朱舜遞給幺弟朱玉一個眼神,對方立即心領神會,走出了涼亭。

當年,朱舜的大弟子宋士慧送給一名鄉間老者一杆菸袋,這位老者就是兩河村的百姓。

前兩年因爲一場大旱,全家基本上都死光了,就剩下一個孫子在曹鼎蛟麾下當兵。

據說已經成了一名把總,年紀輕輕能坐到那麼高的位子,有一部分是老者孫子確實有能力。

還有一部分是朱玉安排的,就是爲了收買這個老者,爲土改做準備。

就在太子朱慈烺一籌莫展不知道怎麼辦纔好,一名佝僂的老者走了出來,哭喊道:“青天大老爺可要爲小老兒做主啊。”

終於有人出來了告發戶房掌案了,太子朱慈烺臉上的愁容一掃而空,精神大振的說道:“快把老人家請過來。”

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立即把老者請到了涼亭前方,並且有意無意的把他和其他老百姓隔開。

誰也不能保證這裡面有沒有戶房掌案的奸細,萬一在關鍵的時候殺了老者,可就沒人帶頭了。

老者走到涼亭前方,哭喊的更厲害了:“小老兒的孫子在衛所當兵,每個月都會發放新糧給小老兒的孫子。”

“但都被這個戶口掌案換成了最好陳糧,還摻了大量的沙子石子,孫兒的門牙都被咯掉了一顆。”

老者看似是在爲孫子哭訴,但這裡面透露出來的罪行,足夠戶房掌案抄家了。

還是不用寫一份公文發給大理寺,等到秋後問斬,直接就能斬殺的大罪。

私販軍糧。

太子聽了老者這番話,都有些愣住了,本來以爲這名老者頂多會說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

沒想到一開口就是滿門抄斬的大罪,顯然不是老者能夠想到的,肯定是有人讓他這麼說的。

這個人應該就是先生朱舜了,就是先生朱舜的堅持,繼續等着老百姓出來告發,這才堅持到老者出來。

說出來的罪行還足夠滿門抄斬了,這要不是先生朱舜的安排,打死太子朱慈烺也不會相信的。

朱舜臉上沒有什麼任何表情,還是一臉的平靜:“太子殿下,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太子朱慈烺想起來還有更爲重要事情要辦,轉頭看向老者:“老人家告發有功,賞十兩白銀。”

兩河村的老百姓吃飯都吃不飽,更不要說見到過銀子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