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

bookmark

這條計策最高明的地方在於可以無聲無息的算計太子朱慈烺,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徹底破壞掌握密雲縣的計劃。

晉商以前面對朱舜之所以會失敗,從來都沒贏過,以至於八大晉商變成了五大晉商。

那是因爲朱舜手裡有無解的工業妖術,別說他們了,就算是權傾朝野的東林黨面對這種妖術也只有被碾壓的份兒。

面對這個工業妖術,暫時還找不到正面對抗的辦法,不過只要他們能夠巧妙的避過朱舜的視線,不被朱舜所針對,也算是間接的避過了工業妖術。

擡高糧價這件事,就可以巧妙的避過朱舜的針對,畢竟這只是正常的囤積居奇罷了。

沒了朱舜的針對,自然也就不會被工業妖術所碾壓了,他們的計策也就會成功了。

範家大管家輕輕敲了敲桌面:“計策倒是不錯,不過有一點紕漏,也是咱們這條計策最大的漏洞。”

“要想在短時間內籌集救活整整一個縣所有老百姓的糧食,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去官僚鄉紳莊子內買。”

“以工業派和官僚鄉紳們勢不兩立的關係,別說買到救活全縣老百姓的糧食了,就是一粒糧食也不會賣給他們。”

“這條路是走不通了,另一條路就是從各個州府的糧倉調集來大量的糧食,賑濟災民。”

“順天府以外的糧倉不必擔心,有了東林黨的幫襯,管理糧倉的小吏們有的是辦法應付徵調糧食。”

“順天府的糧倉也不必擔心,畢竟這些糧倉都是由戶部直接掌管,咱們有的是辦法從東林黨手裡把這些糧食全部倒賣乾淨。”

“順天府的糧倉內沒有糧食,太子朱慈烺就算是想明搶也沒有辦法,想要明搶順天府以外的糧食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畢竟,順天府以外的州府不像順天府掌握在工業派手裡,可以臨時從順天府的各個巡檢司抽調出來大批的官兵。”

“這樣一來兩條路全部堵死了,不過,諸位忘了宋氏磨坊。”

“宋氏磨坊每年都會儲備大量的土豆麪粉,以備不時之需,就是防止發生了各種災害用來賑濟災民。”

範家大管家說的這一點,也正是其他四位大管家所擔心的地方,也是這條計策最大的紕漏。

只要能把這個漏洞堵住,太子朱慈烺就真的沒了調集糧食的本事,也就能把密雲縣所有的老百姓給餓死了。

王家大管家敢說出這條計策,已經有了萬全的準備,但他沒有直接說出來,就是在那平靜的喝茶。

其他四位大管家看到他這副樣子,相交了多年,也勾心鬥角了大半輩子,怎麼會不明白王家大管家的意思。

王家大管家這是想替老爺爭來這一次的主導權,主導這一次的搶奪密雲商道,爲五大晉商王家謀劃來一次難以想象的利益。

誰要是能夠主導這一次的計策,誰就在以後能擁有更多的馬幫份額,也就能賺來更多的銀子了。

這還只是最簡單的掙銀子,這其中還涉及到在東林黨內部和大清國的影響,大幅度提高王家的聲望和地位。

只要給其他四大管家一定的時間,他們也能想到一個萬全之策,但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了。

雖說很不甘心,但事到如此,也只能暫時的團結一致把古北口商道爭到手再說了。

範家大管家和其他三大管家對視一眼,全都是輕輕點頭,算是默認了王家大管家的意思。

王家大管家看到其他四位大管家點頭了,也就不再賣關子了,繼續說道:“這一點很好辦,在下已經和大軍頭祖大壽麾下的劉澤洪打過招呼了。”

“他會以滿桂的名義,送給宋家一封書信,就說山海關急缺糧食。”

“用山海關內的遼東大馬換糧食,只要宋家答應這件事,想要掏空宋家儲備的土豆麪粉還不是手到擒來。”

至於宋家會不會答應,五名大管家十分的確信以宋家一心報國的情操,別說是用遼東大馬換了就是白送,也會把儲備的所有土豆麪粉全部運到山海關。

範家大管家心裡雖然很不舒服對方用一個有備無患搶了先,但不管怎麼說,這一次算也算他技高一籌:“王先生高明,範某自愧不如。”

五大晉商之一的範家與大清國開國第一文臣范文程是同宗,範家上下那是何等的自傲,說是五大晉商其實從來沒把自家和其他四大晉商放在同一位置。

現如今範家大管家,也就是範家的二老爺居然稱讚了王家大管家一句,不免有些志得意滿:“範兄這是說的哪裡話,王某隻不過是僥倖而已。”

說是僥倖,包括範家大管家在內的其他三位大管家心裡都很清楚,想必爲了這一個僥倖,王家大管家不知道絞盡了多少腦汁多少個日夜沒有睡覺。

計策既然已經敲定了,五大晉商現在又很缺時間,就不在這裡耗着了。

王家大管家第一個站了起來,拱了拱手,故意嘆了一聲氣:“因爲洗煤廠那件事,王家手裡沒有多少銀子了。”

“爲了吃下順天府所有的糧倉,只能變賣產業了,真要是賠了,王家就要破落了。”

範家大管家等人瞧見王家大管家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樣子,心裡免不了生出了一絲火氣,真想給他那張老臉上來上一拳。

還賠了?晉商們的哪一次囤積居奇會賠銀子,哪一次不是賺得盆滿鉢滿。

再說了這一次是以打擊工業派爲名義,從東林黨拿手裡倒賣順天府所有糧倉裡的糧食。

以東林黨對工業派的敵視,就算是白送,也會毫不猶豫的送給五大晉商的王家。

雖說以東林黨就算是石頭也要榨出二兩油的貪婪,不會平白無故的送給王家,但也能用一個從所未有的低價買走所有糧倉裡的糧食。

王家大管家這才大言不慚的說要吃進順天府所有糧倉裡的糧食,這可是順天府,貯存的糧食已經足夠媲美山西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