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

bookmark

皇太極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的朱舜,交給胡瞎子一份地圖,便走下了城頭,繼續回去埋頭編書。

待在這裡也沒什麼意思了,沒有紅夷大炮這樣的重火力,沒有攻城器械,八旗兵的騎術再是精湛,一時半會兒也攻不下北平。

袁崇煥已經回防了,用不了多久,女真人就會被趕走。

朱舜回到自家在京城租的院子,剛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坐下,三叔朱忠禮火急火燎的走了進來:“舜兒,有沒有別的辦法讓紡紗機運轉起來。”

說到存放在院子裡的兩臺水力紡紗機,三叔朱忠禮就心疼的直嘬牙花子:“停那一天,就少賺六七錢銀子,三叔心疼啊。”

以三叔的性格應該早就過來了纔對,沒想到憋了大半個月纔來,倒是讓朱舜刮目相看了。

水力紡紗機本來就是從手搖式珍妮紡紗機改成的,只要再改回去就行了,步驟也不難,裝上手輪和皮帶就可以了。

再說了那些個女工,還指望每個月的三錢銀子養家,要是沒有這個錢,今年家裡可又要餓死孩子了。

朱舜昨天剛把手輪皮帶這些東西打造好了,今天本來就是要安裝上去,笑着說道:“走吧,二叔,這就去把紡紗機給運轉起來。”

來到院子裡,折騰了小半天的功夫,新的傳動機械就做好了,朱舜用手搖動大號轉輪,帶動小轉亂,紡紗機又開始‘咔嚓’‘咔嚓’的紡起了紗線。

三叔朱忠禮笑嘿嘿的左看看右瞧瞧,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又開始心疼了:“還要用手搖動紡紗機,這樣不就又要多加一個人了。”

朱舜收回手掌,笑道:“不是一個人,是三個人,只有三個人輪流搖動手輪,這樣才能保證紡紗機均速運轉,防止紗線斷開。”

三叔朱忠禮的腦子裡瞬間就冒出了三名女工的工錢,愁眉苦臉的說道:“每個月又要多拿出九錢銀子。”

三叔朱忠禮只是在小事上算計,大事上還是拎的清輕重,再是愁眉苦臉,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了:“反正這個錢也是白賺的,總比停在這裡不賺錢好。”

話還沒說完,突然又想起來一件事,三叔朱忠禮急匆匆的從後門出去了。

水力紡紗機已經改回珍妮紡紗機了,這裡也沒朱舜什麼事了,就回去繼續編書。

數學書已經編撰好了,下一個學科,朱舜不準備編寫物理學,也不準備編寫化學,而是要編寫邏輯學。

邏輯學包括演繹邏輯、歸納邏輯、方法論等等,對於機械研究有着很大的幫助,先把這一套學科編寫出來再說。

工業革命有三個必要條件。

第一個就是可持續的資本投入,工業機械的研究和工業化建設,就是一頭吞金巨獸,在研究出成果以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進行研究。

別的不說,就拿珍妮紡紗機來說,朱舜很清楚珍妮紡紗機應該怎麼打造,就連詳盡的圖紙都畫出來了。

直到家裡勉強湊出來二十兩銀子了,朱舜才把世界上第一臺珍妮紡紗機給製造出來。

就算是製造出來,珍妮紡紗機每個月賺到的錢,還是要投進去打造新的珍妮紡紗機,構成一個不斷擴張的良性循環。

要不是朱舜和總旗朱忠義都有俸祿,勉強能夠養活一大家子,光是吃飯這一項,就能拖慢朱氏紡紗廠的擴張。

銀子對於第一次工業革命來說,尤其的重要。

第二需要大量的廉價土地,第一次工業革命建造的各種廠房,會佔用大量的土地,如果每畝地都像上田一樣,價格高達七八十兩銀子。

一般的小型紡紗廠,都要佔據十來畝地,土地成本已經高達七八百兩白銀了,哪裡還有閒錢去打造珍妮紡紗機。

第三就是人才了,需要徐光啓孫元化這樣的人才去發明新機械,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也需要大量的機械師,操作和維修新型機械。

持續的資本投入,朱舜已經想到了對策,也正在推進這件事,就是藉助工業化的第一波紅利,扶植一批實業家。

廉價的土地,朱舜暫時還沒想好對策,只能先擱置。

至於第三件事,也正是朱舜在做的一件事,編寫教材,建立新式學堂,慢慢的培養出一批工業革命所需要的人才和機械師。

即便是教材編寫好了,也需要資金的支持,才能買來土地,買來磚瓦建立新式學堂。

朱氏紡紗廠的擴張,已經很迫在眉睫了。

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