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

bookmark

北平機械總局開始用最快的速度打造高壓蒸汽,天津府的事情也就不需要擔心了,接下來就要等着朱玉藉助高壓蒸汽機把天津府的旱災治理了。

這樣一來,就能把他那個權知兩個字給拿掉,正式成爲天津府知府。

工業派不僅能夠再次拿下一個府的根據地,還能爲即將建造的大明第一座近代化港口,提供最有力的靠山和後盾。

朱舜對於這個天津府知府的重視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順天府,超過了這個最老也是最穩固的工業派根據地。

因爲天津府是工業派未來面向世界的窗口,也是工業派向西方輸出工業品的戰略起點,萬萬不能有半點的差池。

旱情治理了,天津府知府就拿到手了,這樣一來天津港的建立也就成了順理成章。

有了這個向西方輸出工業品的窗口,工業革命前期爲了發展,沒有任何章法散亂的各種蒸汽工廠,就要好好的梳理一遍。

正式建立重工業中心,輕工業中心,還有隻是一個雛形的化工業中心。

朱舜坐在工業之城的工人會館內,簽署了一張張文書,命令戰略處的賬房們火速前往各個工廠主的家裡把他們全部叫過來。

朱舜在準備建立天津港的時候,就已經有建立重工業中心,輕工業中心,化工業中心的想法了。

便給遠在南洋的各個藩王世子,送去了一封書信。

未來的大明負責生產各種工業品,這些大明養出來的惡犬,就負責去世界各國傾銷工業品和掠奪世界各國的資源。

一個冉冉升起的大明日不落帝國,就會逐步逐步的成立了,這也是英格蘭在未來建立日不落帝國時,用血淚花了一百多年摸索出來的最有效策略。

朱舜直接拿來用,拿來英格蘭用無數英格蘭人性命摸索出來的好東西,一點心裡負擔都沒有。

當朱舜簽署完最後一張文書,太子朱慈郎火急火燎的走了進來,瞧他那着急的樣子估計再這麼下去嘴上都得起火泡了。

朱舜親自給太子太子朱慈烺倒了一杯茶,審視了幾眼問道:“這又發生了什麼是,這麼着急。”

太子朱慈烺一口把手裡的茶水喝乾,有些不符合身份的抹了一下嘴,露出了一張苦瓜臉:“先生,學生是來找你訴苦了。”

訴苦?朱舜點了點頭,示意太子朱慈烺說下去。

太子朱慈烺又倒了一杯茶,又灌了一口,似乎是想用茶水壓下心裡的急火:“學生缺銀子。”

“以前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先生也知道,咱們從密雲縣回來以後,建立了一支人民的軍隊。”

“可就是這區區三千人的人民的軍隊,幾乎是把密雲縣所有的課稅榨乾了,這樣還是有很大的缺口。”

密雲縣的土地可不少,還沒有一點隱瞞和詭寄,全部都是丈量釐清了交給了太子朱慈烺。

是爲了土改發源地的老百姓着想,收的賦稅達到了低的令人髮指的十抽一,但每年能夠收上來的糧食也很多了。

畢竟,這個十抽一的課稅,是在千斤雜交水稻和產量更多的土豆的基礎上收取。

太子朱慈烺看出了先生的疑問,苦着一張臉,開始算一筆賬了:“首先是這個軍餉問題。”

“軍隊在前面和敵人拼死拼活的打仗,咱們什麼錢都能省,就這個銀子不能省。”

“民軍的步兵軍餉,學生當初是和先生一起敲定的,每個月是四兩銀子。”

“一年下來就是四十八兩銀子,算上年底的二兩銀子犒賞,一共就是五十兩銀子。”

對於民軍步兵的軍餉,確實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還是朱舜一力促成了提高士兵們的待遇。

說完民兵步兵的軍餉,太子朱慈烺似乎是沒有心情說下去了,拿出了一本桑皮紙賬本交給了朱舜。

朱舜翻開賬本,仔細的看了起來。

爲了提高民軍的戰鬥能力,也是爲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民軍除了正常的操練以外,每個月還要進行一百次的實彈射擊。

鬥米式步槍的使用壽命是二百發,也就是說一支鬥米式步槍可以用兩個月,一年下來就是六支鬥米式步槍。

大明軍火公司對於鬥米式步槍的定價是十兩銀子,這是針對於藩王世子們的定價。

建立民軍的太子朱慈郎畢竟是自己人,也是工業革命的領頭人之一,價錢上就腰斬了一半。

只要五兩銀子一隻,這麼一來,每年的鬥米式步槍消耗就是三十兩銀子。

民軍進行實彈操練,除了要消耗鬥米式步槍以外,還對火藥和鉛彈的消耗量極大。

硝石、硫磺、木炭製作而成的火藥,一斤大概能夠使用十次,每斤是一分四釐銀子。

一支鬥米式步槍消耗的火藥就是二錢八分銀子,一年下來就是一兩六錢八分銀子。

一斤鉛彈大概能夠使用十二三次,一斤的價錢是三分三釐銀子,一支鬥米式步槍的消耗就是五錢二分八釐銀子。

一年下來,鉛彈的消耗就是三兩一錢六分八釐銀子。

火藥和鉛彈的總消耗,每年就是五兩銀子左右。

除了這些以外,民軍的軍襖、油、鹽、柴等等消耗在十五兩銀子。

最後還有一個消耗的大頭,那就是糧食。

正常人每年大概能吃十五石糧食,民軍的配糧是十八石,糧食是自產自銷,就不能用市價一兩多銀子一石來珠算了。

雖然是自產自銷,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但民軍步兵們總不能只吃糧食不吃肉菜,這樣對於他們的高強度體格操練是不利的。

糧食加上肉菜,還有在一些特定時候的酒水犒賞,一名民軍步兵每年的糧食消耗就是二十兩銀子。

朱舜把這個桑皮紙賬本翻到最後,看到了最終的數目,民軍養一名步兵每年的成本消耗在一百二十兩銀子。

民軍總共是有三千人,不算對於陸軍講武堂官兵們的培養和銀子投入,光是這些最底層的步兵每年就需要三十六萬兩銀子。

朱舜看到最後的這個數目,終於是明白太子了爲什麼這麼一張苦瓜臉了,依靠密雲縣的課稅確實是不夠。

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十六章 衙蠹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