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

bookmark

朱舜正式開啓工業革命中期早就策劃好的計劃,與此同時,曹文詔率領曹家軍深入北方草原。

就在朱舜送別宗藩世子的這一天,抵達了滿清的貝海兒湖省。

大明各地正值秋收時節,天氣不算寒冷,因爲糧食的豐收,各地的老百姓感覺比夏天還要暖和。

北方草原可就不一樣了,早就是一片冰天雪地,就連貝海兒湖也已經凍上了。

曹文詔率領一支騎兵,突破一條條封鎖線,終於是抵達了滿清用來儲備土豆的玉京城。

這個玉京城作爲滿清在貝海兒湖省的治所,由於這一座城是關乎整個滿清的糧食問題,又被滿清稱作西京。

這個西京就是曹文詔這一次的目的地。

想要火燒了那些土豆不太現實,畢竟西京裡駐紮了大量的滿清八旗兵。

玉京城的防禦還是范文程一手操辦,包括那些土豆倉庫全都是他一手操辦。

除非是把全城罐上火油,要不然不可能把那些土豆全部燒掉。

儲存土豆的倉庫要麼是地窖,要麼是石頭打造的糧倉。

土豆又不像糧食那樣,很容易燃燒,就算是燒熟了也是可以吃的。

不過曹文詔卻有另外一個辦法,大批量的餓死滿天的牛羊,從而讓滿清的人口大減。

不管滿清開墾了多少耕地,收穫多少土豆。

只要運不出去,滿清養在圈裡的牛羊,照樣是沒有東西吃,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牛羊大批量的餓死。

運送土豆的馬車,由於數量太多了,只能擺放在玉京城的城外。

玉京城位於滿清的腹地,相當於大明的江南,這一路上又有無數的部落和草原騎兵的封鎖。

滿清不相信一直只會防守的大明邊軍,有那個膽子主動進攻,更別說相信明人會深入滿清的江南了。

不久後的結局,告訴了滿清盛京城內的那些親王貝勒們,真的有明廷武將有那個膽子深入滿清的江南腹地。

也告訴他們一件事,攻下了曹文詔主動放棄的大淩河堡,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

曹文詔在過來以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這支只有八百人的曹家軍,全都是披掛着清甲,還是隸屬於多爾袞的正白色清甲。

再加上挑選的八百曹家軍,或多或少都會說一些滿語,又都是擅長隱藏的夜不收和塘騎,沒有任何破綻了。

曹文詔爲了這一次能夠安全的抵達玉京城,甚至不惜用幾年功夫學了一口流利的盛京話。

這一路上的那些蒙古部落、滿族部落,聽到曹文詔那一口流利的盛京話。

哪裡還敢阻攔,一個個畢恭畢敬的送走了曹文詔,還給曹家軍提供了大量的牛羊肉當做糧草。

就算是碰到了多爾袞麾下正白旗的牛錄額真、甲喇額真,也不會露出破綻。

曹文詔和多爾袞你來我往的交戰了這麼多年,對於彼此的瞭解,比自己還要了解自己。

凡是碰到了試探,不僅被曹文詔輕鬆的應對了過去,還被他這個假冒的貝勒爺劈頭蓋臉的又打又罵。

這一路上說起來簡單,但真正能夠做到,有千難萬難。

好在曹文詔不是一般的邊關武將,爲了這一次能夠深入滿清的玉京城,又在朱舜的鼎力支持下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八百零一人全部安全抵達了。

完成一件讓後世無數史學家匪夷所思的壯舉。

玉京城城外。

一里外,營寨裡。

一隻人強馬壯的正白旗八旗兵,頂着很大的風雪來到了營寨附近。

曹文詔坐在遼東大馬上,手裡拿着千里鏡,開始觀望營寨的情況。

這場風雪對於曹文詔的奇襲應該是不利的,不過在他看來,卻是比任何時候都有利。

透過千里鏡可以清晰的看到,滿清韃子爲了避免馬車被大風颳走,馬車用繩子捆綁在了一起。

這種行爲在滿清韃子看來,不僅是理所應該的,也是在大風大雪到來的時候正常行爲。

北方草原的大風可不像中原的那麼溫和,不僅裹挾着大量的雪花,還能把馬車颳走。

雖說不能把馬車捲上天,帶把馬車像蹴鞠一樣刮的‘骨碌碌’轉,卻是輕而易舉的。

曹文詔看到這個情況,滿是風霜的臉龐上,突然露出了殘忍的笑容。

拿起一壺酒,在嘴裡灌了一口,然後又在自己的身上馬身上灑了一些。

做完這一切,曹文詔擺了擺手,帶着八百曹家軍前往了風雪裡的營寨。

營寨的門口,一般都會有十幾名滿清八旗兵守着。

碰到這種鬼天氣,這裡又是滿清的江南腹地,滿清八旗兵早就跑到營帳裡歇着了。

只留下十來名漢人包衣在這裡看着,防備有野狼野豬衝進去。

野狼野豬一旦衝進去,很容易驚擾馬匹,攪亂整個營寨。

從始至終,滿清韃子就沒想過有人會突襲這裡,守在門口的包衣也只是爲了防備野獸罷了。

曹文詔剛剛來到營寨門口,還沒有說話,一名領頭模樣的漢人包衣趕緊卑躬屈膝的跑了過來。

自覺的把跪在了地上,給曹文詔當個下馬的墊子。

曹文詔看到他給滿清韃子下跪,這麼的沒骨氣,本來就準備發怒的他,真的冒出了火氣。

拔出腰間的小刀,一刀砍下來他的腦袋,濺的雪地上一片鮮紅。

漢人包衣們瞧見這個情況,半點反抗的心思都沒有,全都是嚇得戰戰兢兢的跪在了地上。

曹文詔要不是想着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辦,已經快要壓不住火氣了,一刀一刀的把這些漢人包衣全部給宰了。

不過也用不着他動手了,只要這個營寨出了問題,別說這個營寨裡的漢人包衣了。

就是玉京城裡的漢人包衣,還有躲在裡面享受的滿清韃子,都逃脫不了一個死字。

曹文詔走進營寨裡的大營,找到了正在一堆裘皮裡睡覺的牛錄額真。

負責這裡的甲喇額真,早就躲在玉京城裡睡安穩覺了。

牛錄額真被人從暖和的裘皮裡拖出來,還不明白什麼情況,就被一頓劈頭蓋臉的毆打給打懵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