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

bookmark

關於怎麼應對,京城大掌櫃早就有了對策:“不如這樣,那十幾座廢山,全部以一百兩銀子一座的價錢賣給方公公。”

“賣十座,剩下的就當送給方公公了。”

“總共就是一千兩銀子,這一千兩銀子在下分文不取,你們幾位平分了這一千兩銀子。”

最後一名副手開始給京城大掌櫃下套了:“那上面要是追查下來怎麼辦。”

“就算是一堆一錢不值的廢山,平白無故的這麼消失了,上頭要是追查下來,肯定是要有人承擔這個罪責的。”

關於這一點,京城大掌櫃早就想好了,他這些年來也積攢了一些家業。

所有的現銀和產業加起來,也有一萬兩銀子了,也就是世人常說的腰纏萬貫。

如果上面真的追查下來,大不了就主動用自己的私產補上這一千兩銀子。

用區區一千兩銀子,換了一個二十四衙門檔頭方公公的人情,這筆買賣可就是太划算了。

京城大掌櫃一切盡在掌握的說道:“如果上面追查下來,這件事由本人全部承擔。”

幾名副手要的就是這一句話,因爲那個高人可說了,這片廢山能夠賣到十萬兩銀子。

幾名副手整天就知道進青樓逛賭坊,一個比一個不學無術,哪裡知道那片廢山到底值多少銀子。

他們手裡的這些賬本,還是父輩給他們安排的賬房先生,處理的這一切事物。

至於價值十萬輛銀子的礦山,以一千兩銀子的價格賣掉,會不會讓長房損失大筆的銀子。

幾名副手纔不會在乎,大晉商靳家宗祠子弟那麼多,不僅多達十房,每一房子弟的人數也很多。

就拿長房來說,幾名副手的叔伯多達二十幾個,堂兄弟更是多達一二百人。

叔伯兄弟們爲了利益,內鬥的十分激烈,整天勾心鬥角的激烈內鬥。

尤其是長房內鬥的最爲厲害,長房掌握着八大晉商靳家大部分的產業,涉及的利益最大內鬥自然最激烈了。

幾名副手哪裡會在乎一座礦山,水淺王八多,這幾個眼窩子淺的王八。

眼裡只有掌管京城所有店鋪、茶館、酒樓的一把手位置。

一天後。

事情果然就像檔頭所預料的那樣,京城大掌櫃答應了下來。

只要對方答應了,接下來辦理地契就簡單多了,一句話就辦好了。

檔頭拿着地契找到了朱舜,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

朱舜只是略微一分析,精準的分析出了京城大掌櫃的想法:“以京城大掌櫃的地位來說,一千兩銀子換方公公的一個人情太值了。”

“如果真的出了問題,自掏腰包拿出來一千兩銀子,也是無傷大雅的。”

說到這裡,朱舜突然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面帶笑意的檔頭:“但他哪裡知道,洛陽附近的那片礦山能夠從一百兩銀子變成十萬兩銀子。”

“十幾座礦山,那就是一百多萬兩銀子,大晉商靳家因爲京城大掌櫃損失了一百萬兩銀子。”

“就算家大業大的靳家也會心疼的滴血了,京城大掌櫃這麼多年來積攢了不少的家業,多到東林黨官員也要嫉妒的一萬兩銀子。”

“但這對於一百多萬兩銀子來說,幾乎忽略不記了。”

朱舜說到這裡就不說了,也不用說了,京城大掌櫃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要不是他手裡還掌握着一條糧道,就不是失去京城一把手位置了,直接在祠堂裡杖斃。

這個不知道給建奴運送了多少糧食,養活了不知道多少八旗子弟的賣國賊,已經被朱舜死死地按在鬼門關的邊緣了。

接下來,就是等着耐火磚磚廠的建立,讓這幾座廢山變成官僚鄉紳和晉商眼裡的寶山。

朱舜拱了拱手回去了:“方公公稍後派人去輕工業中心就可以了,自會有人安排好一切。”

檔頭看着朱舜消失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朱舜再次前往了洛陽,去找正在處理礦山問題的七弟子徐積薪。

一個月以後。

再次來到鋁礬土礦山,情形已經徹底不一樣了。

因爲有各種礦山工廠的經驗,基建署修建的比較得心應手,耐火材料工廠的五大部門不變。

依舊是生產部門、搬運部門、倉庫部門、秤房部門、管理部門。

現在正在搭建最爲關鍵的生產部門,以及運送礦料的搬運部門。

大明的礦山採礦,一般都是採取的人工方式,礦丁拿着鐵錘等工具一點一點去開鑿。

這樣的人工方式對於蒸汽工廠來說,明顯跟不上蒸汽工廠的生產速度了。

就要對耐火材料工廠的生產部門,進行工業化的改革。

生產部門分爲三個車間,爆破車間、破碎車間、碾磨車間。

生產部門的第一個車間是爆破車間。

第二個車間就是破碎車間了,破碎車間需要用到破碎機,對礦石進行破碎,把大塊兒的礦石破碎成石子。

第三個車間是碾磨車間,研磨車間也需要一種蒸汽機械,碾磨機。

碾磨車間把上一個車間破碎出來的石子,進行碾磨,碾磨成粉料。

耐火磚的磚胚是用各種粉料混合而成,鋁礬土在最後的碾磨車間碾磨成粉了以後,就可以燒製成耐火磚了。

耐火材料工廠由基建署修建,所需要的新式機械已經讓大明機械學院研究了。

接下來就是靜靜等着變廢爲寶,先把靳家的京城大掌櫃拿下來,接下來就是藉助京師大掌櫃這件事,徹底坑死靳家了。

朱舜在這裡前前後後耗費了三個月的時間,等到耐火材料工廠修建的差不多了,就帶着徐積薪和冶金學子們回去了。

在這裡待着的同時,朱舜也沒閒着,親自對於冶金學院已經有眉目的鍊鋼法,進行了各種指導。

工業革命進入中期以後,對於鋼鐵需求太大了,甚至已經開始拖工業化的後腿了。

朱舜已經等不及了,要在崇禎十年結束以前,就要把鍊鋼法研究出來。

已經做好了崇禎十年一整年待在冶金學院的準備。

早日實現鋼鐵的初步工業化。

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