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

bookmark

工廠主朱壽幹了這麼多年的牙人,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執行力很高,只要有了要緊事絕對不拖拖拉拉,馬上就去做。

建造女廁這件事關係着疫病,工廠主朱壽也不怕花錢了,兩個泥瓦匠三天就能幹完的活,不惜花費重金請了六個泥瓦匠,要求他們在一天之內把女廁和男廁建好。

工廠主朱壽爲了徹底放心,親自監督這六個泥瓦匠建造公廁,瞅着多出來的四個泥瓦匠,心疼二弟直嘬牙花子:“以後可不能這麼奢侈了。”

“這一次可是多花了四斤糧食哩,按照現在的糧價,這四斤糧食可是能換四斤豬肉了。”

心疼歸心疼,工廠主朱壽知道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吃肉喝酒的錢該花,預防疫病的錢更該花。

第二天,公廁全部建好了,朱舜解答完兩名弟子關於學術上的一些疑問,撐着一隻小船從河對岸駛了過來。

清明過後,天氣終於回暖了,朱舜身上的紫花布棉襖換成了涼爽的紫花布對襟,身上輕便了很多。

現在天氣暖和了,預防疫病的最後兩件事正好可以提上日程了,做好了這兩件事,就可以完全解決疫病問題了。

朱舜走過來先檢查了一遍公廁,確認沒有什麼紕漏,走向了水力廠房,工廠主朱壽長在裡面親自撒着石灰。

等到工廠主朱壽忙完手裡的活,叔侄兩人坐在朱氏紡紗廠用來接待客人的正堂,開始商討下一步的計劃:“三叔,撒上石灰是爲了不讓房屋產生跳蚤。”

“建立公廁是爲了不給那些傳染疾病的害蟲,提供溫牀,咱們接下來就要從根源上杜絕這個問題。”

說到從根源上杜絕疫病的產生,工廠主朱壽大致想到朱舜要說什麼了,苦着一張臉說道:“舜兒,你可要想好,這個的花銷可不輕。”

朱舜知道三叔嘴上叫苦,其實心裡還是認同這件事的,要不然就不是苦瓜臉,早就去搬救兵了:“三叔,我也知道花銷很大,估計一個月最少十兩銀子。”

“但是你想想鼠疫的危害,別說是十兩銀子了,就是一個月花上十五兩銀子也是值得的。”

工廠主朱壽在心裡估算了一下差不多也就是十兩銀子,聽到十五兩也值得,苦瓜臉更苦了,這得買多少酒肉啊。

朱舜拿出了一張繪製好的圖紙,交給了工廠主朱壽:“三叔,這是經過改良的湢,三叔安排人儘快把湢給建造出來。”

湢是一種從唐代就已經出現的浴室,預防疫病在哪個朝代都是頭等大事,唐代關隴貴族和山東世閥集團的府邸裡面,湢是必不可少的建築物。

湢一般都是建造在竈房旁邊,利用做飯的大火加熱水源,挖出一條專用的排水道,一直延伸到浴斛。

浴斛的旁邊放置掛衣服的桁,還有比較大的浴牀,坐在浴牀上面舒舒服服的洗澡。

朱舜設計的這個湢,其實已經和唐代的湢完全不一樣,新式湢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

第一個部分是水塔,先用青磚搭建一個全國大鍊鋼鐵時的高爐,大概三米多高,超過湢的屋頂就夠了。

高爐的上面放着一個儲水的鐵製水櫃,鐵製水櫃的底部側面有數根鐵水管,一直延伸到湢的房頂。

接下來就是湢的第二部分,也是湢的主體,這個就簡單多了。

建造一間專門用來洗澡的湢室,湢室的屋頂是一個個的鐵製花灑,每個花灑上設置一個手動的閥門。

女工們在洗澡的時候,只需要打開閥門,花灑裡面就會有熱水噴出來,畢竟儲存熱水的水櫃是高於湢室屋頂的,有着強大的天然水壓。

建造湢花費的銀子,估計五十兩銀子就夠了,這個錢還是出的起的,最讓工廠主朱壽心裡不情願的是每天燒水的花銷。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排在第一位,比起每天要吃的米還要靠前,可見柴的重要性。

朱舜知道三叔在煩心什麼,在設計這個新式湢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好了燃料問題:“三叔,咱們紡紗廠的西面大概有七十家左右的無煙煤窯。”

“無煙煤的價格是比較貴,一錢銀子一斤,但是無煙煤的伴生礦煙煤,可不怎麼值錢。”

“咱們又不是在室內燒火用不了會產生毒氣的煙煤,這座燒水的高爐是在室外,再怎麼燒火也不會毒死人。”

工廠主朱壽習慣性的拍了一下大腿,笑嘿嘿的說道:“你看三叔這記性,怎麼把煙煤給忘了。”

“那些沒人要的煙煤,都在京西堆成一座座小山了,拿過來燒水最好不過了。”

想到一座座煙煤小山沒人要,喜歡撿漏的工廠主朱壽坐不住了,今天就準備把煙煤的價格給談下來。

最近的一家無煙煤煤窯,距離這裡也就三四十里的路程,還是在朱氏紡紗廠的上游。

藉助湍急的永定河運送煙煤,煙煤花錢最多的運費幾乎花不了什麼錢了。

撒石灰、公廁、湢這三步解決了,就剩下最後一步了,朱舜又拿出了一張圖紙,上面繪製着一套衣服。

衣服的款式就是明朝最普通的女式對襟,只不過在胸口上要用染料印上朱氏紡紗廠和編號。

朱舜把圖紙交給工廠主朱壽,繼續說道:“如果洗過澡以後,還穿身上那件多少天也不見得洗一回的衣服,還是會滋生跳蚤這些害蟲。”

“三叔你回頭去宋家買來一批棉布,按照這個樣子裁剪一批工作服,一個女工發兩套。”

“每天上工的時候,要先洗澡,然後換上新的工作服,舊的工作服需要馬上清洗,洗過以後放在外面晾曬。”

“反正上面都有編號,三叔安排人每天檢查一遍,防止有人偷懶不洗澡。”

又是建造湢,又是發放工作服,肉疼的工廠主朱壽都快喘不上氣了,病怏怏的回答了一句:“三叔心裡有數。”

撒石灰和建造公廁,徹底杜絕了滋生害蟲的外在條件,湢和工作服,徹底杜絕了女工攜帶害蟲的內在條件。

疫病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

處理完預防疫病的最後一件事,朱舜放心的離開了朱氏紡紗廠,好久天沒去王恭局,今天過去看看情況。

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