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停止哭泣問道:“閣老可有良策教朕。”
高第人老成精,已經七十多歲,朝廷風雲變幻看在眼裡,他也去過“南明”領地考察,見到了那裡政通人和百業興旺。
他很清楚地認識到大明已經積重難返,南王最終會君臨天下,他早就告誡兩個有出息的嫡子高智謀、高智勇,讓他們不要瞻前顧後,處處爲南王考慮即可。
高第看了看淚痕未乾的皇帝,幽幽道:“陛下,現如今大明還能夠籌齊如洪大人揮師遼東的十三餘萬大軍嗎?洪經略的十三餘萬人馬加上寧遠和內喀爾喀的近兩萬餘精兵都不堪一戰,再去松山解圍低於十五萬強軍有希望嗎?”
這句話又刺到崇禎痛心處,皇帝再次悲從中來哭得泣不成聲。
這孩子怎麼又哭了,老高第看了看年輕皇帝,又想起跟崇禎年紀相仿的南王指點江山舉重若輕的瀟灑,嘆了口氣。
心道:“大明局勢糜爛如斯也真的難爲皇上了,如今也只有雄才大略的南王才能夠扭轉乾坤。”
他安慰道:“陛下莫哭,也莫要急,老臣還有下文。”
原來高第有對策,崇禎連忙止住悲傷催促道:“閣老,快、快請講!”
“如今唯有請南王揮師北上,南王有言:大明、‘南明’乃是骨肉兄弟,砸斷骨頭連着筋,現在大明有難,陛下出言求援,南王一定會鼎力相助。”
萬里迢迢向“南明”求援,崇禎倒是沒想到,他疑惑道:“可是、可是,南王遠在萬里之外,松山迫在眉睫,遠水難解近渴啊!”
高第篤定道:“只要南王肯出手,大明丟了松山、少了洪承疇、十數萬精兵一人都回不來又能如何?恐怕要報國仇家恨的南王會把建奴殺得雞犬不留吧?”
朝中大臣聽高第講南王殺建奴,人人眼睛亮起來,“嗡嗡”的議論聲越來越響,人人都說南王今非昔比,再次去遼東殺個血流漂杵完全做得到。
王之臣出班道:“陛下,臣附議,南王在十幾年前就把建奴老窩端了,把瀋陽衛裡的八旗殺得十室九空,這一次重新再來,兵力何止增加了十倍,建奴灰飛煙滅只是時間問題。”
王承恩遞給皇上一方汗巾,小聲道:“陛下稍安勿躁,我大明還有‘南明’強藩,還有‘戰神’雄師,區區東奴跳梁挑釁純屬自取滅亡。”
皇帝心裡舒服了一些,接過汗巾擦了擦眼角,對羣臣道:“諸位愛卿,南王如今在暹羅、瀾滄等國攻伐,戰事未平,此時會出兵遼東助我大明嗎?”
高第道:“陛下,老臣可以擔保南王不會坐視大明被東奴打得國將不國,只要陛下誠心誠意請援,‘戰神’雄師又會回到遼東給予建奴痛擊。”
“甚好、甚好,朕當然誠心邀請南王揮師北上遼東,高愛卿以爲派何人出使‘南明’最好?”
已經入閣的張鳳翼見皇帝沒有任何承諾就準備請“南明”入援,未免太不近人情。
他提出疑問道:“南王爲何要替大明出頭?僅僅是報家仇嗎?臣以爲陛下也應該厚恩與南王才能夠讓‘南明’將士甘心去遼東血戰。”
議論聲再起,請南王調兵萬里需要動用多少錢糧,有些戶部官員已經在給同僚們科普,最後得出的數字令人乍舌,這還是僅僅以南王出動十五萬人馬計算。
剛剛上任不久的戶部尚書傅淑訓奏道:“陛下,戶部如今已經在砸鍋賣鐵,根本拿不出錢糧,況且以‘戰神’兵將出徵雙餉的標準,南王出動十五萬軍隊單軍餉就需要近千萬兩白銀,臣以爲給南王錢糧我大明根本做不到,陛下唯有別開生面。”
戶部尚書的話皇帝和大臣們都聽懂了,朝廷肯定沒有能力拿出千萬兩軍費,如何跟南王交涉需要想別的法子。
大臣們又開始商議,有人提出如同上次般打欠條,有人提議先想辦法給一部分,有人甚至提出是不是再租借南方一些地方給南王經營幾十年,以後就用這些地方的稅賦抵消南王軍費……。
樑廷棟見機會來了,不慌不忙出班道:“前不久有市井之言,傳聞陛下欲將坤興公主嫁予‘南王’爲妃不知可有此事,陛下如此善待南王,想必南王揮師遼東決戰建奴不成問題。”
自己人就是有默契,想啥來啥,吳襄跳出來撫掌大笑道:“如此甚好,‘南明’大明和親利國利民,臣願意保媒,出使‘南明’。”
成國公朱純臣也出班道:“老臣亦願保媒,能夠促成這樁好姻緣,‘戰神’將士們北上遼東更加出師有名了。”
英國公張之極見討論國事變成了討論公主出嫁,而且是嫁給自己的妹夫,瞪着眼瞧始作俑者樑廷棟,彷彿要咬他一口。
樑廷棟乾笑着有意不和張之極對視,心裡根本不以爲意。
大臣們忽然如同磕了藥一個個精神百倍,他們都在議論,如果這事兒成了,大明、“南明”真的你我難分,女婿幫着老丈人驅趕外敵可以讓他自費啊!老丈人可以厚着臉皮笑納女婿的孝敬也未嘗不可啊!
什麼市井之言,完全是吳襄散佈的謠言,目的就是試探皇帝的態度,樑廷棟心知肚明,他率先提出,不管皇帝是否答應,南王得知也應該留下了好印象。
言者無罪,他不會由於一句話下臺,但是有可能由於一句話簡在帝心,這裡的“帝”當然不是指崇禎,如此投資小收穫大的買賣都不做,實在對不起樑廷棟久在官場歷練的高智商。
這樣的所謂市井之言崇禎從來沒有聽說過,閣臣樑廷棟說出來,兩個勳貴跳出來願意保媒,一時間把皇帝楞住了。
崇禎沒有表態,事發突然他的腦袋瓜短路了覺得暈暈乎乎,皇帝宣佈再議後罷朝急急忙忙回到了後宮見周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