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雄又問道:“我們這是先斬後奏啊,不知道朝廷會有什麼反應。”
王越笑着道:“反應?他們拿什麼反應?登萊水師還是東江水師?”
現在的登萊總兵是陳宏範,駐有水師。東江總兵是沈世魁,率領剩餘的東江鎮殘部駐守皮島等島嶼
歷史上明年二月,黃太吉乘征服朝鮮之餘威,命令貝子碩託、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攻打皮島。
從二月二日起,清軍發起猛攻,但遭到皮島總兵沈世魁的頑強抵抗,經過一個多月的爭奪。到四月份,皮島陷落,沈世魁兵敗身死。
時任明朝兵部尚書楊嗣昌下令,將皮島附近諸島上的殘留兵民,全部遷往寧遠、錦州(今遼寧興城、錦州),致使大連沿海諸島幾乎成了無人區。至此,明朝經營了十餘年之久的遼東海上防線終告瓦解。
由於現在王越對清軍的沉重打擊,清軍是否像歷史上一樣繼續進攻朝鮮,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李子雄雖然沒見過這些水師的戰船,不用想,和自己海軍的戰船相比,肯定是垃圾了。
王越又道:“那些船工有適合加入海軍的就吸收進來吧。年紀大的,不適合當兵的,讓他們學習開漁船,我們起點城該有魚吃了。”
這時代零污染,王越對這樣的海鮮很期待。
在海軍支隊忙着安裝武器的時候,王越首先教這些船工開漁船和打漁。
漁船的開動操作類似於汽車,王越駕駛漁船向空曠的海面開去,到達作業面之後把船停下。
在什麼季節打什麼魚,在什麼位置有什麼樣的魚羣,這都是有講究的。這些王越沒去研究,這樣的知識已經整理成冊,供未來的漁民們學習。
不識字沒關係,以後可以學。古代的漁民是靠祖祖輩輩的經驗積累的知識,往往也很準確,這些船工之中也有當過漁民的。
“劉師傅,這個船怎麼開知道了嗎?”王越問跟他學習開船的劉連生道。
劉連生是這些船工的頭兒,三十多歲,海上河上行船二十年了,今天算是開了眼界了。這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大船,最小的打漁船都比他坐過的所有船都大,還是鐵的,水面上行走都不需要人力。
這一天就跟做夢一樣,都有點恍惚了。現在兵備道大人竟然親自教他開船,受寵若驚都不能表達他的心情了。
現在竟然又稱呼他師傅,立刻連連擺手道:“王大人千萬不要如此稱呼小的,我對此船一無所知,哪裡敢稱師傅。”
王越也是習慣這樣稱呼了,後世對勞動者都是這樣普遍的叫法。起點城很多人已經習慣他的叫法了,尤其是那些技工們,這師傅二字,讓他們倍感受到了尊重。
他笑着道:“本官除了會開這個船之外,在水上的經驗沒法和您比呀,您當的起師傅之稱。不過我這個師傅稱謂不是拜您爲師的意思,而是一種尊稱。”
劉連生這才噓了口氣道:“王大人,小的來試試開船如何?”
他看了半天,早就手癢難耐了。以前那些搖漿的,撐槁的,拉縴的船,哪怕是明輪怎麼能和這個船比呀?這船開的也太輕鬆有趣了。
這裡海面空曠,現在又風平浪靜,隨便怎麼開也沒問題。王越這樣纔會開了幾天的菜鳥都行,他當然也可以了。
劉連生在激動和興奮中發動了漁船,漁船開動之後,他哆嗦着嘴脣道:“王大人,動了,動了,我開動了。”
“好,你慢點開!”王越交代一聲,就到船甲板吩咐其他人放漁網。
收放漁網的絞盤也是電動的,隨着漁船的前進,幾十米長的漁網順序放下。
隨着漁船在海上兜幾了個圈子,拖網裡已經裝滿了魚。王越啓動絞盤收網,其他人協助,將漁網吊在半空,控幹大部分水之後,將網收到漁船內。
魚像小山一樣嘩啦嘩啦地傾瀉在魚艙內,負責幫忙的衆人大聲驚呼道:“天呀,這麼多魚。”“天呀!”
王越也被驚到了,這起碼有二十多噸魚,也就是五萬斤。現代真的和古代沒法兒比啊!
劉連生聽到呼叫停了船,從駕駛艙內跑了出來,也被魚獲驚呆了:“王大人,這,這!”
五萬斤魚,這裡的人還不到兩千人根本吃不完啊。
王越無奈地道:“把魚收進冷藏室,放不下的分下去吃掉,現在返航。”
魚是不用打了,王越讓人挑了一大堆青石斑、槍魚、小黃魚,大蝦等魚獲之後,讓他們繼續學習漁船駕駛,自己返回登陸艦。
船塢登陸艦廚房裡各種廚具調料齊全,晚飯就吃全魚宴了。
眼看天近黃昏,王越找到李子雄問道:“子雄,天快黑了,大家都安頓好了嗎?”
李子雄點頭道:“按司令的吩咐,海軍支隊在每個戰艦上分配了一個排,分班監控雷達。兩條可以開動的漁船上了兩個班,負責夜間值守,舟橋營駐守四艘客滾輪。其他官兵天黑以後上登陸艦休息,工人們都上滾裝輪休息,其他六艘漁船也分了一些船工在上面休息。”
海監船上的雷達,可以監控半徑十五公里內的可疑船隻,發現情況可以通知漁船上的班組攔截。
王越道:“以後油輪和補給艦也要安排人值守,從天策軍再抽調一個營的兵力過來加入海軍吧。”
燈火通明的登陸艦現代化餐廳內,衆軍官和各部門負責人在此就餐。今天以各種海魚爲主,蒸的、炸的,微波爐烤的,花樣翻新。搭配各種蔬菜,水果,精緻的餐具,人人胃口大開。
這裡的環境對於他們來說是那麼新奇,簡直如夢如幻,王越的神奇再次刷新他們的三觀。
王越端起紅酒笑着道:“各位,爲我們這次的海上盛宴乾杯。”
衆人的情緒都很高,紛紛舉杯響應。
“王處長,港口周圍和大港地區要拆遷的漁民,竈戶有多少?”王越一邊吃着,一邊問民政處長王炳漢道。
(感謝書友150803112246433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