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軍的變化,天策軍司令部認爲以天策軍的炮火優勢、機械化優勢和空中優勢,新軍沒有多少機會與天策軍面對面的進行步槍對射。
但是天策軍依然在日常訓練種進行了改進,如匍匐前進、臥姿射擊、散兵線進攻方式,等等一些在與冷兵器軍隊對戰中很少採用的戰術訓練。
也算與時俱進吧,天策軍不可能永遠面對的是冷兵器部隊,本時空也有比較強大的火器部隊。
歐洲的陸軍火繩槍手與長槍手的比例已達五比一,幾乎是純火器軍隊。燧發槍已在法國裝備部隊,並運用到三十年戰爭中;擲彈兵也在瑞典軍隊中出現,隨後蔓延至歐洲各國。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間,採取減輕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標準化的辦法,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歐洲各國紛紛效仿,因此歐洲陸軍用火炮數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四十二磅重炮也已運用到陸戰當中。
其實朝廷新軍的武器性能已經超過了歐洲,畢竟歐洲還在使用青銅炮,這也是因爲起點城的存在,催化了大明軍事科技的發展。
內閣次輔,兵部尚書謝寶清知道自己不能不說話了,他出班道:“諸位同僚,請萬萬不可意氣用事,一旦動了刀兵,再想收場就難了。雖然天策軍主力在外,可起點城的防衛一點也沒有減弱,何況朝廷師出無名,一旦敗了,大明危矣!”
最不想王越失敗的大臣正是謝寶清,一旦王越失敗了,謝寶清必然會遭受朝廷的秋後算賬。
謝寶清的心情其實也是矛盾的,他最期望的理想狀態就是起點城與朝廷和平共處,互不侵犯,就目前看來,這個期望非常渺茫。
“謝大人,你與王賊的關係,我等皆知,就不要在此爲王賊繼續張目了吧?”田唯嘉嘲諷道。
“你,你…,本官金玉良緣,還望田大人好自爲之,哼!”謝寶清氣不打一處來道。
“皇上,起點城乃王賊根本,一旦拿下起點城,朝廷新軍將會獲得與天策軍同樣的軍火,王賊將不足爲慮,請皇上決斷!”田唯嘉不理謝寶清,向崇禎道。
“請皇上決斷!”
“臣等請皇上決斷!”
起點城兵工廠已於三年前開始向天策軍輸出武器彈藥,所以兵工廠的存在已不是秘密,朝廷官員們終於明白了天策軍的武器來源。
奪取天策軍武器的來源,這成爲一個誘人的想法。
其實大家的心裡都是清楚,崇禎日思夢想着想要解決起點城,一直都在投鼠忌器。
五年前,十萬明軍兵敗起點城事件,起點城的半獨立化,天策軍的軍閥化,是任何皇帝也無法容忍的,何況崇禎這樣有個性的皇帝。
崇禎能夠與王越和平共處這麼長時間,也算一個奇蹟了。
起點城與天策軍通過五年的快速發展,實力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大,如何對待起點城問題也變的迫在眉睫。
崇禎對此有過長期的思考,他有兩種解決途徑可以選擇。
一是軍事解決,這種方式一勞永逸,新軍就是爲此而成立的。
目前看來,軍事解決的風險最大,不確定性也最大,一旦失敗,恐怕政權不保。
另一種解決方式就是政治解決,政治解決的方式中,朝廷將做出最大讓步,以王越爲首組成新的內閣,推行王越的新政。
通過五年的時間,崇禎覺得自己對王越也越來越瞭解。
此人神通廣大,能爲平常人所不能,他不但建立起了起點城這樣的奇蹟之城,還建立起了天策軍這樣神奇的軍隊。
確實是奇蹟,起點城處處是奇蹟,奇蹟的來源就是王越,簡直好似無中生有,所以崇禎對王越有着本能的畏懼。
因此他多次想過政治解決的方式。
通過對王越的瞭解,崇禎認爲這個人既不是曹操也不是董卓。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實力,其實天策軍早已具備,但是王越從未有過這樣的舉動。
謀朝篡位?看着也不像,因爲王越從未乾預朝政,安插親信。
從王越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爲來看,更像一個爲國爲民的改革派。
ωωω •TтkΛ n •¢ 〇
起點城就是明顯的例子,這座城市已逐漸成爲一個全新的社會,王越在江南地區屢屢推行新政,在崇禎眼裡都是改革派的明證。
以天策軍之強大,以王越的做派,一旦他掌控了內閣,必然又是大權獨攬的局面,甚至比張居正還強勢。
崇禎不是年幼的萬曆,讓他放權到那樣的地步,簡直千難萬難,所以這也只是他的一種想法罷了。
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對崇禎來說已經非常難得,根本原因正是因爲王越早已跳出了朝廷的掌控,起點城和天策軍也越來越強大,對崇禎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諸位愛卿。”崇禎道:“忠貞侯王思華於國有大功,雖然近期天策軍在南京的舉動,有不當之處,也不宜貿然定罪,而令天下臣民寒心。所以朕認爲,此事應當慎重,退朝!”
“皇上…這,這…!”
“皇上啊…!”
崇禎不理羣臣的呼嚎,快步走出了皇極殿。
“田大人,這該如何是好?”
“黃大人,您也給拿個主意呀!”
”田大人…!”
“黃大人…!”
崇禎走後,百官們議論紛紛,討伐王越口號喊的最響的田唯嘉和黃士俊被衆臣包圍。
田唯嘉大聲道:“諸位大人莫急,聖上並非不想剗除王賊,只是一時拿不定主意罷了。”
田唯嘉說的沒錯,崇禎比誰都想拿下王越。
王越如果真的被拿下,先不說大明倒下了一個最大的隱患,僅僅是接收起點城和天策軍所帶來的福利,就能將整個大明的經濟和軍事提高好幾個臺階,以此爲基礎中興大明,成爲千古一帝的夢想不難實現,崇禎就算想一想都激動不已。
但是,即使崇禎下定決心拿下王越,也不可能在人多眼雜的朝堂上做出決策,雖然王越沒有在朝堂上刻意安插親信,卻依然有他的耳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