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找到那一支軍隊的去向。
她是想要找到吳三桂,爲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現在的朱由檢還需要吳三桂爲自己鎮守山海關。
如果吳三桂當真有什麼不軌的行爲,那就要另當別論。
那時候的朱由檢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罷黜吳三桂手中的權力讓人取而代之。
現在還不是時候。
因爲朱由檢的手中並沒有任何的證據指向吳三桂。
所以,他現在必須要依靠李香君的行動給自己帶來有利的條件。
事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沒有誰會知道吳三桂真正的想法,也沒有誰能夠明白皇帝陛下究竟想要做什麼。
這一場博弈在暗中已經進行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
一方是手握重兵的吳三桂第一方是掌握天下的諸家天子。
同時還有一個滿清王庭在從中作梗。
時局頓時就變得更加的複雜起來。
讓人看不透,也摸不清。
即使是那些言官,也只能閉口不言。
朱由檢也知道這樣的事情並不能一直持續下去。
一直拖下去可能會給後面的戰事帶來很大的影響。
所以朱由檢必須要速戰速決,要麼賜死吳三桂,要麼此事便不再追究。
不再追究的可能性並不大。
他可不會讓自己的身邊埋藏一個炸彈。
這樣的危險絕對不能夠出現。
所以他最好的可能就是把吳三桂給架空。
很快,山海關便傳回消息,吳三桂要回家省親。
這一道消息很快的便傳回到了朱由檢到耳中。
“省親是假,其目的可能是想要帶走自己的父親以及一家老小。”朱由檢說道。
吳三桂的父親一直在京城之中。
如果吳三桂想要做出一些叛逆之事,那必定會把自己的家人接走。
所以這一次的回家省親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這是一個信號。
這個信號朱由檢不得不重視。
於是錦衣衛便團團將吳三桂父親的宅院給監視起來,但凡有一絲動向,便會傳到朱由檢的耳中,做出最爲有效的決定。
吳三桂回家省親並沒有帶多少人馬。
整個隊伍加起來不足50人。
但這50人卻是吳三桂的心腹,每一個都是實打實的好手,即使是遇上什麼問題也能夠以一敵十。
這樣一支隊伍的出現,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但卻沒有誰能夠說什麼。
這一位常年駐守邊關的將軍,帶這麼一點人馬,着實是有一些不夠看。
吳三桂知道如果此行帶的人馬過多,便會引起皇帝陛下的猜疑,所以他只能夠帶這些好好手前來。
吳三桂進京之後並沒有立即一起面前皇上,而是到自己的家中見了老父親。
吳襄也是花甲之年,滿頭的白髮蒼蒼,見到自己的兒子回來,心中自是激動不已。雖然自己的實力已經被架空。
但是兒子卻如日中天。
吳襄心中也是知曉自己在京城中無疑就是皇帝陛下作爲牽制自己兒子吳三桂的手段。
現在自己的兒子回家省親,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在某些人的眼中就顯得那麼的別有一番味道了。
至少現在這樣的局勢,吳三桂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此次的回家省親肯定是抱着其他的目的。
“你爲什麼回來?”吳襄說道。
吳三桂對着自己的老父親拜了一拜,“兒子回來看望自己的父親又有何不可?”
“現在是什麼局勢你難道不知道嗎?”吳襄對於自己兒子的事情,自然是瞭如指掌。
“什麼局勢?我兢兢業業的爲大明王朝守候山海關。難道這也是犯了錯誤嗎?”吳三桂不以爲然。
吳襄撤退了左右,然後將門關上,這才小聲的問道:“朱以海那支軍隊,你又該作何解釋?”
“父親,朱以海的軍隊,我不是已經交還給了朱以派嗎?”吳三桂說道。
“而且朱以派離開之後,那支軍隊便沒有了山海關了。”吳三桂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對於父親的問話,他似乎已經早就知道。
吳襄的臉上露出了震驚。
難道外界的傳說全部都是假的嗎?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吳襄相信吳三桂,並沒有將兵權交出來。
只不過這一套說辭讓他無比的震驚。
“少給我打馬虎眼兒。老實交代。”吳襄說道。
“真的。朱以海的那一支軍隊早就交還給朱以派了。至於其他的事情,兒子也是無從知曉。”吳三桂說道。
“如此甚好,倘若那支軍隊還在你的手中,我吳家將會遭受滅頂之災。”吳襄說道:“現在的皇帝陛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柔弱的皇帝了。”
“現在的朱由檢難道不會躲在後宮哭鼻子了嗎?”吳三桂臉上的笑容已經展現了出來。
以前的朱由檢兵臨城下之後,並沒有做出什麼有效的決定,反而是躲在周皇后的懷裡哭鼻子。
這些事情不是珍貴,自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他並不認爲皇帝陛下能夠使用出什麼樣的手段讓自己就範。
這件事情他對於自己的安排非常有信心。
從任何的時間點來說,那隻軍隊消失的時間和朱以派回京的時間恰好吻合。
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去查。
而且他還留了一個禮物給朱以派。
這個禮物能夠充分的證明那隻軍隊就在朱以派的手中,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理由可以推脫。
“京城之中想必父親大人已經呆膩了。兒子準備接你到山海關,想想清福。”吳三桂說道。
聽到這句話的吳襄已經感覺到了事情不對勁。
如果自己的兒子沒有任何的貓膩,根本就不會想到接自己去山海關。
說是去享清福,實際上是爲了避免皇帝陛下發難。
吳襄是一個聰明人。
這些事情連起來就是自己的兒子所做的一個局。
現在要把一家老小接往山海關,就證明吳三桂已經做好了準備。
那一隻消失的軍隊究竟在什麼地方?
想要知道這個答案也只有問吳三桂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安排,他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反對意見。因爲在皇帝陛下的面前是不允許你犯錯誤的。尤其是這種私吞兵權的事情。
吳襄仰天長嘆,“我吳家終究是要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