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句話的建州使者,臉色一下就綠了起來。
他不斷然沒有想到,李自成竟然這般渾不講理,既不合作還要收下自己所帶來的黃金。
“你...”建州使者氣得說不出話來。
右手顫抖的指着李自成,轉身離去。
議事堂的衆人哈哈大笑。
李信拍着手走了出來,“闖王果真好膽識!”
“我李自成高舉義旗,並非是爲了自己的一己私慾。而是爲了這天下的子民讓他們不再水深火熱。倘若我答應了建州的建議,我與那張獻忠,又有何異?”李自成說道。
李信也是欣然點頭,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李信才願意心甘情願的跟着李自成。
“闖王,也該考慮接下來的事情了。”李信提醒着。
“先把軍事訓練好,然後才能進行進攻,如若不然可能會全軍覆沒。”李自成擡起頭來看着天空,往事一幕幕地涌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當時我們被明軍打得只剩下十八位,一路逃亡到的西北之中,白手起家又建立起了這樣的一支隊伍。這一次不能夠輕易的失敗。”李自成頓了頓,“你說這是不是天意?”
“當然是天意。”李信說道:“闖王爲何不順應天意?”
“順應天意?”李自成一臉疑惑地看着李信。
“皇上九五之尊,成就大同,順應天意。”李信說道:“現在的崇禎有張獻忠牽制,還有皇太極虎視眈眈。闖王應當上應天意下應民心登基至尊,出師有名。”
李信的一席話說得李自成,血脈膨脹。但他卻始終搖擺不定,自己登上這至尊之後的事情。
“崇禎皇帝暴力無道,斬殺一千多名官員。這樣的人如何還能繼承上天大統。如何還能繼續持有那九五之尊?”李信跪了下來,大聲道:“拜見皇上。”
“拜見皇上。”
議事堂的聲音響徹天地。
“好,那我李自成就是順應天意,登這九五之尊。國號大順。”李自成說道。
李自成稱帝的消息迅速傳開。
大明。
御書房中。
“皇爺,李自成稱帝了。”王承恩的聲音很小。
害怕皇爺聽見這個消息後大發雷霆。
“意料之中的事情。是不是國號大順?”朱由檢頭也沒擡的問道。
似乎李自成稱帝的事情,在他看來只是一件小事。
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李自成稱帝已經無可挽回。
“李自成一旦稱帝,接下來張獻忠也應該稱帝了。”朱由檢說道。
王承恩心中無比震撼。
難道皇爺真的能夠溝通上天,知曉未來?
“楊閣老求見。”王承恩再次說道。
“傳!”
“皇上,李自成在西北稱帝了。”楊嗣昌說道。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好歹你也是一國首輔,李自成稱帝讓他稱帝便是。”朱由檢說道。
楊嗣昌不淡定了。
難道皇帝陛下是要放棄大明瞭嗎?
“皇上...”楊嗣昌說道。
“不要大驚小怪的,李自成稱帝在情理之中,緊跟着張獻忠也會稱帝。”朱由檢說道。
“莫非陛下已經有了萬全之策?”楊嗣昌見到崇禎皇帝如此淡定。便以爲他有了應敵之策。
“沒有。”朱由檢淡淡的說道。
“臣是擔心李自成和建州達成某種協議。”楊嗣昌說道。
“楊閣老,你放心好。李自成絕對不會和建州達成任何協議。”朱由檢說道。
朱由檢的自信讓楊嗣昌感到不可思議。
難道皇帝陛下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倘若如此,前些年又何故被建州這般欺負?
這裡面的一切都太過匪夷所思。
但是看着皇上的神色,顯然是運籌帷幄。一切都瞭然於胸。
“你不懂。這是屬於李自成的驕傲。”朱由檢說道。
“李自成稱帝之後,必定會對中原有所侵犯。不知陛下接下來有何打算?”楊嗣昌說道。
朱由檢一臉的淡定。渾然沒有把這當成一回事。
“讓他做幾天皇帝吧。”朱由檢說道。
楊嗣昌和王承恩兩人都面面相覷。
讓李自成做幾天皇帝?
шωш_тt kan_¢ 〇
這是何等的胸襟,至尊之位也能夠坦然相讓?
這很可能就是一種錯覺。暴戾的朱家天子不可能會讓人在他的旁邊酣然入睡。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一個國家絕對不可能會出現兩位君王。
或許這是帝王之間的一場博弈。
與此同時,遠在四川的張獻忠也接到李自成稱帝的消息。
除了震驚之外,張獻忠也想要拿到這樣一份殊榮。
可現在自己根基不穩。倘若貿然稱帝,定然會引來大明王朝的討伐。
倒是藉助皇太極的力量,能夠讓自己穩挺一段時間。
但皇太極之心是用自己的性命給他搏出一條寬敞的大道。
張獻忠不是傻子。
皇太極的政策他已經瞭然於胸。可奈何自己沒有那個實力,並不能拒絕皇太極的橄欖枝。
如果自己稱帝,也許能夠改變這一現狀。
在張獻忠思來想去一段時間之後,便決定稱帝。
不管是什麼事情,一旦拿到了主動權之後。視野纔會更加寬廣。
張獻忠在李自成稱帝之後,便也快速稱帝。
國號大西。
大西政權的建立無疑是在向世人宣佈,他張獻忠也能帶領水深火熱的人民走出一片天地。
但是四川的原住民卻並不怎麼高興。因爲他們並沒有忘記當時張獻忠屠殺之事。
比起李自成而言,張獻忠的這個皇帝就當得比較憋屈。
時不時的還向皇太極借糧借錢。
如果再拿不下一座城池,可能會走向滅亡。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張獻忠的稱帝依舊沒有引起崇禎皇帝的注意。
崇禎皇帝依舊在搞着他的研究。繼續着他的教學。
世人心中甚是着急,如果崇禎皇帝不能夠保衛自己百姓的安寧,那麼百姓的好日子也即將到達盡頭。
剛剛分到手的土地,也可能會被再次收回。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誌願參軍的人數在不斷增加。
這一反響不僅讓崇禎皇帝想不到,甚至連朝中大臣都沒有想到。
“皇爺,兵部尚書陳新甲求見。”王承恩說道。
“你告訴他來多少收多少。明日纔來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