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

如果站在旁觀者的視角,大約會認爲是紅巾軍守城,而發起攻擊的是元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判斷,實在是因爲整個局面,都已經逆轉了。

朱元璋採取了昔日賈魯的策略,他把四百架炮車分開,組成左右兩個集羣,目標所指,都是不遠處的和州城。

在炮車之外,朱元璋安排了吳家兄弟的精騎兵,小心掩護,又調動了徐達所部的精銳,在後面做好準備,防止元軍突然殺出,破壞炮車。

這一切的準備,都猶如當日的賈魯。

至於城裡的元軍,他們竟然也沒有殺出來,猶如彼時的紅巾軍。

當禿堅,絆住馬聽說紅賊居然要用回回炮攻擊和州的時候,他們簡直好想大笑一場。誰不知道元廷的回回炮厲害,當年就是憑着這一手,轟開了南宋所有的堅城,轟出了一個大元朝。

“紅賊跟我們比什麼,也不該比砲,他們是自尋死路!”禿堅篤定道。

絆住馬倒是比他稍微細緻一些,“下面人報,紅賊的砲陣距離城牆足有四百步,而回回炮最遠只能打二百五十步,不會是紅賊找到了什麼秘訣吧?”

禿堅哈哈大笑,“能有什麼秘訣,二百五十步的回回炮,能發射一百五十斤的石彈,紅賊想打得遠,無非是減少彈丸重量罷了。我們有堅城庇護,根本不用害怕,彈丸小了,什麼用沒有,這些紅賊,都是一羣農夫罷了。腳上的泥還沒有洗乾淨,就想跟大元的能工巧匠相比,真是不自量力!”

“咱們在這裡吃酒,靜等他們失敗的消息就是!”

禿堅舉起了酒杯,還沒等喝到肚子裡,就聽到了一聲轟鳴!

宛如雷霆炸響!

怎麼回事?

晴天霹靂?

禿堅和絆住馬都不明所以,貌似的確是霹靂,只響了一聲,便消失了。

接着喝酒,接着樂,別停!

可就在這時候,密集的霹靂聲,驚天動地,一聲接着一聲,竟然連腳下的地都在顫抖。

發生什麼事了?

這來人再遲鈍也知道壞了,果不其然,有一個臉上帶血的元兵,倉皇跑過來。離着還有幾步遠,就嚇得撲倒地上。

“大,大事不好了,紅賊的回回炮厲害,太厲害啦!”

禿堅一愣,不可能!

絕不可能,回回炮可是元廷傳承百年的絕密,威力無窮,堪稱國之重器,紅賊怎麼可能學得會?

“走,帶我去看!”

士兵惶惶不安,只能懷着風蕭蕭易水寒的心,在前面帶路,而就在他們前進的時候,霹靂一般的聲音,如疾風驟雨般響起,巨大的爆炸,震得耳朵嗡嗡作響,五臟六腑都要挪移了。

和州城中的元軍,就在劇烈的爆炸聲中,戰戰兢兢,惶惶不安,如末日降臨一般。

剛到城下,一枚石彈凌空爆炸,飛濺的石屑劃破了臉頰,如果再大一點,腦袋就要碎了……禿堅在駭然中,勒住了戰馬。

此時城外的朱家軍,卻是歡天喜地,當真跟過年似的。

終於輪到他們靠着技術裝備碾壓敵人了,原來仗勢欺人的感覺竟然這麼爽!

朱家軍的回回炮是賈魯精心製作,按照道理講,應該會比元軍的強一些,但是也未必能強到碾壓的地步。

可偏偏有個張希孟的存在,他雖然沒有老賈的動手能力,但是槓桿原理還是知道的。

這個槓桿原理早在墨經當中就有記載,賈魯自然是清楚的,可張希孟還懂一樣東西,那就是科學實驗。

炮車要造多大,多大,配重多少,木杆多長,彈丸多重……要怎麼樣組合,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回回炮的威力。

張希孟提供了思路,賈魯立刻指揮工匠驗證,終於敲定了回回炮的制式。

隨後張希孟又給賈魯提供了準確的火藥配方,不出意外,再度大獲成功。賈魯也無瑕詢問張希孟從哪裡得知的。

他把這些東西組合起來,弄出瞭如今的回回炮。

其實在濠州之戰的時候,張希孟也利用投石機贏過賈魯一次,但那一次純粹是趕鴨子上架,而且是仗着城牆的高度,勉強獲勝,有太多僥倖成分,如果元軍的工匠能像朱家軍這麼細心,精益求精,或許濠州之戰的結果就要改寫了。

但是這些都成爲了過去,如今朱家軍的炮車,在射程上已經有了百步以上的優勢,哪怕元軍的回回炮可以在城頭髮射,居高臨下,也根本彌補不了。

事實上在朱家軍發射的時候,元軍就把回回炮弄上來了。

儘管士兵一再說,距離不夠,根本夠不到。

但是元軍將領受不了了,他們不能看着自己人被攻擊,卻沒有半點還手之力。

就算打不到,也要給我頂上去!

元軍的回回炮終於上城了,也終於發射了一輪,一百五十斤的石彈落在了地上,又向前滾了一段,在距離朱家軍還有二十多步的地方,無奈停了下來。

隨後朱家軍的回回炮就覆蓋過來。

同樣碩大的石彈,由於內部掏空,加上更合理的結構,輕鬆劃出優美的弧線,落在了回回炮的區域。

多達幾十枚的石彈幾乎同時炸開,硝煙瀰漫,石塊亂飛,砸在元軍身上,輕者受傷,重者筋骨斷裂,有的乾脆就被砸得頭破血流而死。

回回炮是一種靠着彈丸重量進行殺傷的武器,這東西很難做到足夠精準,張希孟也提議用鐵做炮彈,結果直接被賈魯否定了。

以當下的水平,想要造出均勻密封的鐵球,還是很困難,如果有這個水平,努力一下都能做出火炮了。

所以想點科技樹的,還是要等一等。

賈魯選擇了重量合適,威力也可以,而且製造工藝成熟的石彈,畢竟滁州城的石匠就有一大堆。

在掏空的石彈裡面,填入火藥,然後再插一根火繩,發射之前點燃,拋出……等落到目標上空,就會發生爆炸。

火繩多長,什麼時間點燃,這也是經過仔細計算,又進行了嚴格訓練的。

不然火繩短了,炸到了自己怎麼辦,火繩長了,又不會爆炸,落地的時候,摔碎了石彈,威力會銳減,只能當呲花完了。

總而言之,一種武器,從設計到製造,再到訓練成熟,戰場應用,然後還要不斷反饋,不斷修改,最後成爲可靠的大殺器,需要的時間精力,異乎尋常,絕不是隨便點點金手指,就能成功的。

所幸張希孟身邊有賈魯在,或者乾脆說,回回炮就是賈魯的心血,張希孟纔是負責輔助的那一個。

反正不管怎麼說,可以恭喜老先生,也可以恭喜朱家軍了。

接下來整整大半天的炮戰之中,朱家軍憑着射程,射速,還有威力上的優勢,狂虐對手。

元軍的回回炮完全失去了作用,被朱家軍壓着打,足足損失了五十多架,之所以沒有損失更多,而是炮手集體抗議了,如果白癡將軍再讓他們去送死,這些人就暴亂,反正都是死,死在朱家軍手上還要粉身碎骨,不如跟昏庸的自己人拼一下,或許生還的機率更大。

負責守城的元軍損失也非常大,就在第一輪的炮擊之下,就有一名萬戶被凌空爆炸的石彈碎片擊中胸膛,頓時大口吐血,把內臟都噴了出來,直接喪命。

另外被炸死的,燒死的,被坍塌的城樓壓死的,加起來就足有五百多人,嚇得元軍根本不敢登城。

除此之外,和州城頭也遭到了摧毀。

城樓被爆炸的火焰點燃,直接燒塌了,柱子斷裂,碎瓦落了一地。

城牆上面的垛口都被炸飛了,女牆也損壞了許多。

更要命的是城牆,在不斷的爆炸之下,外面的青磚那已經被炸得所剩無幾,露出了裡面的泥制。

雖然古代有獨門的秘技,可以用糯米水雞蛋清做粘合劑,把城牆修得比水泥牆還堅固。但是對不起,和州只是個不知名的小城,遠沒有這麼奢侈。

因此在青磚崩坍之後,裡面的泥沙聚下,城牆已經出現了多處險情,讓城裡的元軍瑟瑟發抖。

“不能這樣了,必須打出去,再被動挨打,和州遲早淪陷!”

禿堅和絆住馬從最初的震驚,不敢置信,到如今的惶恐不安,也不過大半天的時間。

“我們應該挑選死士,主動出城,襲擊紅賊,殺退他們,纔有生機!”

絆住馬點頭,算是同意了提議。可是在炮擊之後,元軍肝膽欲裂,哪裡還有多少忠勇之人,願意出城拼命。

因此禿堅只能一再加大賞賜力度,總算費盡了千辛萬苦,才湊齊了五千人。

就在他們準備出動的時候,城頭元軍又發現了一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原來是呂公車出動了,這種三十丈長,兩丈多高的龐然大物,毫不客氣向着和州城頭而來。

夕陽之中的五架呂公車,宛如五個來自遠古的巨獸,帶着無與倫比的壓迫,呼嘯而來。

城頭元軍早就喪膽,此刻面對呂公車,也失去了勇氣。

箭雨稀稀拉拉,完全傷不到呂公車裡的士兵。

他們想要用回回炮去攻擊,偏偏白天的時候,回回炮損失慘重,炮手都跑了,此刻想要讓他們上來,也是千難萬難,而且朱家軍的回回炮也不是吃素的。

其他的弓弩武器,也多數在白天的攻擊之中,損失殆盡。

直到此刻,元軍才知道,原來炮戰真正的目的,只是爲了先聲奪人,消耗掉元軍的勇氣,打掉他們的反擊手段,掃清攻城的障礙。

呂公車纔是朱家軍的大殺器!

到了這時候,似乎只能祈禱呂公車自己損壞。

長生天,快顯靈啊!

很可惜,過硬的質量,嚴格的工序,充分的訓練,足以人定勝天。

第一架呂公車接近了城頭,在距離還有不足一丈的時候,一個矯健的身影率先衝出,一步躍上城頭。

失去女牆遮蔽的城頭,一覽無餘,絲毫不用擔心有什麼埋伏,因此攻城的危險大大降低。

第一個有幸殺上城頭的赫然是剛剛投靠的鄧友德,他一手持盾牌,一手持刀,上城之後,就大肆砍殺,後續士兵蜂擁而至,一舉奪下城頭!

“好樣的!”

朱元璋眼睛冒光,“今夜,就給咱拿下和州!”

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