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

朱元璋和張希孟一起,仔仔細細,觀察了洪都城,看過之後,張希孟也多少理解爲什麼這座城池能創造奇蹟,甚至決定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命運。

作爲一座臨近贛江的富庶城池,洪都建城,使用了非常多的青石磚瓦,結構堅固異常。

雖然有八座城門,看似攻擊的點不少,防禦起來必須分兵,增加難度。但是每個城門都相當穩固,不用問,在裡面一定修了甕城。

再加上江水充沛,洪都的護城河足有三十丈!

這是一個讓人有點絕望的寬度,朱元璋攻城略地,哪怕是金陵,也沒有洪都這麼寬的護城河。

而且負責駐守洪都的還是天完的常勝精兵。

坦白講,如果陳友諒坐鎮,朱家軍真的沒有必勝把握。。即便陳友諒走了,想要拿下洪都也不容易。

“張先生,咱們的回回炮,可能打得到洪都城牆?”

“沒問題。”張希孟很乾脆回答,回回炮大放異彩的是襄陽之戰,彼時襄陽的護城河足有一百丈,而回回炮發射一百五十斤的彈丸,落到地上,可以入地七尺,威力之大,可見一斑!

而且如今的回回炮又是經過百年發展,賈魯也進行了多次改革, 無論威力, 還是射程,都更加強悍。

其實也正是出於對回回炮威力的認可,張希孟纔沒有急着鼓搗火炮。

這也不是說就不發展,實際上張希孟一直在讓工匠研究火器, 但是任何新的發明, 都需要一個不斷改良,走向成熟的過程。

火炮更是如此。

就拿火炮的材料來說, 初期青銅鑄砲, 效果肯定更好,但是青銅太貴了, 銅也是貨幣,名副其實的鈔能力, 打仗等於燒錢的完美案例。

朱家軍真的一點銅也沒有嗎?

自然不是的, 實際上銅陵就是產銅的重鎮, 還被冠以銅之名。

但是需要工匠,需要投入資源, 需要時間……而且別忘了, 銅陵挨着長江, 天完的水師又比朱家軍厲害不少。

解決不了安全的問題,就大規模開採銅礦, 萬一被襲擊了怎麼辦?

所以說一個國家發展的正常順序,永遠都是先解決安全問題, 有了打狗棍兒,才能考慮吃得更好,穿得更好。

如果順序反了,你手上的財富, 很可能就是別人的獵物。

天完陳兵長江中游, 氣勢洶洶,着實是心腹大患, 威脅太大了。

眼下的朱家軍還沒法在火器上大放異彩,不過所幸還有賈魯這種器械高手,足以憑着武器犀利,撼動眼前的堅城。

胡廷瑞在巡視城防的時候, 就發現朱家軍在城外修好了一圈圍牆之後, 竟然又挖掘壕溝,向着城牆方向推進。

“他們是想掘地道入城,當真是癡心妄想!”

胡廷瑞跟身邊人道:“我早就查看過來,洪都護城河這麼寬, 挖地不到三尺,就有水滲出來,想要掘地道,必定垮塌,他們是白費功夫,自取其辱!”

胡廷瑞信心滿滿,但是他還保持了冷靜,下令部下,嚴陣以待。

又過了幾天,胡廷瑞發現情況或許不對了。

朱家軍並不是挖掘地道,而是向上堆起了土丘。

難道他們是要起土山攻城?

“傳我的命令,把咱們在襄陽繳獲的回回炮拉出來,我要讓朱元璋知道咱們的厲害!”

所有的天完兵將,幾乎都跟胡廷瑞一樣,充滿了信心。

畢竟這兩年來,他們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天下無敵!

來吧,放馬過來!

就在朱家軍鎖城的第二十天,在洪都的東南角,兩個方向延伸開,一共八十架高達三丈的投石機,被放在了預先堆好的底座上。

巍峨的機械帶着十足的力量感,好像是兩排兇獸,虎視眈眈。

朱元璋滿身鎧甲,出現在了土丘之上,張希孟竟然也十分難得地配着寶劍,站在了朱元璋旁邊。

而在老朱的另一邊,則是朱文正和李文忠兩個,說來有趣,別的大將都不待見這些笨重的玩意,李文忠被塞到了砲隊,當了千戶。

朱文正也被硬調過來,當了指揮使。

其實朱文正的悲劇也跟朱元璋有關係,都怪他一時失了計較,把朱文正捧得太高,竟然讓他當了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

弄到了這一步,不出事纔怪。

張希孟在軍中,一直似有若無地壓着朱文正,年輕人不可太氣盛。

你要是實在嫌自己官小,我給你弄個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跑去六合縣駐守,給金陵當屏障去。

別擾亂軍中的人事安排,升遷序列。

老朱也明白張希孟的用意,而且朱標也出生了,他並沒有那麼急切提攜朱文正。但是不管怎麼說,作爲親侄子,老朱對朱文正的偏愛,還是掩飾不住的。

“文正,咱知道你小子想管騎兵,還私下裡抱怨,是張先生把你弄過來的……你小子就不要不識好人心了。今天你就能體會到張先生的苦心了。”

朱文正臉色微紅,也不只是羞的,還是怕的,他連忙道:“叔,那是小侄頭幾天胡說八道,這些日子訓練砲手,我早就知道了張相的好意。我就打算今天一顯身手,讓他們知道朱家軍的厲害!”

朱文正說着,又道:“叔父,你和張先生可以下去了,這裡交給小侄就是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爲什麼?難道還有危險不成?”

朱文正道:“戰場上刀槍無眼,雖說城裡的回回炮多半打不到這裡,但是總要以防萬一。叔父,你還是和張先生下去,等着好消息吧!”

朱元璋沒搭理他,而是扭頭道:“張先生,你怎麼看?”

張希孟一笑,“還能怎麼看,自然是在這裡看了!元軍的回回炮,我還是清楚的……”

不待張希孟說完,突然就有破空之聲,大家急忙擡頭,只見一顆石丸劃過護城河,奔着張希孟這邊飛過來。

在距離張希孟他們還有十幾丈的地方,深深砸入了地下,竟然幾乎看到了石丸了。

所謂入地七尺,這個傳說不是假的!

坦白講,在飛過來的一剎那,張希孟的心是懸起來的,手腳也是僵硬的。

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投吸”,你們不講武德,好自爲之!

“還愣着幹什麼!”

朱元璋怒喝,“給咱狠狠打!”

朱文正渾身一顫,全神貫注,盯着遠處的洪都,舌戰春雷,一聲怒吼,“發射!”

士兵奮力揮刀,斬斷繩索,配重石塊迅速下落,足足一百八十斤的實心彈丸應聲騰空,帶着比剛剛猛烈數倍的破空之聲,砸向了對面的城牆。

一架投石機如此,其餘的盡數如此,只見鋪天蓋地的彈丸,帶着憤怒,飛躍過寬闊的護城河,重重砸在了城牆上。

轟然一聲,磚石炸裂,灰塵騰空。

還站在城頭的士兵只覺得地動山搖,一股強大的力量,震得他們站立不穩,幾乎摔倒。

親自督戰的胡廷瑞甚至驚訝地發現一枚巨大的石丸,越過了城牆,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氣勢,砸在了幾個士兵的中間。

其中一個被正中,直接沒了上半身,另外幾個也紛紛倒地,有人斃命,有人受傷,迸濺的鮮血落在了胡廷瑞煞白的臉上。

他伸出手,緩緩擦了一把,在眼前拈開,還帶着溫熱的血色告訴他一件事,只是稍微差了一點,城外的投石機是完全可以砸到他的頭上的!

怎麼會?

完全不合常理啊,朱家軍的回回炮怎麼比他們的還好?

胡廷瑞頭皮發麻,雖然想不通,但是卻不妨礙他大步後退,躲到了安全的地方。

其他的士兵更是跟見鬼了似的,狼狽逃跑。

從實際戰果來看,投石機的齊射並不算太大,只有一半不到的彈丸落在了城牆上,更有不到一半,將磚石砸裂,其他的就只是撣撣灰罷了。

至於砸死的士兵,更是隻有十幾個。

但是這已經足夠駭人了,洪都城裡的天完士兵,第一次意識到對手有了無可戰勝的力量,或許他們會輸!

一擊就把敵人的膽氣打掉大半,朱文正心花怒放!

他更加瘋狂大叫,“快,裝填,給我狠狠打!”

朱家軍這邊發瘋一樣升起配重的石頭,用繩索固定好,然後再裝上彈丸,準備第二輪的射擊。

而就在這時候,天完的兵丁竟然衝上了城牆,拼着老命,把他們的回回炮運下去,不得不說,這幫人的勇敢也是讓人歎服。

此刻留在城頭的任何東西和人,都會成爲朱家軍的戰利品!

還沒等他們將回回炮完全撤回,又一輪射擊到了,天完的士兵嚇得爹媽亂叫,撒腿就跑,再一次留下了幾具破碎的屍體。

從這一刻開始,朱家軍就開始穩定輸出,不斷轟擊洪都城牆。

也不知道是誰修得這座洪都城,絕對堪稱固若金湯,面對朱家軍的瘋狂轟擊,連續五天下來,竟然依舊屹立。

只是有些城牆磚已經成片脫落,在一些不易察覺的地方,出現了一些裂縫兒。

這就是城牆支撐不住的先兆,只要打下去,終究會敲開的。

城裡的士兵戰戰兢兢,每一刻都如臨大敵。

而今天的情況有點特別,臨近中午,朱家軍竟然提前半個時辰,停了射擊。

就在他們摸不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一股似有若無的香氣,隨着風,飄到了城裡。在朱家軍的炮兵陣地上,赫然出現了十幾口巨大無比的鐵鍋。

裡面滿是大快的紅燒肉,朱文正興奮大叫,“吃!使勁吃兒!紅燒肉有的是!吃飽了回頭給我狠狠打!”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十二章 示兒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一章 元末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十章 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