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

張希孟奮筆疾書,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悉數告訴朱元璋。事實上官方正版還沒出來,搶先版已經在民間迅速傳播了。

參加審案的百姓,尤其是離着近的,能聽到張相所講內容的,都是大呼過癮,撥雲見日。

要說老百姓真的明白張希孟講了什麼,那也是難爲他們了,畢竟這些東西,就算是李善長等人聽起來都很費力氣。

需要掌握足夠的歷史知識,還要眼界足夠,能夠把一切串聯起來,融會貫通,而且裡面還涉及到了許多知識盲區。

這是李善長希望張希孟寫出來,他們仔細研究的原因。

但是聽不懂不打緊兒,大傢伙至少能明白一件事,張相是爲了大傢伙好。

這也就足夠了。。

其次,這個案子也等於告訴所有人,女人出來做事,乃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魏罕被判了斬刑,一同打入大牢的還有那麼多人,從上到下,誰都逃不了干係。

這可不是隨便找個人頂罪,而是徹徹底底,認認真真進行清理, 氣魄格局之大, 下手明快,乾淨利落,都是前所未有的。

更要命的是張相,李相, 都是一樣的看法, 包括刑部,都嚷嚷着要重新修訂法條, 這一股龐大的勢頭, 泰山壓頂,任何試圖抗衡的人, 都會粉身碎骨。

應天的風波,自然而然, 傳到了洪都前線。

朱元璋招降了胡廷瑞等人, 又進攻撫州, 大肆開疆拓土,打得十分熱鬧, 徐達, 常遇春, 胡大海,這些猛將攻無不取, 戰無不勝。

又是這麼個爭雄天下的時候,按理說他們該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可惜的是,外面打得再熱鬧,跟應天天翻地覆的變化比起來,也不值一提。

但張希孟把寫的東西送來, 最着急要看的不是朱元璋, 而是老頭朱升。

其實有關提升女人地位的事情,他已經一萬個贊同了, 而且也見識了威力,知道了張希孟的用心良苦。

不過彼之砒霜,汝之蜜糖。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屁股坐得位置不一樣, 是非對錯也就不同了。

就拿韓秀孃的案子來說, 直接捲入其中的,不過是江寧縣衙而已,最多算上那幾個幫着魏罕搖旗吶喊的耆老。

其他人並沒有直接參與,也沒有誰, 能一下子買通這麼多人!

但是在張希孟發言之前,爲什麼大傢伙都有意無意,袒護魏罕,反對讓女人出來做事,都想借着這次的事情,給張希孟難堪……還不是因爲千百年的習慣延續下來,已經成了大多數人的本能,人們已經忘了,最初這麼安排的緣由。

當年爲了保護畜力,而把耕牛奉爲聖物的人,估計怎麼也想不到,幾千年後,連牛尿都乾淨衛生了。

張希孟給朱元璋寫的內容,自然要詳細許多,朱升看過之後,自然是恍然大悟,如夢方醒。

男耕女織的傳統,甚至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

這幾千年來,雖然還都是農業時代,但並非沒有進步……比如春秋時期,井田制就瓦解了。

從秦漢到宋元,中原大地的人口增長,農業技術進步,一個農夫能供養的人越來越多。

這是最根本的生產力發展的邏輯,也是一切的基礎。

朱升跟張希孟聊過不少,看到這些,他也不算陌生,並且能很快把握住其中的精髓。

“上位,都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按照張相的看法,等於是重寫了歷史!”朱升讚歎道:“西漢之時,董仲舒做天人三策,主張大一統,助漢武帝,成就千古一帝。彼時的士人還是好的,仗劍躍馬,在疆場廝殺,謀求功名,一直到盛唐,也多有詩人,盼着能在邊塞建功,封妻廕子,揚名天下。”

朱升笑道:“我早年讀史書,覺得唐宋相距不過幾十年,怎麼前後恍若隔世,迥然不同。彼時我還是想不明白,只覺得唐代尚武,趙宋修文,喜好不同而已。可現在讀張相這篇文章,卻讓我有了另一番領悟。或許自唐入宋,正好處在了一個轉折上。精耕細作,占城稻傳入,農人耕種田畝,剩餘的糧食越來越多。趙家皇帝偏愛士人,士大夫不用去疆場建功立業,靠着讀書科舉,就能做人上人,享受百姓供奉,又何必冒險?到了趙宋,士大夫已經和漢唐迥然不同了。”

朱元璋的好學,不消多說,而且張希孟還是他的啓蒙老師,因此縱然面對這麼深奧的東西,老朱也能理解幾分。

“果然,按照張先生的意思,儒家在唐宋之間,已經悄然發生了轉變,變成了累贅和枷鎖。”朱元璋輕嘆道:“而理學就是集大成者,和咱們同姓的那位,遺禍不淺啊!”

朱升深深吸口氣,張希孟這份東西的厲害就在於很多人罵朱熹,反對理學,就只是罵人,淺薄得很,不值一駁。

可是張希孟卻論證了理學是個混蛋。

面對農業進步,生產發展,理學不是順應大勢,而是站在了士紳地主的立場上,不斷給老百姓套上枷鎖。

存天理,滅人慾,先讓大家不要胡思亂想,閉上眼睛,裝作世界沒有發生變化,還是歲月靜好。

再接着,乾脆宣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把婦人牢牢圈禁在家裡面,用整個國家的犧牲,滿足士大夫繼續安逸生活的需求。

最終釀成的惡果,就是一敗再敗,讓蒙古人奪取了天下。

面對蒙古鐵蹄,把氣節看得比什麼都重的讀書人,竟然不乏屈膝投降之人。

只要能保證我吃香的,喝辣的,哪管什麼人當皇帝?

至於文人一直視若命根子的綱常,也從規範秩序的準則,變成了士人手裡的工具,反正怎麼對我們有利,就怎麼來……

朱升不斷嘆息,汗透衣裳,無奈道:“上位,若非看了張相的文章,我幾乎不知道文人士大夫之惡,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幸好有張相撥雲見日,否則的話,不趁早把這顆毒瘤剷除,真不知道日後還會怎麼樣!僅僅是這一點,張相就足以和古聖先賢並駕齊驅。上位能得到如此賢士輔佐,真是上天賜給上位的。”

朱元璋略怔了怔,想當初還真是他把張希孟撿了回來,救了他一命,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能幫自己這麼多,果然是老天垂青啊!

“楓林先生,你看該如何是好?要不要把那些混賬東西,都給殺個乾淨!”

“可別!此事還要仔細思量。”

朱升急忙攔住,他當然知道朱元璋的手段,張希孟把那些人的可惡之處全都展示出來,連李善長都下手了,朱元璋又怎麼會客氣?

沒瞧見嗎,這位眼珠子都紅了。

朱元璋在張希孟的講述之中,看到了自家人的影子……一個理論,之所以能夠得到認可,是因爲在現實中能找到證據。

就拿張希孟說,地主用土地拴住佃戶,朱元璋立刻就懂了,他們家租種土地,老爹就經常去地主家幫工,他小小年紀,就去給地主放牛,還險些被地主打死。

租種了土地,就幾乎成了地主家的奴僕。

這一點老朱是深有體會。

試想一下,如果當年的朱家,集體到了現在老朱的治下,會發生什麼情況?

首先,大概率不必租種土地,他們會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用不着給地主交租。

其次,朱元璋的母親,大姐,二姐,都是心靈手巧的,可以進紡織作坊,掙錢補貼家用,讓全家人吃飽肚子。

或許自己不用放牛,而是去學堂讀書。

二哥也不用當上門女婿,而是能風風光光,娶一個媳婦,舒舒服服過日子……

朱元璋漸漸眯縫起眼睛,浮想聯翩,彼時還會有造反頭子朱元璋嗎?

應該不會了,沒準憑着他的聰明,還能通過考試,去衙門裡當個書吏……然後在人們的羨慕中,平淡踏實地過完這一輩子。

等到了他老的時候,兒孫環繞,被人尊一聲朱老太爺。

真是好啊!

朱元璋突然咧開嘴角,竟然笑出了聲。

朱升一驚,急忙低聲呼喚,朱元璋甩了甩頭,這麼大人了,還做那個夢幹什麼!他們家已經無可救藥了,不過在他的治下,可以讓更多的人家,過上幸福的好日子,讓美夢成真!

“楓林先生,你攔着咱殺人,自然是有更好的辦法了?”

朱升忙道:“上位,該殺之人,李相那裡不會放過,只是剛剛我突然想到,張相寫得這麼通透,如此之好,只怕早就能夠自成一家。我們又何必沿用宋儒理學陳腐的論調?爲什麼不用張相的主張,重新闡釋綱常,制定規矩,教化官吏百姓?”

“教化官吏百姓?怎麼教化?”朱元璋好奇道。

“自然是將這些文章列爲必考的項目。”朱升笑道:“上位不是在軍中教導將領們讀書識字嗎?何不乾脆一點,讓各級學堂,也包括軍中,就學張相的文章,然後依據張相的註釋講解,作爲考試的內容,這樣一來,也就不愁讀書人不知道這些道理了!要不了多久,理學就會瓦解冰消!理學當死,張學當興啊!”

朱元璋眼睛冒光,大感興趣,忍不住讚歎道:“這是要用張夫子取代朱夫子!妙!”

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十二章 示兒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