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

這倆人或多或少,有那麼一點點小尷尬。

就這麼對坐着,尷尬的如新婚夫妻,出入洞房,手足無措一般,偏偏傅友德身着大紅,丁普郎腰懸紅綢……

到底是丁普郎官位更高,也更老道,他哼道:“傅將軍爲何背主?”

傅友德下意識挺直腰背,朗聲道:“我原爲小明王之臣,和吳王乃是盟友。偶爾流落巴蜀,受盡欺凌。又觀陳友諒並非明主,故此生出歸附之心。我和吳王有淵源在前,又不曾久仕天完,投靠吳王,如何不是順理成章?”

這幾句話說的,丁普郎無言以對,似乎也說得過去。

傅友德卻是不想放過他,竟然繼續追問道:“我投吳王,情有可原,將軍爲何也要投靠吳王?”

丁普郎老臉瞬間漲紅,彷彿是被人粗暴撕下一層面皮,怒氣涌動,怒視傅友德。

可傅友德也不是善茬子,同樣回視丁普郎,兩個人就跟老公雞掐架似的。

對峙到了最後,竟然又是丁普郎打破了僵持。

“傅兄弟,可知我名字當中的普字,從何而來?”

傅友德道:“自然是源自彭祖師,彭黨大名,天下誰人不知?”

丁普郎點了點頭,“是啊,彭黨之名,人人皆知……我乃是彭黨之人,你可知道,我小時候,幾乎凍死,是彭祖師見我還有一口氣,把我抱在懷裡,在土地廟坐了一夜,才保住了我的一條命。那時候我還很小,只是聽他老人家講,彌勒佛是最慈悲的,只要彌勒降世,人間佛國。到了那時候,就人人有衣穿,個個都飽暖,再也不用擔心凍餓,再也不會骨肉分離……”

丁普郎提到了彭和尚,這位用了一生抗元的先驅……或許不是最能打,也不是最聰明的,但卻是最有韌性的,正是他的持之以恆,不斷培養人才,灌輸推翻大元的理想,最終培養出數量驚人的骨幹成員,這些名字中帶着彭字的漢子,成了埋葬大元朝的重要一員。

丁普郎追憶起昔日,十分感慨。回頭再看當下,只剩下唏噓哀嘆。

“傅將軍,你說當下的天完如何?還是彌勒降世,大光明境嗎?”

傅友德繃着面孔,仔細看丁普郎,突然道:“你真的信這些?”

出乎意料,丁普郎還不猶豫道:“我信!別看彭祖師死了,現在的天完,越發不像樣子了,但我終究相信,人心向善,我們最初的想法沒有錯……如果要是錯了,我們這些人,前赴後繼,死者不計其數,流了那麼多血,我們難道是個笑話嗎?”

傅友德心中大震,他仔細看着丁普郎,心潮澎湃,到了今天,還能信這些話,足見此人是個血熱漢子,赤誠君子啊!

傅友德的看法並沒有錯,甚至可以說很有見地,畢竟歷史上的丁普郎,在鄱陽湖大戰之中,頭被砍掉,尚且屹立不倒,做征戰之態。

刑天舞干鏚,那只是傳說。丁普郎確實是斷頭之後,鬥志不息,狠狠震撼了天下人。

若非胸中有一團火焰,又如何能悍不畏死,鬥志沖天?

傅友德低着頭,思忖良久,沉聲道:“丁將軍,我聽聞朱家軍以平等之心,對待百姓。人人有田,戶戶有產,輕徭薄稅,法令清明……雖然算不得佛國在世,但也到底是世上罕有,着實是聖君明主!”

丁普郎死死盯着他,沙啞道:“所以你就決定歸附朱元璋?”

“嗯!”

傅友德用力點頭,“實不相瞞,我見過汪廣洋汪大人了,他寥寥幾句話,就讓我知道了北伐失敗的緣由。我們還都是靠着自己的力量,並沒有贏得民心。我想有朝一日,殺回關中,替我那些鄉親收屍,把他們安葬起來,告訴他們天下變得不一樣了……我,我只能依靠朱家軍了,劉太保他不行!”

丁普郎盯着傅友德,兩個男人互相看了許久,有一種東西在胸中涌動,他們兩個十分確定,彼此是一樣的人,剛直不阿,寧死不悔!

丁普郎笑了,“傅將軍,今天是你的大好日子,還是去洞房吧,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也要回去,把外面的兵馬撤走,也免得打擾了你的興致。”

傅友德這才恍然,原來丁普郎給他準備了一手。

傅友德也沒說什麼,而是起身,拍了拍巴掌,外面頓時一陣刀兵之聲,八十名早已準備好的刀斧手,瞬間出現,殺氣森然!

丁普郎也是一陣心驚肉跳,他想拿下傅友德,卻不知道這傢伙也是一個狠人!

“好!很好!傅將軍,我姓丁的服了,你願意和我拜把子嗎?”

傅友德淡淡一笑,“我自然是願意高攀,但我知道,朱家軍是很不喜歡這一套的。”

“爲什麼?意氣相投,難道還不能結拜異姓兄弟?這算什麼規矩?”

傅友德道:“我還說不清,只有請呂先生告訴你了。”

這時候那個領着丁普郎的書生走過來,施禮之後,笑道:“所謂意氣相投,就不免意氣用事。朱家軍主張每個人都一樣,自然是不希望拉幫結派,彼此爭權奪勢。如果丁將軍執意如此,我也不會拒絕,畢竟我們還不是朱家軍的人。”

丁普郎沉吟少許,嘆道:“我記住了,等咱們歸附過去,我倒要瞧瞧,這個朱家軍是不是名不副實!”

傅友德道:“倘若朱家軍真的與衆不同呢?”

丁普郎用力吸口氣,排出胸中鬱積,朗聲道:“那我就把這條命,奉送給朱元璋!”

……

兩位將領都有心投靠朱元璋,事情一下子就好辦了,李普勝和汪廣洋也湊在了一起,積極聯絡協商。

傅友德和丁普郎都不是一個人,尤其是丁普郎,他作爲彭黨當中的人物,跟天完的許多老臣都有關係,又有許多舊部,到底要怎麼辦,才能確保利益最大,損害最小……着實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張希孟也把控全局,甚至親筆寫信,向兩個人介紹朱家軍的政策。

一切都在快速推進,距離瓜熟蒂落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而就在這時候,突然從漢陽傳來消息,徐壽輝打算遷都江州。

甚至還有傳言,徐壽輝打算和朱元璋會盟,響應朱家軍北伐主張,共同聯手,覆滅元廷!

這要怎麼辦?

是等着徐壽輝過來,還是立刻舉兵歸順,打天完一個措手不及?

丁普郎和傅友德把消息送到了張希孟的面前。

“徐壽輝主張遷都,,其實是打算逃離陳友諒的控制,畢竟陳友諒是沔陽人,在漢陽等地,頗有實力。只要逃離漢陽,才能自己做主。”張希孟笑呵呵道:“他說什麼會盟,北伐,都是藉口,用不着在意!”

汪廣洋也認可張希孟的判斷,“張相,照這麼說,徐壽輝還走了一步好棋?”

張希孟失笑道:“旗是好旗,只怕他未必走得出來!”

汪廣洋下意識一驚,難道陳友諒還要二次噬主不成?

……

徐壽輝是個賣布的小販,不過在元末亂世,身份是最不重要的,只要你有才能,運氣好,哪怕是私鹽販子,要飯的小和尚,都是有機會的。

不過徐壽輝確實不是靠着本事當上皇帝的,他靠的是顏值!

自從愛徒周子旺死後,彭和尚就悟到了造反是個高危職業,不捨得讓親信幹這個。

而且想要號令四方,就要有個人君模樣,再看自己這幫親痛仇快的弟子們,彭和尚欲哭無淚。

結果就是推舉了看起來還算過得去的徐壽輝,登上了帝位。

當然了,這也並不意味着徐壽輝就真的不行。

而且就算是一頭豬,在生死之間,磨礪了這麼多年,也變得頗有手段了。

從剪除倪文俊就看得出來,徐壽輝不簡單。

只是很可惜,他遇上了陳友諒,這傢伙梟雄跋扈,有倪文俊的實力和手段,更有倪文俊沒有的野心志向。

這是徐壽輝無論如何也戰勝不了的人。

而且隨着朱元璋稱吳王,懾服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等三人,南方大區的格局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朱元璋和天完之間的較量,更準確點說,就是朱陳之間的搏殺。

已經有很多人站出來,要求給陳友諒封王。

而且還是封楚王!

湖廣江西都是楚國故地,封楚王,用意再明白不過了。

甚至還有聚集在漢陽的士大夫站出來,聯名請求,給陳友諒加殊禮。像什麼劍履上殿啊,入朝不趨啊,贊拜不名啊,一個別落下。

最好再讓他都督中外諸軍事,加九錫,假黃鉞,如王莽曹操故事……

放在原本的歷史上,讀書人是不大哎搭理陳友諒的,他在士人當中的人緣,遠不如張士誠。

但隨着朱家軍全套主張的推出,他們和傳統士人之間,已經是勢同水火,萬萬沒有挽回的餘地,雙方只有你死我活。

在這個情況下,就算陳友諒再怎麼不好,也是有人支持他的。

局勢對徐壽輝來說,越發嚴峻,除了少數幾個彭黨老臣,他幾乎失去了一切支持。沒有辦法,徐壽輝只能兵行險招。

他決定從漢陽遷都江州,直接面對朱家軍!

陳友諒也被驚到了,但他很快就鎮定下來,先是派人勸阻,徐壽輝不聽,反而調動部下,尋找船隻,順流而下。

面對此情此景,陳友諒也不說什麼了,他放任徐壽輝在江州登陸。

可就在徐壽輝踏上陸地的時候,伏兵四起,爲首之人,正是陳友諒的心腹悍將,有着“潑張”綽號的張必先,論起武力,此人不在張定邊之下。

潑張催動戰馬,直接衝到了徐壽輝面前。

徐壽輝驚慌失措,“匹夫安敢弒君?”

張必先朗聲大笑,“汝不過是草頭天子,這江山自有我義兄執掌,你死到臨頭了!”

說着,張必先舉起一柄錘頭,藉着衝擊力道,一錘砸過去,正中徐壽輝的面部,可憐一副好相貌,被砸得粉碎,鮮血迸濺,立時斃命!

天完大帝,竟然成了最沒有臉的天子。

張必先滿身是血,猖狂大笑,隨即領着部下,剿殺徐壽輝最後的親信,又領着諸將,去面見陳友諒,勸說陳友諒即位。

陳友諒按照規矩,拒絕了一番,隨後還是半推半就,就在江州,繼承帝位……下面人建議封楚王,似乎該國號大楚。

可陳友諒卻另有一番見識,“朱重八喊什麼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至今卻只敢稱吳王!我們要恢復大漢天下,就定國號爲漢,稱漢王。搶佔先機,必定能消滅朱重八,大獲全勝。”

陳友諒一錘定音,部下又是一陣馬屁,紛紛說陳友諒深謀遠慮,大氣磅礴,勝過朱重八萬倍。

就在他們歡天喜地,大封功臣的時候,駐守小孤山的丁普郎和傅友德,憤然宣佈起義,舉兵歸附朱元璋。

剛剛登基的陳友諒,就被狠狠抽了一巴掌,這還能忍?

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三章 書與畫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一章 元末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