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

到底是撕破臉皮,必須決一死戰了。

作爲至少沾了幾十萬紅巾鮮血的當世名將,察罕的強悍不需要懷疑,從剿滅南鎖北鎖紅巾,到力戰韓宋北伐軍,這些年來,察罕帖木兒幾乎無日不戰,殺戮兩個字,幾乎刻在了骨子裡。

對於察罕帖木兒來說,他可以捱打,可以失敗,但是絕對不能認輸……朱元璋以這種近乎欺騙的手段,驟然發起攻擊。如果不能堅決打回去,那就是認輸。

而認輸對於他這種軍頭兒,意味着什麼,自不必多說。

戰場態勢,對察罕帖木兒真的很不利嗎?

其實也未必,首先開封城雖然還在韓宋的手裡,但是通過四面鎖城,元軍已經制造了一座堅固的牢籠,圈着劉福通,想要搞什麼裡應外合,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其次,察罕最大的優勢,就是幾十萬兵馬,抱成一團,相比起明軍兩個拳頭打人,元軍調動更加從容,信息聯繫也更方便快捷。

這就意味着元軍可以形成局部的兵力優勢,以近乎田忌賽馬的方式,個個擊破。

再有,說來諷刺,十年殘酷的戰鬥,竟然讓不少蒙古士兵找回了一些祖先的狀態。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蒙古騎兵弓馬騎射更強,對後勤的要求更低。

僅靠着一些牛肉乾,加上馬奶,就可以長途奔襲。

北方人口銳減,耕地荒蕪,反而讓牧場變得更大,元軍的補給比起脫脫那時候,竟然還在改善!

如果真的形成南北朝格局,那麼農耕和遊牧的分界線,將不再是長城,而是黃河!

祖宗的龍興之地,炎黃戰鬥過的地方,就要拱手讓人。

所以此戰對於大明來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徐達,常遇春都已經擺出了玩命的姿態。

擊潰岸上的元軍之後,常遇春踏上了河岸,也不待後續兵馬到來,只是率領着不足兩千人,發起了衝鋒。

一個十萬兵馬的統帥,硬生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幾千人的先鋒官。

這種離譜的事情,也就常遇春幹得出來。

可偏偏這一手就取得了奇效。

元軍不待反應,常遇春一馬當先,追着潰敗的元軍狂殺。

他奮力揮動兵器,每一槍刺出,必定有人喪命。跟隨常遇春的部下也沾染了統帥的氣息,奮力猛衝,一往無前。

失去了統軍官的元兵迅速潰散,來不及逃跑的乾脆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常遇春眼見面前的投降元軍,氣得哇哇暴叫。

“躲開大路!滾到兩邊去,不然老子殺了你們!”

憤怒的常遇春,竟然當真戳死了幾個攔路的元軍,這才衝了出來。他一往無前,目標明確,那就是歸德府!

這個歸德府可不簡單,在宋代,還有個稱呼,叫做南京!

沒錯,彼時的南京還是江寧。

作爲北宋東西南北四京之一,歸德的城池格局很大,修得也非常堅固。哪怕經過了百年風雨,但根基尚存。

只要順利奪取歸德,便可以長驅直入,進攻開封。

這也是常遇春的設想,先聲奪人,一戰成功。

當他以撼天動地的氣勢,撲向歸德府的時候,這座城池是混亂而顫慄的。

就在幾天之前,察罕帖木兒送來了密信,要虎林赤做好撤回河北的準備……而察罕又交代虎林赤,這消息絕對不能外泄,只能悄悄準備,避免挫動軍心,引起麻煩。

虎林赤作爲察罕的心腹,自然不必說,一定謹遵察罕的命令。

只不過事情有那麼一點點意外……虎林赤這段時間不但搶掠了不少財富,還弄了個年輕的小妾,深得他的喜愛。

虎林赤乾脆把自己的金銀財寶,交給老丈人負責。

既然要撤了,這些東西提前運走,也省得到時候出現混亂,避免損失。

虎林赤就找來了岳父,仔細叮囑,告訴他一定要悄悄行動,千萬不要走漏風聲,只有他們一家如此,別人都要老實聽從命令。

老丈人心領神會……然後,然後歸德府的人就都知道了。

各個大戶,軍中將領,紛紛轉運財產,把寶貴的戰馬車輛,都運來運輸搶掠所得。

道路堵塞,甚至還把橋樑壓垮了。

等虎林赤發覺之後,已經是一地雞毛……氣得虎林赤想要殺人,可當他舉起屠刀之時,耳邊盡是小妾嚶嚶的哭聲。

這個曾經殺戮無算的元軍悍將,手到底軟了。

他只是下令,找出了一個小蝦米,隨便殺了,將人頭掛在了城牆上……殺一儆百,震懾人心。

這種事情朱元璋也不少幹,可問題是老朱不但要明正典刑,還要揪出罪魁禍首。

每一次屠刀落下,都是對國法軍紀的聲張,日積月累,纔有鐵一般的隊伍。

而虎林赤這種近乎兒戲的殺人,除了糊弄自己之外,並無別的效果。

相反,還被人看破了手腳,下面的人更加肆無忌憚。

這個時候,常遇春神兵天降。

虎林赤得到消息之後,短暫遲疑,面如血色,怒氣勃發。

好一個無恥的明軍,竟然欺騙老子!

身爲沙場宿將,虎林赤雖然不復曾經,但是戰場本能尚存,他知道歸德府丟不得,否則的話,河南之地都會出事,那時候就算是察罕帖木兒也不會放過他。

“大人,明軍已經殺過來,不足二十里了!”

這點距離,幾乎就是一個衝鋒的事情。

虎林赤頭皮發麻,渾身戰慄,生死關頭,一個錯誤,就可能全盤皆輸……“傳令!把許午叫過來!”

不多時,一個魁梧的黑大漢晃着身軀進來了。

這傢伙正是虎林赤的心腹猛將,力大無窮,勇猛無敵。

察罕帖木兒幾次向虎林赤討要,希望讓此人直接給他效力……結果虎林赤跟察罕說,平章想要卑職的賤內,立刻就用轎子送去,含笑奉上。但是許千戶不行!

這是個比虎林赤媳婦還重要的猛士!

“我給你三千騎兵,立刻出城,迎戰明軍,務必要擋住他們,給我爭取時間。”

許午沒有遲疑,斷然答應。

把他派出去了,虎林赤稍微鬆口氣,他立刻下令,各城門封閉,兵卒上城戒備,然後調集滾木礌石,各種守城器械,嚴陣以待。

等虎林赤將將下令,城裡還在匆忙準備的時候,常遇春率領的兵馬,已經衝殺過來……雙方几乎瞬間撞在了一起。

蒙古鐵騎以弓箭覆蓋,向着明軍拋射箭矢。

漫天的箭雨,竟然還真有祖宗的三分威勢。

出乎預料,明軍並沒有用弓箭還擊,而是一頭猛衝,撞向了元軍。

箭矢落在盔甲上,發出了鐺鐺的金屬撞擊聲。

經過不斷改進,明軍的鐵甲已經足以抵禦一般的箭矢。

更何況倉促聚集的蒙古騎兵,他們的弓箭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有威脅。這一輪射擊,明軍付出的傷亡還不足十人,待到元軍還要射擊的時候。

常遇春率領部下,已經衝到了近前。

蒙古鐵騎以弓箭爲主,通常一個人會配屬兩三張弓,另外還有彎刀,短斧,以及少量的長槍……而在長槍尾部,他們喜歡裝一個鉤子,可以拖敵人下馬,也可以撈取戰利品。

很顯然,槍在蒙古騎兵手裡,更多是輔助工具。

但是對於明軍來說,長長的騎槍,就是最主要的武器。

常遇春的勇猛不只是在陸地上,或者船隻上,哪怕是弓馬騎射,一樣穩穩壓了花雲一頭。

他率領人馬,突至元軍身前,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常遇春沒有直接衝過去,而是向旁邊側了一下,以六十度左右的角度,掃過元軍。

長長的騎槍狠狠刺入元軍身軀,由於傾斜角度的存在,更方便抽回長槍,繼續刺殺。

明軍所過之處,就從元軍身上,狠狠削下來一層,足有上百名蒙古騎兵斃命。

剛一交手,就吃了大虧,許午大怒,他哇哇怪叫,提着兵器,想要找常遇春拼命……而此刻的常遇春卻已經調轉了馬頭。

一擊得手,他絲毫不遲疑,朝着元軍的中間,又狠狠衝了過來。

鋒芒突出,利刃揮舞,元軍紛紛受傷斃命,掉落馬下,其餘人嚇得魂飛魄散,向兩邊躲避……

常遇春輕易切開元軍騎兵,隨即又回頭,以更加兇猛的姿態殺來。

而此刻虎林赤也登上了城頭,看到了讓他幾乎摔倒城下的一幕,明軍將領率領先鋒騎兵,宛如一柄利刃,而他的精銳騎兵,竟然如同一塊肥美的豬肉,被人家反覆切割,變成零碎的小塊兒,而那些最小的塊兒,就會被不知不覺間吃掉。

兇猛的許午竟然笨拙如狗熊,面對明軍的攻擊,毫無辦法,只是無能狂怒!

虎林赤看着自己的寶貝疙瘩兒快速消失,氣得破口大罵。

“許午!你個蠢豬笨牛!你的本事都用在女人身上嗎?”

“殺!殺!殺!”

“給我殺!”

虎林赤氣得敲響戰鼓,得到了信號的許午果然害怕了,他急忙下令,讓騎兵向他聚攏,隨即循着常遇春,迎頭撞了上去。

許午堅信,以自己的勇武,足以滅殺任何對手。

可就在他衝鋒向前的時候,突然出現了輕微的斷裂聲,又向前跑了兩步,身上的魚鱗甲輕飄飄脫落了……許午就是一驚!

昔日的他,每到戰前,都要仔細擦拭兵器,小心維護大弓,身上的鎧甲也需要一塊一塊檢查,確保萬無一失才行。

畢竟任何疏漏,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而這段時間,他也和自己的主子一樣,沉溺在溫柔鄉,面對突如其來的戰鬥,他匆忙着甲,竟然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使用的絲絛居然是損壞的。

一陣衝殺之後,在這個當頭……斷裂了!

許午的心就是一顫,他第一次失去了必勝的信心,還來不及思索之時,常遇春已經衝到了眼前,許午急忙舉起兵器。

兩位素來以勇猛著稱的大將,撞在一起,瞬間又分開了。

再看許午,他的左胸被刺透,開了個巨大的窟窿,鮮血狂噴,瞪着眼睛,摔落馬下。

常遇春轉身,復又殺回,用佩刀砍下許午腦袋,挑在槍尖上,高高舉起。

“大明……必勝!”

伴隨着一聲怒吼,明軍聲勢大振,戰場上,到處都是喊殺聲!

而元軍則是嚇破了膽,紛紛掉頭,想要逃回城中……就在此時,王弼和吳良率領着人馬殺來,足有兩萬兵馬,將殘存的蒙古騎兵包圍,迅速剿殺乾淨。

城頭的虎林赤眼睜睜瞧着,自己的心腹愛將,還有自己視作命根子的鐵騎,就這樣被殺得一點不剩。

“這是我的命啊!你們這些紅賊,也太狠了!”

虎林赤哀嚎着,心喪若死。

奈何常遇春還不高興呢……要不是這幫東西拖延,他已經殺入了歸德,此戰就贏了一半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七十章 好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