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

“部堂,如何能把大傢伙送去山東啊?這應天是天子腳下,大傢伙有朝廷安排的房舍,出入有馬車,每個月額外還有些物價補貼。更不要說那麼多學堂,可以隨意選擇,還有醫館,各種海外奇珍,山東哪邊有什麼啊?那個毛貴就是個賊頭,又剛剛大戰,刁民遍地,強盜到處都是。”

禮部的郎中崔亮拼命跟錢用壬抱怨,“下官可是聽說了,山東地方上,都跟梁山上下來的,個個活土匪,不好惹啊!”

水滸傳雖然沒有最終成書,但是不少橋段已經廣爲流傳,甚至在戲臺上也十分常見。崔亮一想起那些殺人不眨眼的梁山好漢,就汗毛根豎起,不寒而慄。

“活土匪怎麼樣?就算真是梁山好漢,就當開個眼界!”錢用壬再也不想聽了,“你現在立刻傳令,告訴他們所有人,隨着我去面君。再告訴他們一句,誰要是敢在陛下面前胡咧咧,可不只是掉腦袋,身上的這層皮能不能保得住,還不好說!”

崔亮被嚇得渾身哆嗦,滿心惶恐,自不必說。

但是卻也着實無奈。

就這樣,一共二百名官吏學者,被帶到了奉天殿。

錢用壬老老實實跪倒,“啓奏陛下,臣已經根據旨意,挑選了二百位精明強幹的官吏儒士,立刻就可以動身前往曲阜,協助張相,創辦復旦學堂。”

朱元璋略微點頭,“錢用壬,你起來吧。”

得到了皇命,錢用壬垂手侍立,額角不停冒出汗水。

是死是活,就看這一關能不能闖得過去了?

朱元璋稍微沉吟,竟然笑道:“讓你準備二百人,咱也下旨,同樣準備二百人,讓他們也進來吧!”

錢用壬不明所以,又來了二百人?

從哪裡找來的,怎麼事先沒有聽說過?

又是哪的讀書人倒了黴?

錢用壬一時還想不通,可很快他就傻眼了,因爲遵照旨意來的這羣人,不是教書先生,而是一羣赳赳武夫。

哪怕他們沒穿鎧甲戰襖,也能辨認出來,身上的殺氣不是假的,跟木楞子一般的胳膊,也不是假的。

瞧瞧啊,好幾個人臉上還有刀疤,笑起來簡直跟地獄的小鬼似的。

弄這麼一幫人,到底要幹什麼?

莫非是監督所有人,怕大傢伙跑了?

錢用壬思前想後,一時也找不到答案,只剩下心中惶恐。

再看那些被挑選出來的倒黴蛋,一看這邊的武人,更是無不駭然心驚,臉都綠了,怎麼回事?

這幫東西幹什麼的?

瞧着這幫人惶恐不安,朱元璋的心就跟開了花似的。

一個字:痛快!

明明是利國利民的學堂,一道旨意,就該爭先恐後去辦的事情,結果被這幫孫子拖延到了現在,耽誤了多少事情!

老朱的心裡堆了一肚子火,這要是不發泄出來,朱元璋都能憋瘋了。

好在張希孟出了個絕佳的主意,不但化解了老朱的憤怒,也相當程度,解決了學堂的問題,讓老朱體會到了雙倍的快樂。

正因爲如此,朱元璋纔沒有不管不顧,一刀一個,殺個痛快。

但是他也看不得這幫人趾高氣揚,自命不凡,因此特別給他們準備了一條枷鎖。

正是這些軍中的有功將士!

“你們或許不清楚,爲什麼去山東辦學堂,還有這些軍中的將士。”老朱笑呵呵道:“咱很是用心思索過,一個學堂,到底要教什麼!是詩詞歌賦,道德文章嗎?好像還不全面,咱記得當年孔夫子就提倡六藝,是有這個說法吧?也就是說,一個真正的儒士,要能文能武,騎馬射箭,寫文章,做算術,樣樣精通才是。”

“錢用壬,咱沒說錯吧?”

錢用壬心怦怦亂跳,臉色蒼白,他已經感覺到了不對勁兒,人我給你帶來了,怎麼還要整活兒啊?

求陛下饒命,小的這身板,扛不住啊!

錢用壬滿心苦水,卻還是要點頭,“陛下所言極是,只是想要文武雙全,可不是那麼容易,臣以爲……”

他還沒說完,老朱就擺手了。

“咱也知道,想要文武雙全不容易,咱這不就想辦法嗎!從今往後,復旦學堂,要配屬文武兩套師父,共同教導他們。你們都認識一下,往後就要在一起,爲國育才了。”

啊!

儘管有君前失儀的風險,還是有不少人發出了驚呼聲。

什麼意思?

讓我們跟這幫粗鄙武夫一起教學生,他們會什麼?

不行!

絕對不行!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錢用壬身上,你是禮部尚書,你他孃的說句話啊!

很可惜,錢用壬低垂着頭,就跟死了一樣,他已經做好了準備,陛下只管隨便來,臣扛得住!

朱元璋看出了這幫文人的憤怒,但他絲毫不在乎,而是隨便點個武人。

“咱問你,會射箭嗎?”

“會!還射死過七個韃子。”武人傲然回答。

老朱欣然點頭,“好,這麼說你是殺過元兵,立過大功,咱大明有今天,你是功臣!”

得到了天子讚許,武人越發欣喜,不自覺挺直了腰背。

“咱再問你,讓你教學生,你能教什麼?”

“回陛下的話,俺能教射箭,教他們拳腳,騎馬,還要告訴他們殺敵報國,忠心大明。還要當清官,對得起陛下!”

“好!”

老朱撫掌大笑,其實他的確把教化的問題想複雜了。

天下第一的學堂,也未必個個都是頂級人才。

事實上多數情況,都是先生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這幫武夫能教導騎馬射箭,又能給他們講軍中的事情,順帶着,還能正三觀,鼓勵做個忠臣清官……假如這還不配當個老師,別人誰行啊?

難道要讓人教學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成?

要說起來,張希孟真是幫了他太多,僅僅是讓將士讀書識字,明白道理這一項,就受益無窮。

這幫經歷過軍中培養的武人,忠誠,勇武,服從旨意。

和他們比起來,那些儒士除了會一點酸詩,多讀了幾篇文章,還真沒有更多可炫耀的了。

朱元璋再看那些文人,臉上全都是笑容。

“你們也聽見了,君子六藝,是孔夫子提倡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是孔夫子講的,就讓他們和你們同行,你們互爲師生,互相請教,砥礪學問,磨鍊人品,共同教好學生。”

錢用壬依舊不言不語,他今天打定主意,要裝個死狗,哪怕死了親孃,他也不會多說一個字。

累了,毀滅吧!

隨你們怎麼折騰,我都沒意見。

只是錢用壬不說話,在場的讀書人中間,有人承受不住了。

從人羣當中,顫顫哆嗦,走出來一個老儒。

他咬了咬牙,悲憤道:“陛下,武夫無德,如何能爲國育才?學堂請武夫做先生,斯文何在?道理何在?”

終於有人開炮了,大傢伙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朱元璋的心情很好,能看到這幫東西吃癟,他比什麼都高興。

“你說武夫無德?那什麼叫德行?爲了大明,出生入死,爲了驅逐胡虜,血灑沙場,拿一條命拼殺,這叫無德?什麼是有德?眼前這位有德之士,你又替大明做了什麼?你對咱的江山,可有功勞?”

朱元璋沒有直接殺人,而是跟這位講起了道理,不愧是跟張希孟學過的,邏輯嚴謹,言語犀利,直指要害,至少能打九十五分。

而對面這位儒士,居然也一時瞠目結舌,他沒有料到,老朱竟然這麼說……愣了片刻,他繼續道:“上過戰場,兇戾殘忍,讓他們染指教化,豈不是教出一羣無君無父的瘋子?”

“大膽!”

朱元璋厲聲怒斥,“趙宋立國以來,重文輕武,鄙薄武人,以至於靖康之恥,崖山之敗。中原大地,尚武之風斷絕,文弱無能,正是趙宋文人的寫照!”

“我大明不同前朝,就是要重回尚武之風,以武人教導學子,理所當然!”

眼前的儒士大爲驚異,伏地大哭,用力磕頭道:“陛下,武人桀驁不馴,用他們只會亡國啊!陛下明鑑!”

“荒唐,荒唐!”朱元璋厲聲怒斥,“武人桀驁不馴,爾等又何嘗不是用心歹毒,自私自利!對你們有利的事情,就說得天花亂墜,蠱惑君王。對你們不利,便百般狡辯,混淆黑白!”

朱元璋冷笑道:“咱不光要重用武人,還要讓他們肩負教化重擔。所謂德在才先,以後學堂考評,都以武博士爲先,所有武人,不光要教導學生,還要盯緊了這幫人,他們要是敢胡言亂語,蠱惑學生,立刻上奏,咱絕不姑息養奸!”

這下子好了,武人不但能教導學生,還管理學堂了。

武人們一起跪倒,起身高呼萬歲。

而文人這幫,則是悽風苦雨,如喪考妣……但是他們如何還敢衝出來多言?只能在心中哀嘆,斯文不在,堂堂讀書人,竟然成了武夫的奴僕!

衆人把目光依舊集中在地上的儒士身上,希望這個不怕死的能據理力爭,展示一下咱們文人骨頭。

可突然衆人覺得不對勁兒,往前一看,原來這傢伙竟然悲憤惶恐之下,怒氣攻心,順着嘴角流出了血,眼瞧着不行了。

快請太醫吧!

朱元璋掃了一眼,“如此心胸,怎能教好學生?不救也罷!錢用壬,少了一個人,你補上吧!”

錢用壬剎那間瞪大眼睛,“…”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