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

毛貴接了張希孟的命題作文,絲毫不敢疏忽,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開始查閱典籍,努力完成文章。

而隨着研究的深入,毛貴越發覺得如何對外打交道,是一門巨大的學問。

按照毛貴查到的資料,早期的外交,應該是先秦時候的質子往來,比如秦始皇的爹,就曾經是質子,秦始皇的少年時光是在趙國度過的。

這種派遣質子的情況,在先秦的時候,非常普遍,大約就是爲了表示誠意,派遣一個兒子過去,要是違背了約定,就要先失去骨肉至親。

而隨着天下一統,中原大地成爲一個統一的大國,這時候的對外交往就不是地位大致差不多的諸侯國之間往來,而是同四周蠻夷往來。

所以在漢唐之間,就不派質子,而是進行和親。

嫁給女兒過去。把蠻夷首領變成自己的女婿。

等到了趙宋,覺得和親還是太丟人了,要不……咱們送歲幣吧!

毛貴一路梳理下來,還是很有收穫的,但是落到大明身上,就顯得很值得推敲了。

首先趙宋的歲幣那是萬萬不能給的,至於什麼自稱臣構,簡直是奇恥大辱,寧死也不能幹出這麼不要臉的事情。

其次呢,漢唐的和親,也是不行的。

我大明皇親貴女,豈能嫁給番邦蠻夷?

哪怕是來跪着求親,也絕對不行。

因爲這事涉及到國家尊嚴。

只要嫁了女兒,你說是求來的,人家就可以說是搶來的,事情就會說不清楚。而且一旦和親,女孩子是很慘的。

咱大明立國根基,就是人人一樣,從這個角度來看,也不能把女子當成貨品,送去給蠻夷,換來一時太平。

而且虛弱的姻親關係,根本沒法真正捍衛和平。所謂的和親,往往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悲劇。

咱大明要有出息!

不和親,不稱臣,不歲幣……這是大明應該堅守的原則。

毛貴看了看自己寫的東西,似乎是有了眉目,但還差了點東西。

他沒敢打擾張希孟,而是去見了劉伯溫。

說實話,毛貴還有點不好意思,他一個粗鄙武夫,人家劉伯溫可是當世大儒,學問過人,也就是張相能穩穩超過劉伯溫,其他人根本不行!

可是當毛貴扭扭捏捏把文本拿出來,劉伯溫纔看了幾眼,就神色凝重起來。

“毛將軍,你這個寫得好啊!”

毛貴老臉泛紅,“伯溫先生謬讚,我,我就是隨便寫寫……”

“不!”劉伯溫擺手,“不能這麼說,你總結了歷代對外交往的方式,而趙宋亡於蒙古人之手,最終華夏沉淪,神州蒙塵,一百年來,我們都飽受趙宋抱殘守缺,屈膝稱臣的恥辱!我們確實需要梳理對外交往的經驗,需要正本清源,咱大明絕對不能重蹈覆轍!”

劉伯溫很感慨道:“這篇文章必須做好,必須把道理說透,讓世人能夠清楚明白!毛將軍,這要是寫好了,必定能流芳百世,甚至入選課堂教材啊!”

毛貴更加瞪大眼睛,不是說笑話吧?

他現在可是飽受學堂二字折磨。

生怕成績不如兒子,又怕留級罰站,弄得整個人都不好了。但是要能寫出一篇文章,寫出足以納入教材的文章,這可就太了不起了,一下子就能在三個臭小子面前挺直腰桿,找回老爹的尊嚴!

哪怕是在張相,劉伯溫的幫助下,完成文章,那也是值得驕傲一輩子的。

毛貴更加來了精神,有了劉伯溫的協助,毛貴很快豐富了資料。

比如說在歷代對外交往中,除了送質子,和親,賠款之外,還包括割地。比如六國論就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說法。

只是老蘇可能不能清楚,論起割地,還是他們宋朝厲害,先是放棄燕雲之地,接着又被西夏搶去了西北,再之後連中原都丟了。

弄得陸游不得不跑去大散關寫邊塞詩,算是割地割了個徹底。

所以經過他們的總結,得出了四條,不和親、不歲幣、不割地、不稱臣,這是四條基本原則。

毛貴又跟劉伯溫討論了些時候。

他們發現,除了這些對待強敵的外交手段之外,針對一般的蠻夷,土司,藩國,不至於涉及國家尊嚴,但是在往來之中,也會吃虧。

就是所謂厚往薄來的情況。

毛貴思量再三,覺得必須再加上一條核心原則,就是堅決捍衛大明的利益。

劉伯溫點頭,表示萬分贊同。

“不過毛將軍,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情形,如果我們不給那些好處,對方不願意奉大明爲主,又該怎麼辦?”

“那就發兵征討?”

劉伯溫搖頭,“據我所知,有不少土司部落,人口稀少,地勢崎區,放在那裡,影響不了什麼,可要是派兵攻打,就算是十萬大軍,也未必能拿得下來,勞民傷財,很是麻煩。”

毛貴想了想道:“那,那還是要給些東西的……不過彼此往來,必須要有來有往,不能咱們吃虧太多!”

劉伯溫頷首,“那就再加上四個字:互惠互利!”

兩個身份各異,經歷各異的人,湊在一起,還越討論越是欣喜,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劉伯溫覺得毛貴這人雖然是武夫,可人品方正,坦誠直率,是個能交往的朋友。

毛貴也覺得劉伯溫絲毫沒有文人的傲慢,反而心繫天下,堪稱少數有良心的文臣。兩個人湊在一起,經過了十幾天的討論,總算拿出了一個草稿。

毛貴喊着劉伯溫,一起來見張希孟,請求張相點評。

此時的張希孟剛剛陪着夫人轉了一圈……原本他只是稍微在山東停留,處理了孔家的事情,就去應天。

江楠也打算去應天,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弄出了復旦學堂,又有整頓兵馬,還冒出了高麗……張希孟一時沒法動身,江楠從開封回來,卻也沒有去應天,而是趕了過來,跟丈夫在一起。

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還是怠慢不得。

江楠到底沒有挺着大肚子工作。

度支局是事情,暫時交給了韓秀娘負責,連續兩任提舉都是女人,度支局也喜提巾幗局的稱號。

不過要是覺得女人當家,度支局就不足爲慮,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韓秀娘出手比江楠還要狠辣,上任之初,就連續查辦官吏,兩個侍郎,三個知府,十二個縣令,就是她在不到半年時間裡,對天下人交出的答卷。

這口屠刀的犀利,足以讓三法司汗顏。

見到韓秀娘下手這麼狠,江楠越發安心,隨着產期臨近,她是愈發期待,給張家添一個後代了。

而即將當爹的張希孟,也是春風滿臉,笑容可掬。

見到了毛貴和劉伯溫,拿過來他們的文章,張希孟頓時大吃一驚……不會吧?不會吧?這幾句被後人掛在嘴邊的話,居然是他們總結出來的?

張希孟只是想讓毛貴從利益出發,寫一篇能指導對外交往的文章。

可毛貴給張希孟的驚喜,着實有點大。

足足看了好半晌,張希孟提起筆,把歲幣二字劃掉,換成了賠款。

隨後張希孟道:“歲幣是宋代用的,這個賠款,就是說任何形式的,爲求苟安,雙手奉送外人的行爲,都是不允許的!有了這一條之後,所謂的厚往薄來,也就不攻自破。堅持互惠互利就成必然。”

毛貴和劉伯溫一.asxs.頭,表示贊同。

畢竟寫這種文章,還是張希孟拿手,也是當世權威。

張希孟這些年寫的東西,自然不是文采飛揚,氣勢如山的雄文……把他跟唐宋名家的文章放在一起,就會顯得十分粗糙,甚至文筆稚嫩。

可拋開外表,張希孟寫的東西就不一樣了,他是在重新註釋經典,總結過往,闡發理論……他要做的事情,當初孔夫子幹過,董仲舒幹過,朱熹也幹過。

張希孟不但做了,而且還試圖讓普通人也能聽懂,看明白,必須把文章寫得通俗易懂。

所以在張希孟的倡導下,大明的公文都越發直白簡潔,甚至有點白話文的味道了。

“你們總結的很好,但似乎還差那麼一點東西。”

毛貴立刻躬身道:“請先生指點!”

張希孟笑道:“你們說了不要如何如何,但我們要什麼,似乎只說了互惠互利,這只是經貿的往來,還是不夠。我們需要給對外交往,加上一個目標、方向!”

劉伯溫怔了怔,立刻道:“張相,我們也確實討論過,只是還沒有定論,還請張相指點。”

毛貴也道:“先生不吝賜教,學生洗耳恭聽。”

張希孟斟酌了少許,就笑道:“我就說兩句,維護大明之利益,恢復華夏之尊嚴!”

說完之後,張希孟又補充道:“自從崖山之後,中原沉淪,華夏到底還行不行,這是個很要命的問題!我們大明立國,就是要告訴天下,華夏回來了!對外交往,就是要恢復華夏的地位,找回昔日的榮光,建立起華夏主導的秩序……一句話,重建華夏天下!”

“國是大明,維護大明利益。天下是華夏,建立華夏秩序。這就是我們對外交往的根本所在!”

毛貴和劉伯溫齊齊頷首,“張相高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