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論守城

盧安民被拖出了帥府,等他到了外面,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百姓,指指點點,破口大罵。其中還有安豐跑過來的。

“就是這條狗,前些年,他考中了進士,在家裡頭,風風光光,給他立了牌坊,連着吃了半個月的流水席……”

元代曾經很長時間停了科舉,直到元仁宗的時候,才重新恢復,湊巧的是,張希孟的叔祖張養浩就是第一科的主考。整個元朝一共舉辦了十六次科舉,每次錄取的數量也很少。

因此出了一個進士,的確值得大書特書。

家鄉父老,與有榮焉。

奈何轉眼黃河氾濫,安豐也遭了災,有人就想求盧安民幫着家鄉說話,請求減免賦稅差役……只可惜,盧安民屁也沒敢放,只是安心享受他的顏如玉,黃金屋。

“父老死活你不管,現在還給元廷當走狗!你個畜生!”

不知道誰抓起一把爛菜葉子,砸在了盧安民的身上。

這下子點燃了情緒,就連濠州城中的百姓也惱怒了,朝廷什麼德行,他們豈能不知?要是讓這幫殺進濠州,誰也活不了。

敢來勸降,就打死他!

瞬間爛菜葉,土塊,臭鞋,雞蛋……什麼都往盧安民身上招呼。

負責拖着盧安民的紅巾軍士卒都被波及了。

“鄉親們,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大帥讓咱們把他送出去啊!”

“不斬來使,俺們不想殺他,俺們啐他一口還不成嗎?”

這位堂堂大進士,退出濠州的時候,滿身污穢,頭臉都破了……更讓他惶恐的卻是這一輩子的名聲,算是徹底完蛋了,至少在淮西老家,沒有人會說他的好,當真還不如殺了他!

和盧安民正好相反,朱重八這輩子就沒這麼風光過,哪怕娶媳婦入洞房,都比不上!

咱一個沒上過幾天學的臭和尚,愣是把一個進士出身的文官給罵得坐在了地上,汗流浹背,變顏變色的,跟一條落水的狗似的。

還能說什麼,就倆字:痛快!

他可不光是出了口惡氣,朱重八投靠濠州紅巾還不到一年,結果就因爲作戰表現突出,成了大帥的親兵,還娶了大帥的乾女兒,一步登天了屬於是。

自然而然,就有不少亂七八糟的議論,朱重八的心臟夠強,能扛下來,卻也是希望證明自己。

駁斥了盧安民,可不只是言語上佔了便宜那麼簡單。

賈魯派人過來,那是要分化濠州紅巾,打擊士氣,搶佔先機的。就算是郭子興等人不會投降,若是應付左支右絀,也會因此丟了臉面,甚至城中流言四起,動搖軍心。

誰說戰爭一定要刀兵相見的,使者往來,脣槍舌劍,同樣是交鋒作戰。

朱重八替濠州贏了個開門紅。

不只是郭子興看這個女婿高興,就連其他人也都露出了讚歎的目光,尤其是彭大,更是驚喜賞識。

好小子,有膽氣!

別看咱們在徐州輸了,這次在濠州,拼了老命,也要贏!

就連郭子興都對乾女婿另眼相看,還特准朱重八參與議事,也就是說,一個區區九夫長,能在幾位大帥面前發表意見了,這可是郭子興兒子郭天敘都沒有的待遇。

他朱公子總算在軍中嶄露頭角,成了一個人物!

……

“小先生,多虧了你的教誨,咱可要承你的情。”晚上朱重八回來,帶了兩匹綢緞,還多了一小袋金豆子。

雖說元代以紙幣爲主,但是有錢人家的金銀首飾還是不少的,再說了,彭大又是個紅巾大帥,有些金銀,也是情理之中。要不然,他送給朱重八一麻袋寶鈔,那纔是大笑話呢!

朱重八都放在了張希孟的面前,認真道:“是彭大給咱的,就算是束脩,小先生收下吧!”

張希孟看了看,很心動,畢竟一個正常人,看到了黃澄澄的一包,如何淡定下來?不過張希孟志存高遠,作爲未來天子的心腹,豈能被一點金子亂了心智!

“恩公賞賜,小子自然是歡喜。只是要成就大事,必須賞罰分明。吝嗇錢貨固然不好,可濫施恩賞也不行。恩公這一次給得太多了,會讓人生出驕縱之心,過高估計自己的地位。以爲沒了自己,就什麼事情都幹不成了。如此下去,不知道幾斤幾兩,膽大妄爲,那纔是取死有道。”

朱重八默默聽着,似有觸動,最後卻還是搖頭髮笑。

“小先生,你這是教咱怎麼當大帥啊!”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格局小了不是!

我是教你做皇上!

朱重八探口氣,伸手抓了十幾個沉甸甸的金豆子,直接塞到了張希孟的手裡,而後也不等他反駁,就直接問道:“小先生,你看接下來要怎麼守住濠州?”

張希孟微微一怔,心中思忖,同時把金豆子塞在了袖子裡。

“恩公,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您說這個賈魯如何?”

朱重八頓了頓,才說道:“咱也有些琢磨不明白,按理說百姓憎惡開河,換鈔,這個賈魯就是主持修河的,咱應該恨透了他纔是,恨不得吃了他的肉。可咱又琢磨着,黃河決口,不修河,不是罪過更大嗎?咱聽人說,賈魯還是個懂河工的,爲官也清廉,有好些事情,不是他能說了算的。”

張希孟連連點頭,“恩公,元廷從上到下,早已經腐朽不堪。這時候不論對錯,只要是做,好的變壞,壞的更壞!王朝到了最後關頭,多半如此。”

朱重八眉頭緊皺,半晌緩緩道:“小先生,這麼說賈魯是個好官了?”

“但是他給元廷做事,充當元廷鷹犬,越是個有本事的,危害就越大!”張希孟凝重道:“我聽說爲了修河,黃河兩岸,十幾個州府,調動的民夫幾十萬……賈魯這人打仗的本事未必多強,但是調兵遣將,打造器械,圍攻城池的本事,絕對有,不但有,還很強!”

朱重八認真想了想,立刻點頭,“沒錯,小先生高見,這個賈魯是個大敵。小先生,大帥准許咱參加帥廳議事,你看咱該怎麼辦?”

張希孟道:“恩公,知彼說完了,咱們該說知己了。我想過了一些戰例,其實對守城一方是有好處的。”

“詳細說說。”朱重八上身前傾,湊近了張希孟,認真求教。

“遠的不說了,三國年間,東吳孫權就幾次圍攻合肥,十萬大軍,打不下幾千人的合肥城。還有安史之亂的張巡,死守睢陽十個月,延續大唐國祚一百五十年。便是在靖康年間,太原王稟也是擋住了金人西路大軍二百五十多天。這些都是以幾千人,對戰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戰例。只要調度得當,用人得法,守城不難!”

朱重八立刻追問道:“該怎麼調度?又該如何用人?”

“首先自然是上下一心,要把城裡面打造的鐵桶相仿。安排人日夜巡邏,劃分區域,分片巡查。不許百姓隨意出入往來,更不許傳遞閒話,擾亂軍心。對於那些散佈流言,消解士氣的,要嚴懲不貸。”張希孟停頓一下,又道:“說來說去,守城最緊要的還是糧食和軍械,要把城中糧食控制起來,執行嚴格的分配製度……保證將士的糧食,也要讓百姓有口吃的,一定要嚴防囤積居奇,哄擡物價。總而言之,只要自己穩住了,別說是賈魯,就算是丞相脫脫領着大兵來了,也未必能攻下濠州!”

張希孟一番講述,朱重八連連點頭。

“小先生,句句戳中要害,你,你在咱手下,真的屈了人才!”

張希孟大笑搖頭,“恩公這就錯了,會說的千千萬萬,能做成事的,卻是萬中無一。濠州安危,全看恩公了!”

朱重八漸漸握緊了拳頭,他想起和張希孟在市面上看到的蕭疏緊張情景,忍不住頭皮發麻。

“小先生,咱現在就去見大帥!”

朱重八轉身就走,張希孟有預感,怕是有人要倒黴了。

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十八章 不屈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一章 元末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