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

“不錯,太子很有魄力啊!”

朱元璋臉上含笑,非常滿意,忍不住誇讚,“本來咱還想着要回去給他擦屁股,沒想到不管國事,還是家事,都做得可圈可點,很好啊!”

老朱不吝嗇誇獎,突然扭頭對馬皇后道:“妹子,瞧這樣,咱們還能在北平多留些日子,順便四處瞧瞧,這北國風光,別有一番滋味啊!”

馬皇后怔了怔,“孫兒染病,還讓我挺擔心的,孩子小,一步步都在闖鬼門關……不過有江楠照看,我也能放心了,她可比我心細多了。”

朱元璋頷首,這話他不能更贊同了,要不然當初馬皇后怎麼會費心思讓皇孫拜在夏知鳳門下……

偏偏老親家弄出這麼個事,讓馬皇后很尷尬,萬一因此夏知鳳和皇家有了隔閡,那可就不好了。

“重八,你說用不用做點什麼?”

朱元璋哈哈一笑,“妹子,別人說也就罷了,你這麼說,可就錯了……這種事情,說了反而顯得生分了。”

馬皇后愣了下,隨即用力頷首,笑道:“還是陛下聖明,確實,不管咱們,還是張先生,都沒有必要把這種事情放在嘴上,確實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朱元璋點頭,“妹子,要咱說,家事無所謂,真正要命的是虧空……現在福建一省的倉庫,幾乎都是空的,如果不能及時拿到足夠糧食填補,平抑物價,咱怕標兒這一關不好過啊!”

馬皇后反而笑道:“你教了他這麼多年,張先生也提點他,又有那麼多朝臣輔佐,要是還解決不了,他就坐不穩儲君這把椅子,咱們就這麼瞧着,讓他想辦法!”

馬皇后倒是有個果斷的勁兒,朱元璋也唯有點頭。

現在的難題到了朱標身上……就在清查福建倉庫的時候,鉅額虧空的消息傳出來,首先讓人感到意外的,竟然是糧價暴漲。

原本福建兩府遭災,糧食不夠,現在查出了倉庫虧空,糧食缺口更大。

大傢伙總要活着吧!

總需要吃糧食吧!

現在糧食不足,糧價暴漲,幾乎就是必然的。

上百萬人的生計,成了讓所有人頭疼的問題。

種種消息,彙總到了中書省,面對這麼個結果,李善長看了眼徐達,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果然不出所料,他的擔心應驗了。

別看徐達是百戰名將,但是處理朝政,還是太缺少經驗了。

“我說魏國公,查來查去,弄成這個樣子,你說該怎麼辦吧?”

徐達沉着臉,他憤然道:“李相,倉場虧空,這本就是紙裡包不住火的事情,我倒要請教,如果不及時徹查,還有別的辦法遮掩嗎?”

李善長看了看徐達,此刻中書省也沒有別人,終於一聲長嘆。

“你到底不是官場的人……罷了,憑着咱們這麼多年的交情,老夫拼着這條命不要,我就把話給你說透了,我盼着你往後能把道理告訴殿下,有些時候,能不查就不查。不是老夫奸佞無恥,實在是有些事情不好辦!”

徐達覺得這話不對勁兒,反問道:“李相,我想請教,不查的話,還是沒有糧食,你到底能怎麼辦?”

李善長道:“這還不容易,以賑災的名義,先免掉福建的稅賦,然後從今年的稅收上面,拿出一部分,填補空缺。或者是從臨近省份,借調一些糧食過去。只要市面上還有糧食,糧價就算還有波動,也不會弄得現在這樣……泉州市面的糧價,貴了多少?”

“貴了至少三倍,很多百姓已經吃不起糧食了。”徐達無奈道。

李善長點頭,“這就是了,我給你說說這其中的道理。”李善長拉了拉椅子,跟徐達更近了一些,然後老李纔講出了他的心得……糧價這個東西,很多時候,是跟着人心走的。當大傢伙憂心忡忡,覺得糧食會缺的時候。

就會玩命屯糧,甚至不惜借錢,也要把市面上最後一粒糧食買光。

這樣一來,那些真正的窮人,就買不起糧食,如果朝廷不出手,就只會眼睜睜瞧着,這些人變成流民,或者乾脆餓死,從市場上退出,等人少了,人心安穩了,糧價纔會回落。

“魏國公,所以有些時候,讓老百姓覺得,朝廷有充足的糧食,相信糧價不會漲,比什麼都重要。非要戳破這事,把問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未必就是最好的辦法。”

徐達皺着眉頭,大爲震驚,他被李善長的這套奇談怪論驚到了。

“李相公,這不還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嗎?難道就不能真正讓府庫豐盈,百姓衣食無憂?”

李善長怔住了,這倒不是他不知道怎麼回答,而是想讓徐達這個武夫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實在是有點難。

真可惜,張希孟不在京城,高手寂寞啊!

“魏國公,咱們還是說說,要怎麼弄糧食,幫着填補窟窿吧!”

徐達道:“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剛剛李相不是說了,可以減免稅賦,也可以從周圍省份調撥嗎?”

李善長無奈苦笑,“那是以前,現在可不行了!”

“爲什麼?難道這不是中書省一道命令嗎?”徐達困惑道。

李善長仰天大笑,“魏國公啊,你打仗天下無敵,但是在這種事情上,經驗還是太少了。現在的問題是官吏貪墨,造成了虧空。如果調撥朝廷的稅賦,補這個窟窿,戶部那邊,如何答應?朝廷稅賦預算,豈是輕易能挪用的?”

“那,那周圍省份呢?”徐達追問,“他們也忌憚戶部,不願意調撥糧食?”

“那倒不是……主要是他們也有虧空啊!萬一查到了他們頭上怎麼辦?現在這些人必定是多存糧食,應付危局,不好拿出來接濟福建了!畢竟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

徐達目瞪口呆,他很清楚,李善長在講歪理,可偏偏一時還沒法駁倒他。

“既然如此,那就追贓,把貪墨的糧食,都給找出來!”徐達又想出一個辦法。

“哪有那麼容易啊!”李善長仰天長嘆,“那些糧食,確實可能被貪墨了,但誰也不會把幾十萬石糧食,放在家裡,他們必定是變賣了,換成了錢。現在就算立刻追贓,把錢找出來,再去採買糧食,也要幾個月……我問你,泉州、漳州老百姓的肚子,能等得了這麼長時間嗎?”

李善長在這裡邏輯閉環了,他揹着手,很無奈嘆道:“魏國公,我知道,有不少都說老夫包庇貪官污吏,耍弄權術,覺得我遠不如張相深謀遠慮。我承認,老夫有些地方,實在是不如他。但世人卻不明白,裱糊匠也不是那麼好當的。那要小心翼翼,捧着卵子過河才行!”

“就拿這次存糧來說,時間久的前後二十年,想一下子弄清楚,根本不可能。結果太子非要徹查到底,你們也都是這個意思。現在查到了一半,還沒等我們懲辦貪官,市面上糧價暴漲,許多窮苦百姓承受不了,他們不會怪那些貪官污吏,只會責怪咱們多事。朝廷不查,大傢伙都吃得好,朝廷一查,反而餓肚子了。”

徐達皺着眉頭,聽到這裡,再也忍不住了。

“李相公,你這都是什麼道理?是非不能混淆,對錯不能糊塗!有人貪墨,造成虧空,弄得民生不安,就要追究罪責,缺糧食,就要想辦法。像你這樣,把什麼都混爲一談,因爲擔心忌憚,就不徹查,如何對得起上位的信任?”徐達義正詞嚴。

李善長呵呵兩聲,“魏國公,你想不明白,我也不多說什麼……但是我告訴你,假如是張希孟辦這個案子,他必定會事先準備妥當。甚至他就不會在風災的關頭,查什麼虧空!”

徐達立刻駁斥道:“不對,現在不查,過些時候,都歸到了風災損失,根本就查不清楚了,就會讓數十名貪官污吏,逍遙法外!”

“那也好過讓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捱餓啊!”李善長老氣橫秋道:“水至清則無魚啊!我是真怕繼續查下去,遍地虧空,到時候沒法收拾,反而因爲我們,把朝局攪亂了。”

面對李善長的話,徐達是一個字也不認同。但是當下缺少糧食,從各處調撥,或者想其他的辦法,都很難實現,也是事實。

到底要怎麼辦才行?

徐達憋了一肚子氣,就在此時,朱標派人請他們過去,徐達和李善長,都到了東宮,見到了朱標。

這些天下來,朱標瘦了一些,臉都小了一圈,不過人倒是顯得更成熟威嚴了。

“李先生,魏國公,福建缺糧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現在各省調撥,非常困難。災民捱餓,又刻不容緩。我已經購置了一百船糧食,此刻應該送到了泉州,很快就能把糧價壓下來。你們要安排人,做好災民安頓,確保糧食發到他們手裡。還有,就是那些趁機哄擡物價,擾亂市場的奸商,不要客氣,都給我揪出來!”

後半段話,李善長和徐達倒是沒怎麼在意,前面說有一百船糧食,倒是嚇到了兩人,只不過一個是驚嚇,一個是驚喜!

“殿下,這,這糧食哪來的?”徐達驚問。

“是燕王朱棣幫忙送來的。”朱標沒有隱瞞。

可聽到是朱棣以後,這倆人都傻了,“殿下,燕王時常哭窮,說北平缺衣少食,他怎麼能弄到這麼多糧食?不會是挪用別的糧食吧?”

朱標點了點頭,“確實挪用了,只不過他挪用了高麗提前給咱們的軍糧。”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十八章 不屈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三章 書與畫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七十章 好官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