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

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

文淵閣!

就是紫禁城東部的這片建築。

看似是在紫禁城裡最不起眼的房子,遠沒有其他宮殿聲名顯赫。

但是問題在於,就是這聲名不顯的文淵閣,此刻卻成爲了大明王朝的政務決策機構!

事實上,始設內閣的永樂皇帝,其實只是想要一個“助手”機構。

永樂皇帝雖然有洪武皇帝一樣獨攬大權的野心和實力,但一次又一次的遠征,卻讓他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

於是乎內閣就應運而生,成了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甚至就連英明神武的永樂皇帝恐怕也想不到,恰恰就是這個所謂的“助手”機構,卻在大明中後期發展成了一個龐然大物,甚至可以對抗皇權!

“活不了幾年了!”李東陽苦澀一笑。

“他致仕也就是在旦夕之間,不是今年便是明年!”

劉大夏聞言也是神情一黯,李東陽不僅是他的同鄉,更是難得的政治盟友。

事實上,李東陽就是個病簍子,自弘治十二年得病痔至今,身體每況愈下,甚至時常出現眩暈倒地的惡劣情況。

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他李東陽還能再活幾年?

“天子掌兵,武夫當國,一個洪武朝,一個永樂朝,文臣縉紳連話語權都沒有,被那些武將勳貴打壓得擡不起頭來!”

結果劉大夏知道弘治皇帝對此人的看法不佳,所以屢屢在朝中數其過失,當然也就牽連到薦舉人,馬文升因此一度被弘治皇帝所不喜,導致劉宇在弘治年間不得晉升,直到正德改元,這才得償所願。

劉大夏聞言一怔,正準備開口,可門外卻響起了一個陌生的聲音。

“老夫原本想着,許季升身爲兵部侍郎,而且能力突出,論資歷論威望,足以壓得住那個湯昊!”

“可是誰都沒想到,這湯昊行事無常作風強硬,都敢動手傷人了,反倒是讓他趁機在新軍之中立威成功!”

兩名護衛面面相覷,隨即對視了一眼。

李東陽曾多次因病請求致仕,奈何弘治皇帝不允,只能硬撐着繼續做這個文淵閣大學士。

湯日天?

見元輔大人?

這是個什麼人物?

俺們也沒聽說有這個安排啊!

尤其是隨着內閣權柄日益擴張,逐漸有凌駕於六部之上的趨勢。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存在爭鬥。

湯昊大大咧咧地走上前去,不出意料地被值守甲士給攔下來了。

劉大夏與李東陽乃是湖南同鄉,並且因爲天官馬文升執掌吏部時考察不講情面,導致李東陽勢力受損極爲嚴重,因此二人之間經常展開一些明爭暗鬥。

湯昊見狀哂笑一聲,隨即拎着哨棒大大咧咧地走進了內閣。

“不!伱不明白!”

除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由廷推或奉特旨外,內外百官皆由吏部會同其他高級官員推選或自行推選。

六部之中,無疑吏部職權最重,執掌全國文官銓選、考課、爵勳之政,武官歸兵部。

內閣嘛!

現如今的朝政中心!

劉大夏一聽到這個名字,就是滿臉厭惡之色。

“就算有人進言,就算皇帝有心整飭營務,可是最終結果呢?還不是那個鬼樣子!”

弘治皇帝被文臣縉紳糊弄了一輩子,但他終究不是個蠢貨,晚年看清朝堂局勢後,果斷出手抑制內閣權柄。

裡面那三位閣老可都是正兒八經的朝堂重臣,每個人身旁都聚集着大量的朝臣官員,堪稱大明朝堂的巨頭大佬。

這護衛嚥了口唾沫,做出了一個極其明智的選擇,眼前一黒就果斷“昏死”了過去。

文淵閣門口,站着兩名值守甲士,隸屬於兵部。

“皇帝有四衛禁兵保護安危就足夠了,絕不能再出現一支可以左右朝堂局勢的精銳之師!”

刺耳的破空聲響起,兩名護衛臉色大變,緊接着就發出了一聲淒厲的哀嚎。

劉大夏一直在沉默,沒有敢開口接過這個話茬。

與此同時,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正與兵部尚書劉大夏在議事。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吏部尚書號稱“天官”,足見其職權之重,地位之尊崇!

若說最有希望抑制內閣權柄之人,除了皇帝扶持起來的司禮監外,那就只剩下吏部尚書了。

“爲什麼?因爲不能讓天子掌兵!”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天子掌兵,更不能讓武夫當國!”

湯昊一棒子砸了過去,直接打昏了一個護衛,另外一人滿臉驚恐地看着他,嚇得連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

“此乃內閣重地,不得擅闖!”

而戶部左侍郎王儼是劉大夏的姻親,卻因爲馬文升與李東陽的爭鬥,致使王儼在弘治朝同樣始終不得晉升,這自然是馬文升的手筆。

倘若李東陽致仕歸鄉了,亦或者說直接病逝任上,那對他以及他們這一系的文臣縉紳而言,將會是個致命打擊!

“說說那個湯昊吧!”

李東陽主動轉移了話題,提及了中山侯湯昊。

最終只能在病榻上面,抓着天官馬文升的手,囑託他一定不能讓內閣繼續膨脹下去。

劉大夏見狀嘆了口氣,開口勸道:“西涯,你別激動,老夫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只是可惜,這位被磨平了棱角的弘治皇帝,心氣神全無,竟是一病不起,直接溘然長逝了。

這般身份這等地位,自然會有護衛保護,以免被宵小之輩驚了傷了。

“他們都知道,但是他們都選擇漠視!”

“不好辦也不能辦!”李東陽冷笑道:“京營團營積弊日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爲何偏偏一直無人諫言?”

“要麼讓道,要麼本侯給你一棒子!”

很大可能比不過那馬文升!

估計得到馬文升致仕的時候,李東陽也差不多該請辭歸鄉了。

比如現任右都御史劉宇,本是內閣首輔劉健的人,但馬文升舉賢不避諱,見這劉宇行事穩重頗有才幹,遂於弘治年間舉薦其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

李東陽氣喘吁吁地開口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好!”

李東陽擺了擺手,艱難開口道。

“這滿朝文武能夠位列朝堂之上,都是不折不扣的人精老狐狸,他們又豈會不知道京軍糜爛的危害?”

“現在湯昊一再逼迫季升索要錢糧兵甲,季升那邊恐怕有些不好辦了!”

其中一人準備前去詢問一番,但湯昊哪裡會給他這個機會,直接一棒子砸了過去。

話說到這兒,劉大夏也忍不住嘆了口氣。

文臣縉紳自然不是鐵板一塊,暗中爭鬥一直都存在。

李東陽說完這些話後,再次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某家湯日天,前來會見元輔大人,速速讓道!”

只是可惜,現如今的馬文升,已經是耄耋老人,行將木就了。 但,這對於內閣而言,卻是個天大的利好消息!

“馬負圖活不了一兩年了!”

此刻湯昊就站在這文淵閣前面,手裡面還拎着一根哨棒,這是他問郭勳要的。

“那湯昊仗着皇帝陛下的寵信,愈發肆無忌憚了!”

“西涯,你這病……”

“真是說得好啊!”

“李大學士果真是皇帝陛下的骨鯁忠良啊!”

今日第一更,春節事情比較多,所以更新較慢,但老古會堅持更新,希望讀者朋友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第61章 太后召見!孰是孰非!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373章 達延汗的帝王魄力第413章 天下震動第426章 澄清吏治第368章 達延汗的狠辣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343章 屠戮部落第250章 孔氏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91章 朝堂巨鱷!完人徐溥!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430章 準備出海第390章 河套大戰起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21章 大戲開幕!第200章 屠戮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212章 下獄!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46章 調教張永!第409章 生擒小王子者封侯第179章 亂兵流匪!好一齣人間慘劇!第330章 封藩海外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366章 壓力巨大的大明朝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282章 通政司第302章 海權與西方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267章 諸王進京第55章 新軍提督中山侯!第39章 激烈交鋒!第428章 結義兄弟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倆!第203章 威逼利誘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334章 來自草原的消息第359章 大明正在崛起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1章 暴躁小皇帝!野人湯日天!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333章 出兵遼東第407章 騎兵對決!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300章 添丁進口第367章 戰地記者大明軍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39章 激烈交鋒!第327章 斷頭飯第316章 湯侯遇刺身亡?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28章 張懋進場!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366章 壓力巨大的大明朝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225章 帝師第12章 精緻宅院!立足京城!第225章 帝師第346章 鐵騎對決第231章 羞辱第335章 三邊總制第235章 規矩!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43章 利害得失第22章 湯昊入殿!第241章 暗流第332章 進剿建州經略遼東第353章 紛亂複雜的草原局勢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93章 彈劾!首輔倒戈!第342章 全面進剿女真蠻夷第238章 鋼鐵!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54章 循吏和幹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