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

bookmark

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

湯昊明顯有些不太樂意。

因爲給小皇帝幹爛事,這可是劉瑾專屬!

結果現在好了,因爲他湯日天的緣由,劉瑾不再受寵,反倒是他湯昊成了小皇帝的頭號鷹犬。

奈何小皇帝金口已開,而且當着老首輔劉健的面兒,湯昊也確實不好拒絕。

離開幹清宮後,緹帥牟斌、西廠提督太監谷大用、東廠提督太監馬永成早已在宮門口處等候。

一見到湯昊,三人急忙向他躬身行禮。

沒辦法,眼前這個魁梧漢子,可不再是當初南苑那個野人。

現如今的湯昊,不但貴爲中山侯,還是手握新軍的正一品都督。

葉贄,天順八年進士,歷任刑部員外郎、郎中,審案明慎,人稱不冤,後出任嘉興府知府,歷任台州府知府、廣信府知府,均以操履清謹聞名,既去,民皆思之。 再歷任四川布政司參政、江西左右布政使,徵拜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藩僚以故事饋贈,葉贄不納,其督糧儲,嚴出納,清宿弊,繼者多遵其法。

牟斌一時間有些遲疑,硬着頭皮開口追問道:“中山侯,如此行事,只怕會惹來不少朝野非議啊!”

再加上“剃髮除須”這個極其明顯的標誌,想不認識都難。

李成樑鎮守遼東三十年間,在整個大明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率領遼東鐵騎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兩百年來前所未有,當然這裡面這存在着貪功冒功的老套路了。

湯昊向三人抱拳回禮,緊接着就開口提及正事。

“若是一樣,堅稱你父葉淇清廉自守,那本侯無話可說,給你賠禮道歉!”

這位錦衣衛指揮使,好像真是好人做太久了,都快忘記了他的本職工作了!

“事情辦好了,陛下自然會記在心裡!”

說一千道一萬,中央朝廷現在沒有什麼武將武官,哪怕能夠從兵部奪回五府的一應職權,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他現在只能一步一步來,先行利用葉淇變法一事,清洗掉文臣縉紳裡面的一批蛀蟲。

他不認識湯昊,但聽過湯昊的兇名。

“本侯相信,你錦衣衛裡面多的是心狠手辣之輩,都在等着你什麼時候觸怒了陛下,然後退位讓賢呢!”

牟斌三人領命而去,直接開始了行動。

“嗯,都是給陛下辦事,不要夾雜其他的小心思!”

就比如眼前這差事,湯昊他們面對的人,不只是那個葉淇,或者說根本就不是葉淇,因爲人家早就死了五六年了。

湯昊將那封履歷扔到了葉贄面前,冷笑道:“看看你這些年的努力吧,履歷如此光鮮,毫無任何污點,再過個三五年至少都可以進入中央朝堂,做個侍郎大員了,甚至還有希望做一做尚書大人!”

聽到這話,葉贄終於睜開了眼睛,目光不善地盯着湯昊。

這纔像話嘛!

湯昊再次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甘心嗎?

怎能甘心!!!

“你只是你爹的從子,又不是親兒子,沒必要因爲你爹的過錯,搭上了自己的錦繡前程!”

“你爹是不是清廉自守,你自己心裡面清楚!”

“是先帝爺!”

可惜,湯昊向來不走尋常路。

比如那赫赫有名的李成樑,就是起家於遼東鐵嶺衛,四十歲時以生員的身份襲職鐵嶺衛指揮僉事,並任命爲險山參將,而後屢建戰功,差遣官職升爲副總兵,協守遼陽。

湯昊將卷宗扔在桌上,然後起身走到了葉贄身前。

這是敲打,亦是警告!

牟斌又不傻,哪裡不明白湯昊這話的意思。

“葉贄,你真的甘心嗎?”

此刻湯昊正跟着牟斌,來到了錦衣衛的刑訊牢房。

“你爹是你爹,你是你!”

湯昊也不惱怒,而是翻看起了這葉贄的卷宗。

湯昊聞言一愣,神情古怪地看着牟斌。

“中山侯,家父所作所爲,本官不知!”

嘶……全都給抓了?

畢竟是大明王朝最臭名昭著的廠衛機構,不到半天時間,三人就回來覆命了。

所以他立刻變了口風,躬身道:“一切以中山侯爲主!”

湯昊嘆了口氣,目光深邃幽沉。

中央武將勳貴已經爛到了骨子裡,唯有九邊軍鎮的將校還可堪大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九邊軍鎮現在已經成了武將武官最好的去處,成了培養武將武官的溫牀。

“然後順藤摸瓜,一舉革除這痹症!”

“去抓人吧!”

寒窗苦讀了二十年,一朝進士及第出仕爲官,勤勤懇懇了這麼多年,從未做過任何不法舉動,再熬個三五年未嘗不可入閣爲相!

現在卻因爲亡父之過,畢生心血付諸東流!

“本侯只問你一句話,你爹葉淇當年之所以變法,是不是收受了兩淮鹽商的賄賂?”

嗯,語氣開始軟下來了。

多大仇多大怨啊,竟恨到了如此地步!

“家父爲官清廉自守,從未有過任何貪腐之舉,還請中山侯明鑑!”

一名官員正襟危坐,哪怕面對血跡斑駁的各種刑具,也是絲毫不懼。

大哥,你可是錦衣衛啊!

“不知那個葉淇,有什麼親故好友?全部抓了吧!”

“但如果不一樣的話,那你葉贄可就是徇私作僞證了,這裡的十八般酷刑,本侯定讓你輪流嚐個遍!”

此外他還在這宮門口處暴打了壽寧侯張鶴齡與建昌伯張延齡兩位國舅爺,而且屁事兒沒有,足見皇帝陛下對他的寵信!

再加上大鬧內閣和血洗京軍這些壯舉,三人哪裡還敢在他湯昊面前擺架子,唯恐被這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給收拾一頓!

“三位有禮了!”

“葉贄,對吧?”

他們真正面對的人,是因爲葉淇變法而獲利的鹽商集團和縉紳集團!

湯昊之所以在此刻將那封奏章交給老首輔劉健,然後藉助劉健之手上呈給小皇帝,一是爲了得到劉健這位內閣首輔的支持,二則是爲了九邊軍民着想,恢復納糧開中,撥亂反正!

這些資料是廠衛蒐集而來,真實性自然不用懷疑,他葉贄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就已經超出大明王朝絕大多數的官員縉紳了。

湯昊直接拉虎皮扯大旗,把鍋全都甩給了小皇帝。

“你是不是覺得,你那所謂的賢名,能護得住你?”

“但要是出了什麼紕漏,那你我等人可真就沒好果子吃了!”

“你就是葉淇從子葉贄?”

“本侯得提醒你一句,現在谷大用和馬永成,正在隔壁拷問你父親那位鹽商好友,他會說出什麼真相,是不是跟你說的一樣,本侯就不能保證了!”

嗯,嘴巴很硬,很有底氣。

讓你去抓個人,你還怕勞什子朝野非議?

“緹帥,伱要是不適合這個工作,可以退位讓賢,沒必要在這兒強撐着!”

看着自己那光鮮的履歷,葉贄怔怔出神良久,終究還是服軟了。

“咱們互相交個底吧,陛下對葉淇極爲不滿,恨不得將他開棺戮屍,你明白這其中的意義嗎?”

“中山侯,我敢說,你敢聽嗎?”

葉贄睜開眼睛,淡淡地瞥了湯昊一眼,並沒有開口。

他葉贄,又怎能甘心?

“尚書大人,還是階下囚徒,任你自己選擇!”

“你覺得如何?”

看完這些政績履歷,哪怕是湯昊都不得不承認,這葉贄看起來是一個清官,也是一個好官。

此話一出,葉贄頓時身子發顫,但還是咬緊了牙關沒有開口。

給皇帝辦差,看似威風八面,實則危機重重。

“笑話!有何不敢?”

開棺戮屍!

葉贄瞳孔猛地一縮。

湯昊:“(ω)栓Q”

今日第一更,還有兩更,希望讀者朋友們多多訂閱支持,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第251章 魯王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248章 悔恨第368章 達延汗的狠辣第373章 達延汗的帝王魄力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241章 暗流第363章 重建奴兒干第412章 捷報抵京!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12章 下獄!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400章 戰局實力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91章 朝堂巨鱷!完人徐溥!第341章 朝鮮出兵第432章 臨別囑託第244章 造反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209章 危局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425章 戰爭並非只有武力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97章 聯姻!還是兵書更香啊!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1章 暴躁小皇帝!野人湯日天!第394章 江南士紳絕不低頭!第407章 騎兵對決!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331章 京軍提督仇鉞第336章 基建神器!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257章 狗賊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37章 文臣縉紳的退讓!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399章 陷陣之志,有我無敵!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國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247章 利刃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424章 資源錢糧戰爭!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82章 朱厚照朕被當猴子耍了!第404章 科爾沁潰逃!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300章 添丁進口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國第356章 恐怖的明軍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258章 末日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347章 一樣卑劣一樣可恨第422章 解放與同化第116章 整改都察院!新政第一刀!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393章 朝廷停擺!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28章 交易與認罪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231章 羞辱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207章 朝鮮服軟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234章 前倨後恭第427章 臣權與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