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第204章 葉大人燃香請印,李牧李廣李靖

bookmark

朱元璋三人對葉青會來此祭拜這件事,並不感到絲毫的驚訝。

一是李將軍之前就說過這事,二是他葉青雖爲貪官,但卻是一個不僅貪財爲民,還文臣將心的人。

這樣的人在戰前的平靜之夜來此祭拜,就算事先不知道,只是單純的偶遇,也不會覺得驚訝,只會覺得很巧。

但吳用提着一桶清潔工具,就讓他朱元璋有些想不到了。

也就在朱元璋三人,把目光都集中在這一桶清潔用具上之時,葉青卻是朝着郭老爺欣慰的笑了笑。

“老郭,”

“你還知道來此拜一拜,看來皇商的身份,還沒有完全把你變成那種,鑽到錢屁眼裡去的人啊!”

朱元璋一聽,直接就不樂意了。

朱元璋朗聲反駁道:“葉大人,你這說的是人話嗎?”

“你這個大貪官,竟然好意思說咱鑽錢屁眼裡去了?”

葉青見這郭老爺急眼後,只覺得這人好賴話都聽不明白,他明明是發自內心的想誇他一嘴,怎麼就找不到話語之中的重點呢?

葉青也不想和他多說什麼,免得影響自己祭拜曾經的上將和恩師。

所有人的眼裡,葉青並不理會朱元璋,甚至連郭夫人和毛驤都不帶看一眼的。

也可以說他根本就沒發現,那個身材相對瘦弱的親兵,就是在談判口才上可以和他旗鼓相當的郭夫人。

並不是他眼神不好,而是自他踏進靖邊祠的門檻之後,他的眼裡就只有在廟堂裡頂天立地的上將軍了。

廟堂燭光之下,

葉青手提一籃子祭品,整理了一下衣領之後,便撩衣跨過廟堂門檻,直接就與這郭老爺擦肩而過。

也就在二人擦肩而過之時,朱元璋從葉青那目不斜視的側顏之中,看到了‘目中無人’四個字。

就他現在的表情和眼神來看,真就是把‘目中無人’四個字,寫在了臉上。

可朱元璋並沒有因爲他的目中無人而生氣,因爲他知道葉青此刻的目中無人,是針對他們這些活人的。

朱元璋等人站在這供奉李牧的正殿之外,就這麼看着葉青祭拜李牧。

他們的眼裡,

葉青親自在供案上,擺放了四隻燒雞與四壺好酒,還有四碗仍在冒熱氣的白米飯。

緊接着,他又親自點燃四對紅燭和四炷香,還分別插在了四個青銅香爐裡。

中間的一份祭品和正在燃燒的香燭,正好對應屹立正中的李牧金身雕像,可其他的三份祭品和三套正在燃燒的香燭,就不知道對應着誰了!

別說是朱元璋和毛鑲了,就連心細如髮的馬皇后,也不知道那三份祭品和香燭是爲誰準備的。

因爲這裡除了李牧雕像,就再也沒有任何人了。

也就在三人暗自納悶之時,李將軍卻走到邊上,拉了一下隱藏在柱頭後面的拉線開關。

下一瞬,三幅一人高的卷軸畫像,直接就從房樑上放了下來。

終於,朱元璋三人知道葉青爲什麼要準備四份祭品和四份香燭了!

他們的眼裡,

左數第一幅畫像,畫的是大唐名將衛國公李靖!

李靖身披大唐鎏金明光鎧,一襲紅袍隨風舞,手按制式唐橫刀,不論是眉宇眼神還是鬍鬚,都那麼的逼真。

只是凝望着這雙眼睛,就能讓人瞬間明白什麼叫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這幅圖的左上角,則赫然寫着【衛國景武公李靖】七個楷體大字,而這七個大字之下,則寫着李靖的生平簡介。

左數第二幅畫像,畫的是大唐天策上將(唐太宗)李世民!

只是畫像中的李世民,和朱元璋在史料中看到的,身披龍袍的李世民不一樣。

這裡的李世民,身披龍鱗明光鎧,右手按腰間龍紋唐刀,左手持龍紋金槍,畫像依舊栩栩如生,就像真的看到了活的天策上將李世民一樣。

畫像的左上角,也赫然寫着【大唐太宗皇帝暨天策上將李世民】十四個楷體大字,而這十四個大字之下,也寫着李世民的生平簡介。

而李牧雕像的旁邊,也就是右數第一幅畫像,則畫的是飛將軍李廣!

李廣身披漢朝將軍甲,正在彎弓射北狼,依舊是栩栩如生,只要看一眼這被拉滿的大弓,就能感受到‘猿臂將軍’四個字的分量。

畫像的左上角,也赫然寫着【驍騎將軍李廣】六個隸書大字,而這六個大字之下,也寫着李廣的生平簡介。

只是這上面的李廣生平簡介,着重寫了‘猿臂將軍’李廣做雁門、代郡、雲中太守時,和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爲‘飛將軍’的事蹟。

至於他在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戰中,因迷失道路而未能參戰的事情,可以說是隻字未提。

葉青之所以不提,不是因爲李廣是他的老師,他就故意‘揚長避短’,只是他這個做徒兒的,不想書寫師父的失誤!

再者說了,他在漢朝的親身經歷,就是和李廣一起常駐雁門。

至於之後的事情,已經在漢朝戰死的葉青,並沒有親自參與,所以就只需要記住‘飛將軍’和‘猿臂將軍’就可以了。

他不是史官,不需要在一張用於緬懷和祭拜的畫像之中,寫得那麼的全面!

朱元璋三人看着這三幅畫像,眼裡有了不同程度的驚駭之色。

毛驤看向此刻已經站在他身旁的吳用,小聲的問道:“這三幅畫像,是誰畫的?”

“竟然,畫得如此逼真,就像這三位歷史名將活在畫中一樣!”

也就在毛驤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朱元璋和馬皇后,也齊齊看向了他,都等待着這身爲葉青助手的雁門縣縣丞吳用吳大人回答。

吳用只是小聲道:“有什麼話,待會兒再說,不要打擾葉大人祭拜他們!”

吳用話音一落之後,整個人都變得肅穆了起來。

他們一行人就這麼站在大門口,看着葉青獨自嚴肅而安靜的忙碌着。

這一刻的葉青,不是目中無人,而是眼裡根本就沒有他們這些活着的人,只有這三幅圖和這尊金身雕像。

他們只看見葉青從包袱裡,拿出四個古色古香的木盒子,然後又拿出來了四張紙。

四張紙依次擺放在四個青銅香爐前方的供案上之後,他又把四個古色古香的木盒子,依次壓在了四張紙上。

緊接着,他又小心翼翼的依次打開盒子,然後取出裡面的私章印鑑。

最後,他拿出硃砂紅印泥,四個私章印鑑依次蓋印於白紙正中,然後私章印鑑側放,刻字底面朝外。

左數第一幅李靖畫像,對應的是【李靖印】!

左數第二幅李世民畫像,對應的是【李世民印】!

左數第三尊李牧畫像,對應的是【李牧印】!

左數第四幅李廣畫像,對應的是【李廣印】!

做完這一切之後,葉青來到大殿正中,面向四位恩師,乾脆而果斷的雙膝跪地。

所有人的眼裡,葉青先是仰望四位歷史名將,然後便左手按右手上,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

馬皇后一看就知道,這是漢家九拜之中,最爲隆重的稽首大拜禮。

這種大禮僅用於拜天地父母祖宗與授業恩師,哪怕是拜君王,都不一定要用這種大禮。

馬皇后認出這是稽首大拜禮之後,總覺得合理又不合理。

之所以認爲合理,是因爲他們本就是祖宗先烈,後世子孫行此大禮,本就無可厚非!

之所以認爲不合理,便是如果不是直系祖宗,不是對他們有特殊情感的話,作爲幾百年後的後人,一般不會輕易行此大禮!

說白了,就是感情到不了那個份上,一般行禮表示敬仰就夠了!

想到這裡,馬皇后又想問吳用,葉青對他們有怎樣的特殊情感了。

只是人家已經打了招呼,她也只有記住這個問題,等葉青祭拜完成之後再問了。

也就在馬皇后認出這是稽首大拜禮,還意識到這個問題之時,朱元璋這個當過和尚也研究過各種祭拜儀式的人,也認出來了這個祭拜的儀式。

“燃香請印?”

“他就算是祭拜先烈,也用不着這麼獨特的儀式呀!”

“.”

燃香請印,最先是叩請仙家駕臨的祭拜儀式。

直到後來,這種儀式就變成了子孫後代或徒弟,在特殊的節氣,請本家已故父母祖宗或授業恩師享用祭品的祭拜儀式。

朱元璋是皇帝,自然不信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

在他看來,那些玄之又玄的神佛,都是用於維護統治的一種精神手段而已。

可他卻十分贊成用各種祭拜儀式,去祭拜祖宗先烈。

因爲他不信憑空捏造的滿天神佛,他只信奉青史留名的,爲這片土地做出貢獻的祖宗先烈。

只是他想不通,葉青得到底多敬仰這四位歷史名將?

就算是再敬仰,也不至於用這祭拜本家祖宗和已故授業恩師的大祭禮啊!

“這是把他們當本家祖宗了?”

“可這四位都姓李,他姓葉啊!”

“難不成是出了什麼變故,改姓的葉?”

“.”

朱元璋只往本家祖宗這條線在思考,可越思考就越覺得不對頭。

首先,雖然這四位都姓李,但卻並不是一支,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可能。

至於授業恩師這一條線,他根本就想都不會去想。四位恩師分別在戰國、漢朝、唐朝,徒弟卻在明朝?

只要這麼一想,他就覺得荒謬無比!

可也就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時,他立馬就瞪大了眼睛,還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那四個私章印鑑上。

李牧私章印鑑是青銅印,還有銅鏽?

李廣的私章印鑑是玉石,李靖和李世民的私章印鑑是黃銅,也都有差不多的歲月痕跡。

不僅如此,字跡還都是對應時代的字跡!

“真品?”

“四個印鑑竟然是真品?”

“.”

朱元璋看着四個印鑑,直接就把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這他集中注意力的表現,也是他又開始思緒萬千的表現。

也就在此刻,

跪在大殿中央的葉青卻是緩緩起身不起膝,依舊跪姿仰望四位歷史名將。

他看着李牧的雕像,腦子裡便是那一世的記憶。

“將軍,末將來看您了!”

“老師,學生來看您了!”

“您的指揮戰術,在後世不叫戰術,叫做‘專屬於武安君李牧的軍事指揮藝術’,趙破匈奴之戰,是典型的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戰役,肥之戰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

緊接着,葉青又看向了李廣的畫像,與此同時,腦子裡也盡是那一世的記憶。

“將軍,末將來看您了!”

“老師,學生來看您了!”

“您於漢文帝十四年從軍打匈奴,因功被封中郎將。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您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爲‘飛將軍’。”

“都說您後來成爲了一個迷路將軍!”

“這些後世子孫之中,總有那麼幾個,只記一時過失,不記十年功勳的人,原諒他們吧!”

“.”

再然後,葉青又看向了李靖和李世民的畫像,腦子裡也盡是那一世的記憶。

“二位將軍,二位老師,葉青來看你們了!”

“我深得你們的真傳,《李衛公兵法》《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李靖六軍鏡》,我倒背如流!”

“但我是個笨拙的人,我只從你們四位的身上,學得了一點皮毛。”

“也就是這一點皮毛,讓我終於在唐朝因功當了一回雁門關守關主將!”

“也就是這一點皮毛,讓我有了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的眼光!”

“這一世,我來到了大明朝。”

“我要用我前世的知識,以及從你們身上學得的這一點皮毛,最後一次爲雁門關而戰。”

“是爲我自己的古人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也是給你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

大殿門口處,

朱元璋他們一行人聽不到這些,來自於葉青心裡的聲音,但他們卻能看到葉青那虔誠而嚴肅的目光,以及‘會說話’的眼睛。

只是他們卻沒有一個人,能通過這雙會說話的眼睛,看懂葉青此刻正在心裡對他們說的話。

可他們即便是看不透葉青心裡的話,也被葉青此刻的虔誠而打動。

在這大戰一觸即發之時,祭拜這四位華夏戰神,本就該虔誠而熱血沸騰。

也就在朱元璋他們用瞻仰的目光,看向四位歷史名將之時,葉青又目光囊括四位恩師,眼神也變得堅定無比。

他之所以之前不能開口說話,是因爲他要說的話,不能在這個時代出現!

現在,他要以大明雁門縣知縣葉青的身份,向四位將軍請願。

葉青開口說道:“四位將軍在上,”

“他們欺我同袍百年,終被大明驅逐塞外,但他們還想着回來入主中原。”

“我只願四位將軍保佑中原,保佑這些即將披甲上陣的血肉之軀。”

“這一戰,我不會輸!”

“我不僅不會輸,我還要打得他們徹底服氣!”

話音一落,葉青只是閉上眼睛,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良久之後,

葉青這才站起身來,重新收起了三幅畫像,並拿着清潔工具,親自擦洗了一邊李牧的金身雕像。

一切事情都做完之後,葉青這才離開了大殿。

也就在他跨出門檻這一刻,他才發現李將軍和郭老爺他們就沒走,一直站在不遠處看着他祭拜。

葉青走上前,看着郭老爺以及穿着親兵甲冑的郭夫人道:“還不走?”

“下次再裹挾婦女入營,本官可就要打你郭將軍的板子了。”

朱元璋聽到這話,直接憋着嘴看天又看地。

馬皇后只是淡笑着,把他對李將軍說的那套說辭,再次說給了葉青聽。

葉青聽着這番說辭,只覺得有點搞笑,他的賬冊齊全,根本就不需要入營觀看。

葉青知道他們此行的真正目的,必定是這郭老爺領着這郭夫人,來給朱元璋當探子,探查他這些新武器裝備的。

想到這裡,葉青又看向了應天府的方向,眼裡還盡是埋怨之色。

還是那句話‘抄家不積極,腦殼有問題’!

這些領先當前世界三百年的技術,他早就存檔了技術資料,只要他賜死自己再抄家,就全都是他朱元璋的。

可他朱元璋卻不知道發了什麼瘋,硬生生的拖到了現在。

甚至都不是拖到現在,而是要拖到戰後去。

一想到這裡,葉青只想對遠在應天府的朱元璋說一句話‘什麼時候賜死我,什麼時候就都給你,只要我活在這個時代,你就毛都不要想從我身上拿走一根’!

而此刻,

朱元璋卻是從葉青的目光裡,看到了明顯的埋怨與嫌棄之色,甚至還覺得他眼睛在‘罵人’。

他順着葉青目視的方向看去,這才發現竟是應天府的方向。

很明顯,這個膽敢當着他的面,說自己心裡有國而無主的葉大人,一定是在心裡罵皇帝。

一句‘咱招你惹你了?’愣是到了嗓子眼,卻又被他硬生生的給吞了回去。

他只是立馬改口道:“咱看你對唐太宗和三位將軍這麼孝敬,也不是那種無君無父的人啊!”

“你就不能對當朝陛下孝敬些?”

“他也是一位驅逐胡虜,恢復華夏的雄主啊!”

葉青不聽這話還好,他也就是心裡抱怨兩句就算了。

可一聽這話,他就要當着這位可以和皇帝說得上話的兼職欽差郭老爺的面,好好的招惹一下千里之外的朱元璋了。

還孝敬他?

只要他早早的賜死了自己,他葉青在這個時代的一切‘遺產’,全孝敬他朱元璋都沒問題。

可他自己不爭氣,還想要孝敬?

想到這裡,葉青只是點了點頭道:“我這人孝敬祖宗先烈,不孝敬當朝陛下!”

“等當朝陛下成爲祖宗先烈之後,本官一定好好的孝敬他!”

“別說燃香請印了,”

“本官一定每天早中晚,照一日三餐祭拜他。”

“但凡讓他少吃一頓香,都算本官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混蛋!”

話音一落,葉青揹着手,就瀟灑的昂首而去。

臨走之時,還對被他這番話驚呆的郭老爺眨個眼。

挑釁也罷,挑逗也好,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

既然無法直接招惹他朱元璋,那就招惹一下這身爲朱元璋腦殘粉的郭老爺好了!.

252.第252章 朱元璋竟讓葉大人平步青雲,三第55章 雁門關上的葉大人,像極了最能打的文275.第275章 葉大人的土特產不值錢,朱元璋307.第307章 葉大人第一課攻打應天府,朱元293.第293章 葉大人的公審口頭禪,因爲陛下341.第341章 葉大人抄戚繼光,寧死不給朱元308.第308章 葉大人獎勵朱元璋,一斤鯡魚罐358.第358章 朱元璋被揍傻了,葉大人只是願149.第149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贈送嫡長公主,235.第235章 朱元璋身份被王保保曝光,葉大149.第149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贈送嫡長公主,277.第277章 滿朝文武爲葉大人逼宮,朱元璋353.第353章 徐達是個大騙子,找葉大人告狀第47章 朱皇帝逼得老鄉造反,葉大人卻讓重犯45.第45章 葉大人可當人鏡魏徵,馬皇后願意171.第171章 抓朱元璋壯丁讓皇帝充軍,葉大1.第1章 一封求死信,氣炸朱元璋!301.第301章 朱元璋又來走後門,想見葉大人第376章 葉大人不做賠本買賣,朱元璋偷懶跑264.第264章 葉大人的岳父全都手握重兵,朱155.第155章 拜葉大人爲教化天下諸夷大元帥126.第126章 請朱元璋喝枸杞鹿茸粥,葉大人259.第259章 葉大人眼裡最會裝逼的人,老兵153.第153章 葉大人嘴鬥朱元璋和馬皇后,預180.第180章 大戰來襲朱元璋變身郭將軍,葉79.第79章 葉大人的遺產升級,送朱元璋一座361.第361章 葉大人反其道而行之,朱元璋終188.第188章 朱元璋你懂個錘子,葉大人只想249.第249章 葉大人的技術是玩具也是殺敵利228.第228章 葉大人拿捏朱元璋毫無挑戰,馬110.第110章 皇帝陛下請葉大人賜教,徐達家第376章 葉大人不做賠本買賣,朱元璋偷懶跑336.第336章 朱元璋身份曝光了,葉大人賺錢第50章 朱皇帝和毛將軍,要麼蹲下抱頭要麼去170.第170章 葉大人的目標竟是傳國玉璽,朱188.第188章 朱元璋你懂個錘子,葉大人只想23.第23章 葉大人死定了,朱元璋進入貪官窩第41章 葉大人想螳螂捕蟬,馬皇后想黃雀在後第386章 朱元璋被氣得退位,馬皇后被氣得坐第372章 葉大人給的價太低了,聰明的有心人241.第241章 葉大人拿皇帝聖旨拍馬屁,朱元第405章 葉大人成功由功轉罪,朱元璋教兒受第75章 葉大人讓百官變棒槌,對皇帝的侮辱性214.第214章 葉大人睡夢中給朱元璋上課,論98.第98章 如果敢抓葉大人,必定萬民血書告323.第323章 朱元璋防葉大人的一石三鳥之策149.第149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贈送嫡長公主,146.第146章 朱元璋成功拜見葉大人,只有利226.第226章 葉大人真是笨拙之人,朱元璋再273.第273章 葉大人突變無雙國士,三大糧倉184.第184章 朱元璋必須認賬的升官承諾書,213.第213章 打朱元璋二十軍棍,北元王保保第377章 朱元璋真不想掀桌子,皇帝當保鏢去326.第326章 皇后太子齊罵皇帝不要臉,欽差第381章 朱元璋爆發雷霆之怒,千年家族夷三318.第318章 朱元璋終於真相了,葉大人就是第382章 朱元璋教葉大人偷懶,他的最後一次第433章 馬皇后爲葉大人而謀,大明最強的靠第26章 大明二次北伐戰敗,王保保膨脹了!212.第212章 葉將軍歸來與朱元璋天子守國門第27章 葉大人貪財爲民,迷茫的朱皇帝!149.第149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贈送嫡長公主,262.第262章 徐達問葉大人喪偶否,朱元璋吃267.第267章 朱元璋將葉大人和王保保一起殺290.第290章 葉將軍和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第57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互相操作,毛將軍說漏2.第2章 馬皇后揍老朱,合情又合理!360.第360章 用童子尿感謝葉大人,朱元璋贊152.第152章 葉大人教朱元璋弊政妙用,論朱第384章 朱元璋剛頒佈皇明祖訓,葉大人就邀264.第264章 葉大人的岳父全都手握重兵,朱第423章 葉大人一語破天機,多級火箭備戰,217.第217章 葉大人是唐朝三千玄甲軍主將,161.第161章 葉大人又快又好朱元璋又慢又差第50章 朱皇帝和毛將軍,要麼蹲下抱頭要麼去294.第294章 朱元璋變朱大冤種,葉大人新計238.第238章 朱標是葉大人的戰友,呂尚書私174.第174章 葉大人賜甲朱元璋,朱標要殺胡106.第106章 葉大人同框朱元璋,活的龍虎爭121.第121章 最能打的外交官,開國帝后眼裡15.第15章 葉大人批捕朱元璋,勞動改造即將302.第302章 葉大人又見郭老爺,馬皇后罷工201.第201章 葉大人軍令如山新兵器頻出,朱205.第205章 論海戰殺倭的重要性,葉大人對145.第145章 朱元璋再請葉大人賜教,葉大人169.第169章 葉大人竟然給徐達寫信,朱元璋234.第234章 葉大人乃歷史首創之人,她們紅86.第86章 皇帝都是雙標狗,葉大人的回家倒132.第132章 葉大人喜提免死鐵卷,滿朝文武87.第87章 馬皇后變女諸葛,朱元璋開竅葉大104.第104章 幫葉大人抓捕欽差,朱元璋決定85.第85章 不給葉大人升官,就是他朱皇帝眼116.第116章 葉大人的唐宮夜宴,請朱元璋和165.第165章 葉大人的排場大過朱皇帝,朱元311.第311章 葉大人竟提前幫朱允炆大忙,朱95.第95章 雁門百姓和朱元璋拼了,一切都是第427章 葉大人依舊不管不顧,朱元璋後知後第61章 和朱皇帝的賭局,葉大人絕對不會輸(243.第243章 葉大人單身的真正原因,不用大236.第236章 葉大人本就着急投胎,朱元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