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273章 葉大人突變無雙國士,三大糧倉

bookmark

第273章 葉大人突變無雙國士,三大糧倉,黑白無常瞄準朱元璋!

“快看,是朝廷的傳旨欽差來了!”

“他們一定是代表皇帝來表彰葉大人的禦敵之功,還有這三年來的政績,皇帝老子眼沒瞎啊!”

“當真是歷史誠不欺我,但凡開國皇帝都是明察秋毫的千古明君,我們生在這個君明臣賢的時代,未來可期啊!”

“不對,這白臉欽差手持代表聖人恩典的聖旨,可這黑臉欽差卻手持代表生殺大權的刀,如果他們是來表彰葉大人的,怎麼會帶刀呢?”

“確實不對,如果真是表彰葉大人的話,他們也該是去雁門縣在纔對,直接來太原府算怎麼回事?”

“來太原府很正常,我們柳大人是葉大人的直屬上官,可這黑麪欽差手持代表生殺大權的刀,就確實不正常了!”

“這拿刀的欽差黑麪欽差,看着不怎麼面善啊!”

“.”

太原府衙門前的大街之上,

站在邊上的百姓們,根據這一路欽差的面相,以及手上的物件,進行了多種可能的分析。

可隨着鄭士元他們距離太原知府衙門的大門越來越近,百姓們的猜測也越來越接近真相。

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被他們認爲面善的白麪欽差手裡的那封,被他們認爲是用於表彰之用的聖旨,其‘殺傷力’遠比被他們認爲面惡的黑麪欽差手的那把,代表生殺大權的刀,要厲害得多!

也就在鄭士元他們昂首跨步走進府門之後,百姓們的臉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

這一刻,他們決定暫時放下自己手上的活計,如果皇帝老子不長眼,欽差還不懂事的話,他們可不會讓欽差輕鬆離開了。

也就在百姓們做出這麼個決定之時,鄭士元和韓宜可,便來到了知府衙門的會客大廳。

很快,在前衙忙碌的知府大人柳文成來到了這裡。

“臣拜見陛下,問陛下聖躬安!”

柳文成看見鄭士元手裡的刀,以及韓宜可手裡的聖旨之後,便下跪參拜道。

韓宜可代君昂首道:“朕安,柳愛卿平身。”

緊接着,柳文成這個四品知府,就對鄭士元和韓宜可這倆七品欽差行禮:“下官拜見二位欽差大人。”

“柳大人免禮!”韓宜可淡笑說道。

緊接着,鄭士元又面色嚴肅的同時,還用盡是威脅的語言道:“本官奉陛下旨意來此,只爲查明一個真相,還請柳大人一定知無不言。”

“如有半句虛言,休怪本官刀下無情!”

話音一落,鄭士元就橫握寶刀,用刀刃的一面對着柳文成,然後放在了茶几桌面之上。

不論是他的話語還是這放刀的動作,意思都非常的明顯,只要他柳文成說的話,一旦被他們查出來是假話,就會毫不留情的殺了他。

柳文成只是拱手行禮道:“還請二位大人發問,下官一定知無不言,且絕無半句虛言。”

可他雖然手上動作恭敬,言辭也還有禮,但臉上卻沒有一點怕的意思。

即便是面對蔣𤩽這種自帶三分殺氣的人,柳文成這個真正的一介書生,也完全沒有半點怕的意思。

鄭士元看着毫不心虛的柳文成,再回想老兵帶他們去看過的‘戰備糧倉’,其實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但柳文成的態度很重要,他必須是面對毫不知情的欽差,一五一十的說出大實話。

這是臣公面對君主的態度問題,事關地方官員是否尊皇,這也是他們的考察範圍。

他柳文成不是葉青,不具備拿聖旨拍馬屁的特權,必須不能罪犯欺君!

想到這裡,鄭士元便目光如炬的問道:“柳大人,本官且代陛下問你,葉大人今年上稅,是否私造知府印鑑,瞞着你在文書上蓋章。”

“你也可以直接回答本官,你是否親自在雁門縣上稅的文書上簽字蓋章,你太原知府的稅務審覈人員,是否有認真核算,你柳大人又是否過問此事?”

鄭士元話音一落,韓宜可和蔣𤩽就把目光集中在了柳文成的身上。

柳文成卻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直接就認真負責的說道:“雁門縣上稅這件事,下官不僅過問,還全程知曉,甚至可以說還全程參與。”

鄭士元詫異道:“那你的意思是,雁門知縣葉青偷漏農稅這件事,你也不僅知曉,還有份參與?”

鄭士元話音剛落,手就放在了朱元璋親賜戰刀的刀柄之上!

韓宜可和蔣𤩽看着這一幕,雖然知道這只是鄭士元詢問事情的一種方式,但也不自覺的起雞皮疙瘩。

黑無常的外號,可不是隨便叫的!

但凡有點心虛的人,只要被他這麼一嚇唬,就算心理素質再好,也會或多或少的有心虛的表現。

可面前這位柳大人,不僅大方承認自己是幫兇,還一點心虛害怕的表現都沒有。

他之所以有如此表現,只能證明在他看來,他幫着葉青偷逃農稅,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而這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搞清楚他們爲什麼認爲偷逃農稅,不僅無罪,還反而有功!

也就在站在邊上的蔣𤩽看着柳文成,那犀利的目光之中流露出一絲期待之色的同時,柳文成便再次開了口。

“鄭大人說得極是,因爲下官以爲,葉大人此舉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在下官看來,這件朝廷認爲罪大惡極的事情,卻是利國利民,唯獨不利己的大好事。”

鄭士元三人對視一眼,便默契的點了點頭,然後就示意柳文成坐下慢慢說。

終於,隨着柳文成的落座,現場的氛圍才稍微緩和了一些。

柳文成開口道:“二位欽差大人,雁門縣知縣葉青,實乃千古無二之大才,他竟然研造出畝產達到六七百斤的新稻種,並於去年開始集合全縣之力種植!”

“其實也不僅是雁門一縣,下官也讓轄下適合種植水稻的州縣,都種植葉大人研造出來的新稻種。”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當即眼前一亮。

無疑,這是一個朝廷全然不知的消息,也是朱元璋這個兩次微服雁門縣的人不知道的消息。

韓宜可相對客氣,但也嚴謹問道:“那依柳大人的意思,你太原府的州縣官員,包括你自己,都幹着偷漏農稅的事情?”

柳文成只是淡然一笑道:“如果二位大人知道我們這麼做的原因,還認爲我們是在偷漏農稅的話,那就算是吧!” 鄭士元皺眉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有算是這種說法?”

“還請柳大人直接說明原由,是非功過,陛下自有聖斷!”

柳文成點了點頭之後,也就不再賣關子,繼續說道:“其實,自下官知道葉大人的治世方式有奇效之後,就讓我太原府各州縣主官學習效仿,只是官員良莠不齊,天賦也不盡相同,雖然比起以前都有所進步,但比起雁門縣還是差得很遠。”

“也因此,其他州縣根本做不到像雁門縣這樣,一次種植就是十萬畝,可即便如此,也不是以前的產量可以比的。”

“如果不是北方氣候導致我們只能種植單季稻,年總產量還能再翻一倍!”

“可就算是有這諸多的不足,我太原府的糧食總產量,也是一個相當嚇人的數字!”

“扣除上繳朝廷的農稅,和我太原府市場所需,以及農戶必要自留,所剩下的糧食,也就是朝廷認爲‘偷漏的農稅’,足以裝滿十二個大型糧倉!”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也是同時面露驚駭之色!

裝滿十二個大型糧倉這句話,可就當真是讓數字活了過來。

不僅是明朝,歷朝歷代爲了方便計算統計,都對官辦各類倉庫建築,有規格數據要求。

大中小型糧倉、兵器庫、火藥倉等,分別代表多少容量,都是一個死的數據!

他們三人雖然都不是戶部吃專業飯的官員,並不知道具體的數據,但也知道那一定是一個超出他們想象的數字。

想到這裡,三人的面色也同時變得嚴肅了起來。

因爲他們知道,如果他柳文成接下來說的話,不能把偷漏農稅這個罪名成功摘除的話,太原府的官員絕對要被清洗乾淨!

也就在鄭士元三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之時,柳文成又再次開了口!

“這十二個大型糧倉已經建好,糧食也已經全部進倉儲存,倉房命名‘戰備糧倉’。”

“對應的十二個‘備災糧倉’,以及十二個‘變現糧倉’,也已經選址完畢,並開始動工。”

“葉大人的意思很簡單,如此巨量的糧食上繳朝廷,朝廷也做不到,保證全部用在刀刃上。”

“用來當做軍糧,軍需官要吃一口,這是他絕對不允許的!”

“用來當做賑災糧食,負責賑災的官員,也要狠狠吃一口,甚至出現吃肥了官員,餓死了災民的情況。”

“與其如此,還不如分別建倉保存。”

“太原府多長城軍鎮,就把糧倉建立在軍鎮附近,一旦出現朝局動盪,無暇顧及邊鎮,戰備糧倉可保邊軍不亂,可保國境無憂。”

“這只是戰備糧倉的作用之一,還有一個作用便是遠征節約人力!”

“就拿本次北伐來說,二十萬大軍北伐,就有六十萬人在後勤糧道保證後勤,前線將士戰損不多,凍死累死的民夫勞役,卻比前線將士還多。”

“可有了延邊的戰備糧倉之後,遠征大軍便可以就近取糧,比從南方調運節約一半人力不止。”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唯有糧草跟上,後勤補給跟上,纔是大軍取勝的關鍵!”

三人聽着這‘戰備糧倉’的妙用,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葉青的這個想法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國策!

緊接着,柳文成又繼續說道:“備災糧倉的作用就很簡單了,如果出現朝廷賑災不及時,本地可自行賑災,以保災區不亂!”

“變現糧倉就更簡單了,完全就是字面意思,賣掉變現錢!”

緊接着,柳文成又開始說起了三種糧倉的流轉關係。

才收穫的新糧食進戰備糧倉,只爲保證守土開疆的將士們,可以吃到最好的頭年新糧食。

第二年收穫之後,便把戰備糧倉裡的陳糧,轉存於備災糧倉,災民吃二年陳糧,也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第三年收穫之後,又把備災糧倉裡的陳糧,轉存於變現糧倉!

等第四年收穫之後,變現糧倉裡的陳糧就可以賣掉變現了,不論是賣給番邦小國,還是賣了幹嘛都行。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就不只是若有所思的點頭這麼簡單了。

可以說他們已經深表認可,葉青此舉有功無過,太原府上下全部有功無過。

這個倉儲方案,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還保證將士們永遠吃一年新糧,災民吃二年陳糧。

這簡直就是讓將士和災民,都對朝廷感恩戴德的無雙國策!

要知道兵變和民變都是王朝覆滅的重要因素,而引起兵變和民變的重要因素,就是沒有吃食!

不僅如此,那聽着就新鮮的‘變現糧倉’也非常的妙,有那麼點廢物利用的意思!

終於,素有‘黑無常’之稱的鄭士元,也露出了滿是敬意的笑容。

柳文成的眼裡,

鄭士元和韓宜可齊齊站起身來,朝柳文成行禮一拜,並先後開口說道:

“此事的是非功過,依舊只能由陛下聖斷,可不論聖斷如何,我二人都覺得有功無過!”

“柳大人和葉大人,真乃國士也!”

柳文成笑着道:“二位大人謬讚,下官只是一個還算有良心的地方官罷了!”

說着,柳文成便看向雁門縣的方向,目光之中盡是讚譽之色:“真正的無雙國士,是雁門縣知縣葉青葉大人!”

鄭士元和韓宜可聽後,也點頭表示贊同。

蔣𤩽更是在此刻明白他的恩師毛驤,爲什麼願意‘效忠’這個七品縣官了。

片刻之後,鄭士元又提出要求,要柳文成帶他去看所有的戰備糧倉,以及已經選址結束,並開始修建的備災糧倉和變現糧倉。

雖然是非功過只能由朱元璋決斷,但他們得看到實實在在的證據!

只要有證據,他們就算拼了這條命,也要盡全力爲他們心裡的‘無雙國士’葉青美言!.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406章 儒將徐達變大猩猩,葉大人解鎖新神215.第215章 朱元璋評葉大人是慣犯,紅袍送232.第232章 馬皇后給葉大人當護士,唐太宗第33章 給皇帝陛下套枷鎖,葉大人的命令!85.第85章 不給葉大人升官,就是他朱皇帝眼328.第328章 葉大人的最終找死計劃,被朱元194.第194章 文臣將心葉大人竟自稱下官,長第6章 要致富先修路,和朱元璋有仇!135.第135章 朱標和葉大人的隔空約定,朱元302.第302章 葉大人又見郭老爺,馬皇后罷工140.第140章 葉大人的八百里加急奏報,朱元152.第152章 葉大人教朱元璋弊政妙用,論朱2.第2章 馬皇后揍老朱,合情又合理!165.第165章 葉大人的排場大過朱皇帝,朱元210.第210章 葉大人竟活到武則天時代,朱元1.第1章 一封求死信,氣炸朱元璋!第430章 二級火箭的始祖,朱元璋問罪葉大人98.第98章 如果敢抓葉大人,必定萬民血書告343.第343章 朱元璋和胡惟庸,竟然目的一致116.第116章 葉大人的唐宮夜宴,請朱元璋和第399章 衆叛親離的朱元璋,戰意再起的葉元201.第201章 葉大人軍令如山新兵器頻出,朱201.第201章 葉大人軍令如山新兵器頻出,朱第402章 朱元璋對朱棣的希望,葉大人把天時146.第146章 朱元璋成功拜見葉大人,只有利第370章 葉大人爲朱元璋被逼宮而努力,兩位第414章 葉大人的戰場風和日麗,老巢卻風雨第407章 把朱元璋押下去,葉大人打皇帝軍棍45.第45章 葉大人可當人鏡魏徵,馬皇后願意第389章 葉大人過年不孤獨,皇帝元帥出征去84.第84章 小百姓給朱元璋上課,葉大人可以336.第336章 朱元璋身份曝光了,葉大人賺錢117.第117章 朱元璋再成衆矢之的,葉大人誇324.第324章 葉大人無端被記仇,朱元璋單挑278.第278章 恭喜葉大人連升六級,朱元璋說126.第126章 請朱元璋喝枸杞鹿茸粥,葉大人237.第237章 葉大人的命只有皇帝可以要,胡270.第270章 朱元璋又軟了,大明的黑白無常第400章 葉大人骨灰分兩半,一半在雁門一半第65章 皇帝朱元璋動刀了,馬皇后保不住葉大第17章 賽貴妃會所,馬皇后爲朱元璋把風!163.第163章 葉大人的恩師朱元璋也有份,皇326.第326章 皇后太子齊罵皇帝不要臉,欽差98.第98章 如果敢抓葉大人,必定萬民血書告200.第200章 葉大人的心裡有國無主,朱元璋第376章 葉大人不做賠本買賣,朱元璋偷懶跑131.第131章 葉大人對淮西勳貴宣戰,朱元璋204.第204章 葉大人燃香請印,李牧李廣李靖218.第218章 朱元璋因葉大人不要臉,而忍辱107.第107章 葉大人向朱元璋索賄,漢唐甲冑140.第140章 葉大人的八百里加急奏報,朱元143.第143章 又來給葉大人送錢了,朱元璋依234.第234章 葉大人乃歷史首創之人,她們紅343.第343章 朱元璋和胡惟庸,竟然目的一致289.第289章 朱元璋再劃底線,葉大人的兩位220.第220章 開戰,朱元璋違抗軍令立斬不饒316.第316章 葉大人對皇帝恩將仇報,朱元璋78.第78章 朱元璋自比范仲淹,你說葉大人信第428章 最原始的白刃戰,葉大人的三段式攻165.第165章 葉大人的排場大過朱皇帝,朱元第414章 葉大人的戰場風和日麗,老巢卻風雨278.第278章 恭喜葉大人連升六級,朱元璋說100.第100章 朱元璋甘願當睜眼瞎,走後門找195.第195章 根本沒有來生再見,朱元璋投資161.第161章 葉大人又快又好朱元璋又慢又差第27章 葉大人貪財爲民,迷茫的朱皇帝!341.第341章 葉大人抄戚繼光,寧死不給朱元第417章 葉大人當馬皇后是自己人,除了保境246.第246章 葉大人再放大招空中火海,朱元190.第190章 葉大人讓朱元璋醍醐灌頂學大明129.第129章 我只想把快樂建立在皇帝的痛苦275.第275章 葉大人的土特產不值錢,朱元璋88.第88章 皇帝皇后出獄了,勞改工錢必須領332.第332章 朱元璋暴怒,讓葉大人死出國門第9章 竟敢從商當老闆,葉大人死定了!第375章 葉大人只講原則不要面子,徐達發現第30章 馬皇后說,重八哥只是理論上比葉大人103.第103章 朱元璋猛吃三斤後悔藥,葉大人350.第350章 朱元璋明顯進步,馬皇后明顯退128.第128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造朱標,就是葉第424章 葉大人不要的回家機會,他對唐人的163.第163章 葉大人的恩師朱元璋也有份,皇188.第188章 朱元璋你懂個錘子,葉大人只想254.第254章 集束炸彈驚現大明,朱元璋震驚120.第120章 葉大人對韃靼宣戰了,開國帝后260.第260章 徐達大軍趕到,老兵爲葉大人坑第376章 葉大人不做賠本買賣,朱元璋偷懶跑304.第304章 葉大人的好言相勸,朱元璋頭戴第421章 葉大人變賭徒,王保保一戰幾百,朱142.第142章 朱元璋再赴雁門,葉大人結仇全第27章 葉大人貪財爲民,迷茫的朱皇帝!190.第190章 葉大人讓朱元璋醍醐灌頂學大明131.第131章 葉大人對淮西勳貴宣戰,朱元璋第61章 和朱皇帝的賭局,葉大人絕對不會輸(294.第294章 朱元璋變朱大冤種,葉大人新計277.第277章 滿朝文武爲葉大人逼宮,朱元璋第55章 雁門關上的葉大人,像極了最能打的文162.第162章 葉大人竟然是葉將軍,朱元璋驚122.第122章 葉大人考覈朱元璋和馬皇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