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前面巨大的艦隊是日本的運輸隊,毛可喜判斷,大家最不想看到的,日本出兵朝鮮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於是皺眉對鄭宏達請求:“爺爺,日本人出兵朝鮮了,我毛爺爺那裡可能還不知道消息,所以請爺爺你派出一艘快船,立刻趕回東江鎮,向我毛爺爺通風報信,讓他老人家早做準備。”
鄭宏達點點頭:“這是必須的,我立刻派船回去。”然後看向毛可喜:“下一步該怎麼辦?”
毛可喜就將胸膛挺了挺,高傲的揚起頭:“現在請爺爺帶着商船和武裝商船立刻離開大隊。”
“那麼你呢?”
毛可喜就傲然一笑:“我是軍人,我是東江鎮的軍人,毛爺爺讓我獨當一面,我必須肩負起這個重擔。敵人有5000多條戰艦船隻,雖然我只有區區的100,但是在這時候,日本人登陸朝鮮,就等於向東江鎮宣戰,那麼我必須迎戰。即便全軍覆沒,也一定要咬下他一塊肉來。”
對於毛可喜這樣的決心,這一次鄭宏達並沒有教育他,因爲鄭宏達知道,在這裡只要消滅敵人一條船,就等於削弱一分登上朝鮮的敵人力量,就等於給毛文龍解決一部分壓力。
拉住這個孫子的手,諄諄教導:“保存實力才能打擊敵人,我將我的70條武裝商船交給你,對敵人的運輸隊發動進攻,儘可能能多的殲滅他們,但是一定記住,事可爲,必須做到底,事不可爲,必須保存實力。未來的日子還長,你是毛帥手下唯一在這片海上的力量,一定要保存實力。”
看到毛可喜不以爲然的表情,鄭宏達還是教導他:“即便是你拼盡了所有,也不一定能阻止日本人登陸朝鮮,但是你若是能保存實力,在後續上,在這一片海上,不斷的打擊騷擾日本人後續的增援物資,你的貢獻將比一戰戰死更重要。”
毛可喜權衡了一下,立刻點頭,放棄了原先自己的想法:“孫兒明白。”
能夠接受教育的孩子是有前途的好孩子,趙宏達無限欣慰,這個人,未來一定是海上的一條蛟龍,未來一定是東江鎮出類拔萃的後一代,東江鎮大有可爲。
“爺爺剛纔說要將70條武裝戰船交給我,我認爲不妥。”
“爲什麼?”
“因爲武裝戰船裡還有貨物,吃水深行動慢,一旦事情不可爲,我的戰艦可以轉瞬間逃跑,但是那些武裝商船卻行動不便,白白的損失。”
鄭宏達就哈哈一笑,立刻召集圍在身邊的幾個船主,對他們鄭重的說道:“我不提東江鎮毛帥對咱們是不是有恩德,但是大家看到了,日本準備登陸朝鮮,吞併朝鮮,實現他最終侵佔中原的野心。現在是家國大義,我提議,將那70條戰船上的所有貨物拋入大海,讓這70條戰艦加入到小毛帥的戰鬥序列,諸位同意嗎?”
所有的人略微沉默了一下,這不是70條戰船上的貨物問題,最關鍵的是,剩下的300條貨船,沒有了這70條武裝商船的保護,就再次成爲了待宰的羔羊,一旦李旦的海盜殺來,大家只能束手就擒。這370條戰船的貨物,也不知道關乎了多少人身家的前途,這一次血本無歸,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走投無路。
但在家國大義面前,這些商船的主人互相忘了一眼,最終堅定的回答:“同意會長的安排。”
這個承諾是用鮮血做出的,鄭宏達當然知道。於是他略微想了一下:“大家放心,這70條貨物的損失有我鄭宏達來包賠,如果這300條船的貨物損失,我將向毛帥申請,讓建行給大家進行無息貸款,給大家翻本的機會。”
這就是大義與私交的感情所在,這樣的承諾,立刻讓所有的人歡欣鼓舞,只要能得到建行無息貸款,大家再次東山再起也絕對是指日可待。
隨着一聲令下,旗語號角傳出,那70條武裝戰船立刻打開了艙門,將沉重的貨物,毫不吝惜的丟到了大海里,戰船慢慢升起,吃水線慢慢的下降,最終變成了靈巧的戰艦。
鄭宏達緊緊的拉住了一個老商人的手:“300條商船團隊,就交給你了。等這場戰鬥結束,我會讓武裝商船趕上大家,繼續爲大家護航。”
毛可喜和老商人不解的問道:“會長(爺爺)你做什麼去?”
鄭宏達就豪邁的說道:“小毛帥嘴上沒毛,做事不牢,我這個老傢伙就準備待在他的身邊,看住他。”然後看向了毛可喜:“難道你還不高興嗎?”
毛可喜當時大喜,連連打拱作揖:“有爺爺在我身邊出謀劃策作鎮,就看孫子我怎麼奮勇殺敵吧。”
於是這一老一小,就並肩走向了這廣闊的海洋血火戰場。在這廣闊的大海之上,書寫了一副轟轟烈烈的傳奇。
商船隊開始整編,然後慢慢的向後退去,毛可喜打出旗語,命令東江鎮南海分艦隊,形成戰鬥隊形。自己的一百戰艦爲首,武裝商船分作兩翼策應,一旦戰事不利,以艦隊掩護武裝商船撤退。一切安排結束,艦隊開始楊帆,從側風向開始以橫隊以一面炮火船舷斜切靠近敵陣。
這時候是風帆戰船年代,後來的T字隊形絕對不能使用,一艘風帆戰艦主要火力射界都是在兩側的,如果是一支艦隊成縱隊的時候,每艘船都不能在最大程度發揚火力,還有就是轉換船舷,那是要靠風力船槳的,如果那樣,還不徹底的亂了套啦。
成爲一串珍珠項鍊一樣,在上風頭斜插進去,用一面船舷的火炮對向敵人,然後再劃一個巨大的圓圈,再佔上風頭,繼續對敵人展開進攻,這纔是現在戰艦的打法。
毛可喜的艦隊衝向敵人的時候,日本的艦隊也發現了敵人,保護陸軍登陸艦隊起行,結果出海不久就發現一支大明的艦隊向自己一方發動進攻,當時讓所有的人不由得心中一緊。不是判斷大明不會也沒能力出兵幫助朝鮮的嗎,這怎麼自己這裡還沒出海呢,人家就堵上門啦。
這反應也太快啦,這和大明一貫拖拉的行事作風絕對不符啊。看樣,大明早有準備了,這次出征朝鮮要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