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韃靼犯邊

朱由校想的是挺好,這樣把大同邊兵和薊鎮邊兵的軍官也是一網打盡,但他卻沒有考慮到孫承宗所承擔的壓力。皇權和朝廷的權力例來是此消彼長的,皇上的大了,朝廷自己就會小了。皇上無論是在淨軍還是在錦衣衛上怎麼玩,那都是他自己的體系,沒有任何的出格,誰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即使是天雄、白桿兵、天仇軍,也或者是地方部隊或者是臨時招募的,仍然是由皇上出錢的。而天應軍也是打了個擦邊球,因爲那是遼東體系中投敵剩下的,朝廷上下,誰也不敢指手畫腳的,也沒權利說什麼話語,因爲錢是皇上自己出的,人是皇上自己招的,和大臣們何干?

以上這些均爲皇上的‘自留地’,戰力多強、人員再多,朝廷各級官員都是無權過問的,這是皇上的權力。但九邊中的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那都是朝廷的,直接隸屬兵部的,皇上如此的搞,作爲兵部的老大孫承宗如果支持的話,這算什麼?典型的胳膊肘兒往外拐了。

成立個大同精忠隊、薊鎮鐵血隊,這些也都可以用打造精兵來談來論,反正和朝廷衆臣打嘴皮子仗就是了。但軍校,這又代表了什麼?代表了皇上直言不諱的要把大同鎮和薊鎮來個捲包會,全部給吐了。

對於這樣的建議,孫承宗是十二分的同意,軍官的軍事素養基本上可以決定一隻軍隊戰鬥力的強和弱。培養基層、中層甚至是高層官員,絕對是增加大明軍事力量最好的提議了。

但越說越要思及這個皇權與朝廷權力的爭奪問題。自己面對的如何站隊,一是大局二是感情,孫承宗當然的得站在皇上的這一邊,這是毋容置疑的。於是對皇上說:“皇上之言臣表示贊同,只要軍隊將領的軍事能力提高了。那軍隊的戰鬥力自然也就會提高的。”

“孫老師,朕打算把這所軍校設在北京,而對於教導的內容、方向、考覈,也都需要孫老師來進行斟酌。”朱由校自己知自己事,做爲一個軍事小白,想着去如何教導學生。那肯定是會誤人子弟了。專業的事情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纔是一個上位者所要做的事情。

“老臣會盡快的寫一個章程出來,供皇上御覽。”

中午,發往北京的光報已然迴轉了,幕後指揮這次兌換硬幣的主人已經找到了,十八大錢莊裡的永盛錢莊二老闆主持的。因爲十八大錢莊現在和皇上走的很近,所以田爾耕並沒有進一步的行動,而且在兌換了一百萬兩之後,他們也早已停手了,特向皇上請示。

吃了這樣一個大虧,不懲治一番,那肯定不是朱由校的性格。但如何懲治?對方就是抓住了這樣一個空檔而已。一旦硬幣發行開來,還不知道將會有多少數目成色差的銀子流進銀行,然後再用硬幣把足銀給兌出來,如此周而復始,那可比自己這個開銀行的還有錢呢。

這的確是個大漏洞,以前看小說的時候,光看別人穿越了,都是玩這個貨幣資本的。但到了自己玩的時候,一個照貓畫虎,結果就走樣了。

朱由校努力的想着自己前世之時的銀行的相關政策。突然想到了一個貴金屬兌換,差不多有玩這個的,還有那什麼紙黃金的,那個金屬的報價可是一天一變的,都是有個兌換比率的。既然如此。爲什麼不能在兌換硬幣之時有個比率呢?

只要把這個硬幣兌換足銀的政策永遠不變,那用銀子兌換硬幣,也理所當然的應該有個比率。這個問題比較專業化,交給大明銀行,的確不行。反正大明銀行目前只在京城有此一家,倒不如扔給下面的十八家錢莊,讓他們負責雙向兌換,而大明銀行只是單向,就是收硬幣兌銀子,如此,讓十八家錢莊來定這個比率,這纔是正確的。

所以對於這個找事的人,朱由校並不打算追究了,相反倒比較賞識起來。傳旨給十八家錢莊和大明銀行,把此事通報一番。

下午時分又收到了閆應元發來的西征光報。

河套草原,目前的整個河套已經大亂了,閆應元可是相當的威風凜凜,所到之處是擋者披靡。沒有可堪一戰之敵。草原諸部,要麼直接的舉族來降,那是和大明沒什麼矛盾的,而跟多的則在玩迷蹤、打游擊。

因爲打不過,所以只能躲避,但河套這塊地方也就是這麼大,馬跑的是快,這點可以讓明軍望塵莫及,不過那些牛羊怎麼辦?他們可沒有牧民一樣的速度。整天的搬家也不是個事,所以竟然有許多的人開始西渡或者北渡黃河,他們牛、羊皮囊、牛、羊皮大筏、大木筏渡河。

看到了這個消息,朱由校聽的倒是高興,蒙古諸部這是看到已經打不過柔弱了近二百年的大明帝國了,從一直的對抗,變成了逃避。這是大明帝國戰鬥力最好的體現,是大明強盛的標誌。如果他們都自覺的離開了,不提以後的蒙古、新疆整個的收復問題,至少面前的河套內套問題可以得以很好的解決。

但閆應元也同時傳來了一則消息,據解救的一此漢人奴隸交待,寧夏、甘肅的邊牆,長期遭受着韃靼人的劫掠,比山西這邊要嚴重的多,雖然他們的人很少,但卻相當的頻繁,讓邊境的百姓、軍戶們飽受災難。

被朱元璋擊敗後,入主中原的蒙古族退回漠北維持北元政權,1402年北元坤帖木兒繼位後也被部將鬼力赤殺死,北元滅亡,改稱韃靼。鬼力赤死後,這一詞不再被蒙古人使用,但明庭因不願承認前朝流亡政權的存在而繼續使用這一名稱。

歐洲人所說的“韃靼人”分廣義和狹義兩個稱謂,廣義指原蘇聯境內使用突厥語各族(阿塞拜疆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亞、伏爾加河流域突厥語各族)的統稱。13世紀由於蒙古人西遷(或說西征),歐洲人便將阿爾泰語系的蒙古人和突厥人統稱爲韃靼人。狹義韃靼指韃靼族,該民族是突厥人的一支。一開始只有克里米亞的突厥人自稱韃靼,後來放棄。其他地區的韃靼人十九世紀才自稱韃靼。這時各個“韃靼”的名稱(西伯利亞韃靼、喀山韃靼、克里米亞韃靼)是俄羅斯人起的,因爲他們只知道用“韃靼”一詞來描述突厥、蒙古人。

韃靼與蒙古是有密切關係的。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一言難盡。很難簡單的描述爲誰是誰的後裔。時間跨度太長,地域太廣,在這一時空域的各部族相互融合(或說爭鬥)頻繁,偏偏他們都沒有記日記的好習慣。天朝的史官較爲敬業,偶爾靠道聽途說記上幾筆。而期間天朝改朝換代多次,且當時史官既不精通少數民族語言,又沒有一以貫之地使用標準表述,史書中的疏漏錯誤估計在所難免。(歐洲因距離更遠,即使有記錄也更不靠譜)。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朱由校能知道的,所以朱由校也不明白這個韃靼到底是什麼樣的民族,估計也就是北方族羣裡的一族吧,但既然是敵人,那就一概論之,抵抗、誅殺就是了。

因爲目前的天氣已經是冬天了,而主力部隊暫時還得在河套地區,並且,韃靼人過來打穀草也都是在開春之後的事情。也並不是太急,還是留待明年再行處理吧。

袁可立來報,蓋州那裡,大明商人已經盡數的出了軍堡投降,現已經發往京城,準備交給錦衣衛處置。而兩淮的鹽商李家也在蓋州之圍的商人之中,其稱皇上親手打造的《寒雀爭梅圖》也在其家中供奉,自家曾經是大明善人榜的第二名。看了這則消息,倒是讓朱由校一愣,當時爲了賑災,所以發動了義賣。結果把自己‘心愛的’木器成品,都拿出去搞了義賣。這件最好的,結果被拍賣到了二十萬兩白銀。如今自己的手頭上已經不太缺錢了,這件物品當然是要收回了。

善行是善行,這是值得肯定的,但這絕對不對掩飾其惡行,所以朱由校傳旨,兩準鹽商李家,處理依舊,但念其對大明有行善之功,特收回《寒雀爭梅圖》這件傳世漆器,並折價三倍,即六十萬兩白銀給李家。這算是變向的給李家一些‘減輕處罰’了,爲何如此?刑法的目的是什麼,那不是單純的懲惡,更重要的是揚善。李家不管如何的錯誤、犯罪,但其也是有善行的。皇上的法外施恩,就是要告訴百姓,善有善報。

十月十六日,朱由校的情報已經確定,黃臺吉的確是班師回朝了,而袁可立一方也等不到有援兵的到來了。所以袁可立開始收網了,這個網當然就是五個軍堡裡的佟養性部了。

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71章 皇家六店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85章 大明銀行第244章 宗室分田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40章 衆無名白第391章 峽谷鬥智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30章 地磚水泥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559章 被發現了第698章 三路出發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39章 御駕京城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295章 錦衣屠奴10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65章 勝利油田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15章 銀行水泥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137章 海軍陸戰第736章 假手研製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7章 賑災事宜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439章 不徵之國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340章 御膳熱賣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9章 老魏歸心第770章 老魏請罪第28章 連弩改造第791章 舉子培訓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242襄陽炮現2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618章 歷史爛帳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11章 太子薨了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36章 酒店建設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57章 東廠情報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701章 生的希望第32章 與民爭利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157章 宮廷政變2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