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下公敵

趁着這個機會,已經兵抵香河一帶的山海關援軍,這個時候乾脆趁其兵力盡出,天津衛空虛的時候,發重兵猛擊天津衛,把天津衛城先給奪回來,掐斷於家軍後勤供應,糧餉彈藥的供應。.

同時命陳新甲立即引兵直出保定府,率兵趕往天津衛,先牽制住於家軍尚未撤回天津衛的主力,然後待關寧軍拿下天津衛之後,與之兩相夾擊,趁着於家軍大戰之後,人困馬乏,同時後路也被切斷,糧餉彈藥補給不濟的情況下,南北夾擊,趁機一舉討滅於家軍。

這樣的話,大明兩大心腹之患,幾乎可以說是同時都被徹底解決,以後僅剩下了那些流民軍,大明還有何懼?大明中興也就在眼前了,當今聖上崇禎皇帝,肯定能名垂青史,成爲大明中興之帝。

崇禎這輩子大概吃虧最大的就是他一心一意要想當一個明君,一個能中興大明的明君,這個念頭讓他幾盡陷入瘋狂,他這個皇帝確實當的非常辛苦,他沒有更多的享受,既沒有像很多皇帝那樣,沉湎於女色,也沒有極盡奢華的鋪張浪費,更沒有像他兄長那樣,愛好上某種跟當皇帝挨不上邊的手藝活。

他從當了這個大明皇帝之後,先直接面對的就是權傾朝野的魏忠賢一黨,整日裡殫精竭慮的生怕魏忠賢下毒謀害於他,還要表面上強顏歡笑,和魏忠賢一黨虛以委蛇,好不容易總算是把魏黨掀翻了,接連清洗了一兩年時間,把魏黨餘孽算是徹底剪除了,可是這天下大亂了起來。

他既不敢鋪張浪費,也不敢偷懶喘口氣,穿的龍袍都打了補丁,每天批閱奏章到深夜時分,早早的還要上朝,處理各種政務,當真是乾的比牛還累,睡的比狗還晚,起的比雞還早,就算是偶感風寒,也不敢休息,依舊天天上早朝,聽大臣啓奏各種事務,不斷的處理各種政務。

但是即便是他這麼辛勞的幹,可是大明江山還是每日愈下,到處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不是建奴入關,就是中原流民軍大亂,好不容易把奢安之亂給平定了,陝西的流民軍卻橫掃中原,連他的老祖墳都給挖了。

每天聽到的消息壞消息總是比好消息多很多,不是這裡大旱,就是那裡地震,要麼就是哪兒又發洪水了,時不時的還聽說某些地方又因爲缺餉鬧餉了,流民軍又攻克了什麼州縣。

這樣的皇帝可以說是當的真夠無趣的,這天下比他累的皇帝,恐怕真真是找不到幾個了,可是崇禎卻始終還在堅持,堅持着他心中的那個夢想,堅持着想要當一個明君,重振大明河山,讓他自己從今以後名垂青史。

現如今當下面的大臣拍馬屁獻出了這麼一個計策,說他只要能趁機幹掉了於孝天,那麼大明現在等於剪去了兩大禍患,僅剩下流民軍,以後還有什麼好怕的,那麼大明江山定能重振,他崇禎皇帝便可以當一個蓋世的明君,力挽狂瀾於既倒,成就一番蓋世偉業。

你還別說,崇禎還真就吃這一套,聽罷了下面的大臣所說之後,頓時便有點飄飄然了起來,琢磨了一下好像也確實是這麼個事兒,可是偏偏就沒有想過,他這麼做會帶來什麼後果,於家軍擊敗了建奴大軍,果真就是強弩之末,肯定會損失慘重嗎?

很多事情人們都會有一個先入爲主的想法,在大明幾乎所有人心目之中,建奴都是不可戰勝的,就算是能戰勝建奴,殺敵一千也要自損八百,這好像應該是一個定理,套用在任何人身上都沒有問題,當然也包括了於孝天的於家軍。

於是崇禎頓時眼前一亮,終於一掃心中的那些陰霾,建奴被於孝天擊潰,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這對大明來說確確實實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建奴經此一役之後,損失慘重,很長時間估計都沒法再恢復過來了,只要他現在再狠下心,趁機一舉討滅於孝天,那麼大明的兩大心腹之患,等於一下就徹底解決,僅剩下的流民軍這兩年在他極力的清剿之下,現如今也差不多要偃旗息鼓,眼看是興盛不起來了。

這麼一來,大明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他不需要多長時間,便能中興大明,重振大明往日的雄風,令海外百國來朝,再現當年大唐盛世。

那麼他何愁還不會被人稱頌爲不世明君呢?流芳千古,名垂青史這又算是多大的事兒呢?簡直就是手到擒來嘛!

於是已經被這幅美麗的未來景象,衝的有點飄飄然的崇禎皇帝,當然立即便龍顏大悅,對大臣提出的這個建議是從善如流了。

當即他便令人擬旨,昭告天下,於孝天乃是一個叛臣,此次不尊旨意,便悍然起兵偷襲天津衛,乃是一個居心叵測之輩,而且在朝廷下旨令其南返之際,卻抗旨不尊,甚至於動兵強行攻下天津衛,更是罪不可恕。

另外新帳老賬一起算,在這份昭告天下的聖旨之中,還給於孝天羅列出來了種種罪名,其中當然包含了他擅自控制檯員島,擁兵自重,在福建強買強賣,另外暗殺朝廷命官等等雖然沒有實證,但是大致可以猜出是於孝天所爲的事情,現如今也全部當成事實,坐實在了於孝天的身上,總而言之,就是讓天下人知道,於孝天乃是一個逆臣,就算是他打敗了建奴大軍,也彌補不了他身上這麼多的罪責。

其謀逆的想法是昭然若揭,現如今朝廷給他一個機會,令他立即率兵返回福建,此事朝廷還可以從寬發落,只是削去他的總兵和都督同知之職,削職爲民,解除他的兵權,就可以了。

當然他目前所控制的臺員島,以及在大路上各個據點,也都必須要解除武裝,歸順朝廷,否則的話就形同謀逆,絕對是滿門抄斬殺無赦的罪名。

除了在頒旨發佈這個昭告天下的詔書的同時,他也沒忘了派人立即給於孝天送去一份聖旨,令於孝天立即就地解除軍務,將兵馬就地遣散,解除武裝,接受朝廷派員監管。

這等於是給於孝天下了最後通牒,於孝天如若再抗旨不尊,那麼就是徹頭徹尾的叛逆之輩,那麼大明對其動武,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就在崇禎皇帝在宮中忙着張羅着給於孝天扣上謀逆的大帽子的時候,沒想到的事情又發生了,於孝天居然大鳴大放的派了人解送了一具屍體,送入到了京師之中。

京師守門的官吏得報頓時大吃一驚,但是看到來者人數並不多,僅僅是一個騎兵小隊,肯定是偷偷繞過官軍防線,直接抵達的京師,直到來到京師的東門的時候,才亮明瞭身份,並且告知了守門官軍他們送來的這具屍體的主人是誰。

守門兵將聞之大吃一驚,不敢怠慢,瘋了一般的趕往兵部送消息,兵部主事的官員一聽,嚇得夠嗆,利馬就趕往宮中報信。

原來於孝天居然派人偷偷的穿越官軍的封鎖線,直接把建奴此次率軍入關的奴酋多爾袞的屍體送入了京師之中。

多爾袞也算是盡了他的職責,在大軍崩潰的時候,選擇留在戰場上,率領他本部正白旗的披甲們,阻截於家軍,爲其餘的建奴大軍爭取逃走的時間。

多爾袞也算是着實兇悍,僅僅帶着數百人,就迎向了衝至他們面前的於家軍騎兵面前,試圖死死的攔住於家軍騎兵營。

但是這會兒他這區區數百步兵,豈能攔得住士氣如虹的這些於家軍騎兵,多爾袞率領的這點兵力,僅僅是瞬間,便被淹沒在了於家軍騎兵的洪流之中。

許多建奴兵甚至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獲得,便被迎面殺來的於家軍騎兵,在馬背上用短銃直接轟翻在了當場。

多爾袞身披兩層鐵甲,愣是擋住了兩顆銃彈的射擊,加之他有幾十個護兵死死的保護在他的身邊,居然堅持到了最後一個倒下。

多爾袞手持一根長槍,接連挑下了三個於家軍的騎兵,但是長槍在挑落第三個於家軍騎兵的時候,也被這個騎兵一刀劈斷了他的槍桿,甚至連他的大拇指也一起削掉。

但是多爾袞臨死之前,還是抽出腰間寶刀,砍翻了一個騎兵的戰馬,可是這個時候一個騎兵衝過來,將一杆騎槍直接捅入到了他的胸膛之中。

多爾袞被騎槍扎中之後,仰面朝天倒在地上,但是居然還是像不死小強一般,用斷了拇指的手,抓着將他生生刺穿的長槍槍桿,拎着他的寶刀,試圖繼續頑抗下去。

這個時候衆多於家軍騎兵已經殺光了他身邊所有兵卒,呼嘯着從他身邊飛馳而過,一杆杆騎槍插入他的身體,愣是將他紮成了一個刺蝟一般,最後屍體居然就這麼被這麼多長槍插着,連倒都倒不下去,就這麼站着死在了當場。

這樣的死法着實夠慘烈,同時也夠壯烈,當於孝天隨後縱馬本來,趕到戰場的時候,這裡的戰事已經結束,只留下了滿地的屍體。

第85章 決戰南門2第298章 清除行動2第89章 交易第146章 奮力突圍第161章 總算見正主了第186章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第98章 登陸第127章 善後第212章 直逼大寨第191章 盤點2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300章 新巡撫第184章 夜襲船團第157章 再巡淡水第189章 震怒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12章 詭異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143章 餘波未平第22章 圖窮匕見1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102章 封鎖第173章 示弱第268章 滾刀肉第182章 林易陽的身世第78章 曹化淳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213章 攤牌第169章 驗收成果第54章 新營第69章 水力木工車牀第110章 再戰第37章 起帆返航第97章 休整第75章 狼牙步槍第114章 示弱第145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56章 刺客第33章 怒海狂濤第49章 施粥第166章 咆哮公堂第214章 亂炮齊發1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123章 船速十節第24章 斷其四肢第15章 殺雞儆猴第125章 困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211章 不眠之夜3第279章 毛遂自薦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52章 棄船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23章 轉舵向北第269章 不完滿的覆命第199章 應戰第194章 暗流2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34章 意外發現第23章 轉舵向北第36章 決戰7第66章 意外驚喜第59章 疏漏第274章 覬覦第173章 趕盡殺絕第217章 惱羞成怒第165章 窮書生2第216章 亂炮齊發3第157章 野心第172章 大戰前夕第157章 底氣所在第111章 狙擊手第122章 懸賞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78章 新船下水2第72章 另一種表演第60章 禍福雙至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151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64章 整備戰船第17章 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19章 嘍囉第239章 圖窮匕見第267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150章 兄弟第138章 女兒心第11章 應戰第259章 撫第127章 拳頭就是道理第164章 窮書生1第164章 窮書生1第50章 迎頭一棒第12章 狗頭師爺第20章 各方反應第49章 首惡受縛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