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反於聯盟

於孝天聞聽大怒,當即帶着一哨人馬,親自趕赴饒平縣城,直接闖入縣城之中,奔縣衙而去,看門的衙役剛要阻攔,便立即被於孝天下令放翻在地捆了起來,帶人直衝入縣衙後堂,闖入知縣後面的院子裡面,直接把那個事主給抓了起來。(.)

知縣大怒,出來呵斥於孝天,於孝天則請出了熊文燦的手諭,稱他乃是奉命行事,有權力便宜行事,知縣不肯罷休,依舊斥罵不已。

於孝天一怒之下,一巴掌過去,這個五十多歲的老傢伙便立即騰雲駕霧的飛了出去,滿口牙被打落了一半,於孝天當即命人把這傢伙也綁了起來,派人以通賊的名義,將其直接解交給熊文燦發落,並且把這次那個事主的相關罪證也統統送去,告這個知縣窩藏賊犯。

這件事在廣東一帶鬧得也相當大,什麼時候一個丘八,敢如此對待一個文官,哪怕他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知縣,這於孝天說打就打,說綁就綁,這還有沒有王法了?

於是當即又有不少人上書彈劾於孝天,並且有些人直接找熊文燦告狀,但是這件事朝廷依舊沒有給他們一個說法,因爲這件事於孝天做的雖然囂張,但是當時抓的那個傢伙,確確實實罪證確鑿,沒有一點冤枉。

事後於孝天把這個事主還有幾個海盜,都交給了熊文燦審訊,熊文燦審訊之後,確實沒有發現於孝天冤枉這傢伙,於是便將這個知縣收監,請奏朝廷,朝廷下旨將這個知縣罷官,交按察使司處置,後來這個知縣居然掉了腦袋。

這件事無形之中,更是助長了於孝天的氣焰,使得於孝天在接下來的兩廣沿海討賊期間,更是囂張到了極點,通過剿賊,大大的聚斂了一大批財富,還弄到了沿海府縣不少的土地。

很快四月間顏思齊和褚彩老都宣佈,接受招撫,算是被於孝天討滅,顏思齊被熊文燦任命爲了千總,歸在了於孝天麾下效命,而褚彩老因爲身份比較老,而且他主動提出不再敢這行,手下歸於孝天收編,而他則被准予既往不咎回鄉養老,回福建老家一帶當了一個富家翁。

廣東一帶的海盜意識到這一次於孝天要玩兒真的,非要將他們的地盤盡數搶去,並且將他們逼入死地,於是這些人都不幹了,他們在兩廣一帶活動了這麼長時候,早已將這邊的海上當成了他們自家的後院,豈能容於孝天這個外來戶把他們趕盡殺絕?

於是五月期間,劉香、鄭一官、丘明等一衆大股海盜們,在珠江口會盟,商定聯合一起,對付於孝天這次入廣東對他們的進剿。

這些人每個人手頭,都有至少數千人馬,少的也有幾十條船,大的擁有幾百條船,匯合在一起,着實不是一股小的勢力,短時間之內,便湊出了三萬多海盜,並且集結起來了七百多條戰船。

當然他們的戰船是要畫個引號的,因爲他們的戰船和於家軍的水師戰船,是沒法比的,表面上看他們的戰船數字絕對不少,可是實際上這七百多條戰船之中,只有二百多條算是大船,武器裝備也參差不齊,只有少量的船隻上裝有比較好的西式大炮,其餘的船上,多還是裝一些土炮。

這些人最終推舉實力最強的劉香當他們的盟主,嗜血爲盟,要和於孝天大幹一場,不是於孝天被他們趕回福建,就是他們折戟沉沙。

於孝天南下之後,步步爲營,並不急於朝前攻進,而是沿途邊走邊打,將一個個沿海的海盜可以立足之地都拔除掉,期間還發現了有官軍水師兵將參與,在惠州境內的碣石衛捷勝所一帶,於孝天要抓捕幾個軍將,還和當地廣東的駐軍發生了正面衝突。

被於孝天偵知的這個軍將,乃是駐守捷勝所一帶一個官軍水師水寨的千總,手頭有數百手下,平時公開的身份是水師軍將,但是實際上卻一直在暗中充當海盜,專門在海上劫船,而且此人心狠手辣。

爲了保住身份不被人知道,往往做事很絕,劫獲的商船上的船伕,往往被他殺的一乾二淨,事後船隻會被他拖到不招人眼的地方偷偷賣掉,而捷勝所的一個守備,也和他有牽連,暗中充當他的窩主,這幫傢伙其實是披着大明官軍的人皮,行的卻是海盜的買賣。

這次於孝天率部南下,早已把他們的所作所爲提前打聽的一清二楚,罪證確鑿,所以船隊一到捷勝所,他便下令包圍了捷勝所,並且堵住了水寨,派人通知碣石衛的衛指揮使,讓他派人過來下令擒拿這幾個罪魁。

這個衛指揮使得知消息,大吃一驚,他不是對手下那些傢伙所作所爲一無所知,但是因爲他平時沒少吃這幫人的好處,這次於孝天作爲客軍來廣東沿海討賊,他本身就感到不爽,這無疑等於是踩在了他的地盤上,讓他們廣東駐軍臉上無光。

於是他便以這是他的事情爲由,讓於孝天不必管這件事,於孝天才不管他樂意不樂意,下令包圍了捷勝所之後,立即命人喊話開門,否則的話就發炮攻城。

捷勝所城乃是一個衛所城,本身擁有比較完善的守備設施,以前主要是防倭備倭之用,駐守這裡的守備聽聞消息,嚇得屁滾尿流,怎麼敢開城門讓於孝天的人進來把他抓了。

所以他命令手下關閉捷勝所城,堅決不開城門,並且在城上喊話,說於孝天誣陷於他,令於孝天麾下的人馬立即撤離。

於孝天給他了一天時間考慮,一天時間到了之後,這守備還是不肯開城投降,於是於孝天當即下令攻城。

十幾條戰船在捷勝所城外海面上一字排開,亂炮齊發,僅僅用了一個小時不到,便把城牆轟塌,登岸的步兵隨即攻入城中,將城中數百官兵全部解除武裝,分頭看押起來,開始嚴刑拷問。

那個守備在於孝天下令攻城的時候,已經在城頭上中炮身亡,自然不必再受這份罪了,而那個水寨的千總卻被抓住,一通拷問之後,便竹筒倒豆子一般的,把他這些年來,勾結守備乾的事情都倒了出來。

對應其它那些官兵的口供,這件案子徹底坐實,於孝天當即派人將這幫人解送到了熊文燦那裡,把捷勝所也給接管了。

這件事瞬間又在廣東掀起了軒然大波,於孝天打知縣的事情這時候還沒有平息下去,這會兒又炮擊廣東衛所城池,轟殺守備,抓捕了千總,於是廣東這邊的軍將也不幹了,一個個吵吵着於孝天行事太過橫行無忌,連他們廣東的軍將都敢說殺就殺,說抓就抓,這還了得?

於是這幫人便紛紛又到熊文燦哪兒告狀,並且上書彈劾於孝天,可是這件事於孝天把事情做的很實在,各種證據蒐集的很到位,人證物證加上口供,一應俱全,甚至還按照他們的口供,起獲了兩條尚未出手賣掉的商船。

所以熊文燦當然沒法維護這些傢伙,只能秉公處置,將這個千總斬首示衆,並且把事情原委經過,呈報朝廷,崇禎一看這倒好,於孝天還真是夠囂張,連衛所城他說打都敢打,好大一個守備,說轟殺就轟殺了。

可是看過熊文燦呈送的奏章之後,他也沒話可說,現如今他沒想到連軍將都暗中幹起了海盜的買賣,難怪這些軍將屢屢無法討滅海盜,原來他們本身就是海盜,兵就是賊,賊就是兵,這海盜怎麼可能剿得盡?

雖然於孝天做的確實非常過分,這種事按理說他應該先呈報熊文燦,讓熊文燦來進行處置,而不是他自己親自拎刀上陣,直接把捷勝所城給轟塌,把守備直接轟成渣,去親自抓捕這些犯事之人。

可是於孝天卻還是這麼做了,根本不顧及同僚的面子,也不顧及其他人怎麼着想,愣是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但是反過來說也不得不承認,他這種雷霆的手段,確實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這種事如果於孝天按照正規途徑,去報知熊文燦的話,消息一旦走露,這幾個犯事的傢伙弄不好就立即會溜之大吉,到最後不了了之。

於是崇禎只能無奈的又默認了這件事,把這件事給壓了下去,但是卻讓人暗中提醒熊文燦,最好還是約束一下於孝天,別讓於孝天在兩廣剿匪期間,把事情鬧得太大,以至於以後不好收拾。

熊文燦也覺得於孝天這兩次的事情做的有點過頭了,私下裡派人去提醒一下於孝天,以後遇上類似的情況,可以不必如此作爲,不妨給其他人留點面子,把事情交給他來處理爲好。

於孝天卻振振有詞,說他之所以這麼做,正是爲熊文燦着想,要是走露風聲,這些人鐵定抓不到,今後還會貽禍民間,要是熊文燦看不慣他的做法的話,他願意立即扭頭就回福建去,誰愛管誰管這剿匪的事情。

熊文燦一聽於孝天的答覆,覺得腦袋都是大的,心道這於孝天果真不是好相遇的傢伙,做事還真是沒有分寸。

第12章 詭異第316章 火炮升級第10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273章 熊文燦的小動作第106章 強攻雞籠灣第174章 一官來訪第76章 還有誰第182章 林易陽的身世第25章 服軟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238章 謀叛第102章 鐵腕治國第277章 內行看門道第131章 顏思齊第188章 志得意滿第117章 軟硬兼施第54章 登州陷第17章 不知死活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211章 嗜血爲盟第97章 一路敲詐第158章 馮家少爺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119章 收編第205章 鬼臉的獨舞第189章 震怒第188章 節外生枝第9章 你追我逃第228章 對攻2第127章 全部扒光第187章 帶引號的克復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43章 水果罐頭第282章 錢莊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162章 目標出現第23章 轉舵向北第124章 閉門羹第34章 黃雀在後3第245章 茂盛源復業第117章 窮兵黷武第177章 韋特的擔憂第153章 回家第130章 奇怪船隊第122章 牛壓驛之戰第300章 新巡撫第13章 新的規章第131章 顏思齊第147章 開火第118章 新條件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222章 交鋒1第21章 送給建奴的一個個驚喜第169章 驗收成果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13章 新的規章第186章 下馬威第255章 工業雛形第6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29章 大禮第202章 腹中開花第229章 林易陽的擔憂2第190章 一拍即合第273章 熊文燦的小動作第198章 全殲第7章 醉仙欲死第96章 僞朝廷第36章 鄭一官的一石兩鳥之計第1章 凌亂第74章 招買第158章 東山島第15章 整合第201章 入甕第71章 超乎常理第40章 天下巨震第179章 大舉來襲第41章 控兵之道第1章 南日水寨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28章 肅清戰場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41章 控兵之道第126章 是福是禍第68章 破釜沉舟第94章 舉措第99章 老相識第24章 小黃島第195章 傾巢攻之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3章 人心所向第38章 焦慮第58章 鄭一官第153章 恩賜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314章 官府動向第95章 漁稅第46章 巡視新船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