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非你莫屬

一路快馬揚鞭,朱高煦帶着親衛隊輕騎前行,一路城池,呼嘯而過!

就是這麼囂張,路上也沒有什麼不開眼的敢攖其鋒芒,高陽王的旗幟無人不知。

畢竟靖難剛剛過去,他的實力可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其張揚跋扈之名早已深入人心,當時一路北上北平可是沒少禍害地方!

這也是爲啥朱高煦不準備競爭太子之位的原因之一,畢竟名聲臭了。

雖然朝中有着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等人喜歡朱高煦,畢竟是同爲武將,戰場上也是有着過命的交情。

對於自己的武力和戰功,即使現在的朱高煦也是很自得的。

以這二位爲首的武將們常常在朱棣面前稱讚他功勞很大,差點就被他們給辦成了,奈何原來的自己有點不爭氣啊。

只是他大哥早已贏得了文官們的認同,最關鍵的還是他爹認爲大哥朱高熾仁愛、賢能,況且也是太祖所立的世子,加上朱高煦過失又多,所以朱高煦與這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對於這次回京的目的,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朱高煦是心知肚明的。

既然已成定局,還不如趕緊好好的討好下即將成爲太子的大哥,一奶同胞的情分在那放着呢。

何況太子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滿朝上下、文武百官全都盯着你,稍有差池就是挨批,還是王爺來的自由。

至於這二十來年的太子,還是讓大哥先去做吧!萬一歷史改變了,自己這位大哥活不活的過自己老爹,還是另說。

要知道歷史上他大哥只當了10個月的皇帝,也就比自己老爹多活不到一年而已。

傍晚時分,朱高煦終於在徐州境內追上了大哥一行。

這一天,還不是很習慣騎馬的朱高煦真的是欲仙欲死。還好前身的意識還在,大腿的繭子也是夠厚,他纔沒有在自己的親衛軍面前丟臉。

接到近侍稟報的朱高熾,聽聞自己的二弟在外求見,趕緊出門迎接,二弟來訪,這樣他很是驚喜,多少年了……

對於自己這個二弟,朱高熾的感情很是複雜。

若非當年朱高煦偷了舅舅的馬,帶着自己從金陵跑回了北平,說不得自己父王靖難起兵的時候,自己就會被建文皇帝殺了祭旗。

憂的是自己二弟性格暴躁,行事目無法度,多有過失。

而且對於父皇準備立自己爲太子的事情頗有微詞,多有不滿。

再加上自己身體體態肥胖,行動不便,軍功方面多有不如,遠遠不及弟弟討得父皇歡心。

唉……

心裡想着這些,朱高熾在兩位近侍的攙扶下向着門口迎去。

若是按照平時的性格,朱高煦早就直接闖了進去,哪裡需要別人通報。

只是現在已經換了靈魂的他,纔不會那麼莽撞呢!本身名聲就不咋地了,在這個節骨眼上,還要惹是生非的話,朱高煦覺得自己簡直就是蠢不可及了。

斥退了滿臉緊張,就差臉上寫着“求王爺別打臉”,一旁小心伺候着的門子。

朱高煦很是無聊的手持馬鞭,輕輕的敲着手心,思考着待會怎麼去面對自己這位親大哥。

說實話,這些年一直都是自己不斷地去挑釁着大哥,變着法的胡來,就差明着大喊:“大哥,太子還是弟弟來做吧!”

還好這位哥哥真的不愧後世對他的評價:“仁”。能夠對自己的無禮挑釁容忍有加,就是像是看一個調皮的弟弟在搗亂,一直沒有放在心上。

“仁”,可以說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

說起來,自己大哥的“仁”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從小接受正統儒家的學術教育,雖然身體不好,但是也能按照老爹的要求練習武術和箭術,《明史》記:“稍長習射,發無不中”,箭術也是湊合的。

只是他不像自己一樣對於武學軍陣有着謎一樣的愛好,更多的是專注與經籍與文學方面,所以這也爲他贏得了士人的擁護。

所以這次冊立太子的時候,雖然朱棣比較偏愛和自己比較相像的朱高煦,奈何還是抵不過朝中羣臣的勸諫,正值人心思定之際,朱棣也是隻能遵循自古立嫡立長的傳統,冊立朱高熾爲皇太子。

正當朱高煦胡思亂想之際,看到自己的大哥被兩人攙扶着走了出來。

壓抑的血脈親情瞬間涌上自己的心頭,以前自己老是闖禍,自己這位寬厚的大哥沒少給自己背鍋、說情。

朱高煦把手中的馬鞭,一甩手,扔給一旁站着的親衛,趕緊小跑着迎了上去。

推開攙扶着的內侍,朱高煦一把扶住自己的大哥,嘴上埋怨:

“大哥,你身體不好,就好好坐着,直接喚人通傳一聲就行了。怎麼還親自出來,摔着了怎麼辦?”

對於大哥的身體,朱高煦很是無奈。你看看,老爹朱棣戎馬一生,老媽徐皇后也是將門之後,再看看自己,都是倍棒的身體。

怎麼到了大哥這裡,就變得喜靜厭動,體態肥胖,而且還管不住嘴,弄的現在走路都得要人攙扶着才行。

而且有了自己這個對比,怪不得老爹朱棣不喜歡他,即使這次被立爲太子,心頭也還存着更換太子的想法。

聽着自己弟弟不着調的抱怨,朱高熾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溢於言表的關切之意。

“我在內廳得人通報,得知二弟已到門外,心中歡喜的緊,就想着快點見到二弟你。”朱高熾握着他的手,一臉高興的說道。

“那也沒必要親自出來迎接,讓母后知道了,又得訓我了。”

“好好好,是大哥的不對。走,二弟這一路車馬勞頓,爲兄已經安排了好了,爲二弟接風洗塵。”朱高熾在朱高煦的攙扶下慢慢向着府內走去。

揮手把周圍的人遠遠的趕到一邊,朱高煦兄弟二人說着話。

“二弟,自從上次咱們金陵一別,這將近大半年的時間了,看着你這身板又精壯了許多,爲兄羨慕的緊!對了,邊關那裡呆着還習慣吧?”

“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弟弟別的本事沒有,行軍打仗還不是小菜一碟。”

“對了,大哥。”說道這裡,朱高煦湊近大哥耳邊,

第六十八章 交代二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難以置信的距離第八十八章 不能鹹魚了第八十一章 分享喜悅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都很大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冠翔的保密意識第一百六十四章 全軍突擊第二十九章 閱兵(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安南來信第三十章 閱兵(二)第二百零一章 真是胡鬧第一百零九章 還沒有認輸第九十五章 稍作休整第一百二十一章 搗亂的朱高煦第一百零四章 熱血沸騰第一百八十八章 七夕節日第五章 災民問題(求收藏推薦)第五章 災民問題(求收藏推薦)第二百二十五章 趕緊放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學會找樂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已定第二百六十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三十四章 奉旨建廠第一百五十章 王友也怒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兀速赤的小動作第三章 兄弟談心第十章 一家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殲第二百六十三章 沐晟臣服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夜出發第一百四十七章 達成默契第五十九章 “盟友”紀綱第五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八章 咱有啊(祝生日快樂)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中之重第九十三章 準備出發第五十五章 掙錢啦(求推薦收藏)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的一年第六十一章 睜眼瞎第一百八十八章 七夕節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初發威第二百四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二百三十七章不留活口第一百四十五章 魚兒上鉤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恭迎漢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完成個小目標第二百六十二章 考慮好了嗎第二十三章 興奮第二十五章 簡單的方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五十章 王友也怒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帶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讓您進宮第一百零四章 熱血沸騰第二百七十一章 朱棣教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禍臨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尋找蹤跡第三十六章 四成第六章 遭遇襲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殲滅倭寇斥候第二百二十三章 咱們的人被打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終歸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順昌伯求見第八十九章 四個億的風險第二百零四章 兒臣想去雲南第一百五十九章 殲滅倭寇斥候第一百八十六章 黑衣宰相第一百四十五章 魚兒上鉤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一傷亡第六十五章 “廣告”皇帝第二章 非你莫屬第二百零四章 兒臣想去雲南第二十九章 閱兵(一)第一百三十章 朱高煦的金彈子第三十四章 奉旨建廠第一百八十章 圍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都很大啊第四章 兄友弟“皮”第二十九章 閱兵(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允忠允誠、至精至愛第二百五十六章 順昌伯求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給點甜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兩軍相遇第八十八章 不能鹹魚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禍臨頭第八十八章 不能鹹魚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炮聲轟鳴第六十八章 交代二人第七十八章 別嫌貴第一百五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像個好人吶第二百一十二章 顛覆第一百九十五章 皇帝知道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咱們的人被打了第一章 漢王?黃燜豬!第二百五十七章 說好的刺殺呢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夜出發第二百三十章 居守北平吧第二十七章 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