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今天去了趟兵工廠?”
輕輕地點了幾下桌子,朱棣並沒有直接提起剛纔發生的事情,反而看向朱高煦,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很顯然,在他看來,傍晚那事情,只是小孩子之間的玩鬧了罷了。
是,小孩子之間的胡鬧是要教訓,但和他最看重的永樂大炮相比的話,那是遠遠比不了的。
對於這個問題,朱高煦並沒有覺得有多驚訝,剛要站起來回答,就看到老子壓了壓手,示意他坐着說就行了。
“回父皇,兒臣今日去了軍工廠那邊,其一就是督促一番搬遷的事宜,可不能耽誤了後天的開工大典;其二呢,就是看看永樂大炮的進度如何。”
聽完這話,眼底閃過一絲的急迫,朱棣卻是沒有表現出來。
“呵,倒是辛苦你了,也好,趁着咱們爺幾個都在,你就說說這兩件事情的最新進展吧!”
看着朱棣一副的淡然的樣子,朱高煦內心之中很是好笑,老爹在他們幾人跟前的時候,演戲的水平還不如朱高燧呢。
沒有、也不敢拿捏,朱高煦直接開口回答道:“兵工廠搬遷的事情,經父皇恩准之後,有了衛所的參與,現在已經進行的七七八八了,絕對不會誤事!”
“好,有了煦兒此言,明日的朔望朝,朕就曉諭文武,如此盛事豈能草草了之!”
朱棣聽了之後大喜,很是高興地說道。
在他的眼中,這也是他向世人表明,他對於新式部隊的態度——那就是大力支持!
“你接着說。”
“至於第二件事,也就是有關永樂大炮的定型一事。經過兒臣和畢中等一衆工匠的商討,決定就以上次地試驗火炮爲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這樣的話,就能夠大大加快了定型的進度。”
“若是不出意外的,中秋節之前就能夠定型了!”
朱高煦頓了頓,最終還是把最後那句話說了出來。
“果真?”
這個結果,可比之前的進度要縮短了一半還多,這哪能不讓他激動呢!
至於大不大改動,朱棣倒是不在意,說實話對於上次的威力,他已經是極其滿意了。
“如此大事,兒臣豈敢欺瞞父皇!”
看着不再裝深沉的皇帝老子,朱高煦也是趕緊保證道。
沒辦法,既然挑大事的計劃最終沒能夠成功,那就改變主意唄。
按照他原來的想法,其實是準備把所有人都一鍋端的,朱高煦可是準備把他們都送到牀上躺一段時間的,可惜老大最終卻是出現了。
既然壞事沒幹成,那就報報喜吧。
一來,把老子哄高興了,不再追究今日的事情。
二來,加速推進一下,說不定也能讓他早日離京。
一左一右坐於朱棣兩邊,也就是相對而坐的老大、老三兩人。
聽了這話,對視了一眼,也沒有站起來,默契地對着皇帝老子拱手行禮。
大聲道:“兒臣恭賀父皇!”
“哈哈哈!”
朱棣大笑着擺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如此。
只是,他的心情,是個人都知道那是好極了,朱高煦的初步目標也就達成了。
這時,朱高煦看到樓梯拐角處,李忠賢冒了出來,一下子就明白過來的朱高煦,看向了父皇。
“父皇,你看這時間也不早了,再不吃飯的話,兒臣就要餓暈了,要不,先上菜吧?”
心情大好的朱棣,對於這些小事壓根就不在乎,甚至都忘了下午他們衝突的事情,直接大手一揮,示意朱高煦隨意安排!
隨着朱高煦的一個手勢,得到命令的李忠賢就趕緊下去吩咐了。
很快,從漢王府專門抽調過來的侍女,託舉着精美的菜餚,紛紛魚貫而入!
一家人吃飯,還是在外面,也就沒有那麼多規矩。
心情變得大好的朱棣,此刻更是胃口大開,招呼着他們兄弟三個一起動筷。
沒有了森嚴規矩的約束,迴歸到家庭生活之中的朱棣,此刻更像一個大家庭的老父親一般,沒有了往日裡的威嚴,只有着濃濃的親情與溫馨,若是徐皇后在此的話,那就更完美了。
到底是吃貨老哥推薦的地方,果然是名副其實,就連後世吃遍了各色美食的朱高煦,都沒有忍得住——或許是真餓了,大快朵頤。
幾人之中,朱棣、朱高煦吃飯的時候,都是軍人風格,開動起來的時候速度很快。
朱高熾能吃這麼胖,吃飯的速度那也是收放自如,也就從小嬌生慣養的朱高燧稍稍慢了一些。
等到朱棣放下筷子(其實這個時候筷子還是喚作箸,直到清時隨着南北文化的交流,筷子一詞纔開始擴散並進入通語)的時候,兄弟三個也都跟着放下了。
朱高煦招招手,很快李忠賢就親自帶人過來把桌子收拾了乾淨,緊接着就在臨窗的位置準備好了美酒。
“父皇,兒臣等人也是難得有機會陪您,父皇這邊請!”
被朱高煦在桌子底下踢了一下,朱高熾也是反應了過來,趕緊說道。
“是啊,這是兒臣從紹興帶回來的美酒,叫做壽生酒。兒臣品嚐過後,覺得這酒不僅液色金黃鮮亮,香味濃郁醇美,過口餘香爽適,而且名字也好聽,就專門採買了一些。”
看到老大帶起了頭,朱高煦也是趕緊跟上助攻。
最好的結果就是把老子給灌醉了,那今天這事,就是不了了之了。
“是啊,父皇,您看今日月色正好,也讓兒臣給您滿上兩杯!”
朱高燧也是不傻,看到朱高煦偷偷地給他使了個眼色,哪裡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反應過來之後趕緊跟上,就像小時候一樣。
三兄弟如此默契地配合,已經是十數年前的事情了。
可惜,現在他們都長大了。
朱棣的目光,依次從三人的臉上掃過,就在他們哥三內心忐忑的時候。
朱棣哈哈一笑,說道:“好,爲父就嚐嚐這壽生酒到底怎麼樣?”
對於他們三個的小心思,朱棣一下子就猜到了個七七八八的,不過,他並沒有拆穿,多少年了……
“哈哈,好不好,父皇您一試便知!”
朱高煦趕緊起身,請着老子移步道。
……
如果,這段秦淮河道沒有被錦衣衛派人截斷的話,那麼今晚畫舫遊河之人,就會看到,大明帝國最高貴、最有權力的幾人,卻是在依窗飲酒,並且不時對着河中的景色指指點點的。
可惜,沒有人看到這幅場景。
若干年以後,朱高煦專門命人根據他的回憶,用寫實的風格畫出這幅他記憶猶新的場面。
“好了,這飯也吃了,酒也喝了。不錯,都很不錯,你們哥三也都用心了,怎麼,還真想把你們老子給喝迷糊了啊?”
關鍵時刻,朱棣還是很能把控住自己的,快要達到臨界點的時候,乾淨利落的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一臉玩味地看着跟前的哥三個。
“嗨,我就知道,咱們這些小把戲,就從來沒有逃得了父皇的法眼!”
看到事情再一次的敗露,沒有絲毫的頹廢,朱高煦把喝空的杯子,隨意地往桌子上一丟,無奈地嘆了口氣。
“父皇,這事都怪兒臣沒能阻止,您就懲罰我就好了。”
朱高熾依然還是老樣子,發現計劃沒有成功之後,直接站起來拱手請罪,主動把鍋背了起來。
“父皇,您就別生氣了,好不好?”
朱高燧不知道喝的有點兒多了,還是上次的時候喝傷了,很明顯這會兒已經有了點醉意,說話的時候都有點兒習慣性的撒嬌味道在裡面。
“唉,你們啊,還是老樣子,只是,父王卻是成了父皇了!”
嘆了口氣。朱棣並沒有生氣,站起來轉身來到窗邊,雙手放於背後,看着遠處點點的燈光,背對着他們,感慨了一聲說道。
“父皇!”
擺擺手,示意沒有什麼。
朱棣頭也不回,接着緩緩地說道:“只是,你們都不再是小孩子了,終究還是長大了!”
說完這些,朱棣這才慢悠悠的轉過身來,看着在他跟前並排站着的哥三個。
“都低着頭幹嘛?擡起頭了!”
“是,父皇!”
朱棣低沉的聲音,讓沉浸於回憶之中的三人驚醒了過來,趕緊齊聲回答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天這樣的場景,從他們的記憶之中,慢慢地消失不見了。
朱棣威嚴的目光,緩緩地從三人的眸子上掃過,最後停留在了老二、老三的臉上。
“你們都是大人了,也不好經常教訓你們,今天的事情,朕就當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
一擺手,阻止了兩人想要謝恩的動作。
朱棣接着說道:“今天這裡也沒有旁人,你們兩個咋就記不住呢?太子是你們的大哥,現在是,以後也是,除非他謀反了!以後都給朕好好的收收心,聽明白了沒有!”
這話說得,很明顯皇帝老子今晚即使是沒有喝醉,那也是喝的不算少。
這種黃酒,別看度數不高,但是喝起來後勁還是很大的。
聽了他這話,不僅僅是朱高燧,就連朱高熾也是再次低下來頭,不敢有絲毫的言語。
除了,想要沒事找事的朱高煦。
“父皇,您老人家可是冤枉兒臣了,這事兒您只要給老三說就行了。兒臣今天就把話撂這裡了,這太子誰喜歡做就做,反正我是不稀罕!”
得,這話一說出去,哪裡還看不出來,朱高煦也是陪着皇帝老子,不知不覺喝的有點兒多了。
因爲父子關係的問題,現場唯一沒有喝多的就是朱高熾了,聽了朱高煦這有點兒“狂悖”的話語,直接被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只是還沒有等他想好怎麼救場的時候,沒有理會朱高煦,朱棣的目光就轉向了剛擡起頭,準備開口反駁的朱高燧身上。
在朱棣的目光注視下,朱高燧的嘴巴無力的張的張,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一個字。
他感覺,在父親威嚴的目光注視下,自己那些想要脫口而出的說辭,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就像犯了錯的孩子,被抓了個現行一樣的可笑。
“你們兩個不是閒的沒有事幹嗎?朱高煦!”
“兒臣在!”
朱高煦說完剛纔的那番話之後,立刻就後悔了起來。
這會兒聽到朱棣的怒吼,一個機靈,往前踏出一步,大聲地回答道。
“既然如此,爲父就滿足你,等永樂大炮定型之後,你就立刻出發去雲南!你的條件,爲父給你滿足了,權利也都給你了,那麼爲父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把雲南給朕好好的治理好!”
沒有想象之中劈頭蓋臉的教訓,朱棣反而給出了一個在朱高煦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站在後面的老大、老三,聽了朱棣的這個決定,各自的反應卻是不同。
對於朱高煦的想法,朱高熾是早就知道的,這個結果對他來說,也算得上求仁得仁了。
反觀同樣低着頭的朱高燧,若是這會兒有人能夠看到他的表情的話,就知道這會兒他正在偷摸着樂呢。
結合朱高煦自己剛纔所說,到時候中秋節一過,老二就要離開京城了,沒了他的壓制,這京城還有誰能夠奈何得了他?
“是,父皇,您就放心好了,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的!”
終於得償所願的朱高煦,強忍着內心之中想要大笑而出的衝動,堅定地對着老子保證道。
擺擺手,示意朱高煦退回去,等到朱高煦站好了之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棣接下來把目光轉向到了老三的身上!
正偷着樂的朱高燧,本以爲事情就到此結束了,當他發現父皇再次把目光轉向自己身上,並停留了下來的時候。
朱高燧突然發現,自己的右手竟不自覺的顫抖了起來,一種不好的預感籠罩在了他的心頭。
趁着皇帝老子把注意力放在了老三身上,朱高熾、朱高煦兩人迅速地交換了一下眼神。
“咋回事啊,大哥?”
“我也不清楚啊,父皇不是最寵老三的嗎?”
的確,三兄弟之中,如果說老大是最不得皇帝老子歡心的話,那麼老二朱高煦就是朱棣最喜歡的一個兒子——類他嘛,但是最寵溺地那個,卻是老三朱高燧。
誰讓人家是老幺,而且嘴巴最甜,最會哄朱棣開心!
“放心,爲父這次就不罰你抄書了,等你二哥走得時候,你也離開金陵,居守北平吧!”
瞄了一眼朱高燧不斷抖動的右手,朱棣緩緩地開口道,
說完這個決定之後,朱棣就轉過身,繼續欣賞着秦淮河美麗的夜景,也是留給他們思考消化的時間。
果然,他的話音剛落,哥三全都愣住了!
等到朱棣剛剛轉過身之後,顧不得一旁已經愣住了朱高燧,老大、老二兩個開始了瘋狂的“眉目傳情”!
“老爹沒喝多吧?”
“大哥,老爹喝多少,你不看得最清楚嘛!”
“那爲何如此對老三?”
“還不是怕我走了,你被欺負啊!”
……